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球一体化模式的高速发展,ERP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 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为出发点,探讨了ERP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特征,分析目前其在国内应用现状,为其更好的在国内实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ERP;供应链;供应链管理
引言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由国Gartner Group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ERP不仅是一种管理技术,是一种软件产品,同时也是一种管理思维。供应链管理概念是对物流管理的研究,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想要成功利用其良好的性能,在使用供应链是,首先要解决协调管理问题,供应链管理思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ERP与供应链管理都是企业为了充分利用内部及外部资源,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及竞争能力而采用的管理模式,二者各有优势,又相互补充。
一、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更独特的服务:在ERP环境下,企业打破了空间限制,生产和消费过程被正好到一起,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使得企业供应链更加灵活。
个性化的管理方式:供应链计划不仅只由企业少数高层领导来决定,员工成为更为关键的因素,在ERP环境下,员工必须对多变的环境主动调整工作,所以,基于ERP环境下供应链管理中对企业员工积极主动性有更高要求。
信息系统的集成和高度共享:企业利用ERP系统,在享受电子化与网络化的同时,要注重整个供应链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交换的效果和效率,三者是企业基于ERP环境下供应链管理能否良好实施的基础。信息交换的质量的保证也是供应链管理有效运作的前提,所以,ERP系统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将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高水平的营销集道:利用 ERP系统,企业与它的经销商建立库存系统,与零售商的销售系统,通过自己的信息系统来获取相关零售商商品销售信息,企业可以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与零售商一起改进营销渠道,提高顾客满意度。
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相比,不仅加强了供应链上各成员间的联系,而且把供应链的概念延伸到了供应商的供应商及客户的客户,包括了从需求预测、产品设计到外购、存储、生产、分配、客户的整个流通过程,形成了一种行业整体协作,是企业有效的实施供应链管理强大的技术支持。ERP系统的应用,优化了供应链管理模式,有利于正确引导企业设计、开发供应链管理,为充分挖掘供应链管理潜在的优势,实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打下基础。
二、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基础设施问题
ERP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是以计算机网络尤其是以Internet网络为基础的,国家信息化、地区信息化、行业信息化是ERP环境下企业供应链管理得以实施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但就总体而言,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中的应用水平较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这是影响我国实施 ERP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障碍。站在企业角度,企业基础设施薄弱,使用电子软件积极性不高。企业不愿意将资金花在购买相关软件及软件维护等方面,希望把更多的资金投入真实可见的交易当中,目光短浅,同时总想把风险转移给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不愿意牺牲本企业的利益去争取整个供应链利益最大化,从而造成 ERP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难以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牛尾效应问题
ERP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中心是顾客,其中的每个管理人员的决策都是根据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从而决定了向上游企业订货的种类与数量。
各个企业都面临着对上下游问题进行决策。然而当下游改变其需求时,供应链会对信息产生曲解,且曲解的信息会沿着链条从下到上逐级的放大,这种现象被称作牛尾效应,即使稍微运动一下尾巴的根部,尾梢也会产生很大的震荡,并且在时间上存在滞后。
(三)供应链内部整合问题
ERP的发展为企业决策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技术支持,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效率。但是随着ERP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整合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就在企业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方面显得至关重要了。企业供应链整合包括供应链的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大多数企业高层管理者认为供应链整合是信息技术部门的工作,只要购买或者开发出软件即可。但是供应链整合绝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涉及到企业战略管理、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管理再造过程。所以以管理层的重视程度来说,这必定会使供应链整合举步维艰。随着 ERP的发展,组织之间的资金流和信息流更加繁杂,组织之间的联系方式也由单渠道转变为多渠道,企业之间不断融合,整个价值链重新整合,最终形成一个虚拟的大企业。企业间不仅存在着如何增强协作的问题,企业间利益分配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企业的积极性以及企业间的良好协作都取决于利益分配是否公平。
三、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建议
(一)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完善信息系统是供应链实施的良好基础,我国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加大对建设信息系统的投资。由于国内企业的实力存在差异,各企业可根据自身状况和需求,使用适合本企业的方案。对于大型企业,其实力比强,可使用国外著名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厂商比较高端的产品,或者自己开发软件。对于实力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可使用国内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厂商的产品。
(二)缓解牛尾效应
管理者可以利用目标和激励机制保持一致的管理方式,协调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使供应链上各参与者的目标一致,实现供应链总利润最大化。管理者可以通过编制产品配给计划来防止商品出现短缺,从而提高了企业的运营业绩,缓解了牛尾效应。公司内部的决策要协调,就必须保证各部门目标与公司总目标相一致。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因小失大的情况,如采购部门做出的行为决策虽然降低了采购成本,却可能提高了供应链总成本,使供应链总利润下降。
(三)改善企业间的协作问题
我国企业要适应全球化市场竞争,不仅要对内部进行管理,还要改善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将产品的流通和生产周期缩短,提供完整的产品组合,使产品供应环节与流通环节紧密连接在一起,供给市场与需求市场的距离相应的缩短,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在加强协作的同时,必须要重视供应链各链节成员之间利益分配的问题。一方面,应根据重要性及参与程度,对ERP环境下供应链管理中各成员进行利益分配,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商确定分配原则,保证分配合理公平。另一方面,针对这一全新的管理模式,要加强与其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不断完善ERP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陈永锋. 基于ERP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研究[J]. 经济视角,2013(1):28-29.
[2] 牛丽,郑鹏,冯丹. 基于ERP系统理论视觉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J]. 现代商业,2012(4):172-174.
[3] 钟冬荣. 基于ERP的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 中国管理学,2013(7):47-51.
关键词:ERP;供应链;供应链管理
引言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由国Gartner Group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ERP不仅是一种管理技术,是一种软件产品,同时也是一种管理思维。供应链管理概念是对物流管理的研究,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想要成功利用其良好的性能,在使用供应链是,首先要解决协调管理问题,供应链管理思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ERP与供应链管理都是企业为了充分利用内部及外部资源,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及竞争能力而采用的管理模式,二者各有优势,又相互补充。
一、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更独特的服务:在ERP环境下,企业打破了空间限制,生产和消费过程被正好到一起,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使得企业供应链更加灵活。
个性化的管理方式:供应链计划不仅只由企业少数高层领导来决定,员工成为更为关键的因素,在ERP环境下,员工必须对多变的环境主动调整工作,所以,基于ERP环境下供应链管理中对企业员工积极主动性有更高要求。
信息系统的集成和高度共享:企业利用ERP系统,在享受电子化与网络化的同时,要注重整个供应链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交换的效果和效率,三者是企业基于ERP环境下供应链管理能否良好实施的基础。信息交换的质量的保证也是供应链管理有效运作的前提,所以,ERP系统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将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高水平的营销集道:利用 ERP系统,企业与它的经销商建立库存系统,与零售商的销售系统,通过自己的信息系统来获取相关零售商商品销售信息,企业可以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与零售商一起改进营销渠道,提高顾客满意度。
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相比,不仅加强了供应链上各成员间的联系,而且把供应链的概念延伸到了供应商的供应商及客户的客户,包括了从需求预测、产品设计到外购、存储、生产、分配、客户的整个流通过程,形成了一种行业整体协作,是企业有效的实施供应链管理强大的技术支持。ERP系统的应用,优化了供应链管理模式,有利于正确引导企业设计、开发供应链管理,为充分挖掘供应链管理潜在的优势,实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打下基础。
二、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基础设施问题
ERP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是以计算机网络尤其是以Internet网络为基础的,国家信息化、地区信息化、行业信息化是ERP环境下企业供应链管理得以实施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但就总体而言,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中的应用水平较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这是影响我国实施 ERP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障碍。站在企业角度,企业基础设施薄弱,使用电子软件积极性不高。企业不愿意将资金花在购买相关软件及软件维护等方面,希望把更多的资金投入真实可见的交易当中,目光短浅,同时总想把风险转移给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不愿意牺牲本企业的利益去争取整个供应链利益最大化,从而造成 ERP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难以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牛尾效应问题
ERP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中心是顾客,其中的每个管理人员的决策都是根据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从而决定了向上游企业订货的种类与数量。
各个企业都面临着对上下游问题进行决策。然而当下游改变其需求时,供应链会对信息产生曲解,且曲解的信息会沿着链条从下到上逐级的放大,这种现象被称作牛尾效应,即使稍微运动一下尾巴的根部,尾梢也会产生很大的震荡,并且在时间上存在滞后。
(三)供应链内部整合问题
ERP的发展为企业决策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技术支持,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效率。但是随着ERP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整合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就在企业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方面显得至关重要了。企业供应链整合包括供应链的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大多数企业高层管理者认为供应链整合是信息技术部门的工作,只要购买或者开发出软件即可。但是供应链整合绝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涉及到企业战略管理、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管理再造过程。所以以管理层的重视程度来说,这必定会使供应链整合举步维艰。随着 ERP的发展,组织之间的资金流和信息流更加繁杂,组织之间的联系方式也由单渠道转变为多渠道,企业之间不断融合,整个价值链重新整合,最终形成一个虚拟的大企业。企业间不仅存在着如何增强协作的问题,企业间利益分配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企业的积极性以及企业间的良好协作都取决于利益分配是否公平。
三、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建议
(一)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完善信息系统是供应链实施的良好基础,我国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加大对建设信息系统的投资。由于国内企业的实力存在差异,各企业可根据自身状况和需求,使用适合本企业的方案。对于大型企业,其实力比强,可使用国外著名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厂商比较高端的产品,或者自己开发软件。对于实力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可使用国内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厂商的产品。
(二)缓解牛尾效应
管理者可以利用目标和激励机制保持一致的管理方式,协调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使供应链上各参与者的目标一致,实现供应链总利润最大化。管理者可以通过编制产品配给计划来防止商品出现短缺,从而提高了企业的运营业绩,缓解了牛尾效应。公司内部的决策要协调,就必须保证各部门目标与公司总目标相一致。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因小失大的情况,如采购部门做出的行为决策虽然降低了采购成本,却可能提高了供应链总成本,使供应链总利润下降。
(三)改善企业间的协作问题
我国企业要适应全球化市场竞争,不仅要对内部进行管理,还要改善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将产品的流通和生产周期缩短,提供完整的产品组合,使产品供应环节与流通环节紧密连接在一起,供给市场与需求市场的距离相应的缩短,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在加强协作的同时,必须要重视供应链各链节成员之间利益分配的问题。一方面,应根据重要性及参与程度,对ERP环境下供应链管理中各成员进行利益分配,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商确定分配原则,保证分配合理公平。另一方面,针对这一全新的管理模式,要加强与其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不断完善ERP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陈永锋. 基于ERP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研究[J]. 经济视角,2013(1):28-29.
[2] 牛丽,郑鹏,冯丹. 基于ERP系统理论视觉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J]. 现代商业,2012(4):172-174.
[3] 钟冬荣. 基于ERP的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 中国管理学,2013(7):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