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运用起点式教育方法,认真研究每一个聋哑学生的起点,探究其发展潜力和成长轨迹,发展其智力,提高其素质,帮助每一个聋哑学生接受其可以接受的教育,达到其可以达到的水准,让不同“起点”的人,都能成为社会合格公民。
关键词:聋哑学生 起点式教育 探索
一、研究背景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聋哑学生,在与聋生的交往和教育中发现,聋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缺陷,他们的思维力、注意力、记忆力和保持知识的能力都比较差,学习上面临着很大困难,加上很多聋哑学生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和语言康复训练,学习兴趣淡薄,学习习惯差。因此,他们和健全学生相比,在学习、生活、社交中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障碍,各方面的发展较滞迟,社会适应性较差,自信心严重不足。但是这些聋哑学生勤劳朴实,积极向上,也有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近年来,聋哑学生的教育本着“凡人,皆可教化、都能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康复教育、劳动技能教育等多方面道路,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即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有教无类、公平教育、人人可以成才,让每一个聋哑学生能超越障碍,多元发展,为学生一生幸福着想”的观念。运用起点式教育方法,认真研究每一个聋哑学生的起点,探究他们的发展潜力和成长轨迹,发展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帮助每一个聋哑学生接受其可以接受的教育,达到其可以达到的水准,让不同“起点”的人,都能成为社会合格公民。
二、研究目的
(一)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探索适应聋哑学生特点的,能够接受的成功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实现“人人可以成才,个个能够成功”的教育理想作为不懈的努力。
(三)为聋哑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富有生机的育人环境,逐步培养他们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发挥和培养他们的特长,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特残学生回归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通过对在新教材体系下起点式教育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丰富和发展特殊教育理论,通过基础教育课改与聋生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残疾儿童少年在原有基础上尽可能发展,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可鉴性的经验,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研究内容
(一)探索聋校起点式教育的基本模式。
(二)探索聋校起点式教育的合适教材,尝试对聋生开展起点式教育的内容、 形式与方法。
(三)运用起点式教育方法探索开发聋生潜能,激发聋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学习品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四)对聋生进行教学个案研究,探索聋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五)进行聋校起点式教育的评价体系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二)实验法。通过实验的方法,实施制定的实验计划,在实验中观察学生学习活动变化,总结规律,构建对策体系。
(三)个案法。围绕典型的活动及学生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对其个体开展纵深的研究,以寻求有效的教学措施。
(四)经验总结法。针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和方法。
五、实施模式
(一)前期的准备工作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2、成立研究组织网络
研究在各班、各科中展开,既考虑每位参与教师研究的相对独立性,又考虑集体研究项目的群体效应,紧密结合备课、说课、讲课、评课“一条龙”的教学常规管理,举办校内外研究课,定期召开起点式教育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及时整理课题研究的事实材料。
采用课题群集体攻关的形式进行分项目应用性研究,各学科子课题根据“起点式教育”这个研究方向进行分解、延伸。学校构建了教科室负责学校主课题,各学科教研组负责各子课题和教师个体积极参与研究的三级课题研究网絡。
(二)筛选、提炼原有成果,渗透起点式教育
1、营造足够宽松的时空条件和心理空间
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特殊教育应同普通教育一样,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特殊教育的具体实践,要明确地树立起“以特为本”的教育观, 要确认特殊儿童少年最基本的属性是人的观念。人是有发展需求的,教育则应是根据其特点着力为他们尽可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尽可能地为他们的发展(哪怕是微小的发展)服务。以特为本,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实施起点式教育,就是以聋生的需要和发展为本,努力做到以德治“特”,以情育“特”,以行助“特”,让他们同样享受真正的教育。
2、将起点式教育充分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在教学中,备课备教材、备各类学生;教案中课堂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均体现对各类学生分层,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实施起点式教育。上课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精导和启发下,各层次的同学融为一体,在互动的情境中探究性地学习,在多媒体创设的情景中交流、合作,教师适时个别辅导。每位学生眼、耳、鼻、喉并用,动脑、动口、动手、动脚,主动学习,每位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乐起来,教学环节中各类学生学有所长。
3、将起点式教育广泛渗透于日常行为习惯教育中
教师在起点式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中坚持研究“三变” (变分层教学为分层导学、变重知识教育为重技能教育、变大班教育为个性化教育),还将起点式教育渗透在日常行为习惯教育中。在起点式课堂教学评价中坚持做到“三看” (一看起点课堂教学是否提倡“三多” 即:(1)活动多,想、说、读、写、摸、做、 动;(2)情感多,领悟体验的时间多,参与实践机会多,得到锻炼多,学到知识和技能多。(3)收益多。二看是否做到三精:精讲多习、精讲精练、精讲多做。三看是否做到“三变” :变听中学为做中学、尝试中学、体验中学、实践中学,变单一向书本学为努力创造设计更多的情景在生活中学。变传授一般技能为有意识引导、培养学生生活兴趣努力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自我生活能力,学会一技之长),让聋生通过起点式教育做到全面发展,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终身发展奠基。 4、研究验证阶段
结合教学实践,从具体情境出发验证研究成果制定了聋生起点式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要素(评价标准) :
(1)知识点清晰,知识量适中,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知识与技能能联系各层次学生的生活实践。
(2)教学内容体现基础性、实践性、补偿性、发展性。教学能结合各层次学生的经历,体验并适合残疾学生知识形成的程序。
(3)注重残疾学生的认知特点,立足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度和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体现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教学策略。
(4)创设情景,教学活动内容充实,灵活多样,符合各层次聋生身心特点, 学生自主学习有时间、有空间、有实效。
(5)教师课堂提问题能联系各层次学业生实际,把学生的困难、问题和经验当作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6)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堂感受,尊重残疾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愉快、轻松、有序、和谐。
(7)聋生参与意识强,参与面宽,积极动脑,乐于讨论、发言踊跃、身心愉悦,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六、研究成果与评价
通过实验研究,聋生得到了可喜的发展。
(一)通过探索起点式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实现了教师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一是教师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老师对差生的关注度增强,对特殊教育的认识更高,逐步走向课改的核心理念“—切为了聋生的发展”; 二是教师的工作状态的变化。让教师从传统的常规状态下的工作,变化到问题状态下的工作,研究状态下的工作, 老师们的课堂教学由原来的“满堂灌” ,转变为教学设计有能力强的学生生和能力稍弱的学生之分,教学过程注意让差生充分参与;三是教师的课堂行为的变化。课题组成员都表达了同一种思想:起点式教育教学方式必须打破传统的仅仅依赖语言、文本、和大脑想象的单一的活动形式,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和谐、发展的多元化学习形式,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学习文化熏陶下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二)积极探索和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创设情景,优化课堂,提高效率。科研意識不断增强,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手段也越来越多;科研成果逐年增多,档次也有所提高。三个阶段的课堂教学评比,涌现了一大批优质课、好课,主要获奖成果:获国家级的有1人,省级一等奖的有1人,市区一等奖的有7人,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由原来的不到参评课的10%,发展到第三阶段的80%。
参考文献:
[1]何素勤、周华涛等,聋哑学生心身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校医》2000年第6期;
[2]余江霞,加强情商教育 促进聋生全面发展,[J]《现代特殊教育》2015年第1期;
[3]赵慧臣、郑曼,聋哑学生的可视化教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8期;
[4]袁磊,新课程理念下“起点式”数学教学初探,[J]《才智》2013年7期
[5]胡洪全,“聋校数学教材教法”课程中的案例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38页—42页。
作者简介:刘玲,女、汉族,江西萍乡人,工作于江西省萍乡市特殊教育学校,小学高级职称,多年从事一线的特殊教育工作。
关键词:聋哑学生 起点式教育 探索
一、研究背景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聋哑学生,在与聋生的交往和教育中发现,聋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缺陷,他们的思维力、注意力、记忆力和保持知识的能力都比较差,学习上面临着很大困难,加上很多聋哑学生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和语言康复训练,学习兴趣淡薄,学习习惯差。因此,他们和健全学生相比,在学习、生活、社交中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障碍,各方面的发展较滞迟,社会适应性较差,自信心严重不足。但是这些聋哑学生勤劳朴实,积极向上,也有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近年来,聋哑学生的教育本着“凡人,皆可教化、都能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康复教育、劳动技能教育等多方面道路,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即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有教无类、公平教育、人人可以成才,让每一个聋哑学生能超越障碍,多元发展,为学生一生幸福着想”的观念。运用起点式教育方法,认真研究每一个聋哑学生的起点,探究他们的发展潜力和成长轨迹,发展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帮助每一个聋哑学生接受其可以接受的教育,达到其可以达到的水准,让不同“起点”的人,都能成为社会合格公民。
二、研究目的
(一)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探索适应聋哑学生特点的,能够接受的成功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实现“人人可以成才,个个能够成功”的教育理想作为不懈的努力。
(三)为聋哑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富有生机的育人环境,逐步培养他们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发挥和培养他们的特长,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特残学生回归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通过对在新教材体系下起点式教育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丰富和发展特殊教育理论,通过基础教育课改与聋生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残疾儿童少年在原有基础上尽可能发展,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可鉴性的经验,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研究内容
(一)探索聋校起点式教育的基本模式。
(二)探索聋校起点式教育的合适教材,尝试对聋生开展起点式教育的内容、 形式与方法。
(三)运用起点式教育方法探索开发聋生潜能,激发聋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学习品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四)对聋生进行教学个案研究,探索聋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五)进行聋校起点式教育的评价体系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二)实验法。通过实验的方法,实施制定的实验计划,在实验中观察学生学习活动变化,总结规律,构建对策体系。
(三)个案法。围绕典型的活动及学生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对其个体开展纵深的研究,以寻求有效的教学措施。
(四)经验总结法。针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和方法。
五、实施模式
(一)前期的准备工作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2、成立研究组织网络
研究在各班、各科中展开,既考虑每位参与教师研究的相对独立性,又考虑集体研究项目的群体效应,紧密结合备课、说课、讲课、评课“一条龙”的教学常规管理,举办校内外研究课,定期召开起点式教育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及时整理课题研究的事实材料。
采用课题群集体攻关的形式进行分项目应用性研究,各学科子课题根据“起点式教育”这个研究方向进行分解、延伸。学校构建了教科室负责学校主课题,各学科教研组负责各子课题和教师个体积极参与研究的三级课题研究网絡。
(二)筛选、提炼原有成果,渗透起点式教育
1、营造足够宽松的时空条件和心理空间
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特殊教育应同普通教育一样,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特殊教育的具体实践,要明确地树立起“以特为本”的教育观, 要确认特殊儿童少年最基本的属性是人的观念。人是有发展需求的,教育则应是根据其特点着力为他们尽可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尽可能地为他们的发展(哪怕是微小的发展)服务。以特为本,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实施起点式教育,就是以聋生的需要和发展为本,努力做到以德治“特”,以情育“特”,以行助“特”,让他们同样享受真正的教育。
2、将起点式教育充分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在教学中,备课备教材、备各类学生;教案中课堂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均体现对各类学生分层,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实施起点式教育。上课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精导和启发下,各层次的同学融为一体,在互动的情境中探究性地学习,在多媒体创设的情景中交流、合作,教师适时个别辅导。每位学生眼、耳、鼻、喉并用,动脑、动口、动手、动脚,主动学习,每位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乐起来,教学环节中各类学生学有所长。
3、将起点式教育广泛渗透于日常行为习惯教育中
教师在起点式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中坚持研究“三变” (变分层教学为分层导学、变重知识教育为重技能教育、变大班教育为个性化教育),还将起点式教育渗透在日常行为习惯教育中。在起点式课堂教学评价中坚持做到“三看” (一看起点课堂教学是否提倡“三多” 即:(1)活动多,想、说、读、写、摸、做、 动;(2)情感多,领悟体验的时间多,参与实践机会多,得到锻炼多,学到知识和技能多。(3)收益多。二看是否做到三精:精讲多习、精讲精练、精讲多做。三看是否做到“三变” :变听中学为做中学、尝试中学、体验中学、实践中学,变单一向书本学为努力创造设计更多的情景在生活中学。变传授一般技能为有意识引导、培养学生生活兴趣努力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自我生活能力,学会一技之长),让聋生通过起点式教育做到全面发展,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终身发展奠基。 4、研究验证阶段
结合教学实践,从具体情境出发验证研究成果制定了聋生起点式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要素(评价标准) :
(1)知识点清晰,知识量适中,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知识与技能能联系各层次学生的生活实践。
(2)教学内容体现基础性、实践性、补偿性、发展性。教学能结合各层次学生的经历,体验并适合残疾学生知识形成的程序。
(3)注重残疾学生的认知特点,立足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度和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体现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教学策略。
(4)创设情景,教学活动内容充实,灵活多样,符合各层次聋生身心特点, 学生自主学习有时间、有空间、有实效。
(5)教师课堂提问题能联系各层次学业生实际,把学生的困难、问题和经验当作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6)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堂感受,尊重残疾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愉快、轻松、有序、和谐。
(7)聋生参与意识强,参与面宽,积极动脑,乐于讨论、发言踊跃、身心愉悦,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六、研究成果与评价
通过实验研究,聋生得到了可喜的发展。
(一)通过探索起点式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实现了教师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一是教师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老师对差生的关注度增强,对特殊教育的认识更高,逐步走向课改的核心理念“—切为了聋生的发展”; 二是教师的工作状态的变化。让教师从传统的常规状态下的工作,变化到问题状态下的工作,研究状态下的工作, 老师们的课堂教学由原来的“满堂灌” ,转变为教学设计有能力强的学生生和能力稍弱的学生之分,教学过程注意让差生充分参与;三是教师的课堂行为的变化。课题组成员都表达了同一种思想:起点式教育教学方式必须打破传统的仅仅依赖语言、文本、和大脑想象的单一的活动形式,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和谐、发展的多元化学习形式,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学习文化熏陶下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二)积极探索和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创设情景,优化课堂,提高效率。科研意識不断增强,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手段也越来越多;科研成果逐年增多,档次也有所提高。三个阶段的课堂教学评比,涌现了一大批优质课、好课,主要获奖成果:获国家级的有1人,省级一等奖的有1人,市区一等奖的有7人,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由原来的不到参评课的10%,发展到第三阶段的80%。
参考文献:
[1]何素勤、周华涛等,聋哑学生心身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校医》2000年第6期;
[2]余江霞,加强情商教育 促进聋生全面发展,[J]《现代特殊教育》2015年第1期;
[3]赵慧臣、郑曼,聋哑学生的可视化教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8期;
[4]袁磊,新课程理念下“起点式”数学教学初探,[J]《才智》2013年7期
[5]胡洪全,“聋校数学教材教法”课程中的案例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38页—42页。
作者简介:刘玲,女、汉族,江西萍乡人,工作于江西省萍乡市特殊教育学校,小学高级职称,多年从事一线的特殊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