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部门是重要的涉农部门,粮食流通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服务“三农”。“十五”期间,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十一五”期间,粮食部门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调控监管,发展现代粮食流通,引导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粮食生产是农业的重中之重,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粮食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中央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但是,从长远来看,我国农业基础薄弱,耕地和淡水资源压力不断加大,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而粮食消费需求则呈刚性增长,特别是随着加工业的发展,粮食需求逐年攀升,使完成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努力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任务变得非常艰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当前最关键的是坚持两点:一是切实保护好耕地和基本农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业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调动和保护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和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今年,我国在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民的补贴力度。这些政策措施,将对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发展粮食生产,重点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促进主产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我国13个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2005年粮食收购量占全国总量的94%,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为促进主产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中央制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应继续向主产区倾斜,改善主产区粮食生产和流通条件,加快主产区商品粮基地建设步伐,充分调动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为全国提供必要的商品粮源和调控粮源。二是高度重视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粮食生产。7个粮食主销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粮食自给率低。主销区抓好粮食生产,必须保护好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重点发展口粮生产,保持必要的自给率。11个粮食产销平衡区多属西南和西北的边疆地区、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这类地区必须把发展粮食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保持本地区产销基本平衡的格局。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产粮大县和种粮大户,在增加本地粮食供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比照主产区的政策对其给予重点支持。三是切实搞好粮食产销衔接。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有效的产销合作方式,在促进主产区粮食顺畅流通、增加主产区种粮农民收入、稳定销区粮源供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应通过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和利益协调机制,促进多元化产销合作格局的形成。
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
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一个重要方面是用工业化的手段改造农业,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延长粮食生产的产业链,将粮食生产、经营、加工的一部分利益留给粮食主产区、留给农村、留给农民,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增添活力。
向粮食生产领域延伸,发展粮食订单生产、订单收购,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粮食生产效益。近年来,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粮食部门努力改变过去“收原粮、卖原粮”的单一经营模式,根据市场发展需要,积极发展粮食订单生产、订单收购,通过“公司+基地”、“基地连农户”等多种形式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同时,立足于粮食订单生产,粮食部门通过积极培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粮食产业化经营。截至2005年底,全国国有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发展到1442个,其中粮食购销企业712个。今后,粮食部门将继续把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培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作为工作重点,引导企业与种粮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以降低种粮农民的生产经营风险。
向粮食加工领域延伸,发展粮食精深加工,提高粮食附加值,让农民分享粮食加工增值利益。广大农民和粮食主产区大都延续着产原粮、卖原粮的传统经营方式,这是生产粮食不如种植经济作物收益高,种粮不赚钱、种粮附加值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粮食精深加工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粮食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在3∶1以上,而目前我国只有0.5∶1。通过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粮食附加值,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前景。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关键是要积极培育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实现企业和农民双赢。因此,应加快以粮食购销和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粮食产业化体系建设,加大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对以粮油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应在流动资金贷款、技术改造、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加快形成以粮食精深加工和深度开发为主的优势产业。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食精深加工的支持要向主产区倾斜,推动主产区将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切实让种粮农民从发展粮食生产中得到实惠。
充分发挥流通对粮食生产的导向作用,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粮食品种,提升粮食品质,提高种粮效益。目前,我国粮食的优质品种不少,但由于分散种植、小批量生产、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等原因,难以做到单收单储单加工,难以生产出优质粮食,难以卖出较高价格,影响了粮食品质和种粮效益。粮食部门居于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易于掌握市场行情,了解消费需求变化,能够通过订单生产、订单收购和发布信息等形式,引导农户种植适合市场需要的优质品种,发展优质粮油品种生产基地,做到单收单储单销,实现优质优价。今后,粮食部门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和技术指导,使农民生产的粮食符合加工企业的需要,促进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发展专用、优质粮食生产。
加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和监管
粮食流通工作关系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随着粮食产需和供求关系的改善,部分粮食品种的价格下行压力较大,粮食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加。因此,加强粮食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保持粮食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和合法权益,就成为粮食部门的重要任务。当前,粮食部门应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对粮食工作进行准确定位,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完善服务“三农”的政策措施,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促进粮食生产与流通协调发展。
坚持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今年2月底,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调整和完善了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机制、费用补贴机制和粮食监管机制。为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部门应按照要求,指导托市收购的企业和地方粮食部门抓紧做好各项工作,安排指定库点,落实资金费用、仓储容量,并会同有关部门努力完善这项惠农政策。
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积极发挥主渠道和多渠道的作用。在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的基础上,今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重点是: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企业组织结构创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切实做到政企分开。通过改革,促进国有粮食企业积极参与粮食产业化经营,使其更加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更加适应发展现代粮食流通的要求,继续在粮食流通中有效发挥主渠道作用。同时,鼓励和引导多种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粮食,发展产业化经营,在促进粮食产销衔接上发挥重要作用。
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措施,使粮食价格稳定在合理水平。加强中央储备粮的行政管理,健全垂直管理体系,充实地方储备粮规模,调整储备粮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大局。健全粮食监测预警系统,完善粮食价格监测体系和粮食供求、质量、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完善粮食应急机制。在立足国内粮食基本自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灵活运用进出口手段调剂国内粮食余缺。对不实行最低收购价的主要粮食品种,政府也要采取有效措施调节供求,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和“谷贱伤农”现象。同时,进一步健全粮食宏观调控机制,增强调控的预见性,有效防止粮食市场过度波动,努力实现粮食供求“紧平衡”的调控目标,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和种粮积极性。
依法加强对粮食流通的监管,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继续培育、发展和规范多种粮食市场主体,健全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鼓励和引导各类符合资质的市场主体从事粮食收购与经营活动,开展公平竞争,活跃粮食流通。粮食部门应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依法加强对粮食收购市场的监管执法,规范粮食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严肃查处粮食收购中无证经营、短斤少两、压级压价、拖欠粮款等坑农害农行为,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做好政策性粮食收购和销售的监督检查,继续做好“放心粮油”进农村工作,维护居民粮食消费安全。
(作者为国家粮食局局长)
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粮食生产是农业的重中之重,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粮食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中央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但是,从长远来看,我国农业基础薄弱,耕地和淡水资源压力不断加大,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而粮食消费需求则呈刚性增长,特别是随着加工业的发展,粮食需求逐年攀升,使完成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努力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任务变得非常艰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当前最关键的是坚持两点:一是切实保护好耕地和基本农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业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调动和保护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和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今年,我国在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民的补贴力度。这些政策措施,将对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发展粮食生产,重点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促进主产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我国13个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2005年粮食收购量占全国总量的94%,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为促进主产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中央制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应继续向主产区倾斜,改善主产区粮食生产和流通条件,加快主产区商品粮基地建设步伐,充分调动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为全国提供必要的商品粮源和调控粮源。二是高度重视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粮食生产。7个粮食主销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粮食自给率低。主销区抓好粮食生产,必须保护好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重点发展口粮生产,保持必要的自给率。11个粮食产销平衡区多属西南和西北的边疆地区、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这类地区必须把发展粮食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保持本地区产销基本平衡的格局。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产粮大县和种粮大户,在增加本地粮食供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比照主产区的政策对其给予重点支持。三是切实搞好粮食产销衔接。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有效的产销合作方式,在促进主产区粮食顺畅流通、增加主产区种粮农民收入、稳定销区粮源供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应通过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和利益协调机制,促进多元化产销合作格局的形成。
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
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一个重要方面是用工业化的手段改造农业,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延长粮食生产的产业链,将粮食生产、经营、加工的一部分利益留给粮食主产区、留给农村、留给农民,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增添活力。
向粮食生产领域延伸,发展粮食订单生产、订单收购,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粮食生产效益。近年来,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粮食部门努力改变过去“收原粮、卖原粮”的单一经营模式,根据市场发展需要,积极发展粮食订单生产、订单收购,通过“公司+基地”、“基地连农户”等多种形式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同时,立足于粮食订单生产,粮食部门通过积极培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粮食产业化经营。截至2005年底,全国国有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发展到1442个,其中粮食购销企业712个。今后,粮食部门将继续把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培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作为工作重点,引导企业与种粮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以降低种粮农民的生产经营风险。
向粮食加工领域延伸,发展粮食精深加工,提高粮食附加值,让农民分享粮食加工增值利益。广大农民和粮食主产区大都延续着产原粮、卖原粮的传统经营方式,这是生产粮食不如种植经济作物收益高,种粮不赚钱、种粮附加值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粮食精深加工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粮食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在3∶1以上,而目前我国只有0.5∶1。通过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粮食附加值,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前景。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关键是要积极培育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实现企业和农民双赢。因此,应加快以粮食购销和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粮食产业化体系建设,加大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对以粮油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应在流动资金贷款、技术改造、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加快形成以粮食精深加工和深度开发为主的优势产业。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食精深加工的支持要向主产区倾斜,推动主产区将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切实让种粮农民从发展粮食生产中得到实惠。
充分发挥流通对粮食生产的导向作用,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粮食品种,提升粮食品质,提高种粮效益。目前,我国粮食的优质品种不少,但由于分散种植、小批量生产、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等原因,难以做到单收单储单加工,难以生产出优质粮食,难以卖出较高价格,影响了粮食品质和种粮效益。粮食部门居于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易于掌握市场行情,了解消费需求变化,能够通过订单生产、订单收购和发布信息等形式,引导农户种植适合市场需要的优质品种,发展优质粮油品种生产基地,做到单收单储单销,实现优质优价。今后,粮食部门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和技术指导,使农民生产的粮食符合加工企业的需要,促进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发展专用、优质粮食生产。
加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和监管
粮食流通工作关系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随着粮食产需和供求关系的改善,部分粮食品种的价格下行压力较大,粮食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加。因此,加强粮食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保持粮食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和合法权益,就成为粮食部门的重要任务。当前,粮食部门应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对粮食工作进行准确定位,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完善服务“三农”的政策措施,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促进粮食生产与流通协调发展。
坚持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今年2月底,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调整和完善了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机制、费用补贴机制和粮食监管机制。为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部门应按照要求,指导托市收购的企业和地方粮食部门抓紧做好各项工作,安排指定库点,落实资金费用、仓储容量,并会同有关部门努力完善这项惠农政策。
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积极发挥主渠道和多渠道的作用。在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的基础上,今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重点是: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企业组织结构创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切实做到政企分开。通过改革,促进国有粮食企业积极参与粮食产业化经营,使其更加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更加适应发展现代粮食流通的要求,继续在粮食流通中有效发挥主渠道作用。同时,鼓励和引导多种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粮食,发展产业化经营,在促进粮食产销衔接上发挥重要作用。
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措施,使粮食价格稳定在合理水平。加强中央储备粮的行政管理,健全垂直管理体系,充实地方储备粮规模,调整储备粮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大局。健全粮食监测预警系统,完善粮食价格监测体系和粮食供求、质量、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完善粮食应急机制。在立足国内粮食基本自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灵活运用进出口手段调剂国内粮食余缺。对不实行最低收购价的主要粮食品种,政府也要采取有效措施调节供求,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和“谷贱伤农”现象。同时,进一步健全粮食宏观调控机制,增强调控的预见性,有效防止粮食市场过度波动,努力实现粮食供求“紧平衡”的调控目标,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和种粮积极性。
依法加强对粮食流通的监管,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继续培育、发展和规范多种粮食市场主体,健全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鼓励和引导各类符合资质的市场主体从事粮食收购与经营活动,开展公平竞争,活跃粮食流通。粮食部门应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依法加强对粮食收购市场的监管执法,规范粮食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严肃查处粮食收购中无证经营、短斤少两、压级压价、拖欠粮款等坑农害农行为,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做好政策性粮食收购和销售的监督检查,继续做好“放心粮油”进农村工作,维护居民粮食消费安全。
(作者为国家粮食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