《情人节后的九十九朵玫瑰》文本的现实意义

来源 :诗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b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了黎阳新出版的诗集——《情人节后的九十九朵玫瑰》,被他和西雅这段平民的爱情深深打动了。作者运用诗歌的形式将这段爱情历程唱给自己,唱给西雅,也唱给了前行中的中国新诗。
  这首长诗写成于10年之前,这次出版,证明这首长诗经历住了时间的检验,显示出了它的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连《引子》在内,这首由十节短诗组成的长诗,将他们在这个变化着的、动荡不定的社会里,艰难地工作、生活的经历,他们爱情中的艰辛、持久、执着、珍贵都写了出来。
  黎阳是一位执着的诗歌追寻者。收录入这部诗集的,有黎阳这部情诗的赠与对象——爱人西雅的两篇文字,西雅对他们之间的爱情和这部诗集,说出了自己的朴素而真切的看法。
  她说:“黎阳的爱情长诗,《情人节后的九十九朵玫瑰》,从其文字本身来说,并无特别之处,意象、宗旨、立意,均显得平常普通。但若有心仔细阅读并揣摩,能够从这首长诗里感受到与众不同的音乐美感。这不是一首平庸的爱情长诗,这实际上是一首具有古典风格的爱情民歌。它具有鲜明的音律节奏,以及优美婉转的声韵。”
  她说:“黎阳本身是学声乐出身的,这样的诗人,或许比一般的诗人,更能领悟音律和节奏对于诗歌的影响。让诗歌回到滥觞,回到音乐的怀抱,回归声音的疆域,这也许是诗人黎阳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创作这部爱情长诗隐含的目的。只有真正地沉下心来阅读这部诗歌的人,才能聆听到这朵玫瑰的天籁之声。”
  作为一位日趋成熟的诗人,黎阳在诗歌艺术上是有自己的诗歌理想的,他希望自己的诗歌创作、文本,能够为中国新诗的前行做实实在在的铺路工作。我想,这种探索、尝试,本身就使得这部诗集具有了不一般的意义。
  诗歌艺术,不单是音乐性要回到中国诗歌的源头,而且在诗歌的表达上,也要回到中国诗歌的源头,要真正用诗歌的表达方式来写作诗歌。
  现在许多诗人都希望读到新诗的经典作品,“新诗经”“新诗十九首”“新诗三百首”等等繁多的名目出现,就是这种愿望的体现。其实,真正的经典是在流传之中形成的,要被民众所认可,并被人民世代相传,并非自封的、刻意包装的。根本都不能流传,还谈什么经典呢?
  黎阳这首长诗的表达,运用了《诗经》、《楚辞》以来的诗歌表达形式:回环往复,一咏三叹。诗中反复出现的玫瑰,“亲爱的”,“我”、“我们”,增强了回环往复的意味、一咏三叹的效果。诗歌表达在用词、意象上,要力求高度概括和凝练,这部诗集在这方面做得也较好。开篇的《引子》就是高度概括的,既是全诗的起音,又是提纲挈领:
  情人在路上,被一列客车的尘烟裹走
  一只只慌乱的马蹄
  长亭短亭间 一些衣袖
  挥来挥去
  我们还是你我的时候
  节日已经走远
  只有短短六句、三段,就把这场爱情的时空特征、时代色彩、动荡年代全概括出来了,把艰辛的爱情写得举重若轻。
  接下来,第二节:
  西方的诱惑 让我们无法拒绝
  我们向南 最后却要留在西方
  无论极乐或者是炼狱
  我們互相扶持 坚持走下去
  阳光从东方升起
  我们的脚步从北方开始
  我们的目光汇合在同一朵玫瑰上
  关闭三十年前的门
  开启三十年后的窗子
  一把心锁 一个同心结
  红红的年 我们一起度过岁月的新旧
  就像这个情人节 我们没有玫瑰
  玫瑰在我们的心里 不是手上
  幸福在脚下 不是路上
  他使用具有标志意义的词语“西方”、“北方”,“玫瑰”、“心里”、“脚上”。“路上”概括出了他们这段爱情的特征,爱情在不断迁徙、两地奔波、分别、期盼、相聚中度过,这既属于他们个人,又带有这个时代和当今社会的印记。
  第七十二节中黎阳这样写道:
  我们坐在海边无法保证玫瑰
  不被风打湿
  那些苦涩的风
  从水面站立起来
  最后一句,“从水面上站立起来”,一下子就把海风、海水的形象立体化了、具体化了,用极俭省的笔墨,把我们带到了渤海之滨,看到了这海风海浪。
  谈到中国新诗的发展、前进,我很赞成郑敏先生的见解。
  她说:“我们的新诗离诗歌本身的历史任务很远,我们听到很多喧嚣声,似乎只与流派的声誉、地位、排行有关,至于生命的价值、伦理观、人类的道路和未来的命运,诗人却很少有时间、有心思去过问。”
  她还诚心地提出了拯救诗歌的对策:“一是重新整理几千年的诗歌遗产,使传统成为现代创作和研究的重要资源;二是诗人要回归真实的自我,避免陷入狭隘的流派之争,只顾求新而疏远了诗本身。”
  黎阳是一位诗歌执着的追寻者,我后来才知道,他就是三十多年前曾经和我通过书信的黑龙江讷河的诗友王利平。讷河数十年前的诗歌风气很浓,我主持《诗歌报》函授时,就对那里的好几位函授学员留有印象,至今也和那里的一些诗歌爱好者保持着联系。王利平当时只有十四五岁,见到他这次出版的诗集、见到他的姓名,我就又回忆起了那段美好的时光。他用的化名,也正是我在《诗歌报》编稿时用的化名。几十年过去了,他如今已人到中年。回想这些年的过往,我感慨万端。我为有这样一位执着的诗歌追寻者、诗歌道路上的知音而深为感动。
  我想,今天黎阳所做的,正是郑敏先生希望我们所做的事情。
其他文献
后来的事  走出澡堂、躬身、为了避雨,潮湿的头发里盈满发霉的光线,  他们沉默着,水流抚过胸中那排呜咽的灯管时发出明亮的响声。  天气冷得像一粒缩水的红扣子,我抬头,看见他的背,又吞下,  肌肉的空白键中满溢的乌云。不时地,他又开始向赤裸的水珠说话。  我在  “你必须……”他总是  这样开口,省略最后一片叶子  坠落的过程。内省是必要的,  他全部的身体系于一滴微笑的水。  肌肤如镜,被目光磨平
期刊
也可以这样活着  活着,活着  就活成一个句式的一生  删繁就简  远离繁文缛节  喜欢用主谓宾表达着生活  至于那些形容词  修饰太多总是难以贴近尘世的烟火  庸常的日子摒弃夸张  哪怕望洋兴叹于超然物外  也要修炼一下大惊小怪  能用陈述句活着  就尽量不用祈使句苟且  生活不易  又有几个人可以把自己活成排比句  来气吞山河  这不是普通人的命运  活着,活着  更倾心于把名词用作动词  看
期刊
长满菱角秧的河沟,种植着花生、地瓜的沙土地平展得像一疋被风浆洗的丝绸,尽头的树宛若一只只怪异的鸟……辽河岸边的村庄,我是她的野孩子。  夏日一丝不挂在泥淖里捉泥鳅,冬天踩着梯子掰掉杏树上毛虫的幼卵,贴在燃烧的铁炉盖上烫熟,直到今天我再没尝到过那样的美味。把空壳抵在唇下一吹,就会发出好听的声音。  还有马厩,我是多么喜爱马的眼神和谷草的气味……  回到哈尔滨,我上小学,妹妹被送去托儿所。  一栋俄式
期刊
这里是人间的哪里  像新雨飘落到荷上的欢喜  我注意到的姐妹,她的表情,她在风中的  溢出泪水的眼眶,那颗擎在空中的高洁的心  我还注意到她身体里的傲骨  承载着子民的赞美  饱满的阳光眷顾着她的清风故里  她毫无修饰地盛开以及那些朝圣的脚步  她拒絕所有的颂词,只在寂静里目睹这易碎的人间  她有芳华揽月,我有隐居之念  她守住这片荷塘,收紧了波澜,收紧了  风雨之外的雷声  她遮挡黑暗的花瓣令你
期刊
初 雪  街上雪还不够大呢  你就赶我出来  我应是第一个上路的人  不必见些泥泞脚印  你的邻居们都在今天聚会  亮所有灯,照我脚下  热闹是好的热闹  由玻璃过滤了陪我  回不存在的家  长街知我,不拆穿  摆出美丽的失落样子  说要看我舞蹈唱歌  折 纸  她脆薄的细腻脊背  是一张光滑的竹纸  怕昔日的火柴来吻  亮起忧郁的暖光  她燃烧着,蜷缩起来  剩下的她折叠自己  用坚强的棱角和折
期刊
在很多情况下,自然作为外物与人形成对应关系。随着相互戕害的加深,看似具有思想能力的一方,越来越认识到随顺和谐的意义,而另一方回敬的应力弹性十足,隐忍后偶露峥嵘,人定胜天的神话变成了童话。其实自然是博大包容的,要是人能认识到自己的卑微,和解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诗人有一颗爱心,会从自然的灵性中发现诗性,从而释放被社会关系禁锢的自由精神,在浑浊崩塌的人心中重拾即将消失的乡村怀恋,回到纯净的心灵家园,
期刊
我是中國的一棵庄稼  我是中国的一棵庄稼,  墨绿绿,油亮亮,高壮壮,哗啦啦!  从天明长到天黑,  从天黑长到天明,  从一个人的高度到下一个人的高度。  我是中国的一棵庄稼  金晃晃,白生生,香喷喷,火辣辣!  从春天一直盼到秋天,  从黄昏一直盼到黎明,  从一个太阳盼到下一个太阳。  我是中国的一棵庄稼,  红艳艳,粉嘟嘟,甜滋滋,水灵灵!  从这块地一直跑到那块地,  从这片大海跑到那片
期刊
歌唱麦地的人  草帽多起来  田野弥散太阳烤熟的麦香  策马草滩  歌唱麦地的人  我的兄弟  他天资聪慧  热衷钟鼎文和石鼓文  他去高原与喇嘛一起打坐  他说女孩子  她们的篱笆像一条蓝色小溪  歌声飘过葱翠山林  正午的白光中  丘陵鱼脊一样闪亮  他在麦地边缘驻足  好似一株盛满阳光的树  翘望那渐渐远去的背影  蹄声哒哒使云朵更轻  笛声悠远羊群悠然  落日如一只笨拙的红鸟  停在他肩上
期刊
时光老人很老,很老  寿命和宇宙的历史一样长,一样高  或许是害怕孤单  或许是天生的癖好  时光老人  喜欢一切都和他一样年老,快快地老  时光老人打开魔法包  把乾坤笼罩  芸芸众生  来不及品味青春  皱纹已经爬满叹息的额角  新生的啼哭还在余音袅袅  报时的钟声已经吹响了衰老的号角  从夏商周秦汉到唐宋元明清朝  从巴比伦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工业革命  在时光老人的记事本里  不过是短短一秒 
期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处盛产诗人。有个说法,你在楼上扔个酒瓶子,砸到仨人,其中必有两个是诗人。诗人多,诗社遍地,是那一时期的文坛风景。  1990年,双城堡成立了一个诗歌团体,名为诗歌研究会,实际也是诗社。像许多诗社存活的时间都不太长一样,双城堡诗研会也只存在四五年。但只这四五年,却也在当地文艺圈乃至黑龙江文坛弄出了一点响动,留了一点可资回忆的历史痕迹。  这个诗研会开始时二十人,以后陆续进进出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