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快黄昏时落起了雪,密密麻麻的雪粒儿,打在树枝上、房檐上,沙拉拉地脆响乱蹦。西巷的瞎四姑,顶着漫天飞舞的雪粒儿,一路摸扶着墙,来了,又走,回头又来了。惠嫂就知道她有事,并猜测她家里十之八九又断炊了,随手从墙角的草窝里抓了两个冻地瓜跟她到巷口,一边把地瓜塞到她怀里,一边问她:“四姑,你是不是有啥事情?”
  四姑抓过地瓜的同时握紧了惠嫂的手,说:“回头,你到我家来,我跟你慢慢说。”
  惠嫂是四姑的娘家人。
  按照北乡家族这边的辈分,惠嫂应该叫她二大娘。可惠嫂念及娘家的亲情,来北乡十几年,一直没有改口,始终叫她四姑。
  早年,四姑娘家那边,是盐河口有名的大财主。
  土改时,四姑家的盐田被分了,房屋也变更了主人。全家十幾口人,唯有四姑一个人活下来,也被硬生生地许配给了盐河北乡患有痨病的吴家老二。四姑的眼睛,就是在那个时候哭瞎的。
  后来,吴老二病死了,给四姑留下两间破茅屋和咳嗽的毛病。
  惠嫂看四姑现在这个样子,有些于心不忍。她见过四姑在娘家做闺女时的美貌,也见证着四姑锦衣玉食的那些好日月。
  “看大戏的时候,人家是坐在戏楼里的。”惠嫂说起四姑的过去,眼神里语气里,满是羡慕。以至现在,惠嫂一想到四姑在娘家做闺女时的金贵,依然认为四姑是金枝玉叶。
  四姑呢,懂得惠嫂对她好,就把惠嫂当亲人,有事没事常来惠嫂家坐坐。但是,像今天这样,她顶着风雪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显然,非同寻常。惠嫂猜测,四姑一定遇到了什么难处。
  晚饭后,惠嫂来见四姑,老远听见四姑又在咳嗽,想必是,天气骤冷,四姑的咳嗽加重了。
  果然,进门后,四姑长叹一声,捂着自个儿的胸口,对惠嫂说,她可能活不过这个冬天了,她在西街贾郎中那赊的七服草药,已经吃完了……
  从四姑的语气里,惠嫂以为她想借钱,没料到,四姑竟说:“你可记得我娘家那套三进院落的高门大院?”
  当下,惠嫂吓了一跳!心想,四姑今天怎么了,还敢提她娘家的祖业,这还了得!
  惠嫂压低嗓门说:“之前我不是跟你说过,你家的那套房子,前院和中院被改成了村小学,后院分给改穷家了。”惠嫂没好说,你可别再提你娘家的田地和房产,那些早已与你没有任何关系了。你若再说这些,没准儿将要遭牢狱之灾。
  事实上,四姑自打被嫁到北乡来,十几年都没有回过娘家。而今,她提起娘家祖宅,是想告诉惠嫂,她家有一罐钢洋,埋在改穷家现在居住的廊檐下,也就是她祖宅的后院里。
  惠嫂略惊一下,说:“是吗?”
  四姑说:“你看这样行不行,我把藏钢洋的具体位置说给你,你去改穷家与他们商量,让他们挖出钢洋后,给我几个,让我度过这个冬天。”四姑没好说,她现在连吃药活命的钱都没有了。
  惠嫂点点头,记住四姑所说的藏宝之地,连夜回了娘家。
  第二天,惠嫂带着一脸疑惑回来。惠嫂说,昨晚上,她与改穷的父母,按照四姑所说的地方,挖找了大半夜,别说钢洋,连个铜板都没找到。
  那一刻,四姑脸上的表情瞬间僵住,半天才嘀咕了一句:“怎么会没有呢?”
  惠嫂说:“没有。你说的那块石板已经掀开了,石板底下,都是黄土,根本没什么瓦罐罐。”
  四姑低头沉思半天,说:“那可能是我记错了!”随后,四姑便埋头咳嗽起来。并向惠嫂打手势,不提那钢洋的事了。
  事后,惠嫂隐隐约约地觉得,四姑怀疑她与改穷家私分了她说的钢洋。因为自从那天起,四姑就不再与惠嫂来往。以致,半月后,四姑投河自尽了,她都没来见惠嫂一面。
  后来,惠嫂把四姑的死讯带到娘家。改穷的母亲用一块红布包了一撂钢洋送给惠嫂,说是让惠嫂买些糖果给孩子吃,其实她另有隐情。
  惠嫂有所不知,她来改穷家挖宝之前,改穷家的母猪在院子里拱食吃,无意中拱开了那块压在瓦罐上的石板。也就是说,人家早已经找到那罐钢洋了。
  而今,四姑死了。改穷的父母,不知是出于良心发现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莫名其妙地给惠嫂送来一包钢洋。
  惠嫂呢,拿到那包钢洋,先替四姑还清债务。随后,找了辆板车,去镇上代销店,买了一大车火纸,拉到四姑坟前,烧了一天一夜。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10
其他文献
一个好友要过生日。他提前几天说好了要请我们吃饭,我就买了支钢笔,附上贺卡,用礼品盒装好,放在书桌上,等着到时候送给他。  第二天回家的时候觉得哪里不对劲。桌上摆出的饭菜尤其丰盛,从不喝酒的老爸还开了一瓶啤酒,见我回来,笑出了一脸褶子。  机智如我,本能地选择了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开饭前一家三口坐齐,我妈拿出一个剃须刀,结婚多年的女人居然还有些许害羞:“我可没有你家姑娘那份闲心,还找个盒子装起来
期刊
民国八年,塞外库伦镇的苗补天靠着制造假虎骨,发了大财。  江湖中用兽骨当虎骨卖,属于皮门的生意,而卖假虎骨的人又叫老烤,老烤也分三六九等。  一些初入皮门的江湖人士能用马骨、狼骨和牦牛骨制作虎骨,可是这种假虎骨只能骗不懂行的人,赚些小钱而已。而苗补天用骆驼腿骨制成的虎骨前端镶嵌着鹰爪,爪根上还包裹着一层巴掌宽的真虎皮,凤眼帮骨,筋肉俱全,所以真假难辨。  苗补天这些年曾经在蒙古的很多地方买过骆驼,
期刊
隆泰酒家的主人办店时,取这名字的意思是:生意兴隆,平安无事。因为这个城市自古留下了“狗腿子多”的不大好听的名声。有一句顺口溜道:京油子,卫嘴子,古城市的狗腿子。狗腿子多,自然就不大平安。这当然是旧世道的事。新世道虽没有狗腿子一说了,但社会上暗暗兴起了小流氓集团。所以,开饭馆办酒店,能平平安安发财,实在不那么简单。  隆泰酒家的老板姓胡,人称胡老板。人虽瘦得像个打枣杆儿,却极精明。小眼睛一眨巴,就一
期刊
菜市场后街来了一个流浪老人。这位老人整天醉意昏沉,躺在路边。只要一醒来,就向路人和店家讨钱买酒喝,喝着喝着又醉了。人们问老人家住在哪里,老人含含糊糊说不清楚。人们问老人叫什么名字,老人还是说不清楚,于是大家都叫他“醉酒爷爷”。    这天,郑晓亮买菜回来,从醉酒爷爷身旁经过,正好醉酒爷爷清醒了,他从地上爬起来,伸出黑乎乎的手,说:“哥,有钱没有,给点儿,我买酒喝。”郑晓亮手里提着白菜萝卜,瞧着醉酒
期刊
1.恐惧  贾铭突然发现自己落入虚无的黑暗世界中。四周是无边无际的黑暗,自己如同盲人摸象般用双手探寻着,跌跌撞撞向一个方向奔去。  突然,他脚下一滑,跌倒在地上。他挣扎着爬起时,摸到一根软绵绵的绳子似的东西。他试着往上拉,拉着拉着,摸到一个湿淋淋的圆球。他贴近圆球仔细一看,差点儿吓得魂飞魄散。那哪里是什么圆球,分明是一颗人脑袋,还是他贾铭自己的!  贾铭—下子就醒了,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终于发现
期刊
1  明朝中叶,五城兵马指挥肖越帧请户部尚书这晚到醉花楼饮花酒,又叫楼里面的最红的几位名妓作陪。两人正喝得起劲,就听门外一阵喧闹,刚想问怎么一回事,就听得门口嘭地一声响,一个人破门而入。肖越帧是个武官,身手不弱,抽起身旁的刀站了起来,这才看出进来的是自己带来的卫士。    那卫士刚走了两步,就喷了一口鲜血,噗的一声倒在地下,眼见是活不了了。肖越帧大惊,这卫士身手他很清楚,能一招就取他命的人不多。这
期刊
梦魇  一切幻觉从镜子开始。  新婚早晨,照镜子时,我看见了林瑰。  我对着镜子梳妆,像聊斋的女鬼精心绘制蛊惑人心的画皮。微笑,在颧骨高处轻轻扫上嫣红的胭脂。一切如常。然而仿佛有哪处不对。  镜子里的女子,表情竟没有随我变化。我悚然,直视那镜子。  那不是我的脸。是林瑰的。  我的右眼下方,有颗深蓝的眼泪痣。她的,在左边。  林瑰透过镜子朝我微微一笑。  她的脸空洞而妩媚,像倒影在水里的妖娆蔷薇。
期刊
那个年代里说书的多是盲人,至多算是弱视的徐三瞎子以歪就歪“瞎”了。  徐三瞎子腰背挺直,穿一件深蓝中山装,头上扣一顶软塌塌的旧呢子帽,有时戴一副颇为流行的圆片墨镜。一只扁扁的鼓,只有一般鼓的一半厚,跟最小号的洗脸盆差不多。鼓架子是用三根小棍叉起来的,可以收起来随手拎走。鼓条子黑红发亮,是竹根蔸子做的,笃悠笃悠的,敲在鼓上,声音特别响。另外还有一块惊堂木也是黑红的,一只计时用的马蹄钟,还有一把紫砂壶
期刊
沧州多绝招儿。有明一代,卢家枪被时人誉为“无敌天下三十年”,意即长远不敢多说,三十年内称霸天下。    卢家独子卢君玉,卢家枪的唯一传承人,年近三十,生得白面长身,更兼家境大富,是沧州地面无数有好女儿家的首选佳婿,但没有一个女子能让卢君玉心动。卢君玉日日沉溺于枪术中。  就像好马配好鞍,卢君玉喜欢在他惯用的那杆丈二亮银枪上,装饰红若火焰的马鬃枪缨,数年一换。那种“白刃耀日月,红缨动秋风”的画面,极
期刊
这天,在一处郊外的小村庄里,来了一对夫妇,丈夫叫罗云鹤,是个白白净净的青年,看举止像是一个读书人,妻子却是一个长相丑陋的黄发麻脸村妇,名叫翠花。不过夫妻二人情谊相投,待人也挺和善,村民们与他们相处得不错,只是对其身世一无所知。    一天,宁静的村庄被喧嚣声打破了。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十几个官差,说要捉拿逃犯。罗云鹤看到气势汹汹的官差押着惊慌失措的翠花闯进来,顿时吓得说不出话来。为首的长官是一个冷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