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和人之间没有了信任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e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人和人之间,没有了信任,没有了做事情的一种担当,没有做人最基本的底线,这是非常可怕的,它对整个社会的诚信危害和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好人李高峰”事件就是一个惨痛的例子。据《雷锋》杂志2016年第1期报道:“2015年2月6日,李高峰的志愿者朋友贾某因急需给农民工发放工资而资金短缺,就向李高峰求助,李高峰就背着妻子用自己家29.4平方米的房产证做抵押向他人借款100万元,借款时间为4个月。快到还款期的时候,贾某因经济犯罪被公安机关羁押,2015年5月至11月的利息由李高峰求亲告友才得以偿还。这期间,李高峰遭到被借款人数次的逼债和骚扰,无法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全家人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妻子因压力太大,多次想过轻生的念头,但考虑到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加上周围好心人的劝阻,才放弃了自杀……李高峰80多岁的老母亲听说儿子欠了债,就把老家的房子卖掉了帮儿子还债;身边的志愿者也纷纷慷慨解囊,他又从朋友那儿借了一部分,但离100万的数字还有很大的距离,李高峰也做好了随时卖肾的准备。”读到这里,我感觉心里一阵憋屈,李高峰这个“活雷锋”真的变成了冤大头!
  我们常常这样说:“做一辈子好人不容易,做一件坏事太简单了!”好人与坏人的标准,是好人一心想做好事,做新时期的“活雷锋”;坏人时刻想的都是自私自利的,一旦违反了他的个人利益,那么对不起,我就要反悔了、耍赖了、使坏了,让你的日子不好过了。
  李高峰替别人做经济担保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对别人的信任,而对所担保的对方是否违约、有没有偿还能力、自己是否有连带的法律责任等,根本没有考虑。当初,其对于整个事情的戏剧性发展,想当然的态度过于乐观。所以,当李高峰信任的贾某完全忘掉了当初许下的承诺和担当,反悔了,违法了。紧跟着,李高峰也承担了天文数字般的经济损失。其实,李高峰是可以躲避这个灾的,也就是对那个向他求助的被担保人置之不理,不念及旧情,不做那个所谓的“好人”,后面的什么事都不会发生。可是,李高峰就是李高峰,是十几年来“危难之处伸援手”的李高峰,他应该帮,反过来说,他不帮自己信任的人,谁会去帮呢?这就是“好人”的做人思维,或者说做好事的一种本能反应。
  曾几何时,好人李高峰的故事成为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张名片。他于2001年携妻儿从老家河南周口农村来到北京打工,住在北京市朝阳区甘露园西里铁路宿舍,十几年来,他义务清理无人看管的厕所10多座,帮200多人找到了工作,为100多名农民工要回了300多万元的工资,抓获违法犯罪分子29名,铲除小广告30多万张,为灾区孩子赠送书包1000多个,常年照看孤寡老人10多人,捐款没有统计……2007年4月15日,他在京发起组织了“河南在京环保志愿者服务队”,现在已经有志愿者1000多人,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10万多人次……李高峰先后获得“创业青年首都贡献奖”、“北京好人”、“感动中原十大人物”、“中国公益杰出贡献人物”、“全国劳动模范”等20多个荣誉称号,2010年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公益实践示范项目奖”。曾几何时,因抓坏人,李高峰一次次遭到报复,身上被坏人砍伤留下的刀疤有10多处,妻子被坏人装进麻袋殴打致伤多次,儿子经常被坏人堵在学校门口并遭到威胁……他不怕,因为他“学雷锋,做好事”,更因为他行善举、施大义,做好事成了习惯。我和李高峰是河南老乡,得知他干了这么多年的好事、获得这么多的荣誉之后,我真为这个老乡自豪!
  然而这次,连李高峰都没有想到,自己栽就栽“做好事的习惯”上。
  李高峰信任的那个贾某,恰恰看到李高峰的这一点。我猜测李高峰应该是他众多的选择题之一,因为李高峰太容易上当了。他在向李高峰寻求担保之前,已经料到李高峰连拒绝他的退路都没有了,一旦李高峰不答应给他担保的话,那么,李高峰这个“活雷锋”的美誉度就会大打折扣。可以说,他利用了好人李高峰的“好人应该把好事做到底”的心理,明知自己后来没有那个偿还能力,却还要在某种程度上“绑架”李高峰,让李高峰陪他一道去违法犯罪。所以,这么一个坏人,不仅不可被任何人信任,而且他还以“信任我”为幌子,骗取李高峰式的好人的信任,让李高峰们陪他一起玩火,多么可怕的一个人啊!
  信任若无,何谈做人的道德底线?道德底线若无,现实社会的负面影响何其巨大?
  最近一段时间,国人还在对“当你路遇老人跌倒在马路上,到底扶不扶”的话题热议,大肆谴责肇事者时,往往忽视了类似“扶不扶”事件所引发的全民信任危机。我可以这样说,“扶不扶”事件后的国人只会变得更加冷漠,没有同情心、人情味,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将会是未来生活的一大“公害”。同样,细细分析李高峰事件,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好心换来驴肝肺”那么简单,对于李高峰来说,而是“好心换来了一场经济灾难”。实际上,李高峰是可以避免他人生当中的这场大灾的,也可以不当这个好人,但他就当了这个好人了,也因此博得了很多人的同情。我的大脑里反复盘旋着一个疑问:李高峰如此一片好心,被搞得如此狼狈,那个他所信任的人知道吗?天天心安吗?
  不!我感觉,我们这个社会应该声援、支持李高峰,去追究那个被李高峰信任的让他伤财的人,无论从法律上,还是在社会道义上、做人良知上。只有严惩了坏人,正义才能战胜邪恶,好人才能有好报,坏人才能有坏报。
  责任编辑:刘高亮
  美术绘画:彭国梁
其他文献
2010年秋天,我住在巴黎,一法国朋友的家里。他在枫丹白露买了房子,老宅就空着。房子在共和国广场附近,那是拿破仑时代以来陆续建造起来的老宅中的一间,巴尔扎克或者左拉住过的那种,其实从前左拉就住在这一带,只隔着四五条街。  房子在顶楼,就是六楼,没有电梯,木质的旋转楼梯环绕着一个阴暗的小天井上升。是不是桃花心木的?我不知道。我总觉得那就是桃花心木的,青年时代看了许多法国小说,里面经常说起桃花心木。文
期刊
黄斑  在南岳衡山,生长着一种能食猛虎的动物,它的名字叫黄斑。黄斑长得貌似黄鼠狼,只是身体比黄鼠狼略大,比一般的狗要略小一点。它毛色橙黄,嘴尖、尾小、足短,身似一根软带。它们奔跑的速度极快,经常出入深山大谷之中,向豺狼虎豹发出袭击。  黄斑若是遇到虎豹,它便立即释放出一种异味,虎豹闻到这种气味后,竟然站立不动。于是,黄斑便爬到虎豹的背后,用两只前爪轻轻拍其屁股;再用柔软无比的舌头噬舔虎豹之肛门,虎
期刊
在乡村里,鞭炮声不外乎有这么两类:一类是过年及喜庆的鞭炮声;还有一类便是刻骨铭心的送葬的鞭炮声。  先说一说过年的鞭炮声吧。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大年初一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除旧迎新。有了“开门爆竹”的传统,所以现在春节前,不论城市还是乡村各家各户都要买鞭炮,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前,要燃放一串长长的鞭炮,一家人听听鞭炮声。若响声大、声音脆且连续不间断,预示着来年
期刊
·评论·  传统散文的特质,我以为突出了一个“旧”:短小、旧识、藏古。但凡旧时代的事情,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短小活泼,清爽无比,一般都是明清小品散文的口吻叙述,让人体会另外一番散文的小感觉来。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倡导的“独抒性灵”,在讲究短小的同时,也追求诗化、性灵、留白,强调个人情志,不失为当时游记、随笔、书简写作的新的形式。故,明代“公安派”文人的思想,对于后世,乃至现代和当代散文创作的影响都是非
期刊
一  1914年,意识到自己会腹背受敌,德国决心在俄国人行动起来之前打败来自西方的敌人。尽管他们对法国采取了强大的攻势,但法国、英国和比利时的军队顶住了进攻。战争就此陷入僵局,双方都开始挖掘战壕,修建庞大的防御工事。  但战壕刚一挖好,冬雨就下了起来。雨水使工事外面泛滥成灾。我们的战壕和德国人的相距不过100多米,中间的缓冲地带叫“无人区”。战争的僵局只会偶然地被零星的小规模进攻打破,所以双方士兵
期刊
2002年9月,刚大学毕业不久的我只身南下广州闯世界。  到广州后,找工作是头等大事。一天读报时,从一家报纸刊登的招聘广告上看到一家外地大报驻广东工作站招聘采编员,我满怀希望去应聘。当时,面试我的主考官就是工作站的贺站长,他大概是看中我有大学新闻专业货真价实的文凭,懂得新闻专业知识,还在报刊上发表过不少“豆腐块”,没谈几句就拍板要我明天正式来站里上班。我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刚毕业就能顺利地进入
期刊
爱上一个人,恋上一座城。  初见你是在小雨翩跹的霓虹灯下,你撑着一把小伞漫步于中山街,清一色连衣裙出水芙蓉般匀称着玲珑的身段,凌霜胜雪,楚楚动人,一袭亮丽的长发披散肩头,微风过处,轻舞飞扬的是若有若无、如兰如麝的香味……  我的心不觉醉了。  像被磁石吸引一般,我跟随着你的倩影,步入了县后街,走进了卫校,原来你是卫校的学生,未来的白衣天使,难怪那么清丽脱俗。  从不相信一见钟情的我,刹那间有了张爱
期刊
中国的散文是源远流长的,从先秦文献开始。再后来,譬如“二十四史”中的《史记》,很多篇章都是优美的散文,有的甚至是短篇小说的始祖。这些年来,中国散文有一个新的发展,散文的结构也好,写作方式也好,比较自由,不像写小说,你还要构筑情节,还要塑造人物,还要组织矛盾、刻画人物性格。像写剧本,搞个电影剧本的话,每三分钟都要有一个高潮,一部电影要是没有二十七八个高潮的话,这个电影就没人看。电视连续剧更是如此,现
期刊
春风:姿态  春风是万物的启蒙,虽然它最初挟带着寒意,但正是寒凉,而不是温暖,才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好的导师。  春风从高高的山梁上下来,它像是上帝派来的使者,预告即将发生的事情,预告秩序与冲动的同时抵达。此时,春风的眼里满是废墟和空白,大自然的课堂上一派肃穆。春风走上讲台,它讲了一些什么,但万物都听不懂;它又在天空的黑板上写下许多字,写了又擦,擦了又写,万物依然不懂。  苍穹如盖,大地似扃,草木萧瑟
期刊
我在湘南的一个小城待了8年,只待在一个地方———监狱。  当新的一年来临的时候,姐姐说,过了年,就到我这儿来吧,先弄个职业培训,再求你姐夫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工作。就这样,我来到了长沙。  姐姐早就给我在一个电脑培训班报了名。我又开始上学了。久违的学校让我啼笑皆非,8年前,16岁的我从学校进了监狱;8年后,出了监狱;我却又进了学校。  上学的第一天,阴沉的天气加上这段时间的惰习,我迟到了一个小时。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