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小米的八月

来源 :民族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c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整个八月,小米穿行在北京的地铁里。因为工作让她焦头烂额,本来她可以回到家乡的小城去做财政局的一名小公务员,但是灿然要她留下来,灿然说,你留下来,我们的爱情就可以留下来了。
  灿然去了北京中关村的一家电脑公司,他是不发愁分配的,因为北大的高材生到哪里都有人要的,小米只是一个普通的学校,学的是历史,她想,哪个公司里头会要一个历史系的学生呢?除非这个公司想知道秦始皇除了修长城还做了什么!每天挤在地铁里去找工作时,小米想,自己也许真生错了年代,速食时代的人们,哪里还管得了过去?
  所以,遇到了举着一本线装书看的若隐时,她呆了一下,对面的男子,格子衬衣、棕色的裤子,背着一个很大的牛仔包,正在看一本《芥子园画图》,那是她中学时看过的,再过两天,他又看一本极黄的线装书,好像稍微一抖就能把岁月的尘霜掉出来。
  看来,喜欢怀旧的不仅仅是她小米啊。
  他的名字,是从封面上看到的。若隐。很古典的名字,像他的人,灿然就没有这样的气质,一副计算机业新宠的样子,喜欢西服革履地在镜子前说,放心吧,几年之内我会成为张朝阳,那时周围也会美女如云啊。
  小米说,呸,周灿然,你别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我不美吗?
  你美吗?周灿然说,五分姿色三分打扮两分聪明而已,以后,我要找个李嘉欣那样的美女,养养我的眼。知道他是开玩笑,小米还是不悦,这样的男人,真不知有了钱会怎么样?
  遇到若隐的第十天,小米找工作已快筋疲力尽,外面的温度快四十度了,买了一张三块钱的地铁票在地铁里来回逛着,翻看着自己的简历和各个公司的招聘广告,心里灰蒙蒙的,不知要如何把这个八月过去?
  所以有时候就对灿然发脾气,说为他为爱情两肋全插满了刀,而灿然说,你别觉得多委屈,你可以回你的小城,这个世界谁离开谁都能活。
  本以为他会说些甜言蜜语,谁知却冷冷地说着这样不咸不淡的话,怎么刚进了社会就变成这样?以前追自己的时候像个大情痴一样,这样一想,心就凉了下去。
  进地铁的时候,她感觉头有些晕,这才想起,从早晨到现在还没有吃过一点东西喝过一口水,怕是要中暑吧?正想着,才看到那个穿着格子衬衣的男人就觉得软软地倒了下去,眼前一黑,什么都看不到了。
  醒来时,在一个男人怀里。男人有淡淡的香气,像是用过香水,清凉的那种,她睁开眼,说了三个字:对不起。
  地铁轰隆隆地开走了,只有他和她坐在站台的椅子上,他拧开一瓶冰水,递过一块三明治,然后说,大热的天尽量少出来跑。
  她心里一酸,眼泪差点落下来。这种话,灿然一句也没说过。
  
  二
  
  再次在地铁里遇到,她和他会相视一笑,从那瓶冰水和那块三明治开始,她已经把他当成朋友。
  而他,还是常常拿一本旧书在地铁里读着,抬起眼看她时,眼里露出淡淡的笑。
  小米躲开他的眼神,她知道,这种男人是对她有致命的诱惑的。
  而此时,她终于找到了一个公司上班,和历史没有关系,负责收收文件打扫卫生,下了班和灿然一起到租的房子里缠绵,给他做红烧带鱼和青菜鸡蛋面。那是一个三十多平米的小屋,没有空调,她常常会热得整夜整夜不能入睡,八月,这么热腾腾的粘连着,灿然还粘人,总是没完没了,事后却又沉沉地睡去,根本没有问过她的工作和感受。
  倒是地铁里的若隐有一天抬起头来问,找到工作了吧?小米很感激地点头,他又说,在北京能站住脚就不错,慢慢来,总会好起来的。
  自始至终,小米没有问过他做什么工作,遇到的时候,他们互相点点头,她看他来回换的线装书,有一次居然看他看的是李渔文集,能看李渔的人得多聪明多有智慧啊。灿然喜欢看的是《无间道》和《黑客帝国》,她就喜欢看那些绝望的电影,比如《惊情四百年》,一个女人为了自己爱的男人变成了僵尸,比如《胭脂扣》,那样的悲情总让她与灿然的爱情无法联系起来。
  她总觉得她和灿然的爱情少了什么。
  但地铁里的若隐却让她有一种温暖。
  常常,他们只有十公分的距离,甚至,她能感觉到他的呼吸,但是她不敢抬头,在这个有些湿热和暧昧的八月里,她莫明其妙地觉得那么欢喜又那么悲伤,偶尔的眼神交流,她会避开,再不避开,她怕自己又会晕倒。
  难道自己爱上了这个叫若隐的男子吗?不过二十多天在地铁里遇到,甚至说过的话不过十句。但她喜欢看他出了地铁迎着风走的背影,有点孤独有点寂寞,有一次,她正呆呆地看着,他忽然回了一下头,然后展颜一笑,那笑里,竟然有着那么多让人回味的内容。
  再回家,她从后面搂住灿然,灿然,我们结婚吧。
  灿然说,别闹了,我们才刚站住了脚,怎么可能?
  她的眼泪,流进灿然的衬衣里,灿然说,神经兮兮的,怎么了?掰开她的手,一个人去打电动游戏。
  有五天,她没有去坐地铁,一个人换公共汽车,正热的天里,站在艳阳下,想着地下铁里看线装书的人,忽然想掩面。
  八月的最后一天,她又去了地下铁。
  见到他,他说,来了?怎么好多天没有来?病了?
  小米呆呆看着他。他也看着她,好像有一生一世那么长,其实不过几秒种吧。
  我等了你五天,我想告诉你一件事情。
  不要说。小米说,不要告诉我。她内心里挣扎着,我有男友了。她说。
  他笑了,我下周就走了,去法国,谢谢你让我在这一个月遇到你。因为每次与你的相遇,你都像一阵清风吹在我心头,还有,你那件紫色的裙子非常漂亮。
  小米都忘记什么时候穿了紫色裙子,而面前的男子却记得她的紫色裙子。
  眼泪浮上来时,地铁到站了,他走出去,她继续往前走,在车开门的刹那,他忽然大声地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小米的眼泪哗就下来,门关上了,她在地铁里嚷着:我叫小米,我叫小米。
  所有人全看着她,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儿笑着说,姐姐,我叫大米。全车厢的人都笑了。
  那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见。
  小米出了地铁时才发现,秋风好像是来了,从腿下钻进去,一阵凉似一阵,短裙子在风中显得那么瑟瑟,她抱了抱肩,觉得有点冷,她知道,这冷,全然不是天气的事情。
  小米的八月,像烟花一样散去,甚至留下的痕迹极少,如果有,也是那关怀的眼神和线装书的味道,还有那个有了温度的名字。若隐。
  
  三
  
  六年之后,小米已在香港的一家公司做主管。六年是多长?她倒真是不晓得,但六年的改变却那样真实,她一直努力,读了MBA,又来了香港,和灿然分了手,是因为半年之后小米在自己家的床上看到了另一个女孩子,灿然老总的女儿,用小米的话来说,不过三分姿色的一个女子,却让灿然对五年的感情说了再见。
  之后,她又谈了若有若无的几次恋爱,开始的时候淡,结束的时候更是觉得寡味,她再也没有地铁里那份爱和忧伤,常常,她会想起那个看线装书的男子。
  后来,她到香港,过着单身的白领丽人的生活,一个人去中环逛商店买东西,去书店也喜欢看那些古旧的书,日子一天天过下去,香港的爱情不似《倾城之恋》中的香港了,后来遇到了美国回来的汉瑞,汉瑞说,小米,我们做个同居情人可好?
  小米说,汉瑞,我只想找个人天荒地老。
  汉瑞说,小米,你好像不是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你白白用这么好的包和香水,还有你那巴黎的粉底,也没遮住你的那份古典,可惜,能欣赏古典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在找一份快餐爱情吃,你太古怪了。
  小米轻轻弹掉手上的烟灰说,汉瑞,你要相信,无论什么时候都有相信地久天长的人。
  那日去中环和一个客户谈生意,约了在蓝夜咖啡吧,那里气氛是极浪漫的,她喜欢那种淡雅和清幽,那里还有好多印刷精美的杂志,铜板纸,很多前卫而时尚的东西浮在纸上,非常美丽的文字和图片。
  等待客户的时候,她常常会随意翻翻那些杂志。那天也是这样,忽然,她的目光停住。
  是一张美丽的画。那地铁里站着的女子,那穿紫裙的女子,那眼神里有绝望和爱的女子,不是小米,又是谁?很久很久,她的眼泪落了下来,画底下是作品的名称——《小米的八月》,急急地泪似洪水绝堤,作者是压在心底里那么多年的名字——若隐。
  原来他是画家。
  还有一段文字,是若隐写的。
  他写道这幅画的创造过程:那年八月,在北京地铁里,在故乡的最后一个月里,我遇到一个清凉的女孩子,她每天穿行在地铁里,有一种古典的美和忧伤。但我与她擦肩而过。因为小米的八月,是她一个人的八月,不曾有我。
  她的眼泪落到那幅画上,那落下的眼泪说明了一切:在小米的八月里,始终有你啊。
  只是他与她一直在错过,错过了八月,又错过了今生,就像他提起过的那件紫色裙子,小米再也没穿过,一直挂在衣柜里飘来荡去,不是不想穿,是再也舍不得。
  图:4℃空间
  周桂香摘自《风铃草》
其他文献
一    一天逃学,在街上闲逛,正好碰到班主任买菜,然后打招呼,老师呵呵地朝我笑了笑,然后突然记起,现在不是上课时间么?结果那次罚帮老师提菜回家,还写了3000字的检讨。    二    以前一帮兄弟迷反恐,常常上课一半溜出去打反恐。大家知道打反恐时有些人喜欢偷看别人地图的,有次我打一半时隐隐感觉背后有个人,于是头也不回就骂:看什么看啊,还不给我滚回去!谁知背后站的居然是来网吧抓人的班主任。原来这
期刊
去花市闲逛,满目花草终未把我打动,打动我的竟是观赏鱼。小小的鱼缸在暖阳下排列,五颜六色的观赏鱼悠游其中,间或还冒出怜人的气泡,比那些花草更像是真的生命。于是买下其中的四条,两红,两黑,是最最普通的那种。  卖鱼者说,勤换水,喂食可不能太勤。心想这倒不难,便是再懒,大约也能把它们喂养成“人”。它们尚不及拇指长短,最长的也只有几个厘米。抱着回家,步行,缸里的鱼儿都张皇着,那个叫“黑牡丹”的最是活跃,一
期刊
在一家饭店看到这样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中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斟两壶酒来。看到这副对联,我心中长期淤积的郁闷瞬间烟消云散。真的,我们常常感慨自己活得很苦,过得很累,因为我们的眼睛总是紧紧盯在上面,我们常常以物质的丰足、名利的高低来衡量幸福,可是有了名利我们并不一定能够真正幸福快乐,我们仍然要不断地忙碌、奔波、劳动。而真正能让我们感到幸福的是当下的那份实实在在地拥有
期刊
两个天使正在旅行。第一天晚上,他们来到一户有钱人家借宿。可这家人很傲慢,丝毫不懂待客之道。他们不让天使住在明亮宽敞的客房里,而是在阴暗冰冷的地下室里腾了一小块地方供他们落脚。在收拾床铺准备睡觉时,年长的天使看到地下室的墙上有个破洞,于是把它修好了。另一个天使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年长的天使只回答说:“世事并不总如表面的那样。”  第二天晚上,两个天使又到了另一户人家借宿。这家人很穷,但却非常热情好客
期刊
狐狸和猴子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在路上它们发现一个洞穴,里面有个神像和两个瓶子。  狐狸祈求神像:“我们几天没吃东西了,这样下去会饿死的……”   神像说:“这儿有两个瓶子,一个装满食物,一个是空的,你只能用观察来选择一个。”  狐狸说:“两个瓶子中有一个装满食物,一个是空的,我看这两个瓶子肯定都是空的。”  听了这话,一个瓶子开口了:“我才不是空的……”   狐狸一听,伸手抱走另一个瓶子。打开瓶盖,
期刊
作为第一个将中国油画当商品推向世界的艺术家,陈逸飞在中国创造了多个奇迹。他在中国从绘画艺术出发,涉足影视、服装、传媒等与视觉相关的领域,成功地将艺术和商业融合在一起。他也被誉为中国“艺术家中最成功的商人,商人中最成功的艺术家”。  和事业一样,陈逸飞的感情生活也丰富多彩。然而,在他的人生达到巅峰时,2005年4月10日,病魔却夺去了这位艺术家的生命。这时,沉寂在陈逸飞背后的情感也浮出了水面,这些陈
期刊
8月的一天下午,天气暖洋洋的,一群小孩子在十分卖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我不由得想起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件事情。那时我才12岁,住在南卡罗来纳州,常常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来放在笼子里。而那件事发生后,我这种兴致就被抛得无影无踪了。  我家在林子边上,每当日落黄昏,便有一群群的美洲画眉鸟来到林间歇息和唱歌,那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的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  我当机立断,决心捕获一只小画眉放到
期刊
性格腼腆的小伙子亚力克是个很不错的邮差。亚力克的工作很单调,就是每天清晨乘坐轮渡去马恩岛送邮件,然后再收集岛上的邮件,乘下午的轮渡返回,每当轮渡靠岸后,他就骑着单车,带着邮件挨家挨户地发送。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亚力克在他的邮路上不知不觉地对一个叫詹妮的女孩心生爱慕,詹妮是岛上一家旅店店主的女儿,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性情温和。如果换了别的小伙子,或许早就对美丽的詹妮表白心迹了。然而亚力克过于腼腆
期刊
“你别跟着我了,行不行?拜托……”  “你烦我了……”她喏喏地说。还是跟在我身后。  她终于要走了,说实话,我的心激动得不亚于知道自己考上大学。她去火车站的时候,我没去送她,刻意忽略掉她期待的目光。  不几日,她打来电话怒吼:“你这个不孝女!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听得我心惊胆战。她好像好久没有这么激动了。让我仔细想想……  小时候,她就是一个天生的骗子,记得每次同学打电话找我出去玩,如果我没有写完
期刊
当年,周恩来总理有一只钢纸箱(钢纸是经特殊工艺处理的特种纸,多用做绝缘材料和隔热材料等),那是他在1954年出席日内瓦会议时购买的。  从那以后,周恩来每次出国访问,都要随身带上这只钢纸箱,因为在这只钢纸箱里,一直隐藏着周恩来的一个重要秘密……  1963年12月14日,周恩来出访埃及,下榻在开罗国宾馆。晚上9点多钟,一辆黑色轿车从宾馆驶了出来。聚集在门外的外国记者见是周恩来的专车,当即驾车追踪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