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很重要,人人都知道!光看在试卷中的30分的分值就毋庸置疑,可是真正能够写好作文的却并不多。现在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唉声叹气,害怕写作文。语文教师教作文更是如履薄冰。作文课成为很多师生最害怕、最头疼的课!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更好的完成作文教学,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1、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不论哪一年级的学生,写作能力还是知识水平都不在同一水平线上,采用同一尺度的命题作文方式,不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最佳水平,尤其是习作能力差的学生有畏难情绪,因此我引导学生把生活和习作结合起来,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回归生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自己熟悉的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生活,疏通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从而触发他们的情感和神经。如在一次习作课上,我根据当天风很大的天气情况,让学生以“今天的风真大啊……”开头写一段话。由于学生都有真切的体会,一个个写起来毫不费力,有的用童话的形式,写自己就是那个“黄风怪”;有的通过狂风中的景物的变化突出风大;有的参照老舍先生的《风》写出了狂风中挣扎的人们……尽管大家的文章良莠不齐,但都写出了真情实感。
2、多鼓励,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我手写我口,写我心”,作文是孩子心迹的流露,是孩子智慧的结晶,我们要用博大的胸怀去阅读,用赏识的眼光去评议,讲评课上,教师的重点讲评要放在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处,即使一个词,一个句子用得好,都要提出表扬。在一次习作课上,一位学生在记叙同学拾金不昧的事情时,用了一个非常新颖的题目《他做对了一道乘法题》,我有意在班里表扬了他,并给了他一个“最佳题目奖”。另一位男同学善于观察生活,作文写得棒极了,我就鼓励他:“你能用一双慧眼来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心来写作,使文章生动感人,老师真为你骄傲!”我们拿着“放大镜”去观察,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加以肯定,适时表扬,学生习作的劲头会越来越大。
3、增强学生练笔的劲头。每一个人都有进取心,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我让学生把讲评过的作文或装订成册,配上精美的小插图在班内传阅,或以“手抄报”的形式,图文并茂,在班内张贴。我倡议班内几个爱好文学的学生组织了 “快乐文学社”,主要以黑板报或手抄报的形式刊发班内的优秀习作,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人欣赏,被采用,心中的成就感自不必说,写作的欲望更强烈了。
二、多阅读,解决文章之源头
课外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许多作家、学者成功的经验表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且广泛阅读。
1、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如学习了《嫦娥奔月》后,让学生收集如《开天辟地》、《女蜗补天》等许多中国古代有名的神话故事。此外,开展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等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2、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特点。为此,我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3、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阅读方法,拓宽阅读渠道。如,教学《新型玻璃》前,布置学生翻阅与课文相关,相近的文章、资料等。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习兴趣大增,课堂上竞相发言,各种有创意的构想如汩汩泉水涌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再读读原汁原味的作品或类似的书,使知识纵横沟通。其次,根据不同文体,进行分类指导。各种课外读物的阅读方法是不同的,应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怎样阅读连环画、童话、寓言、故事、小说、科普读物、优秀作文和少儿报刊进行分类指导。如指导学生读《小学生学习报》,运用浏览和细读两种方法,指导学生拿到报纸先统览全貌,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然后选择重要的、新鲜的和自己感兴趣的细读。还要教给学生根据专题收集资料剪贴、写摘要、做卡片的方法。第三,重视技能训练,培养阅读方法。我们重视加强阅读步骤与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粗读,要求能了解主要内容,并能简要复述。第二步细读,理解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第三步熟读,要求写读书笔记。
4、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小学生乐意阅读、有效阅讀、享受阅读。在指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训练读书用眼的习惯、训练阅读时用脑的习惯、训练定时阅读和限时阅读的习惯、训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
三、感悟生活,勤于练习
要教学生会读无字之书——感悟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写作的活水,我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增强对各种新变化的敏感性,留心发现它,抓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将看到的生活内容用丰富多彩片断形式反映它,做“生活的有心人”。单靠全学期8篇作文的隔周训练远远不够,要挤出时间让学生进行读写及口语训练,勤动笔,勤记日记或周记,常写常改,日积月累,写作技巧娴熟了,文章自然就生动了。
四、抓好作文评改
作文批改需要我们树立一种全新理念,通过批改调动作文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其智力,培养其能力,把作文写、改、评乃至命题的权力全部交还给学生。可实行集体批改、学生自改、同桌互改、教师面批等形式,让学生在批改中长见识、受启发,达到“以改促写”目的,同时大大缩短批改周期,也使广大语文教师从批改作文的繁重工作中解放出来。
1、教方法,让学生会改。首先,学生自改,看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其次,互改,注意:既省时又要质量。批改要抓关键,抓重点。看中心是否明确,段落是否分明,观点是否正确,文风是否端正,语言是否通顺,字体是否工整,标点是否恰当。再次,批语有共同要求。告诉学生要有针对性,多表扬,少批评。也可分小组,让学生互改。可把全班学生分组,四人一组,任命一组长负责批改。批改时,小组内两人批改一本,看完后与本组同学交换看,发现错批、漏批或批语不当的及时转告组长。每生个分,组长集中四人分数进行平均,然后将平均分写在作文本上,并分别签名。
2、让学生写改后的体会。作者仔细看批改后的作文,要既看原文,又要看批语,改正错字,病句,甚至重写,然后对照别人作文的优点,写出此次作文的感受或受到的启示,以及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见。这样,使自己的作文每次都有一个升华过程。
3、教师再审阅,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写完作文后记,再次交上来,教师既看原文,又看批语,还看后记,并随时做审阅记录,为讲评收集素材。看原文以了解学生写作;看批语,以掌握互评情况;阅后记,以发现学生收益。
4、讲评作文,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经过浏览审阅,对全班学生作文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在写出讲评提要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每次作文情况作出概括总结,并抓住普遍性的问题重点讲评。讲评要每次侧重一两个重点。
通过做好了以上四个这些训练,学生对作文将再不会说“爱你不容易了”,因为,写作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自然的倾诉,是真情的流淌,这已经不是很困难的事了。因为我们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一、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1、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不论哪一年级的学生,写作能力还是知识水平都不在同一水平线上,采用同一尺度的命题作文方式,不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最佳水平,尤其是习作能力差的学生有畏难情绪,因此我引导学生把生活和习作结合起来,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回归生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自己熟悉的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生活,疏通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从而触发他们的情感和神经。如在一次习作课上,我根据当天风很大的天气情况,让学生以“今天的风真大啊……”开头写一段话。由于学生都有真切的体会,一个个写起来毫不费力,有的用童话的形式,写自己就是那个“黄风怪”;有的通过狂风中的景物的变化突出风大;有的参照老舍先生的《风》写出了狂风中挣扎的人们……尽管大家的文章良莠不齐,但都写出了真情实感。
2、多鼓励,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我手写我口,写我心”,作文是孩子心迹的流露,是孩子智慧的结晶,我们要用博大的胸怀去阅读,用赏识的眼光去评议,讲评课上,教师的重点讲评要放在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处,即使一个词,一个句子用得好,都要提出表扬。在一次习作课上,一位学生在记叙同学拾金不昧的事情时,用了一个非常新颖的题目《他做对了一道乘法题》,我有意在班里表扬了他,并给了他一个“最佳题目奖”。另一位男同学善于观察生活,作文写得棒极了,我就鼓励他:“你能用一双慧眼来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心来写作,使文章生动感人,老师真为你骄傲!”我们拿着“放大镜”去观察,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加以肯定,适时表扬,学生习作的劲头会越来越大。
3、增强学生练笔的劲头。每一个人都有进取心,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我让学生把讲评过的作文或装订成册,配上精美的小插图在班内传阅,或以“手抄报”的形式,图文并茂,在班内张贴。我倡议班内几个爱好文学的学生组织了 “快乐文学社”,主要以黑板报或手抄报的形式刊发班内的优秀习作,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人欣赏,被采用,心中的成就感自不必说,写作的欲望更强烈了。
二、多阅读,解决文章之源头
课外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许多作家、学者成功的经验表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且广泛阅读。
1、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如学习了《嫦娥奔月》后,让学生收集如《开天辟地》、《女蜗补天》等许多中国古代有名的神话故事。此外,开展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等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2、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特点。为此,我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3、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阅读方法,拓宽阅读渠道。如,教学《新型玻璃》前,布置学生翻阅与课文相关,相近的文章、资料等。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习兴趣大增,课堂上竞相发言,各种有创意的构想如汩汩泉水涌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再读读原汁原味的作品或类似的书,使知识纵横沟通。其次,根据不同文体,进行分类指导。各种课外读物的阅读方法是不同的,应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怎样阅读连环画、童话、寓言、故事、小说、科普读物、优秀作文和少儿报刊进行分类指导。如指导学生读《小学生学习报》,运用浏览和细读两种方法,指导学生拿到报纸先统览全貌,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然后选择重要的、新鲜的和自己感兴趣的细读。还要教给学生根据专题收集资料剪贴、写摘要、做卡片的方法。第三,重视技能训练,培养阅读方法。我们重视加强阅读步骤与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粗读,要求能了解主要内容,并能简要复述。第二步细读,理解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第三步熟读,要求写读书笔记。
4、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小学生乐意阅读、有效阅讀、享受阅读。在指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训练读书用眼的习惯、训练阅读时用脑的习惯、训练定时阅读和限时阅读的习惯、训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
三、感悟生活,勤于练习
要教学生会读无字之书——感悟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写作的活水,我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增强对各种新变化的敏感性,留心发现它,抓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将看到的生活内容用丰富多彩片断形式反映它,做“生活的有心人”。单靠全学期8篇作文的隔周训练远远不够,要挤出时间让学生进行读写及口语训练,勤动笔,勤记日记或周记,常写常改,日积月累,写作技巧娴熟了,文章自然就生动了。
四、抓好作文评改
作文批改需要我们树立一种全新理念,通过批改调动作文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其智力,培养其能力,把作文写、改、评乃至命题的权力全部交还给学生。可实行集体批改、学生自改、同桌互改、教师面批等形式,让学生在批改中长见识、受启发,达到“以改促写”目的,同时大大缩短批改周期,也使广大语文教师从批改作文的繁重工作中解放出来。
1、教方法,让学生会改。首先,学生自改,看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其次,互改,注意:既省时又要质量。批改要抓关键,抓重点。看中心是否明确,段落是否分明,观点是否正确,文风是否端正,语言是否通顺,字体是否工整,标点是否恰当。再次,批语有共同要求。告诉学生要有针对性,多表扬,少批评。也可分小组,让学生互改。可把全班学生分组,四人一组,任命一组长负责批改。批改时,小组内两人批改一本,看完后与本组同学交换看,发现错批、漏批或批语不当的及时转告组长。每生个分,组长集中四人分数进行平均,然后将平均分写在作文本上,并分别签名。
2、让学生写改后的体会。作者仔细看批改后的作文,要既看原文,又要看批语,改正错字,病句,甚至重写,然后对照别人作文的优点,写出此次作文的感受或受到的启示,以及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见。这样,使自己的作文每次都有一个升华过程。
3、教师再审阅,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写完作文后记,再次交上来,教师既看原文,又看批语,还看后记,并随时做审阅记录,为讲评收集素材。看原文以了解学生写作;看批语,以掌握互评情况;阅后记,以发现学生收益。
4、讲评作文,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经过浏览审阅,对全班学生作文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在写出讲评提要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每次作文情况作出概括总结,并抓住普遍性的问题重点讲评。讲评要每次侧重一两个重点。
通过做好了以上四个这些训练,学生对作文将再不会说“爱你不容易了”,因为,写作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自然的倾诉,是真情的流淌,这已经不是很困难的事了。因为我们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