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煤综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

来源 :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cier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解决西安煤业公司残煤综采工作面顶板破碎难控制的问题,对影响采煤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较细致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工作,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控制技术,加强了顶板控制,降低了冒顶事故,最终实现了煤矿的安全高效开采,并为类似条件下的顶板控制与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破碎顶板 端面距 推进速度 初撑力
  1概述
  西安矿是于1955年建成投产的老矿井,经50多年的开采后已全面进入残煤复采阶段。主采煤层为下煤,煤层顶板为白色粉砂岩和砂质页岩互层,煤层底板为凝灰岩或安山质砂岩。残煤复采工作面煤帮及顶板受多次采动影响破碎易冒顶,因此综采工作面顶板控制的关键是端面顶板的维护与控制,因为端面顶板基本属无支护区,是工作面顶板控制的最薄弱环节,找出控制方法对安全生产有重大意义。
  2 残煤冒顶的因素分析
  2.1 地质采矿因素
  煤与围岩的强度、节理、裂隙、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是影响顶板稳定的内因;由于是残煤开采其煤层与围岩原有的力学结构已遭到破坏,顶板的强度已经很低且易碎,再受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的影响极易造成顶板破碎、易冒,构造带与工作面夹角越小,揭露破碎带越宽,对工作面产生冒顶的影响也越大,断层落差越大;附近涨性构造裂隙越发达,岩性越松软,冒顶可能性也越大。旧巷、采迹破坏煤层原始应力分布状态,煤层破碎也极易造成工作面冒顶[1,2]。
  2.2 端面距因素
  若冒落程度用冒落范围占工作面总长的百分比表示,端面距越大,冒落程度随之增加。但有的工作面梁端距近为零,仍发生不少冒顶,这说明端面距不是影响顶板冒落的唯一因素。
  2.3 工作面推进速度因素
  顶板冒落程度与工作面推进速度有直接关系,工作面推进速度增加,工作面支护速度也加快,减少了煤与围岩的变形,减少了工作面冒顶。综采工作面平均日推进小于1.0m,端面顶板极难控制,冒顶事故经常发生,平均日推进达到2.0m以上时,工作面冒顶事故基本杜绝。工作面推进速度越快冒落程度越小。
  2.4 支架初撑力因素
  平均支护强度与冒落程度大致呈双曲线关系,明显变化区间在250~300kN/m2之间,低于此阻力端面冒落急剧增加,高于此阻力,对端面冒顶的影响不大,如把支架平均支护强度控制在250~300kN/m2,就会减少端面冒顶。
  要保证支架的支护强度首先要确定支架初撑力,但实测表明,支架初撑力合格率平均只有70%左右,其主要原因:(1)支架供液时间短,多支架同时供液;(2)泵站压力不足,阀及管路泄漏;(3)支架立柱、前梁千斤顶窜液;(4)支架上有浮煤、浮矸;(5)工作面底板松软;(6)泵站流量小,主管路内径细,供液不足。
  2.5 支护状态因素
  良好的支护状态,会提高支架对顶板的控制能力,减少冒顶事故发生。由于采煤工艺不当,伪倾角掌握不好,造成运输机上窜下滑,支架不再垂直工作面,支架间呈台阶错茬,影响了支架支护状态;有时支架各立柱升柱不平衡,造成顶梁歪斜,不能平行支护顶板,形成顶梁与顶板线接触;有时出现歪架、咬架,调架不及时等,都会降低支架支护质量,导致顶板事故发生。
  3 残煤开采的顶板管理
  3.1 选择支架
  煤层顶板不稳定,工作面要选择前梁具有伸缩性能的支架,采煤机通过后立即前移支架,支护刚暴露顶板时,伸出伸缩梁,最大限度缩小端面距。若煤壁折帮,可在采煤机割煤前拉架,将支架前梁移至煤帮,即超前支护,在破碎顶板管理中也极为有效。
  3.2 铺设金属网假顶
  破碎顶板在进人顶梁上方时已很破碎,且在顶梁上方形成厚度不等的浮矸层,移架时,浮矸从架间及端面漏下,也可造成端面冒顶扩大;铺设顶网能使破碎顶板形成一个整体,形成假顶达到改善顶板之功效。顶网一般铺双层,有利于顶板管理,其优点:(1)防止架间、端面漏矸,改善顶梁与顶板的接触状态;(2)提高平均支护强度及围岩刚度;(3)防止煤壁片帮,减少片帮深度。
  3.3 带压擦顶移架
  当采用正常操作程序降架移架,很难保持破碎顶板的完整性时,应采取带压擦顶移架。移架时,先启动推拉千斤顶,再逐渐卸载,使梁与顶板保持一定的支撑阻力,带压前移。这样顶板不会出现明显松动,可有效控制顶板。
  3.4 安设初撑力保证阀
  人工操作移架时,为提高移架速度,常因供液时间短,支架初撑力达不到额定初撑力。安设初撑力保证阀后,即使松开操作手把,支架仍可继续增压,直到达到额定初撑力后,才停止供液。
  4 结束语
  采取了各项控制措施后,西安煤业公司残煤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工作面的日开帮推进度达到1.5m以上,顶板管理状况得到了改善,冒顶事故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在残煤综采工作面顶板破碎的条件下,解决了顶板管理的难题,实现了煤矿安全高效生产。
  参考文献:
  [1]樊运策.综合机械化 放顶煤开采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
  [2]陈炎光、钱鸣高.《中国煤矿采场围岩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曲延文(1963.-),男(汉),吉林梨树人,辽源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监察管理部,部长,高级工程师。
其他文献
摘 要: 由于油田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其修井作业具有较为专有的工序和工具,为保证修井的及时性,缩短停井影响时间,修井作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修井工具及使用方法。本文以修井作业中较为常见的打捞作业为例,介绍修井作业工程中常用的打捞工具及使用方法,为修井作业提供借鉴依据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修井;作业;打捞工具  1可退式卡瓦打捞筒  1.1用途  可退式卡瓦打捞筒用于修井工程中从外部打捞油管以及其它落鱼
期刊
摘 要: 由于井身结构、生产特征的差异,使油田在机、杆、泵匹配需求方面存在一些特殊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对机、杆、泵型号、参数、尺寸、性能方面的特殊要求;对特种抽油杆及特种抽油泵的需求;在机、杆、泵系统的需求。本文结合现场应用及理论做详细深入的分析及阐述,分析目前机、杆、泵系统应用中存在不足和问题,提出了具体的需求参数及生产方向。  关键词: 油田;抽油机杆泵;匹配;对策研究  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加大
期刊
[摘要]本文从电镀行业对环境的危害性入手,对其目前造成的环境污染形势进行论述,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确定电镀行业排放主要污染物类别以及来源,为环境执法工作提供有力证据。  关键词:电镀行业 环境污染犯罪 污染物来源 重金属  电镀是污染较严重的涉水行业,其排放废水中的含有大量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若监管不当,极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近期污染地表水质、土壤,破坏生态环境,远期通过地渗污染地下水源,危害人
期刊
【摘要】新滩油田处于垦东潜山披覆构造带,属于常规边底水稠油油藏,层间矛盾突出,边底水推进快,在油田开发过程中表现出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采出程度低等特点。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开展注氮气泡沫驱现场试验,改善了水油流度比,取得了显著的控水增油效果,对其它同类油田的蒸汽驱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滩油田;边底水稠油油藏;氮气泡沫驱动;采收率  新滩油田属于常规边底水稠油油藏,1998年以一套层系
期刊
摘 要:油田生产中抽油机平衡调整方法较多,每种方法的调整效果不同。分析了评价抽油机平衡的3个基本准则,指出3个评价标准均可通过提取抽油机单冲程功率曲线中的信息获得。对抽油机调平衡后,使其同时满足3个基本准则时,可认为抽油机处于理想的平衡状态。现场试验测试和数据分析表明:采用准则二中的功率法调平衡后,抽油机可同时满足准则一和准则二,并接近准则三的要求,可实现抽油机平衡调节。  关键词:游梁式抽油机;
期刊
摘 要:龙家堡煤矿在断裂构造多、煤层层理和节理发育、煤层基地不平等自然条件下,成功解决顶板破碎、支架倾倒、工作面倾角大、工作面走向拐点等诸多难题的实践经验,提高了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提高工作面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效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综放工作面;顶板控制;伪斜开采  1 概述  综放工作面破碎顶板端面冒顶对生产影响很大,其影响的因素之一是煤层及顶板的易冒落性,煤壁片帮也是导致增大端
期刊
摘要:生物膜电极法是一项新型废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将电化学法和生物膜法有机结合,形成机理独特的废水处理单元。近年来深受学者关注,在处理生活污水、硝酸盐废水、酚类有机污染物废水和含重金属废水等领域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综述了生物膜电极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反应器设计、反硝化研究概况及应用前景,对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究,优化设计,并认为生物膜电极法在废水处理领域极具潜力,为生物膜电极法的发展提供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多媒体技术在这几年迅速发展,已被应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中。本文以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为中心点,简要介绍多媒体技术的特点,重点研究分析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多媒体技术;应用研究  我国是一个超级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我国的强国之本,立国之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三农一直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也在迅猛发展,
期刊
摘要:综合上部结构、桩基础、地基土体3方面对南宁某住宅楼的倾斜原因进行分析。根据下部土体及建筑结构形式,对建筑物采用锚杆静压桩止倾加固,采用截桩迫降的处理方法对该建筑物进行纠倾施工。工程实践表明,本工程截桩迫降法纠倾速度快、沉降稳定易控制且能保证整幢房屋均匀地回倾; 在截桩结束封桩后,沉降能迅速稳定,工后沉降较小。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 纠倾; 锚杆静压桩; 地基加固  1工程概况  南宁某住宅
期刊
【摘要】细菌在水体营养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的研究已经得到广泛重视,但细菌与藻类之间的营养关系尚无定论,它是水生态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常认为,藻菌营养关系及其行为将随各种环境条件的波动而变化。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日益严重,藻类过度繁盛引起的水华时有发生,细菌在水华的发生、发展、繁盛与消亡的全过程中的作用不尽相同,其群落组成亦复杂多变,其与藻类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决定藻类水华的发展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