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体育课的素质教育呢?本文从校方领导要重视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养及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三方面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呢?下面就此问题谈些我的看法。
1.学校重视体育教学是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前提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三育”之一,体育中的主渠道和基本手段是通过体育教学来实践的。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体育教学得不到应有重视,体育课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特别是毕业班学生,每周体育课时与课外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一方面造成体育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另一方面是国家的教育方针不能全面贯彻,广大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使我国人才素质出现严重的缺陷。所以,学校特别是学校领导应重视体育教育。作为领导,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关心每一位体育教师的工作、生活;其次,为体育教学提供必要的资金来源。
2.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没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不出好学生的。教师在学生心甘中的形象越高,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就越大,教育效果就越好。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思想品德
体育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心须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教育的各项法规,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安心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对体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愿意献身于体育事业。
2.2业务水平
体育教师应掌握体育教学中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技术,根据《新课标》要求,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的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与体育有关的知识与技能技术;及时了解体育教学改革动态,学习新的方法、手段;积极参加上一级的培训,接受继续教育;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专业论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才能适应21世纪的教育需要。
2.3文化知识
体育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与众多学科相联系,如生物学、统计学、文学、音乐等。为此,体育教师应博览群书,全面学习各种知识,不断加强自己的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体育实践中得心应手地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提高教学和训练效果。
2.4健壮体魄
体育教师的健壮体魄,表现为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健美的体格。只有坚持经常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才能保持自己的健壮体魄,才能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才能对广大学生起到身体力行的教育。
3.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它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深化教学改革,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全面提高体育教学效益。
3.1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所主张的主体性,是指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及学生的独立人格。传统体育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总是由学生跟着教师学、练,在老师规定的负荷和运动量下完成任务,学生一直外于被动学习状态,从面使学生产生厌恶上体育课的心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让学生当体育课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一个自主发挥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体验,自己玩起来,从而培养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如:女教师在健美操教学中,除了利用健美操进行健身或减肥以塑造优美姿态,如何进行简单的编操,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对美感的鉴赏能力。课后可让每位学生自己编一套操再配上音乐,下节课进行个人表演赛。如此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形成他们自己的锻炼能力,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
3.2注重“两全”教育
3.2.1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个性发展。教育学家布卢姆指出:“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学生由于遗传和后天教育的影响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着眼于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都能达到体育合格标准。当然,根据素质教育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个性发展。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身体素质、技能水平等进行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目标的内容,在练习负荷和量上作出不同的要求。对优秀生可进行超前教学,对差生应进行个别辅导,在难度和次数进行简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总之,体育教师要想尽办法使每一位学生都爱上自己的体育课,都爱参加体育锻炼。
3.2.2 体育教学的全面性。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从知识、技术的传授,身体素质的训练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首先,教师必须把能全面发展学生各种身体素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性等)作为教学内容。其二,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指创造力、意志力竞争力,人际关系的协同能力等。其三,除身心素质外,教师还应让学生学会自我锻炼、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的能力。如让每一位学生自己开一张运动处方,并对其效果作个综合评价。
3.3 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遵师重道,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的习惯。教师要构思教学教法时,对教材应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感悟。如在排球课中,向学生讲述中国女排如何取得“五连冠”,如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国争光,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深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多方位的,随时随地都在进行,教师应积极把握时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及时正确的教育。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呢?下面就此问题谈些我的看法。
1.学校重视体育教学是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前提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三育”之一,体育中的主渠道和基本手段是通过体育教学来实践的。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体育教学得不到应有重视,体育课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特别是毕业班学生,每周体育课时与课外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一方面造成体育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另一方面是国家的教育方针不能全面贯彻,广大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使我国人才素质出现严重的缺陷。所以,学校特别是学校领导应重视体育教育。作为领导,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关心每一位体育教师的工作、生活;其次,为体育教学提供必要的资金来源。
2.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没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不出好学生的。教师在学生心甘中的形象越高,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就越大,教育效果就越好。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思想品德
体育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心须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教育的各项法规,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安心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对体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愿意献身于体育事业。
2.2业务水平
体育教师应掌握体育教学中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技术,根据《新课标》要求,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的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与体育有关的知识与技能技术;及时了解体育教学改革动态,学习新的方法、手段;积极参加上一级的培训,接受继续教育;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专业论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才能适应21世纪的教育需要。
2.3文化知识
体育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与众多学科相联系,如生物学、统计学、文学、音乐等。为此,体育教师应博览群书,全面学习各种知识,不断加强自己的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体育实践中得心应手地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提高教学和训练效果。
2.4健壮体魄
体育教师的健壮体魄,表现为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健美的体格。只有坚持经常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才能保持自己的健壮体魄,才能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才能对广大学生起到身体力行的教育。
3.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它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深化教学改革,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全面提高体育教学效益。
3.1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所主张的主体性,是指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及学生的独立人格。传统体育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总是由学生跟着教师学、练,在老师规定的负荷和运动量下完成任务,学生一直外于被动学习状态,从面使学生产生厌恶上体育课的心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让学生当体育课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一个自主发挥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体验,自己玩起来,从而培养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如:女教师在健美操教学中,除了利用健美操进行健身或减肥以塑造优美姿态,如何进行简单的编操,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对美感的鉴赏能力。课后可让每位学生自己编一套操再配上音乐,下节课进行个人表演赛。如此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形成他们自己的锻炼能力,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
3.2注重“两全”教育
3.2.1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个性发展。教育学家布卢姆指出:“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学生由于遗传和后天教育的影响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着眼于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都能达到体育合格标准。当然,根据素质教育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个性发展。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身体素质、技能水平等进行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目标的内容,在练习负荷和量上作出不同的要求。对优秀生可进行超前教学,对差生应进行个别辅导,在难度和次数进行简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总之,体育教师要想尽办法使每一位学生都爱上自己的体育课,都爱参加体育锻炼。
3.2.2 体育教学的全面性。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从知识、技术的传授,身体素质的训练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首先,教师必须把能全面发展学生各种身体素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性等)作为教学内容。其二,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指创造力、意志力竞争力,人际关系的协同能力等。其三,除身心素质外,教师还应让学生学会自我锻炼、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的能力。如让每一位学生自己开一张运动处方,并对其效果作个综合评价。
3.3 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遵师重道,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的习惯。教师要构思教学教法时,对教材应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感悟。如在排球课中,向学生讲述中国女排如何取得“五连冠”,如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国争光,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深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多方位的,随时随地都在进行,教师应积极把握时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及时正确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