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摆在学生面前,学生如何才能欣赏到其中优美生动的语言艺术,领悟到作品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语文老师永远无法越俎代庖,唯一的途径只有让学生自己去零距离接触文章,阅读文章。那么此时,教师教给他们几种读书的方法就尤为重要了。
一、朗读品味
朗读品味就是要求学生放声读,读得正确、流畅,并且要沉浸其中,从重音、停顿、语速、音调等多方面读出文章的味道来,从而体会文章字里行间的内容和感情。例如,《鼎湖山听泉》第八段是文章画龙点睛的部分,入夜万籁俱寂,此时作者听出了泉声的许多层次:有小溪声,有滴泉声,有万道细流汇于空谷声,有飞瀑落下深潭声。作者将这些声音辨别出来,将它们想象成各种乐器汇成的交响乐,并从中听出了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新陈代谢的声部。学习这段文字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品味,将文字转化为声音,用声音的轻重缓急来演绎泉声的多种层次,再由此引导学生想象其画面,进入其情境,进而升华情感,领悟内涵。
二、含英咀华
经典作品,作者总是惜字如金,简短的文字后面可能传达的却是十分丰富的信息,表现的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学生在阅读这些文章时,就要抓住能直接关系到文章主题的精华部分,如,重点刻画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等,进行反反复复的琢磨,逐层深入的分析。
以《孔乙己》为例,鲁迅对孔乙己出场时的介绍,虽只有百余字,却令我们回味无穷,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初读第一遍,从外貌描写中去浅层次了解孔乙己形象;再读时,透过人物外貌,分析出其内在性格,“身材高大”表明有劳动能力,“衣服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表明他穷困且十分懒惰,“站着喝酒且穿长衫”表明他身为底层但又不愿与劳动者为伍。再读第三遍,联系小说结局,将这段文字放入社会大背景下去理解,不难发现,文字其实处处在暗示着孔乙己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封建等级制度和科举制度的毒害,使他好逸恶劳,使人冷漠麻木。简单的人物外貌后面却是深刻的社会主题。学生只有通过反复咀嚼,才能将其消化吸收,囫囵吞枣必然理解肤浅。
三、比较阅读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阅读是阅读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它就是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从内容、形式等多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清楚地认识它们的异同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比较阅读的角度很多,关键是找到可以比较的点。
(一)纵向比较,当我们在梳理一种文学形式或一个作家时,我们可以将其前期作品和后期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如鲁迅前期作品《故乡》反映的是封建制度对百姓的毒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后期作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则是通过议论,表达对未来的希望。
(二)横向比较,可以将同一时代、同类文体的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如《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作者同是在“庆历新政”失败的环境下撰写文章,抒发抱负,但同中有异。范仲淹抒发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度,而欧阳修则表达的是“与民同乐”的思想、悠然的境界。
(三)题材比较,例如教学同一题材的咏梅词时,把毛泽东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进行比较阅读,两首词就表现出作者完全不同的思想境界,一个乐观自信,一个忍辱负重。
(四)形象比较,在小说阅读中,通过同类人物,或单篇文章中人物的前后对比,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成因、文章主旨。例如,阅读《故乡》时,把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肖像、语言、神态等进行对比,突显出封建制度对农民身心的摧残。
阅读作品时可比较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还可以比较表现手法、结构线索等。
四、读书动笔
学生平时读书,尤其是读一些课外读物,总喜欢走马观花,根本没有深入理解,所以即使读得多也效果不佳。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就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读书动笔可以是边读边在字里行间圈点;也可以是在文旁、文后写下批注、评论性语句;也可以是将精美语段摘抄下来;也可以是读后在笔记本上写下读后感等。若养成了边读边圈点、批注、评论的习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去主动动脑分析,理解也就自然深刻多了。同时,读书写评论、读后感就是在与作者进行灵魂的交流,潜移默化中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摘抄下精美语段,熟读甚至背诵,也是语言、素材积累的过程。
总之,与文本亲密接触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必经途径,用多种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的走进文本,是教师教学语文的不二法门。
(责任编辑韦淑红)
一、朗读品味
朗读品味就是要求学生放声读,读得正确、流畅,并且要沉浸其中,从重音、停顿、语速、音调等多方面读出文章的味道来,从而体会文章字里行间的内容和感情。例如,《鼎湖山听泉》第八段是文章画龙点睛的部分,入夜万籁俱寂,此时作者听出了泉声的许多层次:有小溪声,有滴泉声,有万道细流汇于空谷声,有飞瀑落下深潭声。作者将这些声音辨别出来,将它们想象成各种乐器汇成的交响乐,并从中听出了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新陈代谢的声部。学习这段文字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品味,将文字转化为声音,用声音的轻重缓急来演绎泉声的多种层次,再由此引导学生想象其画面,进入其情境,进而升华情感,领悟内涵。
二、含英咀华
经典作品,作者总是惜字如金,简短的文字后面可能传达的却是十分丰富的信息,表现的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学生在阅读这些文章时,就要抓住能直接关系到文章主题的精华部分,如,重点刻画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等,进行反反复复的琢磨,逐层深入的分析。
以《孔乙己》为例,鲁迅对孔乙己出场时的介绍,虽只有百余字,却令我们回味无穷,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初读第一遍,从外貌描写中去浅层次了解孔乙己形象;再读时,透过人物外貌,分析出其内在性格,“身材高大”表明有劳动能力,“衣服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表明他穷困且十分懒惰,“站着喝酒且穿长衫”表明他身为底层但又不愿与劳动者为伍。再读第三遍,联系小说结局,将这段文字放入社会大背景下去理解,不难发现,文字其实处处在暗示着孔乙己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封建等级制度和科举制度的毒害,使他好逸恶劳,使人冷漠麻木。简单的人物外貌后面却是深刻的社会主题。学生只有通过反复咀嚼,才能将其消化吸收,囫囵吞枣必然理解肤浅。
三、比较阅读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阅读是阅读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它就是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从内容、形式等多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清楚地认识它们的异同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比较阅读的角度很多,关键是找到可以比较的点。
(一)纵向比较,当我们在梳理一种文学形式或一个作家时,我们可以将其前期作品和后期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如鲁迅前期作品《故乡》反映的是封建制度对百姓的毒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后期作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则是通过议论,表达对未来的希望。
(二)横向比较,可以将同一时代、同类文体的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如《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作者同是在“庆历新政”失败的环境下撰写文章,抒发抱负,但同中有异。范仲淹抒发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度,而欧阳修则表达的是“与民同乐”的思想、悠然的境界。
(三)题材比较,例如教学同一题材的咏梅词时,把毛泽东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进行比较阅读,两首词就表现出作者完全不同的思想境界,一个乐观自信,一个忍辱负重。
(四)形象比较,在小说阅读中,通过同类人物,或单篇文章中人物的前后对比,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成因、文章主旨。例如,阅读《故乡》时,把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肖像、语言、神态等进行对比,突显出封建制度对农民身心的摧残。
阅读作品时可比较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还可以比较表现手法、结构线索等。
四、读书动笔
学生平时读书,尤其是读一些课外读物,总喜欢走马观花,根本没有深入理解,所以即使读得多也效果不佳。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就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读书动笔可以是边读边在字里行间圈点;也可以是在文旁、文后写下批注、评论性语句;也可以是将精美语段摘抄下来;也可以是读后在笔记本上写下读后感等。若养成了边读边圈点、批注、评论的习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去主动动脑分析,理解也就自然深刻多了。同时,读书写评论、读后感就是在与作者进行灵魂的交流,潜移默化中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摘抄下精美语段,熟读甚至背诵,也是语言、素材积累的过程。
总之,与文本亲密接触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必经途径,用多种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的走进文本,是教师教学语文的不二法门。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