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民俗文物的征集
作为民俗文化的主要载体,民俗文物是展示传统民俗文化的实际物质,因此民俗文物的利用与保护,要建立在对民俗文物征集的基础上。深入民间进行细致选择,我们要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与经典性的事物。具体来说,民俗文物首先要具备基本的特征,一是文物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的;二是在人民群体中有广泛的普及性,被大众所使用和接受;三是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或者地域性特征,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文化与科学价值。其次,这些典型的特征要具有内在的联系。例如,在枣庄滕州市有鲁班纪念馆,馆内收藏了大量木工生产中所需的工具、产品等,对于了解我国建筑、家具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民俗文物征集也要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本地的民俗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弄清楚馆藏类型,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价值与信息,详细记录文物的名称、质地、制作方法、用途等情況。只有如此才能更加完善地开发民俗文物的价值,让广大的群众了解得更为清晰,激发对民族历史的自豪感。
二、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开发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与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许多民俗文物都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大潮里,因此,博物馆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要做好保护工作,将这些已经消亡或者正在消亡的民俗文物保护起来,在征集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将民俗文物蕴含的历史价值展示出来。在民俗文物的保护中,地方性的博物馆要肩负起主要的作用,发挥专业特长,对本地文物进行保护。例如,在烟台历史发展中,出现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蓝关戏、福山雷鼓等。蓝关戏属于高腔剧,被称为古代戏曲的“活化石”,但是现在青少年甚至是壮年群体对之都了解不清,也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因此,在文物征集中,可以多了解蓝关戏服饰的特点,并将唱法、脸谱等通过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三、民俗文物的利用
众所周知,民俗文物的征集、开发与保护都是为其利用服务的,目的在于服务群众、展示历史,增强人们对历史文物的认识,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借助民俗文物,还可以进行科研工作,提高博物馆人员的科研水平,最终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从这两个角度来说,在征集与保护开发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对民俗文物的利用,只有在利用的过程中,才能增强民俗文物的生命力。
第一,在民俗文物的展览中,要拓展文物的展览方式,让群众更方便地了解其中的内涵。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要借助多元的展示手段,增强民俗文物的表现力以吸引观众。例如,可以采用多媒体将蓝关戏、福山雷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出来,让人们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认识了解这一民俗文化。
第二,为了增强民俗文物与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可以对之进行商业开发,融入民俗文物的教育、旅游功能,强化对民俗文物的利用。例如,福山雷鼓具有热烈奔放、威武雄壮的特点,而且活动中展示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沿途也会走亲访友,互相祝贺。因此在地方旅游文化建设中,可以将福山雷鼓加入进去,激发福山雷鼓的活力,也可以将雷鼓做成小型的旅游纪念商品,提升雷鼓的内涵,促进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播。
四、结语
博物馆是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最好平台。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可以根据时代需要,拓宽利用的范围。民俗文物的特点是鲜明和突出的,我们在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中,可以加快开展与民俗文物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商业活动,把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创新民俗文物的保护观念,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特点,让民俗文物的衍生品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唐金具.浅谈博物馆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发扬[J].大众文艺,2016(14):49.
[2]肖 桔,赵湘萍.博物馆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发扬探析[J].赤子,201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