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与提高,使得混凝土建筑中各种钢结构应用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各种施工细节都提出了新要求,新技术模式。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质量和整体性,是以大体积混凝土为主的施工模式和结构方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抗裂技术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也很多,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和不同的结构构件预判可能出现的裂缝,再根据不同的可能出现的裂缝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只有从设计、施工到建筑的使用和维护的每个环节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才能更有利于保证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安全性和耐久性。
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建筑施工中配制混凝土时,如果水泥所占的比例过大,会导致混凝土中的含水量的增加,当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后会导致混凝土的坍落度加大,混凝土的收缩的增大。这样,混凝土便容易产生裂缝。在混凝土中,一般采用砂岩作为骨料。骨料的粒子半径的大小不同对混凝土的收缩率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根据经验得知,骨料的颗粒越大,混凝土的收缩率越小。建筑物周围环境的湿度会对混凝土中裂缝的出现造成影响。湿度越小,环境越干燥,混凝土的收缩越明显。此外温度的变化也会对混凝土造成影响,温差变化越大,混凝土的收缩越大,裂缝越容易产生。一般水泥活性高的骨料颗粒较细,整个表面积相对较大,混凝土的收缩能力越强,因而这样的混凝土就更易放生裂缝的现象。有关混凝土的配制,在国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混凝土各种成分的比例在生产时往往是根据操作人员的经验进行的,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某些生产出的混凝土不合格,极易导致裂缝的产生。
2、混凝土中裂缝修复方式分析
对于混凝土中产生的裂缝,很多都是可以进行修的,而且修复的方法有很多,对于不同类型的裂缝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表面徐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人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灌浆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利用压送设备(压力0.2-0.4Mpa)将补缝浆液注人硅裂隙,达到闭塞的目的,该方法属传统方法,效果很好。结构补强法,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
3、解决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措施
3.1科学分配成分配比
混凝土的强度与裂缝的产生有直接的关系,当混凝土的抗拉伸力的大小小于其收缩力时,便会使混凝土分裂,从而产生裂缝。所以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无裂缝产生必须要设计出高强度的混凝土。混凝土的强度越好,其抗裂性越高,但其设计成本也会相应地提高。在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因素中,其中各成分的配比是出现裂缝的内在原因。在混凝土各种成分的选择上,必须要符合施工建筑的各项性能指标,加大对材料的质量检测。配制的混凝土必须满足要求,配比必须正确,不得有一丝疏忽。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对配制出的混凝土进行严格的审查,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的混凝土使用。这样便做好了保证混凝土无裂缝产生的第一步。
3.2完善混凝土浇筑操作规范
在进行浇筑时由于操作技术不正确是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最常见的因素,同时也是最易发生裂缝的。浇筑操作的不正确会使混凝土中密度不均衡,往往会造成混凝土中沙石沉积在底层,这样极易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同时这种裂缝在将来的裂缝处理上难度很大,不易修复,并且这种裂缝造成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必须要有合格的操作工艺流程以确保浇筑的质量。外界环境也是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的因素就是温度与湿度。由于温度和湿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中水分散失的快慢。所以在温度高且湿度低的时候,混凝土中的水分很有可能在混凝土没有初凝之前便散失完全,这样造成的结果便是混凝土的机械强度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与此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凝固而收缩,达不到要求的机械强度无法抵抗收缩时的拉力,最终导致裂缝的产生。
3.3合理储藏混凝土
为避免混凝土在运输和储藏时产生裂缝,必须采取有效地手段进行。在运输混凝土时,要尽可能的减少其搬运次数,并且要防止机械碰撞造成的混凝土产生的裂缝。在储藏时要采用密封的方式,减少外界不利条件造成的影响,并且储藏的室内条件要符合混凝土保存的要求,此外还要定期的对混凝土进行检查,防止初凝现象的发生,加以保证不会在储藏时出现裂缝。仅通过前面几点并不能完全的保证混凝土不会有裂缝出现,还要加强对混凝土的保养。进行有效地保养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使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期望值,也可以减少裂缝的形成。有工程上的事实证明:采取有效地养护措施的混凝土建筑,其使用寿命要比未经过保养的长得多,而且其发生裂缝的概率远小于未经过保养的。所以,对混凝土采取有效地保养措施是必要的。具体的一些保养措施有:定期的对混凝土进行检查,发现有问题时及时修复;避免混凝土由于直接暴露在空气而受到阳光的直射或受到雨水的冲洗。
4、结束语
采用有效的方法防范混凝土中产生裂缝,可以确保建筑的质量安全和可靠性。并且及时的检查和修复混凝土中的裂缝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防范裂缝的措施也一定会出现并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永杰.建筑施工混凝土抗裂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
[2]张翔东.抗裂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2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抗裂技术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也很多,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和不同的结构构件预判可能出现的裂缝,再根据不同的可能出现的裂缝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只有从设计、施工到建筑的使用和维护的每个环节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才能更有利于保证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安全性和耐久性。
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建筑施工中配制混凝土时,如果水泥所占的比例过大,会导致混凝土中的含水量的增加,当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后会导致混凝土的坍落度加大,混凝土的收缩的增大。这样,混凝土便容易产生裂缝。在混凝土中,一般采用砂岩作为骨料。骨料的粒子半径的大小不同对混凝土的收缩率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根据经验得知,骨料的颗粒越大,混凝土的收缩率越小。建筑物周围环境的湿度会对混凝土中裂缝的出现造成影响。湿度越小,环境越干燥,混凝土的收缩越明显。此外温度的变化也会对混凝土造成影响,温差变化越大,混凝土的收缩越大,裂缝越容易产生。一般水泥活性高的骨料颗粒较细,整个表面积相对较大,混凝土的收缩能力越强,因而这样的混凝土就更易放生裂缝的现象。有关混凝土的配制,在国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混凝土各种成分的比例在生产时往往是根据操作人员的经验进行的,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某些生产出的混凝土不合格,极易导致裂缝的产生。
2、混凝土中裂缝修复方式分析
对于混凝土中产生的裂缝,很多都是可以进行修的,而且修复的方法有很多,对于不同类型的裂缝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表面徐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人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灌浆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利用压送设备(压力0.2-0.4Mpa)将补缝浆液注人硅裂隙,达到闭塞的目的,该方法属传统方法,效果很好。结构补强法,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
3、解决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措施
3.1科学分配成分配比
混凝土的强度与裂缝的产生有直接的关系,当混凝土的抗拉伸力的大小小于其收缩力时,便会使混凝土分裂,从而产生裂缝。所以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无裂缝产生必须要设计出高强度的混凝土。混凝土的强度越好,其抗裂性越高,但其设计成本也会相应地提高。在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因素中,其中各成分的配比是出现裂缝的内在原因。在混凝土各种成分的选择上,必须要符合施工建筑的各项性能指标,加大对材料的质量检测。配制的混凝土必须满足要求,配比必须正确,不得有一丝疏忽。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对配制出的混凝土进行严格的审查,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的混凝土使用。这样便做好了保证混凝土无裂缝产生的第一步。
3.2完善混凝土浇筑操作规范
在进行浇筑时由于操作技术不正确是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最常见的因素,同时也是最易发生裂缝的。浇筑操作的不正确会使混凝土中密度不均衡,往往会造成混凝土中沙石沉积在底层,这样极易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同时这种裂缝在将来的裂缝处理上难度很大,不易修复,并且这种裂缝造成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必须要有合格的操作工艺流程以确保浇筑的质量。外界环境也是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的因素就是温度与湿度。由于温度和湿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中水分散失的快慢。所以在温度高且湿度低的时候,混凝土中的水分很有可能在混凝土没有初凝之前便散失完全,这样造成的结果便是混凝土的机械强度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与此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凝固而收缩,达不到要求的机械强度无法抵抗收缩时的拉力,最终导致裂缝的产生。
3.3合理储藏混凝土
为避免混凝土在运输和储藏时产生裂缝,必须采取有效地手段进行。在运输混凝土时,要尽可能的减少其搬运次数,并且要防止机械碰撞造成的混凝土产生的裂缝。在储藏时要采用密封的方式,减少外界不利条件造成的影响,并且储藏的室内条件要符合混凝土保存的要求,此外还要定期的对混凝土进行检查,防止初凝现象的发生,加以保证不会在储藏时出现裂缝。仅通过前面几点并不能完全的保证混凝土不会有裂缝出现,还要加强对混凝土的保养。进行有效地保养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使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期望值,也可以减少裂缝的形成。有工程上的事实证明:采取有效地养护措施的混凝土建筑,其使用寿命要比未经过保养的长得多,而且其发生裂缝的概率远小于未经过保养的。所以,对混凝土采取有效地保养措施是必要的。具体的一些保养措施有:定期的对混凝土进行检查,发现有问题时及时修复;避免混凝土由于直接暴露在空气而受到阳光的直射或受到雨水的冲洗。
4、结束语
采用有效的方法防范混凝土中产生裂缝,可以确保建筑的质量安全和可靠性。并且及时的检查和修复混凝土中的裂缝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防范裂缝的措施也一定会出现并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永杰.建筑施工混凝土抗裂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
[2]张翔东.抗裂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