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院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新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学生在数学能力方面出现的学而不活,只懂不会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改变教学方法入手,对怎样引导学生从懂到会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 教学法在基础数学课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无论是课堂回答问题还是做作业,都反映出是听懂了的,但在考试后常听学生议论:太走运了,某道题正好我复习到了;太惨了,那道题刚好我没有看过,云云。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作者认为原因在于学生只是“听懂了”但没“会”,没有真正把老师讲的消化成自己的东西。作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思考着这一问题,不断地总结经验,对怎样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懂到会的教学法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教学方式方法有问题作者认为导致上述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几乎是教师一人讲,不管学生的反映怎样,而数学课多为考试课.然后为了应付考试,必然导致学生生吞硬背,学而不知。
  由于职院数学课是基础课,一般都在一年级开设。而这时的学生刚从中学跨入职院校门,接受知识的方式还强烈地受着中学教育方式的影响。在中学基本上是每天一节数学课,而每一节课只有45分钟,在这45分钟之内常常只讲解一个数学问题,老师还要通过例题讲解、课堂提问、课堂作业等方式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而进入职院后,由于数学课不是专业课,安排的总学时数较少而讲授的内容又多,因此基本上是采用由教师一人自始至讲讲完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对每次连续两节课共90分钟的讲解,学生往往是能跟着老师讲解的思维走就很不错了,根本谈不上在课上消化所学的知识。学生不适应高校的教学方式,反过来说职院一般沿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就有问题。
  2课外工夫不够虽然数学是非专业课,但它一方面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课。刚进职院校门的学生由于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上课时只是被动地听老师的讲解,课外也没有下工夫去理解消化。因而表面上好象听懂了老师的课堂讲解,但实际上并没有掌握到本质的东西当然就不会应用。
  3给学生讲解学习方法职院数学的学习方法与初、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比较有很大的区别。除了授课时间安排上有很大的差异外,更主要是体现在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性方面。例如,在初中学习“绝对值”这一概念时,老师在讲解了其本质的内容,即“正数和零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以后,列举了象“︱2︱2;︱-1︱=1;︱0︱=0”这样一些具体数字的运算,这时学生的思维便停留在对具体数字的运算上,虽说能很快回答出“︱23︱=?︱-16︱ =?”的结果.但却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出象“︱2a-1︱=?”这样的问题。老师便要用大量的时间去讲解各种各样的有关“绝对值”的题型.然后再让学生做大量习题来巩固。在职院学习数学,虽说课堂教学的时间长,但容量大,往往是老师讲解了某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定理后.通过对少量有代表性例题的讲解便又要进入新的内容的学习了。这就要求学生课上要充分调动自身的能动性,紧抓慨念或定理的本质内容,积极主动地跟随老师的讲解进行思考。而课前预习能够大大增加听课的效率;课后的复习却是整理、理解和巩固听课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将小学、初、高中的数学学习看作是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阶段的话,那么在职院学习数学便是要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数学的认知结构,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掌握新的数学工具。
  4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随着老师的讲解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数学的发展如果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的话,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提出问题——引入概念——讨论性质——建立理论体系——解决问题。理解、掌握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所在,在引人概念之前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的情境,能够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掌握到概念的内涵,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例如,《线性代数》中“行列式”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直接给学生讲解其定义,学生几乎是不能理解的。但如果从创设问题的情境中引入那就不一样了。“行列式”是在解线性方程的需要中产生的最初的三阶行列式完全是为了简单地记忆三元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形式而引进的。在中学用消元法解线性方程组,一般情况下也就解到三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对多于三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虽说理论上可以用消元法求解,但一般情况都比较复杂,而对n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用消元法来解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自然就容易想到能否将三阶行列式扩展到n阶行列式,用n阶行列式来解n元线性方程组呢。显然不能再用消元法来类似地定义n阶行列式。又怎样将三阶行列式扩展到n阶行列式呢。在这里我们是首先分析二、三阶行列式的共同特征,找出其内在的规律,用它来定义n阶行列式。这样通过对具体的二、三阶行列式的分析再过度到抽象的n阶行列式的定义,学生便从经过具体到抽象这一过程中真正理解到了行列式的内涵,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常有学生这样说:我知道怎样证明这道题,但却不会将证明的过程表示出来。可见要让学生从懂到会,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作者在上课时给学生打过一个比喻:“每一位中国人都能说中文,那么是不是人人都能写出精彩的中文文章呢。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有它自身的‘语法规则’——概念、性质、定理、公式。如果你不懂得怎样使用这些‘规则’,就无法写出完整的计算题或证明题。”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每一个精选的例题,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数学语言,完整地表达出计算或证明过程的逻辑构架。举《线性代数》中一个定理的推论的证明为例。
  推论:设向量组A的秩为r1,向量组B的秩为r2,若A组能由B组线性表示,则r1≤r2
  证明:设A1是A的最大无关组,B1是B的最大无关组,则A1、B1中所含向量个数分别为r1、r2。由于A能由B线性表示,因而A1能由B线性表示:又由于B能由B1线性表示,因而Al能由Bl线性表示。根据定理7,即有r1≤r2。
  如果按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讲解,以上证明过程学生虽然能够听懂:但对证明的整个逻辑构架没有充分的认识,一旦自己写证明题的时候就会“跟着感觉走”不知道怎样准确地表达出证明过程。作者在教学时,首先分析了该推论的证明思路(此时学生已经懂了怎样证明该推论了),然后对学生讲:怎样将该思路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呢。
  由于教科书上给出了上述证明过程,因此,作者采用了以下证明格式进行板书。
  证明:设A1是A的最大无关组
  A1含订个向量且A1能由A线性表示
  设B1是B的最大无关组
  设B1含r2个向量且B1能由B线性表示
  B的秩为r2
  A1能由A线性表示
  Al能由B线性表示
  A能由B线性表示A1能由B1线性表示
  B能由B1线性表示
  A1能由B1线性表示且B1含r2个向量
  r1≤r2
  A1是A的最大无关组且A1含r1个向量
  进一步再向学生讲解:该推论的证明过程一共由5步推理构成,每一步推理都是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这三段组成。一般情况大前提代表某个定义或定理;小前提代表满足该定义或定理的条件:结论便是用该定义或定理所得到的结果。这里为了将整个证明的逻辑构架更清晰地表示出来,省略了大前提而将每一步推理的三段论式写成“小前提→结论”的形式。另外还要注意在整个证明过程中,每两步推理之间的联系和每一步推理中省略的大前提是什么。
  通过以上分析,进一步可以指导学生找出教科书上每一个证明过程的逻辑构架,自己在写证明题的时候就不会出现“知道怎样证明.但不会表达出来”的情况了。要引导学生从懂到会,就是要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作用。当然,教师的教学方法只是其中的一环,但从懂到会这一任务的完成有赖于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相互协作。
其他文献
话题作文之所以受到全国各地命题者的青睐,是因为这种题型能张扬学生个性,能写出真情实感,充分展现考生的真才实学,它能在立意、选材、文体、表达等方面给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自由创造留有很大空间,更能体现公平公正竞争的氛围和环境。   为此,要在中考考场上写出好的话题作文,就应该有相应的写作技巧:     1 立意应新颖     就是在立意上不落俗套,创出新意来。从根本上说就是需要考生有较丰厚的思想和
期刊
【摘要】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学法指导的研究和实践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课题。这一课题的提出和研究,不仅对当前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培养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促进科教兴国具有历史意义。  【关键词】中学数学;学法指导;素质提高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Gu Shitao  【Ab
期刊
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新课程要求关注儿童的兴趣、体验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乐学的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非常关键的。下面,我针对“引发学生阅读兴趣”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 激活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言:“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示范朗读、诱导移情等手段,使学生激起与教学
期刊
1 注意多余的数据  例1:6.4g Cu与过量的硝酸8mol/L、60ml充分反应后,硝酸的还原产物有NO、NO ,反应后的溶液中所含H+为n mol ,则此时溶液中所含NO3-的物质的量为  A. 0.28mol B. 0.31mol  C. (n+02)molD.(n+0.4)mol   解析:由于硝酸过量,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和硝酸铜,根据溶液中n(NO3-)=2n(Cu)+
期刊
作者简介:  陈振德(男1956,3-),汉族,中共党员,1976年9月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至今。 先后被评为县级、地区级优秀教师;曾任副校长,中教一级 。  【摘要】“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笔者见证新中国六十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乘风破浪,攻艰克难,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的伟大旗帜,以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使中国的发展、复兴出现了史无前例的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这些话充分阐明了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什么是自学习惯呢?它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形成的一种近乎自动化的心理活动过程。良好的自学习惯,则是指那些科学的、规范的、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及学生认识规律的自学习惯,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强化循序渐进的训练步骤。我认为,应主要培养学生以下五种自学习惯。    1 使用工具书、    参考
期刊
【摘要】科学家发现了与智力有关的基因,基因决定了我们的人种、身高、相貌,影响着我们的兴趣、爱好、性格和人生前途,还甚至隐藏着病变。要让智慧树健康成长,首先需保持心理健康;其次,关注身体健康;另外,还须有平凡心,心态更加要平和,身心和智力就能健康而稳定发展。   【关键词】智力;基因;健康稳定发展    鲁迅在《回故乡》中,讲述了少年闰土天真活泼,聪明伶俐,是我羡慕的英雄;20年后我回故乡,见到的闰
期刊
就整个高中三年的阅读教学内容来说,我认为要整体考虑、分段安排。具体说来可分三个阶段:    1 个性爱好探究性阅读阶段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 第四条中扼要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新课题,其目标主要是想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来“拓展思维空间”和“提高阅读质量”。但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较多误区,举其要有四:  1.1 目的偏离,即忽视、轻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期刊
【摘要】摘要: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为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本文就《工厂供电》课程依据职教专家戴士弘教授“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尝试,对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采用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其他专业课的教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工厂供
期刊
【摘要】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优化作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因此,积极探索多媒体的科学应用是我们广大教师应尽的职责。  【关键词】利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作文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在教学上运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电教手段以声感、色感、形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愉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