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三追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lov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教学中面对同样的教材内容和同样的教学对象,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我看来全在于教师是否做到“三追求”。
  
  一、追求科学性
  
  教师在历史课上谈古论今、叙事议人,必须言之有据、真实无误,不能信口雌黄、张冠李戴,不能让小说、野史、传说唱主角。追求科学性,就是讲课内容必须准确无误。
  一是内容准确,即讲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时,时间、地点、过程要准确,所引用的史料要有根据,必要的议论要突出思想性,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按照唯物史观消化教材内容。
  二是用词准确。历史上重大事件对历史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同的。在评论时教师要讲究用语的准确性,认真使用好教材。如“官渡之战”的意义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而“赤壁之战”的意义是促使“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再如中国近代史上三个屈辱条约所产生的影响是:《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辛丑条约》使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追求准确表述,要求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也是考点),学生就能真实地感受到历史的气息,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规律,学好历史。
  
  二、追求形象性
  
  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教学中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的学习活动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充分挖掘历史课程资源是每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重的一个环节。
  我曾聆听过一位有经验的教师的历史课,他是这样来启发学生欣赏《贞观之治》一课中的唐太宗画像的。
  教师问:“他头戴什么?”学生不约而同地作了回答:“帽子!”教师告诉学生,这帽子叫“软脚幞头”。学生兴趣来了。他又告诉学生“幞头是古代的一种头饰”。学生的兴趣更浓了。“他身上穿——”学生很得意:“龙袍!”教师反唇相讥:“哪个皇帝不穿龙袍?说话要有个性。”“他穿的是圆领窄袖黄龙袍。双手抚——”这时教室里一片沉默,有一个学生轻轻地说:“裤子带!”引得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那是玉饰腰带,显示雍容华贵。”然后教师综述:“唐太宗气宇轩昂的穿着和面容,表现出他雄心勃发,战功卓著,是一代贤君。”顿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教师生动形象、娓娓动听的语言描述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如讲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时,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拿破仑在战场上》直接作如下描述:“这是1809年7月拿破仑在瓦格拉姆战役中指挥法军的一幕。我们可以看到,法军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奥军,拿破仑冒着枪林弹雨镇定自若地策马在高地上,一手举着望远镜,观察整个战况及敌军的变动,一手向传令兵下达最新命令。守护在他周围的卫兵接二连三地中弹倒下,战斗异常激烈。”这样的描述不仅渲染了战役紧张激烈的气氛,而且突出了拿破仑的指挥风格:勇敢无畏、沉着果断、随机应变,进一步揭示了拿破仑之所以能常胜及法军所以奋不顾身的原因。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将有关材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从而增强感染力,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历史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三、追求通俗性
  
  “通俗”是“易懂”的前提。教师讲得通俗,学生就容易掌握。教科书上的地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好好地利用。如教学《三国鼎立的形成》这一节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读教材文字和《三国鼎立形势图》,同时归纳成图表。这样学生对“三国鼎立”这一历史事件可以从时间、地理位置、都城、区域方位、重要人物等方面领会课文内容。教师讲课中对有关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如讲授“大一统的汉朝”、“开元盛世”这些内容时,师生可以用三个波浪的曲线作出图表来说明那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这种图表看似信手拈来,实际上体现了师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是深入钻研课文内容后融会贯通的一种表现。还有对教材中的一些专用词、专业术语以及史料原文,教师应进行翻译讲解并力求口语化,千万不要以为学习历史只靠死记硬背就行了。
其他文献
期刊
同样是“H2O”,如果是一阵劈头盖脸的冰雹,就会摧残生灵;而如果春风化雨,则滋润万物,带来春光无限。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大部分学生都有这样的看法:既折服于它深刻的道理,又无奈于它的晦涩难懂。因此,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就有一个究竟是给学生“冰雹”还是“春雨”的问题。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多一些“春风化雨”,“激活”思想品德课,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那么,我们应怎样才能“激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组织的第5届“中文核心期刊”评选工作已经结束.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和学科专家进行定量筛选和定性评
信息传播是把双刃剑,其可以传播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内容,也可以传播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信息,我们应该正确使用这把双刃剑,使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详细探讨了如何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下称《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有效教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进一步理解、认识有效教学概念、含义及其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应用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高中历史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对促进新时期《规划纲要》指导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效教学的概述    有效教学,被认为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内涵丰富
本文主要分析了少几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少几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般步骤,在遵循原则的同时,强调了联合共建是少几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由之路。
应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3种有机磷农药(敌百虫、乐果和甲基对硫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敌百虫和甲基对硫磷与BSA的相互结合作用是单
本文从编目的角度阐述了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联机编目的网络模式以及元数据的引入对数字资源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摘要:随着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并且国际储备额不断剧增,中幽的国际储备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如今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和美元持续贬值的大环境下,中国如何针对现存问题从而提出可行的优化国际储备问题的路径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立足于中国当前实际,试从数量和结构两方面就中国的国际储备问题做些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有关优化中国国际储备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国际储备;多元货币储备;黄金;资源,藏汇于民
采用溶胶负载法制备了Ptm^Au/C催化剂(m代表Pt/Au原子比),通过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透射电镜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催化剂对甲醇电催化氧化反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