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建筑施工中工程机械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分析了法律、法规不健全、作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安全资料的管理缺少规范等问题,提出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工作、建筑企业要完善规章制度、做好设备的更新换代等措施。
关键字:建筑施工 工程机械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目前,伴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机械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已经被广泛地推广,同时,建筑工程的机械应用情况也反映着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当今社会,虽然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利用的施工机械很多,但是标准以及参数都还不统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机械的作用在施工时是否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其,以及如何管理、维护好建筑施工时的机械使其达到最大的利用价值,这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也对建筑现场施工时的进度管理、安全防范、质量控制等都会构成一定的威胁。所以,认真做好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以及维护工作不仅会使建筑机械充分的发挥作用,确保工程的安全、高效、保质及按时竣工,而且还会帮助企业回笼资金、获得经济效益、实现投资的目标等。
1、建筑施工中工程机械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法规制度不健全
建设单位有时会拒绝支付施工企业安全措施费,建筑工程单位为了能够承包到工程则委曲求全,一旦取得工程,用于安全生产的设备器材等都将无力购买,在施工的时候这一项能省则省,所以安全生产的体系形同虚设,所谓的安全生产机构则名存实亡,从而使安全生产机构以及文明施工机构的工作没有办法进行下去,这将增加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在实际的施工中,有的单位不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章程办事,将工程分开承包,拖欠包括安全生产费用的工程款,造成安全生产的费用投入少的情况,这就严重的减弱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防护能力,从而使安全防护的工作难做到及时和到位。
(2)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
在影响工程机械安全管理的诸多因素中,工作人员的因素可以说是第一位的。这里的工作人员指设备操作手、生产指挥、组织、管理等人员。根据统计,每年由于违反规定的规章制度而发生的机械事故以及人身伤亡事故占所有事故总数的80%以上。所以,工作人员的因素是工程机械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
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操作的主要原因有:有的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缺乏,对操作方式明白的不多,有的甚至完全不熟悉安全管理的操作规程,就进行盲目操作,再者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所以无法预测到可能发生的危险后果,也就不能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有的作业人员存在侥幸或者冒险的心理,纪律性松懈,缺乏责任心,不按照规章制度操作;还有一些作业人员预见能力不强,在施工的过程中会有抽烟、玩手机、穿拖鞋以及和他人说话等现象。
上述的所有原因都将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只有在事故发生后才明白以前没有预测到的环节出现了问题,有的事故甚至在发生后依旧找不出真正的原因。再之,我国的建筑施工人员中65%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离开农村来到城市,从农民变为工人,有些农民工的知识、施工的方式、意识等还不能适应建筑施工中的工作条件以及环境,再加上对他们进行的职业技能培训又不够,使他们缺少本该具有的安全知识以及安全防范意识,所以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差,从而会导致自己或他人发生安全事故[1]。
(3)缺少安全资料管理规范
根据调查发现,安全资料里有很多的假资料,大部分的资料只仅仅是简单的复印,或者是资料的收集人代为签字,所谓的“检查情况”栏中大多是“符合要求、满足要求”等字样,而如何才能“符合要求、满足要求”,那些填报人其实并不知道[2]。
2 针对建筑施工中工程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人员的管理
建筑施工单位的职工需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能够提高个人修养的道德素质,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同时,也和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在管理以及使用上依旧存在着浪费、没有进行必要的保养以及操作不规范等行为,这些都是职业道德问题。所以,施工单位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使机械设备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帮助全体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道德风气。
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机械设备的管理好坏。所以,要改变操作人员技术不熟悉、知识面少、观念陈腐的状态,建筑施工机械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帮他们明白机械的用途、性能以及构造等原理,从而使他们掌握安全、保养、维修、操作等基本知识,也能够使他们学会排障、检查、保养、使用工程机械等[3]。
(2)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制
工程机械的管理实行专人负责,认真的做好机械设备管理机构的完善工作,并进行统一规划。同时,尽量做到群众管理和专业管理相结合,对群管以及专管的权限和职责进行界定,充分发挥各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每一台机械设备都有专人操作、检修以及保管,从而贯彻执行定岗、定人、定机责任的“三定”制度。“三定”制度不仅是做好机械设备管理的保障,而且对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建筑施工安全、劳动生产率等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三定”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不仅要有专人进行负责,而且要对工作岗位进行固定。
(3)坚持机械设备评优工作,完善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建筑施工中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以及保养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所有的设备使用上一段时间,都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故障,所以要想延长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就应尽量避免故障的发生,就应该使建筑施工与维护保养相结合,依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运作周期进行维修和保养工作[4]。
机械设备的管理部门需要根据新旧设备的特点,分析各类机械设备的具体情况,然后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保养和维修计划。对新的工程机械设备要以维护工作以及提高技术人员的技能为重点;而对于老设备,要进行及时修理、以消除隐患和保证运行为重点,从而能够使每台机械设备都能够安全进行生产。而对于施工企业已经装上的、价格昂贵且技术先进的设备,要在充分掌握技术情况、损坏情况、故障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机械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从而避免设备不坏不修以及坏了又很难修的局面出现,保证设备最大限度的发挥工作效率。
(4) 做好设备的更换工作,提升机械设备运行效果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从长远利益出发,遵循机械设备周期更新的原则,贯彻落实设备的报废制度,从而使机械设备能够及时更新。施工企业也必须要经过科学的分析将维修费用高、效率低、耗能高、技术性能落后以及不符合施工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及时进行淘汰,确保机械设备的性能优良。再者,对于安全主管部门要求必须淘汰的设备,需及时进行报废处理,不能继续使用,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换句话说,只有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才能够使建筑施工顺利开展,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结语
工程机械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依靠施工单位是远远不够的。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各个建设市场的参与方都必须充分意识到工程机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制度建设上要协调、系统,而在管理上要尽量保证安全防护投入以及措施的到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减少工程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要努力的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建筑业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英华.建筑工程施工現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12b)。
[2]刘春轩.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原因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7(5)。
[3]李子林.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9)。
[4]程伟超.加强建筑施工中工程机械的安全管理[J].工程机械,2010,41( 3) 。
关键字:建筑施工 工程机械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目前,伴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机械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已经被广泛地推广,同时,建筑工程的机械应用情况也反映着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当今社会,虽然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利用的施工机械很多,但是标准以及参数都还不统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机械的作用在施工时是否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其,以及如何管理、维护好建筑施工时的机械使其达到最大的利用价值,这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也对建筑现场施工时的进度管理、安全防范、质量控制等都会构成一定的威胁。所以,认真做好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以及维护工作不仅会使建筑机械充分的发挥作用,确保工程的安全、高效、保质及按时竣工,而且还会帮助企业回笼资金、获得经济效益、实现投资的目标等。
1、建筑施工中工程机械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法规制度不健全
建设单位有时会拒绝支付施工企业安全措施费,建筑工程单位为了能够承包到工程则委曲求全,一旦取得工程,用于安全生产的设备器材等都将无力购买,在施工的时候这一项能省则省,所以安全生产的体系形同虚设,所谓的安全生产机构则名存实亡,从而使安全生产机构以及文明施工机构的工作没有办法进行下去,这将增加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在实际的施工中,有的单位不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章程办事,将工程分开承包,拖欠包括安全生产费用的工程款,造成安全生产的费用投入少的情况,这就严重的减弱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防护能力,从而使安全防护的工作难做到及时和到位。
(2)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
在影响工程机械安全管理的诸多因素中,工作人员的因素可以说是第一位的。这里的工作人员指设备操作手、生产指挥、组织、管理等人员。根据统计,每年由于违反规定的规章制度而发生的机械事故以及人身伤亡事故占所有事故总数的80%以上。所以,工作人员的因素是工程机械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
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操作的主要原因有:有的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缺乏,对操作方式明白的不多,有的甚至完全不熟悉安全管理的操作规程,就进行盲目操作,再者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所以无法预测到可能发生的危险后果,也就不能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有的作业人员存在侥幸或者冒险的心理,纪律性松懈,缺乏责任心,不按照规章制度操作;还有一些作业人员预见能力不强,在施工的过程中会有抽烟、玩手机、穿拖鞋以及和他人说话等现象。
上述的所有原因都将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只有在事故发生后才明白以前没有预测到的环节出现了问题,有的事故甚至在发生后依旧找不出真正的原因。再之,我国的建筑施工人员中65%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离开农村来到城市,从农民变为工人,有些农民工的知识、施工的方式、意识等还不能适应建筑施工中的工作条件以及环境,再加上对他们进行的职业技能培训又不够,使他们缺少本该具有的安全知识以及安全防范意识,所以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差,从而会导致自己或他人发生安全事故[1]。
(3)缺少安全资料管理规范
根据调查发现,安全资料里有很多的假资料,大部分的资料只仅仅是简单的复印,或者是资料的收集人代为签字,所谓的“检查情况”栏中大多是“符合要求、满足要求”等字样,而如何才能“符合要求、满足要求”,那些填报人其实并不知道[2]。
2 针对建筑施工中工程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人员的管理
建筑施工单位的职工需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能够提高个人修养的道德素质,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同时,也和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在管理以及使用上依旧存在着浪费、没有进行必要的保养以及操作不规范等行为,这些都是职业道德问题。所以,施工单位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使机械设备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帮助全体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道德风气。
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机械设备的管理好坏。所以,要改变操作人员技术不熟悉、知识面少、观念陈腐的状态,建筑施工机械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帮他们明白机械的用途、性能以及构造等原理,从而使他们掌握安全、保养、维修、操作等基本知识,也能够使他们学会排障、检查、保养、使用工程机械等[3]。
(2)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制
工程机械的管理实行专人负责,认真的做好机械设备管理机构的完善工作,并进行统一规划。同时,尽量做到群众管理和专业管理相结合,对群管以及专管的权限和职责进行界定,充分发挥各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每一台机械设备都有专人操作、检修以及保管,从而贯彻执行定岗、定人、定机责任的“三定”制度。“三定”制度不仅是做好机械设备管理的保障,而且对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建筑施工安全、劳动生产率等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三定”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不仅要有专人进行负责,而且要对工作岗位进行固定。
(3)坚持机械设备评优工作,完善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建筑施工中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以及保养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所有的设备使用上一段时间,都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故障,所以要想延长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就应尽量避免故障的发生,就应该使建筑施工与维护保养相结合,依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运作周期进行维修和保养工作[4]。
机械设备的管理部门需要根据新旧设备的特点,分析各类机械设备的具体情况,然后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保养和维修计划。对新的工程机械设备要以维护工作以及提高技术人员的技能为重点;而对于老设备,要进行及时修理、以消除隐患和保证运行为重点,从而能够使每台机械设备都能够安全进行生产。而对于施工企业已经装上的、价格昂贵且技术先进的设备,要在充分掌握技术情况、损坏情况、故障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机械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从而避免设备不坏不修以及坏了又很难修的局面出现,保证设备最大限度的发挥工作效率。
(4) 做好设备的更换工作,提升机械设备运行效果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从长远利益出发,遵循机械设备周期更新的原则,贯彻落实设备的报废制度,从而使机械设备能够及时更新。施工企业也必须要经过科学的分析将维修费用高、效率低、耗能高、技术性能落后以及不符合施工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及时进行淘汰,确保机械设备的性能优良。再者,对于安全主管部门要求必须淘汰的设备,需及时进行报废处理,不能继续使用,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换句话说,只有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才能够使建筑施工顺利开展,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结语
工程机械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依靠施工单位是远远不够的。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各个建设市场的参与方都必须充分意识到工程机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制度建设上要协调、系统,而在管理上要尽量保证安全防护投入以及措施的到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减少工程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要努力的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建筑业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英华.建筑工程施工現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12b)。
[2]刘春轩.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原因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7(5)。
[3]李子林.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9)。
[4]程伟超.加强建筑施工中工程机械的安全管理[J].工程机械,2010,41(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