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愁,不知是因远离故乡而愁,还是因印象中的故乡再不可寻而愁。而我的乡愁,我的家乡——新疆乌鲁木齐——凭着她那不落俗套的一颦一笑,站定了她在我心中的位置,不曾动摇分毫。
儿时的夏天是干燥凉爽的。乌鲁木齐在这时总身着湛蓝的薄纱裙,抿着唇笑意盈盈地承受众人的思慕。大西北的太阳仿佛嵌在蓝天中,不刺眼也并不亮得突兀。阳光则像灰尘一样轻盈细小,流动在人群和建筑之中。那时从小学回家总要路过国际著名的大巴扎——维吾尔族风情建筑,几年前央视播报天气时乌鲁木齐的图片主角。圆润的塔顶向天空聚成一根针,沙色的塔各个在阳光下舒展呼吸。而潮湿闷热的气候一定是不适合它们的。我曾无数次幻想过在塔顶上倒一杯水,这些仿佛是沙子做的城堡便轰然倒塌——水是无比沉重又具有破坏力的。倒塌下来的沙子便砸在路边的摩肩接踵的游人身上,将匆忙躲避的人群半身都埋进滚热的沙子里。
夏夜里,夜市也继承了白日大巴扎的熙熙攘攘。这时,乌鲁木齐便换上一身绣了灯光点点的黑丝绒旗袍,倾心参与到漫天的烟火气中去。一整条马路从白天的停车场变为晚上挤满了推车小商贩的闹市,每一家都是不一样的小吃。吱呀响得快塌了的塑料桌椅也挡不住食客们的期待。我们以黑蓝的夜空为屋顶、以商贩的小车为四壁,挑个有夜风的好地方。清朗的夜风之中,一盘香辣烤鱼、一盘椒麻鸡、五串烤肉、一盘麻辣小龙虾、三杯卡瓦斯,便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夜宵。夜市上正宗的卡瓦斯比现如今市面上瓶装的格瓦斯不知好喝多少倍。乌鲁木齐的卡瓦斯是饱和的金黄色,在啤酒杯中微微冒泡时连蹿动的气泡都镶了金边。入口尽是蜂蜜的清甜,只有一丝酒精该有的冲劲做余韵。卡瓦斯有着瓶装格瓦斯永远无法超越的生命力和热情。
秋天是瓜果的季节。母亲最喜欢的玫瑰香葡萄便是这时成熟,而父亲最爱的沙瓤西瓜慢慢退出舞台。乌鲁木齐的秋天短得只算得上一瞬。她身着褐红色的棉布裙子,在秋风中飞快地舞蹈。待满山的红色、橘色、黄色都悠然落了地,松针也铺满地面时,便下雪了。
乌鲁木齐换上了厚重的冬衣,她无法再蹦跳,只得缓慢又坚定地留下脚印,逐步向前。冬天于儿时的我总是更为苦涩。早上八点四十起床时,窗外漆黑得像是悬了块布,匆匆忙忙套上三层衣物就被催促着出门。我向来对雪没什么特殊的喜爱,在偶尔大雪没过脚踝时也只是苦着脸去踩别人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头也不抬地从被裹得银白剔透的楼房和齐腰高的雪堆边走过——毕竟整个冬天都是那副冰冷惨白的模样,雪不过无趣地一层层累加。新疆的雪太过潮湿,做雪球砸起人来会有武林高手的伤害力度,但用来堆雪人就再合适不过。我家楼下每年都会有几个矢志不渝的雪人,端庄严肃地站到春天。
冬天的傍晚最为难熬,我的乌鲁木齐裹在层层毛衣里,触不可及。我虽每日都带全了保暖措施,放学了却犯懒不愿戴上。傍晚七点放学,万物都像是蒙了烧煤取暖后的烟,连雪上都是一层蒙蒙的灰,只有几十米一个的昏黄路灯能略略刺破这黑雾。日落后的寒风就在此时趁机钻进我的衣领、拍打我的面孔、夺走我的双手和双耳,直到我因为耳朵和指尖冻得又红又痛,才讪讪认输地戴上帽子和手套。回家的路上还有致命诱惑——烤红薯。最古板的灰黑色圆筒铁炉子立在木推车上,一边站着身着绿色军大衣和翻耳帽的人,另一边插着也蒙了灰的绿色牌子,写明了三个字:烤红薯。我一直谨遵母亲教诲,不在路上胡吃海喝,而是回家好好吃饭,但却依旧心心念念红薯爆开的皮、冒着的朵朵白气和里面甘甜的暗橘红色的红薯肉。
春天一到,雪人就化成了地上的一摊黑雪泥,烤红薯也失去了吸引力。乌鲁木齐活动着她僵硬了的窈窕身躯,又走动起来了。三、四月也常常下雪,不仅冻死成片的郁金香和桃花,还将路上都覆盖几层反复冰冻和融化过的炭黑融雪,步步溅起泥花。五月时渐渐升温,到六月就又是夏天了。我的乌鲁木齐就又换回湛蓝的薄纱裙,冲着我甜甜笑起来。
就这样,一年一年把日子绕在指尖,缠进心里,也腾地过了许多年。故乡的大巴扎还屹立在阳光之中,烤红薯也还在冬日的夜晚贩卖,我却长大了,长到那一片天地再也容不下我的身影。我成了个庞然大物,而我所珍爱的乌鲁木齐躲进了水晶球里,永远地保存在充满了亮光的液体之中。不过无妨,我知道她在看着我,我便看回去,也对着她盈盈地笑。
【评点】
越是年轻的游子对家乡的感触就越是激烈,因为那记忆太近,思念太浓。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将乌鲁木齐的四季披上了不同的外衣,用筆细腻生动。一个轮回,着重写了夏季和冬季,那扑面而来的烟火气息渗透着作者对家乡无穷的思念,这一情感在文末累积到了顶点,却又被作者轻轻放下,这举重若轻的收笔更加令人动容。
刘加雨
儿时的夏天是干燥凉爽的。乌鲁木齐在这时总身着湛蓝的薄纱裙,抿着唇笑意盈盈地承受众人的思慕。大西北的太阳仿佛嵌在蓝天中,不刺眼也并不亮得突兀。阳光则像灰尘一样轻盈细小,流动在人群和建筑之中。那时从小学回家总要路过国际著名的大巴扎——维吾尔族风情建筑,几年前央视播报天气时乌鲁木齐的图片主角。圆润的塔顶向天空聚成一根针,沙色的塔各个在阳光下舒展呼吸。而潮湿闷热的气候一定是不适合它们的。我曾无数次幻想过在塔顶上倒一杯水,这些仿佛是沙子做的城堡便轰然倒塌——水是无比沉重又具有破坏力的。倒塌下来的沙子便砸在路边的摩肩接踵的游人身上,将匆忙躲避的人群半身都埋进滚热的沙子里。
夏夜里,夜市也继承了白日大巴扎的熙熙攘攘。这时,乌鲁木齐便换上一身绣了灯光点点的黑丝绒旗袍,倾心参与到漫天的烟火气中去。一整条马路从白天的停车场变为晚上挤满了推车小商贩的闹市,每一家都是不一样的小吃。吱呀响得快塌了的塑料桌椅也挡不住食客们的期待。我们以黑蓝的夜空为屋顶、以商贩的小车为四壁,挑个有夜风的好地方。清朗的夜风之中,一盘香辣烤鱼、一盘椒麻鸡、五串烤肉、一盘麻辣小龙虾、三杯卡瓦斯,便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夜宵。夜市上正宗的卡瓦斯比现如今市面上瓶装的格瓦斯不知好喝多少倍。乌鲁木齐的卡瓦斯是饱和的金黄色,在啤酒杯中微微冒泡时连蹿动的气泡都镶了金边。入口尽是蜂蜜的清甜,只有一丝酒精该有的冲劲做余韵。卡瓦斯有着瓶装格瓦斯永远无法超越的生命力和热情。
秋天是瓜果的季节。母亲最喜欢的玫瑰香葡萄便是这时成熟,而父亲最爱的沙瓤西瓜慢慢退出舞台。乌鲁木齐的秋天短得只算得上一瞬。她身着褐红色的棉布裙子,在秋风中飞快地舞蹈。待满山的红色、橘色、黄色都悠然落了地,松针也铺满地面时,便下雪了。
乌鲁木齐换上了厚重的冬衣,她无法再蹦跳,只得缓慢又坚定地留下脚印,逐步向前。冬天于儿时的我总是更为苦涩。早上八点四十起床时,窗外漆黑得像是悬了块布,匆匆忙忙套上三层衣物就被催促着出门。我向来对雪没什么特殊的喜爱,在偶尔大雪没过脚踝时也只是苦着脸去踩别人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头也不抬地从被裹得银白剔透的楼房和齐腰高的雪堆边走过——毕竟整个冬天都是那副冰冷惨白的模样,雪不过无趣地一层层累加。新疆的雪太过潮湿,做雪球砸起人来会有武林高手的伤害力度,但用来堆雪人就再合适不过。我家楼下每年都会有几个矢志不渝的雪人,端庄严肃地站到春天。
冬天的傍晚最为难熬,我的乌鲁木齐裹在层层毛衣里,触不可及。我虽每日都带全了保暖措施,放学了却犯懒不愿戴上。傍晚七点放学,万物都像是蒙了烧煤取暖后的烟,连雪上都是一层蒙蒙的灰,只有几十米一个的昏黄路灯能略略刺破这黑雾。日落后的寒风就在此时趁机钻进我的衣领、拍打我的面孔、夺走我的双手和双耳,直到我因为耳朵和指尖冻得又红又痛,才讪讪认输地戴上帽子和手套。回家的路上还有致命诱惑——烤红薯。最古板的灰黑色圆筒铁炉子立在木推车上,一边站着身着绿色军大衣和翻耳帽的人,另一边插着也蒙了灰的绿色牌子,写明了三个字:烤红薯。我一直谨遵母亲教诲,不在路上胡吃海喝,而是回家好好吃饭,但却依旧心心念念红薯爆开的皮、冒着的朵朵白气和里面甘甜的暗橘红色的红薯肉。
春天一到,雪人就化成了地上的一摊黑雪泥,烤红薯也失去了吸引力。乌鲁木齐活动着她僵硬了的窈窕身躯,又走动起来了。三、四月也常常下雪,不仅冻死成片的郁金香和桃花,还将路上都覆盖几层反复冰冻和融化过的炭黑融雪,步步溅起泥花。五月时渐渐升温,到六月就又是夏天了。我的乌鲁木齐就又换回湛蓝的薄纱裙,冲着我甜甜笑起来。
就这样,一年一年把日子绕在指尖,缠进心里,也腾地过了许多年。故乡的大巴扎还屹立在阳光之中,烤红薯也还在冬日的夜晚贩卖,我却长大了,长到那一片天地再也容不下我的身影。我成了个庞然大物,而我所珍爱的乌鲁木齐躲进了水晶球里,永远地保存在充满了亮光的液体之中。不过无妨,我知道她在看着我,我便看回去,也对着她盈盈地笑。
【评点】
越是年轻的游子对家乡的感触就越是激烈,因为那记忆太近,思念太浓。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将乌鲁木齐的四季披上了不同的外衣,用筆细腻生动。一个轮回,着重写了夏季和冬季,那扑面而来的烟火气息渗透着作者对家乡无穷的思念,这一情感在文末累积到了顶点,却又被作者轻轻放下,这举重若轻的收笔更加令人动容。
刘加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