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哈河畔的乙弗无敌国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fo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哈河从祁连雪山的峡谷中喷涌而出,千折百回,湍急、喧嚣,奔腾不已地流向青海湖。到天峻地界水势变缓,成为一条平静的泱泱大河。夏日,河岸边点缀着丛丛金露梅和沙柳。那金露梅的花儿灿然若金,沙柳花如晶润的红宝石。河两岸芳草铺满旷野、山岗。冬日,大草原呈现着尊贵的金黄色,温柔如梦。无论冬夏,那远处的雪峰、神奇的山脊、舒卷的白云都映在明镜似的河水中,成为一幅流动着的天地大画,观之令人心醉!
  藏学家三木才先生称布哈河为青海湖的母亲河,一语道出了她的无限神韵。这条美丽富饶的河流,不但哺育了青海湖的万倾碧波,而且曾孕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文明古国一乙弗无敌国。
  西晋末,居住在辽东的鲜卑族,纷纷西迁南下。其中有一支强大的部族称拓跋部,其大首领叫拓跋猗户,他率部占据了代北地区,被西晋封为代王。这是一个由众多部落联盟组成的汗国。其中有一支部落叫乙弗,到386年,代王拓跋珪自立为魏王,史称北魏。不久北魏发生内争,乙弗首领代题乘机脱离北魏的控制,率部向西迁徙,经过艰难的跋涉,大约在390年前后进人了河西走廊的祁连山北一带游牧。这时西迁的另一支鲜卑乞伏部已在宁夏地区建立了西秦国;还有鲜卑秃发部在其首领秃发乌孤的率领下,日渐强盛,占据今甘肃永登、青海河湟地区,建立了南凉国,河西走廊的西部则由北凉占据,这些地方政权的势力远远大于乙弗。在这样一个政治生态环境中,乙弗就很难生根开花。于是乙弗部在其首领的率领下,穿越祁连山,占据了青海湖地区。
  乙弗在青海湖地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原因之一是乙弗与青海湖的原居民卑禾羌和睦相处,给乙弗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其二是乙弗拥有了广阔的祁连山及环湖牧场。这里水草丰美,十分有利于牲畜的繁衍生息。乙弗是一个以牧为主的民族,积累了很多发展畜牧业的经验和生产技术。在青海湖畔,这些经验与技术就被充分发挥了出来,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所以乙弗部就将牙帐设在了布哈河的中游,建立了一个虽小但却文明而富裕的汗国,史称青海王国。
  乙弗无敌国的历史只散见于南北朝的文献典籍中,《北史》中只提到寥寥几句:“吐谷浑北有乙弗无敌国。国有屈海(青海湖),周迥千余里,众有万落,风俗与吐谷浑同,然不识五谷,唯食鱼及苏子。苏子状若中国枸杞子,或赤或黑。”
  从这条简约的史料中,可以看出乙弗国社会生活的大概,史学家聪喆是第一位对乙弗国作了较全面考证的学者。他认为乙弗无敌国全盛时的疆域,东以日月山为界,西达橡皮山,北及祁连山南,南至黄河,隔河与时称河南王国的吐谷浑为邻,地域包括今海南共和县、海北州、海西的天峻及乌兰一部分,其地东西各三百余里。乙弗人口原有万余落,迁入青海湖周后,领有了原居民卑禾羌,人口有所增加,约有近十万之众,牲畜有牛、羊、马、骆驼等。
  乙弗鲜卑早在东北老家时,就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西迁的过程又加深了对汉文化的吸收。所以在迁居青海湖周时,其社会文化形态自然较高于原居民禾卑羌人。总体上说与他的邻居吐谷浑处于相似的社会形态。乙弗国由部落大人统治,法律比较原始简单,杀人盗马者,一般都要处以死刑。其余犯罪大都是罚赔牲畜;民事纠纷多以各部落头人判处,部落间的争纷,由部落大人即国王裁定,其宗教、祭祀、婚姻、服饰与吐谷浑相同。
  乙弗在进入青海湖周后,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社会形态有所提升,他们选定今天峻县布哈河畔建牙帐,修建了城池,虽然也是“有城郭而不居”,但这毕竟是王权的象征。2007年笔者与朱世奎先生对天峻县快尔玛乡等地做了一次粗略的调查,发现布哈河两岸有古城数座,有的古城规模还相当大。这些古城的归属有两种情况,有的就是乙弗人所建得,有则是汉代古城,被乙弗人“占用”了。出土文物的形制风格与都兰吐谷浑墓葬出土文物多有相似之处。如三枚马笼头金狮扣钉,与都兰古墓出土的银质狗形扣钉如出一辙,说明乙弗贵族们很富有,也是很讲究派头的。
  乙弗人的饮食在移牧青海湖后有了变化,《北史》说乙弗人唯食鱼及苏子,说明乙弗已能近水吃水了。青海湖丰富味美的湟鱼,成为他们的重要食品之一。原居民羌人是不吃鱼的,而鲜卑人在东北时就是捕鱼的能手,可以说是乙弗人最早开发了青海湖的湟鱼。
  乙弗人也是三刺果最早的开发利用者,在今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中生长着大片的白刺、黑刺、枸杞,一望无际,这就是今日的三刺灌木丛。每天夏季,则花满枝头,香飘百里;到了秋季,果实累累,重重叠叠;其色如珍珠,如玛瑙,如宝石,润洁晶莹。每一丛树就是一座果实的山。三刺果富含多种维生素,胺基酸。乙弗人采集果实可以鲜吃,也可晒干磨成粉。无论那种吃法,其味酸酸甜甜,对人极有好处。乙弗人的这一发现,意义重大。至今柴达木的蒙古族、藏族还有在糌粑中加添三剌粉的习俗。而柴达木的三刺系列产品、药品则享誉中外,追本求源乙弗人是三刺开发利用的先行者。
  乙弗人曾占据着祁连山南及青海湖周的优良牧场。因此乙弗人至少参与了“青海聪”名马的培育进程。乙弗人也是卢山岩画的创作者之一。卢山岩画位于天峻县卢山的山丘上。此地海拔3000米,相对高度约40米,山下地势开阔,水草丰美,景色如画。岩画刻画在39块岩石上,共39组,个体形象270余个。画面的动物形象有野牦牛、鹿、羚羊、虎、豹、鹰、马、羊、驼、野猪、狐、狗、双头兽等;人物形象有射猎、车猎、角斗、交媾;符号形象有大山、树木、古藏文六字真言等。
  卢山岩画所表达的文化意象,历史蕴含、审美情趣以及艺术造诣在中国岩画史上名列前茅,在世界岩画的殿堂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画面形成的年代跨度很大,大致在公元前2000年至700年之间。其作者应以禾卑羌人、乙弗人、吐蕃人为主。这些民族曾先后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都在卢山的岩石上留下各自的生存遗迹。
  其中属于乙弗的画面数量较大,也最为精美,有着十分重要的史学价值。现只举两例:其一车猎图,由三匹马驾车,车为独辕两轮,一猎人站在车后,引弓发箭,箭中野牛的眼睛。为了表示猎人射技高超,还特意将箭矢的飞行轨迹用一条线连了起来。野牛上方为大山的符号。著名的岩画学者汤惠生先生认为,这是匈奴民族的作品。而鲜卑与匈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同为北方民族,史称鲜卑为“匈奴别部”。鲜卑在兴起和西迁的过程中,降服和吸纳了大量的匈奴人成为自己的属民。在文化上相互融合,达到了难以严格区分的地步。因此,是鲜卑人将北方民族车猎的习俗带到了青海湖畔,利用祁连山丰富的木料,制造车辆,供日用和射猎。祁连山和青海湖周的野生动物极为丰富。乙弗男子一个个神箭手。自然要把猎取野生动物作为他们重要的生活方式,用岩画表 达出来。其二,射虎图,画面上有一只斑斓猛虎闯进了牛马群中,一猎人搭弓射箭,虎作逃奔状,虎身上纹饰华美,臀部饰圆圈纹,肩部饰鸟足纹,虎尾呈长曲线,以示虎的威猛和加强动感。猎人腰悬的是缒杖,头载法帽,下垂生殖器加以放大,以显猎人的雄健和他的身份,这可是一幅萨满巫师行法图。
  学者们多说青海没有虎,这一点笔者不敢苟同。青海曾有虎是肯定的,今日据祁连南山的互助、门源、祁连各地都有老虎沟的地名。笔者曾在互助等地做过比较认真的访问,老人们都说,解放前后,还有老虎出没在祁连山系的密林中,他们能够清楚地区分虎和豹子的不同。最后一只祁连虎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被人用套子捕捉,事见媒体。曾任都兰县武装部政委的乔俊才同志,他曾在黄南州工作。一次在林区执行任务时,他和几位战友共同近距离目击了一只老虎的雄姿。总之。青海曾经有虎。在乙弗人据天峻的时代,虎可能还很多。鲜卑人在东北时,是猎虎的能手,因此,他们当然要在祁连山中重操旧业,并刻在岩画之上,以记其事。
  乙弗原信萨满教,但他们在进入祁连和青海湖周后,受其四边的邻居南凉、北凉、西秦、北魏、吐谷浑的影响。也逐渐改信佛教,形成了萨满教和佛教同行的局面。一般上层人士赶时髦,大都信佛教。在天峻县关角乡有一古代建筑遗址,即有名的西王母石室,也叫二郎洞。近年,文史学家曹清景先生在该遗址发现“长乐未央”、“常乐万亿”带铭瓦当。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发现。
  西王母在《山海经》中说:“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杖……。”史学界的主流认知是,西王母为古羌人的女首领,也是一位大巫。因此卑禾羌人在这里寻得此洞,供奉西王母是完全有可能的。“长乐未央”等瓦当的出现。说明这里曾经有过一个档次很高的建筑群。因为这种瓦当上的“未央”、“长乐”为西汉京都长安最大的两座宫殿的名字。不少古诗中曾屡屡出现这两座宫殿的大名。这种瓦当只能用在皇家宫室或由皇帝敕建的庙堂宫观等高等等级建筑物上,瓦当由皇家专设工厂制造,一般官吏、百姓若仿造滥用,少说也是要蹲大牢的。因此,这里的西王母祠,极有可能就建在西汉末年王莽设西海郡的时候。王莽以欺骗的手段得西海地区,为了安抚羌人,在西王母洞前修了一座西王母祠。从此,羌人代代祭祀不绝。到了东晋永和元年(345年),前凉国的酒泉太守马假上书国王张骏:“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体,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好谓此山有石室,玉堂珠玑镂钸,焕若神宫,宜主西王母寺,以裨朝廷无疆之福。”张骏批准了这一工程,西王母石室或石祠正式变成了供奉佛或者神的寺。过了68年,北凉国国王沮渠蒙逊率军三万五千余人攻打乙弗,乙弗国王率众投降。沮渠是信佛的。他专程到西王母寺祭拜。见寺中有一块玄石。上面布满神秘的图文,不胜惊讶,遂命中书侍郎张穆作一首玄石赋,刻石于寺前。
  从上述事件可以得知乙弗是信佛的,他们把西王母寺保存的很好,宗主国的国王来了,乙弗国王是要陪同拜祭的,以示其诚。
  乙弗国小势单,虽号称无敌国,但常遭邻国的欺辱。前后受到北凉、南凉、西秦、北魏等不断攻掠,他们采取的策略是那面的风大就倒向那边,献贡称臣,等攻掠的军队撤离了,他们依然是羊照样放,王照当。这种策略虽然保持了国运,但有时损失很大。414年,南凉国主秃发倡檀不听重臣劝谏,决意“御驾亲征”乙弗。出师无名。只为了掠夺乙弗的财富和牲畜,他命太子镇守国都乐都,亲率七千精兵,翻过日月山,一路杀掠而来,来到天峻地界,掳得牲畜40余万头,并未遇到乙弗军队的有效抵抗。正当南凉王沾沾自喜时,不料晴天一声惊雷,原来在倡檀举兵西进时,据今兰州一带的西秦王,也就是倡檀的附马爷乞伏炽磐调兵遣将,一举攻占了乐都和西宁,南凉王太子、王妃、大臣都当了俘虏。消息传到青海湖边,南凉军队立即土崩瓦解。倡檀虽然作了一番悲恻动人的阵前演说,也只是对牛弹琴,无人理会。倡檀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只得返回西宁向女婿投降,南凉因侵乙弗而国灭。
  南凉灭国后,乙弗就与强大的西秦为邻。418年,迫于西秦的压力,乙弗国王乌地延臣服于西秦。乌地延死后,其子孔子继位为王,送儿子柯兰入西秦为人质。但是孔子的堂弟提孤不甘心做西秦的属国,他率自己的部落移牧到今乌兰县、共和县境,后接受西秦凉州刺史出连虔的劝说,又回到湖滨故地。但西秦王公还是惩罚了他,一次就征调提孤战马六万匹,从中可见乙弗养马业之盛。这件事又引起了乙弗国的再次分裂。孔子率部五千余户入西秦境,居住在今西宁一带,提孤则率部脱离了西秦,加入了吐谷浑国。孔子则成了西秦的一部,西秦曾命孔子为征西将军,率部征讨过吐谷浑觅地,大破觅地。其后,吐谷浑在黄河之南兴起,北渡黄河,渐次占领了环湖地区,史学界认为到431年。吐谷浑王慕璜攻灭并擒获大夏王赫连定,饼其西秦国土后,乙弗无敌国便成为吐谷军属国,史书上称吐谷浑乙弗渠帅,即吐谷浑的一个军事大部落之意。从此乙弗国逐渐融入了吐谷浑国,历史上的乙弗就算结束了。
  乙弗共存国37年,乙弗成为吐谷浑渠帅后,其首领虽然没有了国王的头衔,但仍然统治着原有的地域和百姓。到444年,这时北魏已灭了北凉,据有了河西走廊。这给乙弗人很大压力。乙弗首领匹知率部降魏,并送儿子乙壤至魏都平城献贡。魏太武帝拓跨焘将乙弗壤留为人质。
  乙弗人在鲜卑族中称白部,肤色较白,可能有西亚或斯拉夫的血统。史书中将乙弗也称厌哒。拜占庭史学家普洛科庇乌斯在其《战争史》一书中写到:“厌哒人是匈奴人中唯一肤色较白,容貌较好的一支。”因此乙弗的男人多长的英俊雄健,女人则貌美多姿。这乙壤堂堂一表人材,力大善射,行为恭良敦厚。那英武的拓跨焘一眼就瞅上了这个乙弗小伙子,便将他最疼爱的亲生女上谷公主嫁给他为妻。授镇南将军、西平公,后随世祖南征,任使持节都督前线诸军事,这是个督战官的角色,但他每遇大战必冲锋在前,所向披靡,舅冠三军。真是一位少年英雄,可惜29岁上就病故了。乙壤的女儿美艳绝世,娴慧明理,十六岁就为西魏文帝妃。文帝继位后册封为皇后,两情合美,乙壤从不摆皇后的架子,史称:“后性好节俭,蔬食故衣,珠玉罗绮绝于服玩。又仁恕不为嫉妒之心,帝益重之”。甚受朝野的崇敬。时值柔然强盛,文帝不得不又娶柔然公主郁久间为后,便废乙壤后为尼,但又“密今养发,有追还之意。”郁久闾性妒,帝后常闹矛盾,后柔然为此为由,“举国南侵,时颇有言柔以悼后故兴师者”,文帝违心命乙壤后自杀。卒年3l岁,死时景况凄悲,令人心动,“乃遗中常待曹宠手敕令后自尽。后奉敕,挥泪谓宠曰:‘愿至尊千万岁,天下康宁,死也无恨。’她将儿子武都王叫到跟前诀别,说得话十分倭悲,母子二人抱头痛哭不已。这使周围的侍女,侍者们也都陪着痛哭失声。她又召来僧人设下供品,亲手为数十名待女落发为尼。然后才从容人室上床,用被子闷死了自己。”后世有不少墨客骚人赋诗著文,悼念这位政治牺牲品。乙壤的儿子们也都是文武全才,声名卓著,数辈为达官显宦,三尚公主成为西魏皇室的显赫门第。
  乙弗一族的命运,成为魏晋以来,北方民族大迁延,大融合的缩影,富有传奇色彩,兴亡如歌,为中国历史平掭了浓重一笔。
其他文献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今天,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以及人的生存环境、审美观念发生的巨大变化,传统山水样态的一统天下已不复存在。而现代山水画在形式、内容、技法方面
1992年《中国地质矿产报》驻江苏记者顾龙友在该报一版显著的位置,写了一篇简短的报道:中国矿业大学高级工程师荣际凯最近在昆仑山脉东段海拔4000米以上的崇山峻岭中发现一种命名为“美酒玉”的玉石,可能是“和田玉”产地的延伸,地质条件有些相似,只是玉石的具体性质有所不同。而报道中所说的“美酒玉”,正是产自都兰县灰狼沟一带的玉石。最早发现这一玉石矿种的要数原驻扎在都兰县的青海省第八地质队的一位刘姓工程师
真菌性角膜炎是种严重致盲性眼病,可分为内因性及外因性两类,前者多与机体免疫机能下降有关,常系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后者多与角膜外伤有关,常为曲霉菌和镰刀菌感染所致,治愈困难。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要“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正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创新课题。在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实施“固本强基”战略的工作链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