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秋天,我住在巴黎,一法国朋友的家里。他在枫丹白露买了房子,老宅就空着。房子在共和国广场附近,那是拿破仑时代以来陆续建造起来的老宅中的一间,巴尔扎克或者左拉住过的那种,其实从前左拉就住在这一带,只隔着四五条街。
房子在顶楼,就是六楼,没有电梯,木质的旋转楼梯环绕着一个阴暗的小天井上升。是不是桃花心木的?我不知道。我总觉得那就是桃花心木的,青年时代看了许多法国小说,里面经常说起桃花心木。文学是一种语言创造的现实,语词的故乡,尤其是青年时代的阅读,小说里的事情、地点那就像是真的发生过一样,那时我是一个“外省生活之场景”的沉默的旁观者。读了许多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莫泊桑……的小说,而且,19世纪的小说写得就像电影一样,那时候没有电影,作家描写现实,都像纪录片,场景写得非常精细。
那时候图像记录世界的革命还没有开始,作家得有很强的写实能力,得有摄影师的功夫,让读者看得见真实的世界,看见人的样子,看见他们在做什么,用左手还是右手握着咖啡杯,楼梯什么样,沙发什么样,厨房什么样,衣架什么样,高老头是酒糟鼻还是鹰钩鼻……都要款款道来,令读者身临其境。小说像它自己的时代一样缓慢,看了三页,只是说了一个房间。
现在图像流行,写作就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表现了。许多现代小说,什么也看不见,只是意识流。普鲁斯特的意识流,还有看的成分,不完全是意识流,意识流与现实场景交错。
《红楼梦》号称梦,而那小说好看也是因为它是“看得见”的,中国19世纪生活的纪录片。杜甫、李白的诗都是可以看见的,看得见和看不见相得益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看得见的,如果都是“望帝春心托杜鹃”就太玄了。中国诗论大多喜欢强调“空灵”这一面,而忽略了诗的“看”。东坡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说的就是看。文字的看与现实不同,有梦的效果。你是看见的,但写成文字,就是梦了。文字永远不会有现实的精确,何况汉语,更是模糊、多义。文字在虚幻与现实之间,植入记忆,就像一个梦乡。如今来到这些小说描写过的建筑中,就像回到了梦里的故乡。当我站在那排朝着Beaurepaire大街的窗子前,常有做梦的感觉,这个房子我似乎住过,那些气味,那些窗帘。
每天在阴暗的楼道里上下,总有头重脚轻的感觉。有只白猫住在楼道里,不知道是谁家的,我下楼的时候它总是在上楼,是否要去看看我关门没有?楼道靠里的墙上开着窗子,其实窗子外面是另一面墙,打开并不能采光,更没有风景。但能够透些微弱的空气进来,这窗子也给人外面是阴天或黑暗在着的感觉。楼道里的房间都关着门,只听得见里面有人在说话或者走动。门缝露出光来,令人感觉温暖。
一楼到三楼,楼道比较黑,到六楼就可以看见一点天空了。每层楼住着两家人,我隔壁这家,门口总是放着个蓝色的垃圾筒,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在里面住。我住的这一套房子有五个房间,两个卫生间,一个厨房。房间都很小,不到十平方米。每个房间都有窗子,光线很好,巴黎的房子大多是几何形的,各种三角、楔形和方形的组合,组合起来,倒解构了几何,成了方圆的了。
这些房间像迷宫一样,我一直在想设计师是怎么做到几乎每一面墙都开上窗子的,开窗大约是法国建筑很重要的一面,与中国房子只在院子内部开窗不同。那个旋转而上的桃花心木楼梯,就像事物的核心,而打开门进家,却来到了世界的表面。对面的楼房也一样,看得见那家的人在房间里活动,站在餐桌前整理花瓶,从卧室走到客厅……这个家给我的感觉仿佛不是进入到一个密封的内部,而是出去,在一个界限中让世界看到自己而不可侵犯,就像在孙悟空为唐僧画的那个圈里。
我总担心窗子没有关好。房间都有落地窗,卫生间和厨房也有,是怎么做到的,也许因为这是顶层?迷宫般的房间,光线各个不同,明暗交替,总感觉幽灵出没,那些叫作高老头、贝姨的人物就穿着睡衣在各房间里无形地悠荡,恍惚看见巴尔扎克在写作,握着鹅毛笔,满地飘着稿纸。
责任编辑:蒋建伟
插图:纳乌莫夫娜(前苏联)
房子在顶楼,就是六楼,没有电梯,木质的旋转楼梯环绕着一个阴暗的小天井上升。是不是桃花心木的?我不知道。我总觉得那就是桃花心木的,青年时代看了许多法国小说,里面经常说起桃花心木。文学是一种语言创造的现实,语词的故乡,尤其是青年时代的阅读,小说里的事情、地点那就像是真的发生过一样,那时我是一个“外省生活之场景”的沉默的旁观者。读了许多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莫泊桑……的小说,而且,19世纪的小说写得就像电影一样,那时候没有电影,作家描写现实,都像纪录片,场景写得非常精细。
那时候图像记录世界的革命还没有开始,作家得有很强的写实能力,得有摄影师的功夫,让读者看得见真实的世界,看见人的样子,看见他们在做什么,用左手还是右手握着咖啡杯,楼梯什么样,沙发什么样,厨房什么样,衣架什么样,高老头是酒糟鼻还是鹰钩鼻……都要款款道来,令读者身临其境。小说像它自己的时代一样缓慢,看了三页,只是说了一个房间。
现在图像流行,写作就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表现了。许多现代小说,什么也看不见,只是意识流。普鲁斯特的意识流,还有看的成分,不完全是意识流,意识流与现实场景交错。
《红楼梦》号称梦,而那小说好看也是因为它是“看得见”的,中国19世纪生活的纪录片。杜甫、李白的诗都是可以看见的,看得见和看不见相得益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看得见的,如果都是“望帝春心托杜鹃”就太玄了。中国诗论大多喜欢强调“空灵”这一面,而忽略了诗的“看”。东坡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说的就是看。文字的看与现实不同,有梦的效果。你是看见的,但写成文字,就是梦了。文字永远不会有现实的精确,何况汉语,更是模糊、多义。文字在虚幻与现实之间,植入记忆,就像一个梦乡。如今来到这些小说描写过的建筑中,就像回到了梦里的故乡。当我站在那排朝着Beaurepaire大街的窗子前,常有做梦的感觉,这个房子我似乎住过,那些气味,那些窗帘。
每天在阴暗的楼道里上下,总有头重脚轻的感觉。有只白猫住在楼道里,不知道是谁家的,我下楼的时候它总是在上楼,是否要去看看我关门没有?楼道靠里的墙上开着窗子,其实窗子外面是另一面墙,打开并不能采光,更没有风景。但能够透些微弱的空气进来,这窗子也给人外面是阴天或黑暗在着的感觉。楼道里的房间都关着门,只听得见里面有人在说话或者走动。门缝露出光来,令人感觉温暖。
一楼到三楼,楼道比较黑,到六楼就可以看见一点天空了。每层楼住着两家人,我隔壁这家,门口总是放着个蓝色的垃圾筒,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在里面住。我住的这一套房子有五个房间,两个卫生间,一个厨房。房间都很小,不到十平方米。每个房间都有窗子,光线很好,巴黎的房子大多是几何形的,各种三角、楔形和方形的组合,组合起来,倒解构了几何,成了方圆的了。
这些房间像迷宫一样,我一直在想设计师是怎么做到几乎每一面墙都开上窗子的,开窗大约是法国建筑很重要的一面,与中国房子只在院子内部开窗不同。那个旋转而上的桃花心木楼梯,就像事物的核心,而打开门进家,却来到了世界的表面。对面的楼房也一样,看得见那家的人在房间里活动,站在餐桌前整理花瓶,从卧室走到客厅……这个家给我的感觉仿佛不是进入到一个密封的内部,而是出去,在一个界限中让世界看到自己而不可侵犯,就像在孙悟空为唐僧画的那个圈里。
我总担心窗子没有关好。房间都有落地窗,卫生间和厨房也有,是怎么做到的,也许因为这是顶层?迷宫般的房间,光线各个不同,明暗交替,总感觉幽灵出没,那些叫作高老头、贝姨的人物就穿着睡衣在各房间里无形地悠荡,恍惚看见巴尔扎克在写作,握着鹅毛笔,满地飘着稿纸。
责任编辑:蒋建伟
插图:纳乌莫夫娜(前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