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各种资讯息息相关,统计基础工作作为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其作用日益增大,重要性俞益增强。本文就对统计基础工作进行改革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及方法,以此提高统计在日常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水平。
【关键词】统计基础;方法;工作
一、重视统计基础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必然选择
(一)统计是整理和分析数据的重要工具。统计就是通过有效收集、整理有用的数据信息,运用数理统计推断的原理,以部分(样本)推测全体(总体)的特性。通过测量、描述、分析产品特性的变化,形成数学模型,从而对产品过程进行监控,对质量变异提前预防,为降低产品缺陷和预防不合格的产生,特别是为质量改进指明方向。正如恩格斯所说,任何偶然性存在的场合,都受客观 规律 所支配,问题是如何发现并利用这些规律。统计方法作为一种为决策提供依据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数据分析,了解社会状态的分布情况,找出问题、缺陷及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服务的质量。原始数据不经过整理和分析,只是一堆“资料”,而有用的信息往往蕴藏在大量的数据之中,所以数据的应用是统计的前提,统计是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工具。同时,21世纪是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巧的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各种资讯息息相干,统计基础工作作为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其作用日益增大,重要性俞益加强,统计方法已成为管理、经济、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要手段。统计基础工作是行政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之一,在行政单位中请求统计人员控制统计材料搜集技巧、统计材料加工收拾表现技巧、统计材料分析指标与统计分析方法技巧、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技巧等统计基础技巧,并能熟练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二)统计数据准确性,是统计基础工作的前提,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统计的需要。首先,统计基础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状态与发展规律。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是基础的基础,统计数据取得快且准确,已成为各级统计人员的共识。采用定期报表制度是统计工作基础,是新形势下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好途径、好方法。定期报表制度保证了数据的准确可靠,完善了统计基础工作。同时,统计基础工作要求,统计人员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对本单位的统计数据负责,对上报的数据审核把关,并对上报的报表实行送审制度。统计基础工作可以与同事们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共同进步。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出台,对于有效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依法统计发挥了重要作用。《统计法》为保证统计调查项目的有效管理和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真实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企业建立和完善了一套既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具有重要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三)统计基础规范化和办公自动化,是实现统计信息快速传输的目的。进一步建立健全基础统计工作制度、考核制度和管理制度。规范各项统计基础工作,实现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电算化,实行报表送审网络制度,实现统计办公自动化建设,是提高统计部门办公现代化水平。随着统计数据处理、传输的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要求基础统计工作,适应日益繁重的统计工作任务的需要;同时,也是充分利用统计部门相互协作、资源共享,提高统计服务的水平与品位,更好地为企业经济发展和决策服务的需要。
(四)统计基础工作,是发挥统计资源共享的途径。基础统计工作,是统计人员搞好基础统计工作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统计人员必须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与其他相关人员相互合作精神,发挥基础统计工作的优势。统计人员具有的良好协作精神,是统计基础工作的良好开端。统计人员有效的合作,共同搞好统计工作中有关资料,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有利于相互印证资料,而且彼此节约了时间。统计工作不是就数字论数字,也不是简单地加减乘除。除了报表汇总、上报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数字寻求规律,通过现象发现本质,找出内在的联系,把企业发展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影响的因素、发展的趋势和前景等预测分析出来,同时,提出相应措施,发挥基础统计参谋作用,拓宽统计服务领域,提高统计咨询水平,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二、统计基础工作的改革措施与方法分析
(一)突出重点,不断改革提高统计工作的实用性。面临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基础统计工作的任务很艰巨,统计工作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很多。统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经济工作和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以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为核心,把握全局、突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坚持不断改革,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实用性、时效性,为决策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
(二)夯实统计基础。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区)、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区)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区)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三)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使用过程中要简便。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缩小统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益回报。
(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起报要完整。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缩短统计调查与数据结果发布的间隔时间,以最快时间发布统计数据,建立和规范统计信息发布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
三、结束语
总之,统计是认识世界的有力武器,是获取主要有用信息的必要手段,是科学决策和学术研究的重要依据。因此,不断对统计基础工作进行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统计基础;方法;工作
一、重视统计基础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必然选择
(一)统计是整理和分析数据的重要工具。统计就是通过有效收集、整理有用的数据信息,运用数理统计推断的原理,以部分(样本)推测全体(总体)的特性。通过测量、描述、分析产品特性的变化,形成数学模型,从而对产品过程进行监控,对质量变异提前预防,为降低产品缺陷和预防不合格的产生,特别是为质量改进指明方向。正如恩格斯所说,任何偶然性存在的场合,都受客观 规律 所支配,问题是如何发现并利用这些规律。统计方法作为一种为决策提供依据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数据分析,了解社会状态的分布情况,找出问题、缺陷及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服务的质量。原始数据不经过整理和分析,只是一堆“资料”,而有用的信息往往蕴藏在大量的数据之中,所以数据的应用是统计的前提,统计是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工具。同时,21世纪是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巧的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各种资讯息息相干,统计基础工作作为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其作用日益增大,重要性俞益加强,统计方法已成为管理、经济、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要手段。统计基础工作是行政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之一,在行政单位中请求统计人员控制统计材料搜集技巧、统计材料加工收拾表现技巧、统计材料分析指标与统计分析方法技巧、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技巧等统计基础技巧,并能熟练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二)统计数据准确性,是统计基础工作的前提,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统计的需要。首先,统计基础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状态与发展规律。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是基础的基础,统计数据取得快且准确,已成为各级统计人员的共识。采用定期报表制度是统计工作基础,是新形势下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好途径、好方法。定期报表制度保证了数据的准确可靠,完善了统计基础工作。同时,统计基础工作要求,统计人员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对本单位的统计数据负责,对上报的数据审核把关,并对上报的报表实行送审制度。统计基础工作可以与同事们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共同进步。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出台,对于有效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依法统计发挥了重要作用。《统计法》为保证统计调查项目的有效管理和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真实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企业建立和完善了一套既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具有重要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三)统计基础规范化和办公自动化,是实现统计信息快速传输的目的。进一步建立健全基础统计工作制度、考核制度和管理制度。规范各项统计基础工作,实现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电算化,实行报表送审网络制度,实现统计办公自动化建设,是提高统计部门办公现代化水平。随着统计数据处理、传输的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要求基础统计工作,适应日益繁重的统计工作任务的需要;同时,也是充分利用统计部门相互协作、资源共享,提高统计服务的水平与品位,更好地为企业经济发展和决策服务的需要。
(四)统计基础工作,是发挥统计资源共享的途径。基础统计工作,是统计人员搞好基础统计工作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统计人员必须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与其他相关人员相互合作精神,发挥基础统计工作的优势。统计人员具有的良好协作精神,是统计基础工作的良好开端。统计人员有效的合作,共同搞好统计工作中有关资料,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有利于相互印证资料,而且彼此节约了时间。统计工作不是就数字论数字,也不是简单地加减乘除。除了报表汇总、上报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数字寻求规律,通过现象发现本质,找出内在的联系,把企业发展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影响的因素、发展的趋势和前景等预测分析出来,同时,提出相应措施,发挥基础统计参谋作用,拓宽统计服务领域,提高统计咨询水平,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二、统计基础工作的改革措施与方法分析
(一)突出重点,不断改革提高统计工作的实用性。面临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基础统计工作的任务很艰巨,统计工作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很多。统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经济工作和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以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为核心,把握全局、突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坚持不断改革,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实用性、时效性,为决策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
(二)夯实统计基础。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区)、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区)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区)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三)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使用过程中要简便。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缩小统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益回报。
(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起报要完整。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缩短统计调查与数据结果发布的间隔时间,以最快时间发布统计数据,建立和规范统计信息发布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
三、结束语
总之,统计是认识世界的有力武器,是获取主要有用信息的必要手段,是科学决策和学术研究的重要依据。因此,不断对统计基础工作进行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