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中成长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c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5月20~21日,衢州市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衢州二中举行,来自省级重点中学的11名选手参加了角逐,可谓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作为此次活动的评委,笔者不仅领略了选手们在课堂中的精彩表现,而且透过课堂教学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评比课到底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能起到什么作用?笔者认为,评比课能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许多青年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评比课活动的开展,评比课的价值与影响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不可低估。
  笔者在课后曾与多名选手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获得一等奖的衢州一中江雷老师认为,通过这次赛课活动,他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首先,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要有理论引领。他说,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高中化学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以外,很重要的一点还必须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尤其是学与教的理论。新的课程标准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支撑,强调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然后师生、生生合作交流,最后由学生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如果没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就很难正确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在从事教学工作时就会失之偏颇。其次,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研组的团队协作和指导,如通过磨课,教师可以得到快速成长。同一个教学内容,可以由几个教师分别执教,同课异构,不同的思想碰撞往往能产生耀眼的思维火花。整个教研组集体评课,扬长避短,就可以设计出一堂好课,而所有参与者也会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不同的感悟。也可以一个教学内容同一个教师上多次,上一次评一次,执教者再根据意见进行修改,再施教再评,一遍一遍地磨,也能促进执教者快速进步。再次,就具体的一堂课来说,好的教学设计是关键。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地位、作用和学生情况后,要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地建构意义,形成化学学科知识体系,体验化学学科思想,应用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悟化学学科的重要性。
  江山实验中学的祝云燕老师说,这次比赛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收获却不小。对于自己执教的《乙醇》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她首先想到要从学生们熟悉的酒和酒精的用途入手,从他们感兴趣的方面展开教学,这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她说,这节课主要应抓住两个重点,一是乙醇结构的确定,另一个是乙醇化学性质的探究。另外,课堂上的内容和所准备的练习题都不能过难,尤其是对高一的学生。学生是有层次的,有些问题对层次高的学生来讲不算难,课堂上多讲一些、讲难一点,都不能说是脱离了课程标准,但是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如果在课堂上深奥的东西讲得太多,全班只有少数人听得懂,那么就会使多数人失去兴趣,就等于把许多学生的心赶出了课堂。
  具有14年教龄的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钱峰老师,是第一次参加市优质课评比。他认为,这种开课前一天通知选手的模式还是很好的,与平常上课准备的时间不相上下,更能反映出教师的真实水平,集体的力量应该融入日常的常规教学中,而不是为一堂公开课临时大会诊。他认为,自己在这次比赛中没有发挥好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上学生探究和实验的时间超出了预计,这不仅使课堂显得虎头蛇尾,也导致了忙中出错,出现了口误,表述秩序混乱,使一堂本来很有激情、学生参与度高的课大打折扣。另外,在课堂中,一些学生迸发的思维火花,没有及时发现和引导,如学生提到的乙醇钠的碱性可以用酚酞检验、从形成阴阳离子角度分析断键等问题,其实都是非预设性的意想不到的精彩火花,可惜为了课堂的预计进度没有让它们出彩,让自己深感遗憾。
  衢州高级中学的叶时慧老师说,通过这次评课活动,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和实施水平有了一个飞跃。她认为,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束缚,必须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对各模块的功能定位,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探索多样化的教与学的方式。而且,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比如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理解教材的意图。当然,尊重教材不是照搬教材的一切,而是不拘泥于教材,比如互换个别知识点的呈现顺序、更换例题、更换探究实验设问或者使问题具体化等。总之,只要有利于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是允许的和必要的。
  龙游中学的叶建新老师,近几年一直任教高三。他说,新课改给中学化学教学注入了动力,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也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而自己一直以来习惯于老教材的体系,教学中总想把知识面面俱到地教给学生,而新课程则体现了化学知识的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这次的评比活动,让他深刻地感受到只有理解了新教材编写的理念,才能去繁就简突出重点,让学生真正掌握主干知识。他说:“感觉到自己在新教材面前是一个全新的教师。评比课活动不仅对我是一次磨练,而且让我明晰了化学新课程理念和目标,让我看到了和其他教师的差距,感到观念要更新就要多去听同行的课。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实验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创新为目标。”
  江山市滨江高级中学的周向琴老师认为,备课一定要充分,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引课要新,要言简意赅,及时步入主题;要抓住核心问题,开展探究活动;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余地。在难点问题的处理上,一定要将难点问题简单化,即以简单的、学生熟悉的问题为切入点,层层递进,化难为易。一堂成功的课,应该能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握该堂课的重点、难点,并能使学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开化中学的廖华敏老师认为,评比课活动对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学习的机会,这次比赛中,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实验没有成功,钠的颗粒太小了,以至于没有气泡,听不到爆鸣声。他说,课堂实验操作技能是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实验的操作是否规范、现象是否明显等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自己在这方面是弱项,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训练和提高。
  在这次评比课活动中取得第一名的衢州二中的王飞老师认为,本次比赛采用临时抽签、一天时间备课的形式,时间紧,任务重,对上课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赛虽然结束了,但对自己的帮助还是很大的。首先,短时间的准备工作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处理教材的能力、课件的制作水平(虽然可以借鉴)以及课堂驾驭能力等等,这些都很能反映一个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平时就应该在这些方面多锻炼自己。其次,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即要以学生为本,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在上课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次,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体现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最后,要有理念的引领,即要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离我们很近,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可以健康生活,学好化学可以生活得更好!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课堂是教师成长的主要场所。离开课堂,教师将一无所有、一事无成;课堂是学生出发的地方,也是教师成长的基地和起点;教师通过课堂把学生带到高速公路入口处,此时,教师也将进入专业发展的高速公路。特级教师张兴华曾说:“不加思考地上一个学期的课,不如扎扎实实地上好一堂观摩课、研究课。”张齐华老师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典型的由公开课成长起来的教师”,他说:“从一节观摩课的打磨中,你会收获很多。这种收获又会对其他课的教学产生一种迁移。”成尚荣先生认为:“这种打磨,可以让你有从未有过的经历,让你有从未有过的体会,让你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有几个来回,让你走进课堂教学的深处,探寻到教学的奥秘。所以公开课的最大价值,不在课的本身,而在备课和研究的全过程。公开课表达了一种开放的心态,表达了一种研究的需求,表达了一种交流的姿态。青年教师正在在公开课的洗礼中成熟起来,成长起来。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1]
  通过这次评课活动,笔者深深感到要上好一节课确实不容易,它需要来自多方的支撑,包括各种教学资料收集、教学媒体使用、校本教研的开展、同伴的建议和教师个人的努力和平时的积累。
  
  参考文献:
  [1] 成尚荣.生活在规律中的主人[J].人民教育,2009(9).
其他文献
社会中的化学(Chemistry in the Community)(以下简称ChemCom)是上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诞生的一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化学课程。自1988年ChemCom首版正式发行以来,经过1993、1998、2002和2005年四次修订,2005年秋,ChemCom第五版正式发行并投入使用。ChemCom作为美国科学教育的经典作品,其课程设计理念对我国化学课程及教学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
教师的教学和相关研究表明[1][2]:通过学生易于理解的模型来说明为什么“负负得正”、教授“负负得正”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学生能够接受通过这种方式所总结的有理数乘法法则. 也就是说,模型说明是有理数乘法法则教学的有效选择,也是最主要的策略. 既如此,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说明“负负得正”的模型是最好的模型?具体而言:不同的模型对学生的理解有影响吗?教师倾向于什么样的模型?学生倾向于什么样的模
一、问题的提出    原有的教学大纲在指导教材编写时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忽略了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所以在确定知识难度时规定了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知识的最高标准,是“上限”,教师在教学时不要突破这一上限,如果突破了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我们过去强调教师教学时要“紧扣教学大纲,紧扣课本”,正所谓“教教材”,教师能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就不错了。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的面孔变得“亲切可爱
不可否认,当前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是存在着种种问题的,这既有历史积淀的价值观念错位问题,也有现实的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沟通障碍的问题,当然也有中学教师自身的问题,而有些问题是语文学科教学本身的通病。在新课程背景下,鲁迅作品教学应该有全新的价值定位、合理的内容取舍与科学的方法选择。  一、恰当定位:价值重估与期待调整  政治化的鲁迅,我们早就厌倦;学院化的鲁迅,我们无法接近;生活化的鲁迅,我们又知道得太少
本文以“市场配置资源”教学为例,从优化教材结构、内化教材内容、深化教材价值的角度,谈谈如何通过优化、内化和深化高中政治教材,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一、 适度调整重组,优化教材结构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新教材主要按照生活逻辑,并辅之以学习心理逻辑和学科逻辑,分别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为主题,以相应的学科知识为支撑,结合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所遇到的问题,按照感受生活、理解生活、适应生活、
这些年来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作文教学没有预先的全盘考虑,作文课上,随手拈来一个题目就让学生写,或是零星地讲点作文技巧让学生练,至于下一次作文课要做些什么,就只好“到时再说了”。这种“事前无计划,当事随意行,事后无收获”的作文教学,使得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因此,要尽快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果光靠课内的阅读和教师的随意指导那肯定是不
美国小猫,“偷渡”法国  美国威斯康星州阿普尔顿一只名叫“埃米莉”的宠物猫外出乱逛时,溜上了一艘货轮,并随船越过大西洋,抵达法国东北部的城市南锡。  一个月后,法国一公司员工在货柜里发现了“埃米莉”,并通过它身上的“身份牌”致电主人。  “脏话”鹦鹉,屡教不改  英国有一只喜欢说脏话的鹦鹉“巴尼”,经常“问候”过往路人,令它的主人尴尬不已。最终,巴尼惨遭“充军流配”到一个野生雀鸟园。  可是,落难
曾不止一次在高一起始课上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学语文?答案几乎是惊人的一致——高考。语文已经真的成为“工具”,地地道道的升学工具。更为可悲的是,即便语文是高考的重要科目,即便其占有重要的比重,但地位也被分数提高较快的学科所占据。  语文是一门灵动蕴藉、美不胜收的学科,语文的世界应是博大精深、斑斓多彩的。然而学生对语文冷漠的现状不能不让人尴尬。所以,我们需要反思的第一点就是,作为升学的工具,语文教学做
近日,笔者受邀观摩了一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展评课,课题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的“罗斯福新政”。为了能够讲清楚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以及罗斯福新政的改革机理,授课教师在讲述新政的具体措施前,增加了凯恩斯有关经济运行规律和宏观调控的内容,并得出结论:正是在凯恩斯理论的指导下,罗斯福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法规,力图用宏观调控的力量来把握经济运行。对于这样的表述,笔者在评课环节提出了质疑: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在初中新课程“科学”教材中,放弃了传统教材所常见的长篇的叙述和严谨的归纳,而是根据问题的提出,做出相应的假设,找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得出结论。所以,在新课程“科学”中更适合开展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