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教学中面对同样的教材内容和同样的教学对象,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我看来全在于教师是否做到“三追求”。
一、追求科学性
教师在历史课上谈古论今、叙事议人,必须言之有据、真实无误,不能信口雌黄、张冠李戴,不能让小说、野史、传说唱主角。追求科学性,就是讲课内容必须准确无误。
一是内容准确,即讲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时,时间、地点、过程要准确,所引用的史料要有根据,必要的议论要突出思想性,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按照唯物史观消化教材内容。
二是用词准确。历史上重大事件对历史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同的。在评论时教师要讲究用语的准确性,认真使用好教材。如“官渡之战”的意义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而“赤壁之战”的意义是促使“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再如中国近代史上三个屈辱条约所产生的影响是:《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辛丑条约》使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追求准确表述,要求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也是考点),学生就能真实地感受到历史的气息,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规律,学好历史。
二、追求形象性
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教学中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的学习活动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充分挖掘历史课程资源是每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重的一个环节。
我曾聆听过一位有经验的教师的历史课,他是这样来启发学生欣赏《贞观之治》一课中的唐太宗画像的。
教师问:“他头戴什么?”学生不约而同地作了回答:“帽子!”教师告诉学生,这帽子叫“软脚幞头”。学生兴趣来了。他又告诉学生“幞头是古代的一种头饰”。学生的兴趣更浓了。“他身上穿——”学生很得意:“龙袍!”教师反唇相讥:“哪个皇帝不穿龙袍?说话要有个性。”“他穿的是圆领窄袖黄龙袍。双手抚——”这时教室里一片沉默,有一个学生轻轻地说:“裤子带!”引得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那是玉饰腰带,显示雍容华贵。”然后教师综述:“唐太宗气宇轩昂的穿着和面容,表现出他雄心勃发,战功卓著,是一代贤君。”顿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教师生动形象、娓娓动听的语言描述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如讲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时,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拿破仑在战场上》直接作如下描述:“这是1809年7月拿破仑在瓦格拉姆战役中指挥法军的一幕。我们可以看到,法军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奥军,拿破仑冒着枪林弹雨镇定自若地策马在高地上,一手举着望远镜,观察整个战况及敌军的变动,一手向传令兵下达最新命令。守护在他周围的卫兵接二连三地中弹倒下,战斗异常激烈。”这样的描述不仅渲染了战役紧张激烈的气氛,而且突出了拿破仑的指挥风格:勇敢无畏、沉着果断、随机应变,进一步揭示了拿破仑之所以能常胜及法军所以奋不顾身的原因。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将有关材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从而增强感染力,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历史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三、追求通俗性
“通俗”是“易懂”的前提。教师讲得通俗,学生就容易掌握。教科书上的地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好好地利用。如教学《三国鼎立的形成》这一节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读教材文字和《三国鼎立形势图》,同时归纳成图表。这样学生对“三国鼎立”这一历史事件可以从时间、地理位置、都城、区域方位、重要人物等方面领会课文内容。教师讲课中对有关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如讲授“大一统的汉朝”、“开元盛世”这些内容时,师生可以用三个波浪的曲线作出图表来说明那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这种图表看似信手拈来,实际上体现了师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是深入钻研课文内容后融会贯通的一种表现。还有对教材中的一些专用词、专业术语以及史料原文,教师应进行翻译讲解并力求口语化,千万不要以为学习历史只靠死记硬背就行了。
一、追求科学性
教师在历史课上谈古论今、叙事议人,必须言之有据、真实无误,不能信口雌黄、张冠李戴,不能让小说、野史、传说唱主角。追求科学性,就是讲课内容必须准确无误。
一是内容准确,即讲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时,时间、地点、过程要准确,所引用的史料要有根据,必要的议论要突出思想性,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按照唯物史观消化教材内容。
二是用词准确。历史上重大事件对历史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同的。在评论时教师要讲究用语的准确性,认真使用好教材。如“官渡之战”的意义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而“赤壁之战”的意义是促使“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再如中国近代史上三个屈辱条约所产生的影响是:《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辛丑条约》使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追求准确表述,要求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也是考点),学生就能真实地感受到历史的气息,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规律,学好历史。
二、追求形象性
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教学中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的学习活动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充分挖掘历史课程资源是每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重的一个环节。
我曾聆听过一位有经验的教师的历史课,他是这样来启发学生欣赏《贞观之治》一课中的唐太宗画像的。
教师问:“他头戴什么?”学生不约而同地作了回答:“帽子!”教师告诉学生,这帽子叫“软脚幞头”。学生兴趣来了。他又告诉学生“幞头是古代的一种头饰”。学生的兴趣更浓了。“他身上穿——”学生很得意:“龙袍!”教师反唇相讥:“哪个皇帝不穿龙袍?说话要有个性。”“他穿的是圆领窄袖黄龙袍。双手抚——”这时教室里一片沉默,有一个学生轻轻地说:“裤子带!”引得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那是玉饰腰带,显示雍容华贵。”然后教师综述:“唐太宗气宇轩昂的穿着和面容,表现出他雄心勃发,战功卓著,是一代贤君。”顿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教师生动形象、娓娓动听的语言描述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如讲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时,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拿破仑在战场上》直接作如下描述:“这是1809年7月拿破仑在瓦格拉姆战役中指挥法军的一幕。我们可以看到,法军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奥军,拿破仑冒着枪林弹雨镇定自若地策马在高地上,一手举着望远镜,观察整个战况及敌军的变动,一手向传令兵下达最新命令。守护在他周围的卫兵接二连三地中弹倒下,战斗异常激烈。”这样的描述不仅渲染了战役紧张激烈的气氛,而且突出了拿破仑的指挥风格:勇敢无畏、沉着果断、随机应变,进一步揭示了拿破仑之所以能常胜及法军所以奋不顾身的原因。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将有关材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从而增强感染力,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历史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三、追求通俗性
“通俗”是“易懂”的前提。教师讲得通俗,学生就容易掌握。教科书上的地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好好地利用。如教学《三国鼎立的形成》这一节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读教材文字和《三国鼎立形势图》,同时归纳成图表。这样学生对“三国鼎立”这一历史事件可以从时间、地理位置、都城、区域方位、重要人物等方面领会课文内容。教师讲课中对有关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如讲授“大一统的汉朝”、“开元盛世”这些内容时,师生可以用三个波浪的曲线作出图表来说明那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这种图表看似信手拈来,实际上体现了师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是深入钻研课文内容后融会贯通的一种表现。还有对教材中的一些专用词、专业术语以及史料原文,教师应进行翻译讲解并力求口语化,千万不要以为学习历史只靠死记硬背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