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快速阅读训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有人曾统计过这样几个数字:公元1500年以前,欧洲一年的书,最多不超过1000卷;1950年,即过了四个半世纪后,速度突然加快,欧洲一年的印书竟达12万卷;到60年代中期,全世界的出版量,竟达一天1000种的巨大数字。目前,全世界每年书刊出版总量是:期刊3600多万种,图书7800多万种。面对信息的汪洋和激情的书山,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阅读法已无法应付,而快速阅读的方法已经成为迎接信息社会挑战的有力武器。
在这知识经济的时代,就尽快培养人才来说,快速阅读已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了。此外,从现代科学知识的构成来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边缘科学不断出现,一定的知识结构往往与许多学科的基本知识相关;同时,学生毕业后所要从事的实际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学生在校时就应该打好广博的知识基础,以便将来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这点来讲,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是当前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让学生多读多写,规定了阅读写作量,并提出阅读速度的要求。初中生阅读速度每分钟应达到500字,理解率要达到70%。但据笔者对我校学生抽样调查,只有3%的学生达到这一要求。鉴于此,在语文学习中,必须加强快速阅读的训练。
叶圣陶先生在40年代就对快速阅读有过论述,他说:“……还有一项,就是阅读的速度……不用说,阅读必须以精细正确为前提,能精细正确了,是否敏捷迅速却是制定成绩应该注意的。”近年来,对于作为一种方法和技巧的快速阅读法,语文界越来越重视,并逐步渗透到考试之中。这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的试题覆盖面广了,阅读量也增大了,考生普遍反映时间紧张,有少数同学甚至来不及完成试题,因此在初中阶段加强阅读的速度训练是非常必要而迫切的。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其意义远不限于此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阅读方面的潜能很大,一般人也就发挥了10%,如果经过科学方法的训练,那么人的阅读潜能是可以得到更大程度开发的。
二、快速阅读是中学语文学习可行而又有效的途径
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如何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何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这是十分迫切的问题。
赞可夫说:“如果我们给予学生的大大低于他的能力,那么,他的发展就进行得缓慢无力,学生的智力情感和意志也和肌肉一样,如果不加强锻炼和给予正常的负担,它们反而衰退,不但得不到相当大的改进,有的还会变得迟钝起来。”要使学生的能力、智力、意志得到“相当大的改进”,就必须加紧“锻炼和给以正常的负担”,而快速阅读法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研究也表明,具备速读能力的学生比读得慢的学生成绩优良,因为速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合理学习的进程。
东晋杰出诗人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讲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种读书法,在古人中是独树一帜的。他从不穿凿附会,不斤斤计较,而是通览全篇,取其精华,得其真趣。这事实上反映了速读的应用及其收效。
近几年来,我试着运用快速阅读法进行教学(刚开始时,可以适当放慢速度),限定时间让学生读完一篇文章,使他们形成定时阅读的意识和习惯,接着是逐步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并在理解程度上提出具体要求——检查方法分为口头抢答或书面回答。随着训练的深入,难度逐渐加大,速度也相应加快。现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例,略作说明。这篇文章从内容上看,学生是生疏的,从篇幅看,是较长的(约3900多个字),读一遍约要25分钟,加上半白话半文言的文字,学生学起来不易产生兴趣。我把教学内容和过程分成两大部分,即表层速读和深层速读。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是“表层速读”。让学生用心听清我根据课文内容拟的5个小题目,然后给学生5分钟时间通读全文。5分钟以后,学生合上书本,我口述问题,学生抢答,或指名回答,再请其他同学补充,纠正前一个学生的发言。5个小题目是:
(1)课文节选自哪部小说?
(2)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3)课文中写到哪些人物?
(4)随着故事情节推进,作者写了哪几个地点?
(5)各个地点发生了哪些事?(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
其次是“深层速读”。我打出投影,要求学生看清题目后用5分钟有针对性地再看一遍课文。这2个题目是:
(1)作者是从哪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描写鲁达的三拳的?
(2)作者刻画鲁达和郑屠这两个人物各“妙”在什么地方?
五分钟以后,学生可以看书,进行讨论答题。广泛的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文章表层内容和深层内涵的理解。
用这种方法学习,学生普遍感到精力集中,思维活跃,提高了思维效率,大家反映记得牢,印象深,课堂上昏昏欲睡的现象没有了,也有助于平时拖沓懒散的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由于快速阅读训练要求既快又准,还有竞赛性质,从而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他们相信,即使是有一定难度的文章,只要认真阅读,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读懂的。同时,快速阅读的训练,也给我们找到了一条新的语文学习的途径。
从训练方法上说,要想提高学生的速读能力,一定要从训练默读入手。由于默读不再赋予词以声音,而直接将字面上的字同意思联系,所以速度较快。一般来说,汉语朗读每分钟仅150-200字,而默读每分钟却可多达400-600,甚至800字。因此要想提高
速读能力,应先从默读练起。其次是通过训练把逐字逐句地读,改为逐行逐段地读。
阅读时,有的人一字或几个字一顿,速度慢,数量少;有的人则能以短语或句子为单位,一眼扫过,即可以捕捉一句或几句,阅读广度较大,数量较多。快速阅读的训练就是要求学生逐步达到“一目十行”的高速度。
从训练类型上说,除了列出问题,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回答以外,用写提纲的方式进行快速训练,效果也很好。因为快速阅读的理解程度如何,首先反映在对文章思路和结构的理解上,而列提纲正是要求学生对文章思路和结构的理解进行浓缩、用简练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所以,能够列出比较完整正确的提纲,就说明对文章已经基本读懂了。
快速阅读不限于在课内,其作用与效果还明显地体现在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上。学生日常除了要精读一些必要文章外,还要涉猎大量的参考资料、报刊杂志、文学著作,而快速阅读可以使他们以最短的时间,从大量文字中筛选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数据、事例等等,这对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是非常有益的。
由此可见,快速阅读训练确实不失为一种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三、快速阅读训练的重要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目前,各国阅读专家已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快速阅读技巧的应用和推广方面,特别是发达国家,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越来越重视,快速阅读的教学越来越普及,快速阅读的方法为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接受。
为了适应快节奏、高速度发展的时代需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语文教改必须加步伐,而快速阅读训练则是可取的途径。应明确快速阅读是最优化投资,尤其对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发展,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思维和性格的培养,道德情操的熏陶以及智力的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人曾统计过这样几个数字:公元1500年以前,欧洲一年的书,最多不超过1000卷;1950年,即过了四个半世纪后,速度突然加快,欧洲一年的印书竟达12万卷;到60年代中期,全世界的出版量,竟达一天1000种的巨大数字。目前,全世界每年书刊出版总量是:期刊3600多万种,图书7800多万种。面对信息的汪洋和激情的书山,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阅读法已无法应付,而快速阅读的方法已经成为迎接信息社会挑战的有力武器。
在这知识经济的时代,就尽快培养人才来说,快速阅读已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了。此外,从现代科学知识的构成来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边缘科学不断出现,一定的知识结构往往与许多学科的基本知识相关;同时,学生毕业后所要从事的实际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学生在校时就应该打好广博的知识基础,以便将来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这点来讲,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是当前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让学生多读多写,规定了阅读写作量,并提出阅读速度的要求。初中生阅读速度每分钟应达到500字,理解率要达到70%。但据笔者对我校学生抽样调查,只有3%的学生达到这一要求。鉴于此,在语文学习中,必须加强快速阅读的训练。
叶圣陶先生在40年代就对快速阅读有过论述,他说:“……还有一项,就是阅读的速度……不用说,阅读必须以精细正确为前提,能精细正确了,是否敏捷迅速却是制定成绩应该注意的。”近年来,对于作为一种方法和技巧的快速阅读法,语文界越来越重视,并逐步渗透到考试之中。这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的试题覆盖面广了,阅读量也增大了,考生普遍反映时间紧张,有少数同学甚至来不及完成试题,因此在初中阶段加强阅读的速度训练是非常必要而迫切的。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其意义远不限于此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阅读方面的潜能很大,一般人也就发挥了10%,如果经过科学方法的训练,那么人的阅读潜能是可以得到更大程度开发的。
二、快速阅读是中学语文学习可行而又有效的途径
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如何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何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这是十分迫切的问题。
赞可夫说:“如果我们给予学生的大大低于他的能力,那么,他的发展就进行得缓慢无力,学生的智力情感和意志也和肌肉一样,如果不加强锻炼和给予正常的负担,它们反而衰退,不但得不到相当大的改进,有的还会变得迟钝起来。”要使学生的能力、智力、意志得到“相当大的改进”,就必须加紧“锻炼和给以正常的负担”,而快速阅读法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研究也表明,具备速读能力的学生比读得慢的学生成绩优良,因为速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合理学习的进程。
东晋杰出诗人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讲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种读书法,在古人中是独树一帜的。他从不穿凿附会,不斤斤计较,而是通览全篇,取其精华,得其真趣。这事实上反映了速读的应用及其收效。
近几年来,我试着运用快速阅读法进行教学(刚开始时,可以适当放慢速度),限定时间让学生读完一篇文章,使他们形成定时阅读的意识和习惯,接着是逐步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并在理解程度上提出具体要求——检查方法分为口头抢答或书面回答。随着训练的深入,难度逐渐加大,速度也相应加快。现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例,略作说明。这篇文章从内容上看,学生是生疏的,从篇幅看,是较长的(约3900多个字),读一遍约要25分钟,加上半白话半文言的文字,学生学起来不易产生兴趣。我把教学内容和过程分成两大部分,即表层速读和深层速读。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是“表层速读”。让学生用心听清我根据课文内容拟的5个小题目,然后给学生5分钟时间通读全文。5分钟以后,学生合上书本,我口述问题,学生抢答,或指名回答,再请其他同学补充,纠正前一个学生的发言。5个小题目是:
(1)课文节选自哪部小说?
(2)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3)课文中写到哪些人物?
(4)随着故事情节推进,作者写了哪几个地点?
(5)各个地点发生了哪些事?(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
其次是“深层速读”。我打出投影,要求学生看清题目后用5分钟有针对性地再看一遍课文。这2个题目是:
(1)作者是从哪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描写鲁达的三拳的?
(2)作者刻画鲁达和郑屠这两个人物各“妙”在什么地方?
五分钟以后,学生可以看书,进行讨论答题。广泛的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文章表层内容和深层内涵的理解。
用这种方法学习,学生普遍感到精力集中,思维活跃,提高了思维效率,大家反映记得牢,印象深,课堂上昏昏欲睡的现象没有了,也有助于平时拖沓懒散的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由于快速阅读训练要求既快又准,还有竞赛性质,从而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他们相信,即使是有一定难度的文章,只要认真阅读,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读懂的。同时,快速阅读的训练,也给我们找到了一条新的语文学习的途径。
从训练方法上说,要想提高学生的速读能力,一定要从训练默读入手。由于默读不再赋予词以声音,而直接将字面上的字同意思联系,所以速度较快。一般来说,汉语朗读每分钟仅150-200字,而默读每分钟却可多达400-600,甚至800字。因此要想提高
速读能力,应先从默读练起。其次是通过训练把逐字逐句地读,改为逐行逐段地读。
阅读时,有的人一字或几个字一顿,速度慢,数量少;有的人则能以短语或句子为单位,一眼扫过,即可以捕捉一句或几句,阅读广度较大,数量较多。快速阅读的训练就是要求学生逐步达到“一目十行”的高速度。
从训练类型上说,除了列出问题,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回答以外,用写提纲的方式进行快速训练,效果也很好。因为快速阅读的理解程度如何,首先反映在对文章思路和结构的理解上,而列提纲正是要求学生对文章思路和结构的理解进行浓缩、用简练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所以,能够列出比较完整正确的提纲,就说明对文章已经基本读懂了。
快速阅读不限于在课内,其作用与效果还明显地体现在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上。学生日常除了要精读一些必要文章外,还要涉猎大量的参考资料、报刊杂志、文学著作,而快速阅读可以使他们以最短的时间,从大量文字中筛选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数据、事例等等,这对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是非常有益的。
由此可见,快速阅读训练确实不失为一种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三、快速阅读训练的重要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目前,各国阅读专家已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快速阅读技巧的应用和推广方面,特别是发达国家,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越来越重视,快速阅读的教学越来越普及,快速阅读的方法为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接受。
为了适应快节奏、高速度发展的时代需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语文教改必须加步伐,而快速阅读训练则是可取的途径。应明确快速阅读是最优化投资,尤其对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发展,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思维和性格的培养,道德情操的熏陶以及智力的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