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究竟能不能长生不老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家们相信永生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人体如同一辆汽车,经常使用,早晚会坏掉。最早提出相反观点的是物理学家薛定锷,他提出生命与非生命的最大区别就是如何应对熵增原理。像汽车之类的非生命物体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对抗熵的增加,所以寿命有限。但生命体能够主动从环境中获取能量来抵抗熵的增加,维持负熵状态,只要能量供应适当,理论上是可以长生不老的。
  老薛的观点一下子激发了物理学家与化学家们的热情,大批精英参与其中。上世纪50年代,DNA的秘密被发现,大家争先恐后地向着DNA发起了突击。1988年,DNA前沿阵地上传出喜讯,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托马斯·约翰博士发现了Age-1基因,实验证明,一个简单的基因突变,可以把线虫的绝对寿命延长60%。1998年,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辛西亚·肯扬又发现了Def-2基因,可以把线虫的绝对寿命提高10倍。这些个喜讯让人们高兴了好一阵子,原本不相信长生不老的生物学家们也忍不住参与进来。
  可惜,后续的研究表明,动物越高等,单个长寿基因起到的作用就越小。人是最高等动物,改变单个基因的作用已经微不足道了。这似乎令人沮丧,但这一领域的研究业已完成转向,由长生转变为长寿。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科学家们并没有研制出长寿的灵丹妙药。
  长寿药为何研发不出来?最重要的原因是等不起。按照新药审批制度,你找到一组志愿者,让他们吃你的药,一直要等到他们去世,才能得出结论,而且一次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这样的研究谁愿意去做呢!一来没有人愿意投资,二来研究人员可能还看不到成果就去世了。于是,这个领域开始了又一次转向,由长寿转变为健康,用传统的说法就是疾病预防。通过避免重大疾病,延长生命的长度,提高生命的质量。这次转向再次让这一领域的研究活跃起来。

  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由怎样改变基因实现长寿转变为研究基因突变是怎样导致疾病的,进而通过有效地干预来消除与预防疾病。2014年,美国长寿公司创始人克雷格·温特与美国政府主导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在同一时间公布了第一个人类全基因組序列。随后,温特又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条DNA长链,将其导入去除了基因的细菌内,把后者变成了一个全新的生命,并因此震惊世界。
  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日益强大,科学家们从基因那里破获的秘密越来越多,找到了一些治疗与预防疾病的线索,但距离临床应用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像自由基理论、端粒理论等都曾经让人们以为找到了打开健康与长寿之门的钥匙,也让一些机构与个人大发其财,其实并没有多少疗效。好消息是,科学家们坚信已经找到了正确的路径。更大的好消息是,长寿是可以实现的。最大的好消息是,有部分科学家相信长生不老的梦想是能够实现的。
  科学家们的信心是有一些凭据的。科学家在多细胞复杂生物中发现了长生不老的物种,人们管它叫水螅。这是一种腔肠动物,它具有极其强大的自我修复功能,只要环境适宜,便可以一直活下去,永远也不会衰老。科学家们还发现,人体干细胞是不会衰老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史蒂夫·零瓦茨教授发明了甲基化生物钟理论,并推导出了公式,只要把从血液中测出的甲基化比例带入这个公式,就可以测出这个人的实际年龄。令人鼓舞的是,所有干细胞测出来的年龄几乎都是零。这意味着,从理论上说,可以让分化细胞返回到干细胞,一个人可以因此重返青春。
  还有一个难点是神经细胞不会分裂,不会分裂意义着寿命有限。如果替换细胞,你就不是你了。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已经有人探讨“脑机接口”。如果你的大脑被置入芯片,你能不能接受呢?
  目前,科学家们相信,人体内没有一个关于长寿的主控基因,他们寄希望借助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最新科技来破解人类长寿的核心秘密。
其他文献
约瑟夫·拜登伯尼·桑德斯伊丽莎白·沃伦  “谢谢,我同意。”3月19日在白宫,特朗普这样回应来访的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对于2020年美国总统将“全面连任”的预测。同一天,他还提名了美国航管局局长人选,该职位已空缺14个月,而代理局长对过去半年里波音737Max8机型两次“致命坠机”,负有监管责任。  从特朗普力排众议“停飞”波音部分机型,以及不惜否决国会决议也要维系“默许挪用建墙款”的紧急状态令来看,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2019年又格外不同,因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18年,我国发展面临多年来少有的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已经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这个大变局的冲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这是一个重大的
一百多年前,改革曾經是中国的主旋律。晚清统治者在政治体制改革的魄力和勇气上,在改革不少核心问题的处理上,在民主与宪政的认同度上,在政权开放的力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其先进性和前瞻性均获得较为公正客观的国际舆论和观察家一致认可。然而,改革的结局却是武昌起义一声炮响,帝国改革,革掉了自己的命。  一个锐意改革的王朝为什么最后会垮掉,悲情而落寞的收场?  在雪珥的书中,或许我们能找到一些答案。以历史拾荒
2019年2月12日,北京,雍和宫外的行人  简政、减税、降费是近两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高频词,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2018年全国“两会”上,围绕自己的专业,聚焦我国财税改革,关注简政减税降费,“京外委员”李香菊一共提交了7个提案,均成为全国政协的正式提案。  作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李香菊在陕西政协履职多年,2019年是她第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第二年。2018年她提交的《
2012年暑假,我和同事带着十来名学生去了海南南湾猴岛进行田野实习。我们在那里看了整整一个月的猴子,看它们打架、抢食、理毛、睡觉、爬跨(一种拟性的亲昵行为)、玩耍等。即使是在公园里充当旗手、演员的猴子,一样有时间就进行这些社交活动。它们有等级,但很少有压迫,除了猴王会为领地而争斗,为此我很羡慕它们,它们不用工作、不用背井离乡、群体关系紧密、友好而亲密。从那时起,我就经常在想文化—尤其是工作,对于人
本文为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总报告摘编,两次危机分别是指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该书主编、总报告执笔人刘鹤,时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现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危机的影响  本项研究的基本逻辑是历史的周期律。周期性是历史变化和自然界的本质特征,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特点。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试图发现在两
美国时间3月22日,受特朗普签署针对中国的总统备忘录的影响,美股三大股指下跌。  即使退回农业文明,美国依然拥有傲视全球的底气。  这个国家的耕地达1.97亿公顷,占全球13.15%,世界第一。相比而言,中国可耕地总面积为1.28亿公顷,但要养活的人口却是美国的4倍多。  在工业文明时代,美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当之无愧的首席发动机。除开欧盟这一由20多国组成的“经济联合体
不是说上层精英没好人,但今年上电视、明年进班房的事情实在出太多了,“礼失求诸野”是不得已的选择。社会道德的重建,文艺舞台的腾笼换鸟,恐怕只能从下层民众那里重新出发。重新出发的队伍正在汇聚,话剧《生命密码》是队伍中的一员。  中国这几十年经济突飞猛进,但也出现了利益分裂、官员贪腐、道德低迷等社会现象。记得改革开放之初,有人宣扬“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大约同时,领袖莘莘学子的美学家也发现了“狞厉之美”
陈宪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教授  最近又去了一次地处东莞松山湖的“松湖智谷”园区,试图深究“园区中的人如何融入城”这个厚重的话题。给企业员工一个家,话说容易,做到甚难。衣食都是私人品,本来都是个人的事。但是,在园区中,让每个员工自己解决每顿饭,既不经济,也不可取。所以,就有一个用社会化的方式,解决食的问题。松湖智谷里有一个“智慧餐厅”,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次,我去了这家餐厅,拿着带芯片的托
有话好好说的人,本质上就不会是蠢人、恶人;有事好好商量、共议的人,不一定办每件事都能马到成功,水到渠成,可却会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就会为以后“办成事”打下很好的基础。有话好好说了,事情就必然会发展到好商量的气氛中,就不会话中有话,似刀光剑影,如击掌碎石,胡说八道,以势欺人;更不会激怒别人,自讨没趣,自找苦吃。  不少官阶不低的人,凡评价人的时候都十分慎重,决不会一语中人。不少生意场中,企业家中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