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基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不断凸显,结合六盘水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实际,进行了依托超星学习通的二外日语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首先分析了二外日语课程的定位以及教学现状,再找出传统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而总结出二外日语课程实施混合教学模式的意义,然后从线上课程建设、课前课中课后的具体教学实践以及考核方式的优化和效果检验四部分着手,对二外日语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凝练出此模式下的四条教学建议。
[关 键 词] 英语专业;二外日語;混合教学模式;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6-0044-02
混合教学模式就是依靠现代技术,将教学各要素通过线上线下手段以最佳效果融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中心理念,使教学实现最优化。
一、英语专业二外日语课程实施混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二外日语课程的价值
英语专业教学指南提出英语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等各项能力以及一定的第二外语运用能力。因此,英语专业各课程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结合线上线下的双线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高效地掌握语言文化知识,提升语言技能和各项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而英语专业学生通过二外日语课程的学习,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自我不断实践中直观、清晰地了解汉、英、日三种语言以及中、日、欧美三者文化的异同,为家国情怀的培养、视野的开拓以及跨文化交际等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二外日语教学的现状
我校目前的英语专业二外日语课程都是在三年级时开设,通过教学经验、反思、学生反馈、问卷以及指导学生项目等手段收集我校传统二外日语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或建议如下:(1)学生对二外日语的重视程度不够,自控力差,学习缺乏主动性;(2)课程时间紧,日语本身难度较大以及其他课程任务较重,难以有效地复习巩固;(3)课前发表除固定的文化元素外,可增加配音或短文名句分享;(4)会话练习时间太少,口语拓展不够;(5)单词课文教读不够;(6)可以多学日语歌曲或观看日语电影,增添第二课堂活动;(7)作业形式可多样化;(8)多关注不太爱说话的学生;(9)对进度要求不一;(10)课文朗读建议个人单独完成。
(三)二外日语混合教学模式的价值
出现上述具体问题或建议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传统教学中课时少,为了赶进度,课上的大多时间都在进行知识的讲授而无法兼顾其他。因此,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出现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的是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是将学习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线上教学优势与课中面对面互动教学优势整合,综合考量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要素,以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素质、知识、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最优教学计划。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将事先录制好知识点的讲解微视频上传到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课前预习,就能省出时间在课上进行更多的语言输出等高阶训练,也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度决定观看次数,随时复习,进行知识的巩固;同时通过单词课文的教读、课前分享和多样化作业以及口语训练、文化知识的补充、“三观”的塑造、全员的兼顾都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的章节任务点、测验、讨论、作业板块来辅助达成,以此让有限的面授课时适量延伸到课下,从而在知识传授、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兴趣能力培养方面发挥最大效用,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多了自主性、方向性和趣味性。所以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二、英语专业二外日语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混合教学模式比较常见的就是传统混合式教学(在线学习和面授教学的混合)、混合同步教学(远程在线学生同步参与在校生的面授教学)、混合在线教学(约定时间同步在线教学,其余时间异步自行学习)三种形式。本文所采取的是传统混合式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法。首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结合学生特点确定课程目标,选取教学内容,优化考核方式,整体布局,然后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来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总体构建思路如下:
具体包括四部分:
(一)二外日语线上课程建设
1.问卷调查
主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掌握我校二外日语学习群体的线上线下学习困难以及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以此为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2.建立线上静态资源
首先,结合我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外日语学生的特征和参考选用的教材,修订课程大纲、安排教学进度、考量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撰写教案、拟订过程性考核标准等;其次,建设题库和运用录屏软件完善录制知识点讲解视频,再根据进度在学习通平台上建好线上课程;同时为满足考研学生的需求,在大纲涉及的内容外,另录制了考研知识视频。这些视频中的每个日语句子都标注发音,方便零起点起步的二外日语学习者朗读和积累词汇;同时每个5~10分钟左右的知识点微视频组合构成了整个基础日语知识体系,并且配有一定的练习,便于提炼重难点,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或者在课后以及课程结束后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性复习和自主学习。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时,线上模块主要运用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中的章节、作业、讨论和资料四个板块,让学生在课前、课后的线上预习、复习有迹可循,驱动自主学习;线下模块则优化课堂面授互动,针对提前观看的任务,通过讨论、答疑、练习、成果展示等方式,加强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训练,深化知识点,并且注重文化的融合、“三观”的塑造以及能力的培养。
具体实践包括三环节:
(1)课前学生观看线上知识点视频,完成测试,熟悉知识点。
(2)课中学生围绕知识点进行问答、讨论、成果展示、会话练习等;教材中的课文和会话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讲解,教师点评总结;根据进度和内容穿插单词听写、课文朗读、句子翻译、会话练习、测试、书法比赛、学唱歌曲等线上线下环节。
(3)课后学生线上线下复习消化基础知识点并根据自身目标拓展练习,教师在线辅导,跟踪学习情况。
从传统教学与混合教学的课中活动大致时间安排对比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课前、课后的线上辅助教学能节约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中的高阶训练。
(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过程性考核
语言学习需要不断积累,而惰性随时可能产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问卷、匿名反馈、座谈会以及个人访谈等方式发现,二外日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欠缺,需要教师自始至终进行监督,因此将线上线下全过程、全方位的学习行为都纳入平时考核中,让学生参与学习全程化和考核方式多元化,促使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比例由原来的三七开调整到四六开,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线上与线下两部分。
线上考核:(1)章节中视频任务点的完成;(2)作业(课文朗读、翻译及其他);(3)章节测验;(4)讨论;(5)章节学习次数。
线下考核:(1)课前发表;(2)课文讲解;(3)课堂互动;(4)作业和测验;(5)自我介绍或口试。
期末考题型除语言知识外,增设文化知识和听力,督促学生在平时学习时有意识地注重听说训练和积累文化知识。
(四)教学效果检验
教学过程中以及整个教学环节实践完毕后,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匿名反馈、目标达成度计算等手段了解教学优缺点,并适时加以改进。
三、总结
英语专业二外日语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比重适度适量增加,同时考核方式的调整以及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体教学设计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概念性知识,加强记忆与理解,实现低阶目标,以此减少课中教师的讲授时间,能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训练,注重应用、分析、评价、讨论、展示等高阶目标的实现,为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以及日语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条件。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情的分析、课程目标的凝练、线上线下静态资源的准备以及课前、课中、课后的具体教学实践、效果检验、反思这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持续改进的闭环。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其快捷高效地架构起基础日语体系的同时提高日语自学能力,注重文化和思政的融入,为跨文化交際做基础准备。
(2)结合教材和二外日语知识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和布置线上线下任务,教师带动学生全过程参与。
(3)优化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学习效果和各项能力。
(4)注重线上线下的个性化辅导,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尤·克·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于明波.当代高校英语教学与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
[3][美]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编辑 栗国花
[关 键 词] 英语专业;二外日語;混合教学模式;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6-0044-02
混合教学模式就是依靠现代技术,将教学各要素通过线上线下手段以最佳效果融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中心理念,使教学实现最优化。
一、英语专业二外日语课程实施混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二外日语课程的价值
英语专业教学指南提出英语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等各项能力以及一定的第二外语运用能力。因此,英语专业各课程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结合线上线下的双线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高效地掌握语言文化知识,提升语言技能和各项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而英语专业学生通过二外日语课程的学习,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自我不断实践中直观、清晰地了解汉、英、日三种语言以及中、日、欧美三者文化的异同,为家国情怀的培养、视野的开拓以及跨文化交际等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二外日语教学的现状
我校目前的英语专业二外日语课程都是在三年级时开设,通过教学经验、反思、学生反馈、问卷以及指导学生项目等手段收集我校传统二外日语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或建议如下:(1)学生对二外日语的重视程度不够,自控力差,学习缺乏主动性;(2)课程时间紧,日语本身难度较大以及其他课程任务较重,难以有效地复习巩固;(3)课前发表除固定的文化元素外,可增加配音或短文名句分享;(4)会话练习时间太少,口语拓展不够;(5)单词课文教读不够;(6)可以多学日语歌曲或观看日语电影,增添第二课堂活动;(7)作业形式可多样化;(8)多关注不太爱说话的学生;(9)对进度要求不一;(10)课文朗读建议个人单独完成。
(三)二外日语混合教学模式的价值
出现上述具体问题或建议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传统教学中课时少,为了赶进度,课上的大多时间都在进行知识的讲授而无法兼顾其他。因此,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出现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的是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是将学习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线上教学优势与课中面对面互动教学优势整合,综合考量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要素,以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素质、知识、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最优教学计划。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将事先录制好知识点的讲解微视频上传到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课前预习,就能省出时间在课上进行更多的语言输出等高阶训练,也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度决定观看次数,随时复习,进行知识的巩固;同时通过单词课文的教读、课前分享和多样化作业以及口语训练、文化知识的补充、“三观”的塑造、全员的兼顾都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的章节任务点、测验、讨论、作业板块来辅助达成,以此让有限的面授课时适量延伸到课下,从而在知识传授、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兴趣能力培养方面发挥最大效用,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多了自主性、方向性和趣味性。所以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二、英语专业二外日语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混合教学模式比较常见的就是传统混合式教学(在线学习和面授教学的混合)、混合同步教学(远程在线学生同步参与在校生的面授教学)、混合在线教学(约定时间同步在线教学,其余时间异步自行学习)三种形式。本文所采取的是传统混合式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法。首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结合学生特点确定课程目标,选取教学内容,优化考核方式,整体布局,然后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来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总体构建思路如下:
具体包括四部分:
(一)二外日语线上课程建设
1.问卷调查
主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掌握我校二外日语学习群体的线上线下学习困难以及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以此为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2.建立线上静态资源
首先,结合我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外日语学生的特征和参考选用的教材,修订课程大纲、安排教学进度、考量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撰写教案、拟订过程性考核标准等;其次,建设题库和运用录屏软件完善录制知识点讲解视频,再根据进度在学习通平台上建好线上课程;同时为满足考研学生的需求,在大纲涉及的内容外,另录制了考研知识视频。这些视频中的每个日语句子都标注发音,方便零起点起步的二外日语学习者朗读和积累词汇;同时每个5~10分钟左右的知识点微视频组合构成了整个基础日语知识体系,并且配有一定的练习,便于提炼重难点,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或者在课后以及课程结束后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性复习和自主学习。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时,线上模块主要运用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中的章节、作业、讨论和资料四个板块,让学生在课前、课后的线上预习、复习有迹可循,驱动自主学习;线下模块则优化课堂面授互动,针对提前观看的任务,通过讨论、答疑、练习、成果展示等方式,加强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训练,深化知识点,并且注重文化的融合、“三观”的塑造以及能力的培养。
具体实践包括三环节:
(1)课前学生观看线上知识点视频,完成测试,熟悉知识点。
(2)课中学生围绕知识点进行问答、讨论、成果展示、会话练习等;教材中的课文和会话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讲解,教师点评总结;根据进度和内容穿插单词听写、课文朗读、句子翻译、会话练习、测试、书法比赛、学唱歌曲等线上线下环节。
(3)课后学生线上线下复习消化基础知识点并根据自身目标拓展练习,教师在线辅导,跟踪学习情况。
从传统教学与混合教学的课中活动大致时间安排对比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课前、课后的线上辅助教学能节约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中的高阶训练。
(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过程性考核
语言学习需要不断积累,而惰性随时可能产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问卷、匿名反馈、座谈会以及个人访谈等方式发现,二外日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欠缺,需要教师自始至终进行监督,因此将线上线下全过程、全方位的学习行为都纳入平时考核中,让学生参与学习全程化和考核方式多元化,促使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比例由原来的三七开调整到四六开,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线上与线下两部分。
线上考核:(1)章节中视频任务点的完成;(2)作业(课文朗读、翻译及其他);(3)章节测验;(4)讨论;(5)章节学习次数。
线下考核:(1)课前发表;(2)课文讲解;(3)课堂互动;(4)作业和测验;(5)自我介绍或口试。
期末考题型除语言知识外,增设文化知识和听力,督促学生在平时学习时有意识地注重听说训练和积累文化知识。
(四)教学效果检验
教学过程中以及整个教学环节实践完毕后,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匿名反馈、目标达成度计算等手段了解教学优缺点,并适时加以改进。
三、总结
英语专业二外日语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比重适度适量增加,同时考核方式的调整以及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体教学设计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概念性知识,加强记忆与理解,实现低阶目标,以此减少课中教师的讲授时间,能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训练,注重应用、分析、评价、讨论、展示等高阶目标的实现,为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以及日语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条件。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情的分析、课程目标的凝练、线上线下静态资源的准备以及课前、课中、课后的具体教学实践、效果检验、反思这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持续改进的闭环。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其快捷高效地架构起基础日语体系的同时提高日语自学能力,注重文化和思政的融入,为跨文化交際做基础准备。
(2)结合教材和二外日语知识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和布置线上线下任务,教师带动学生全过程参与。
(3)优化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学习效果和各项能力。
(4)注重线上线下的个性化辅导,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尤·克·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于明波.当代高校英语教学与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
[3][美]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