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代的青春成长记录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jia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蒙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第一批作家。王蒙在10岁时,就大量阅读了鲁迅、冰心、沈从文、巴金、刘大白、胡适、丁玲等人作品,在这些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下,他决心走向文学创作这条道路。1953年王蒙创作了首部长篇《青春万岁》,但真正给他带来盛名改变他一生的作品是他1956年在《人民文学》9月号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后恢复原名《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小说发表后,在文坛上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在发表后的4个多月的时间里,韦君宜、黄秋耘主编的《文艺学习》杂志收到了1300多篇来稿。“许多知名作家、批评家如秦兆阳、艾芜、康濯、刘宾雁、唐挚都著文参加讨论。”① 起初大多数人对《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持支持态度,后来批判的调子渐高,尤其是李希凡在《文汇报》发表长文对小说进行猛烈批判,认为作品在“刘世吾等人的典型环境”上出了问题,“在典型环境的描写上,由于作者过分的‘偏激’,竟至漫不经心地以我们现实中某些落后现象,堆积成影响这些人物性格的典型环境,而歪曲了社会现实的真实”。 ②至此,文坛上好比炸开了锅,形成一波波批评的热浪。以致于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他三番五次对王蒙及其小说做出肯定。有研究者统计,从1957年2 月至4 月,毛泽东就此共有5次谈话。③尽管如此,这部小说后来还是被列入了向党和社会主义猖狂进攻的“大毒草”的行列而惨遭批判,作者王蒙随后也被划为右派。直至1979年该小说被收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重放的鲜花》一书,才再一次受到了研究者的好评。
  但在已有研究中,大多数的研究者把它作为反官僚主义创作的标本,大多数研究者从政治性、思想性、干预生活的价值取向和现实主义的品格等方面去阐释这部作品。事实上,如果潜入文本,化身成作品中的人物,我们会发现这篇小说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涌动,这是一部特殊时代的年轻人的成长记录。小说注重个人感受和体验,有青年理想的张扬、有成长的困惑、有对爱情的憧憬和爱情到来时的甜蜜与茫然失措。王蒙在《冬雨·后记》中曾说:“即使以政治反响大大超过了预期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为例,在小说中,我对两个年轻人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机关工作以后的心灵的变化的描写,对他们的幻想、追求、真诚、失望、苦恼和自责的描写,远远超过了对官僚主义的揭露和解剖。但作品的客观效果是不能不承认的,于是人们说起反官僚主义就要举出它来。这真令人不知是荣幸、烦恼还是惭愧。当然,这也不是说反官僚主义不是小说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④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赵慧文、林震两位迥异于十七年文学作品的青年干部形象。赵慧文这位女青年干部在作品中出场不多,但是她在文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如果没有这个人物,林震和韩长新、王清泉等人的矛盾冲突仍旧可以展开,林震的理想在现实面前的屡屡受挫也能表现出来,但是林震绝不会这样迅速地成熟,形象的丰富性也将大打折扣。
  赵慧文的形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气质与外表、党的工作、爱情。首先,在气质和外表上,赵慧文有着美丽的面庞、一双闪亮的大眼睛,一袭长发,穿着打扮十分得体,而且曾是部队文工团的一员,会唱歌并有较高的音乐欣赏水平。王蒙笔下的赵慧文是优美动人的,不同于当时文学作品中男性化的女性人物书写。
  赵慧文是党的工作者,是组织部的秘书,在组织部工作了三个年头。赵慧文刚从部队转业到组织部,作为青年知识女性,身体中充满着青春的激情,怀揣着理想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她看不惯这里的事物,提出过许多意见,也与组织部的干部争吵过,但没收到什么效果,因此自觉能力不够,难以和组织部的缺点做斗争。但后来,随着林震的到来,心中熄灭已久的热情又重新燃烧起来。我们看到,赵慧文的斗争精神与心中的那份正直虽然遭受了挫折,但仍然存在着,并且在顽强地展现。
  赵慧文与林震的爱情还未完全展开便夭折了。在这爱情中他们尝到了痛苦的滋味,这爱情同样也给他们留下了淡淡却难忘的美好的回忆。文中林震22岁,赵慧文只大了他1岁,但林震的爱情史还是张白纸,而赵慧文已经结婚四年了,懂得如何去关心照顾一个人。林震刚调到组织部时,赵慧文的确是将林震看成是一个未长大的弟弟,关心他的生活,在林震遇到工作上的烦恼时,与他一起分担。由于自己的丈夫染上了官僚习气,夫妻间又缺少沟通,生了隔阂。工作上又不能有所抱负,生活暗淡乏味。最终两人闹翻了,尽管在刘世吾劝说下赵慧文没有离婚,但在心里她已经对丈夫失望透顶了,随着与林震频繁地接触,充满青年人的热情与干劲的林震便深深吸引着曾经也有着那般激情的赵慧文。因此赵慧文逐渐爱上了林震,在和林震私下交流时,原本成熟干练的她显露出小女生忸怩作态的一面,特别是从肢体动作上,赵慧文的一连串小动作都在无声的诉说着对林震特别的情感。把林震拉到自己房间,让林震坐在藤椅上,自己则“背着手靠在墙上”;一会儿“走到床边,坐下”;一会儿“抓起一个枕头,放在腿上”,一会儿又“把枕头抛开”“一个一个地捏着自己的手指”;一会儿“用手指弹着自己的腿,好象在弹一架钢琴”;一会儿又“把手放在自己的胸前”。
  后来刘世吾一语点破两人的爱情后,林震将刘世吾的话告诉了赵慧文,赵慧文的心理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斗争。“然后她甩了一下头,好像甩掉什么不愉快的心事似的转过身去了。”赵慧文最后毅然斩断两人的爱情,将自己对林震的爱深藏在内心。此时,她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赵慧文对待爱情的态度,与丁玲笔下的人物相似。丁玲左联时期的小说《韦护》中的韦护、丽嘉也面对着革命与爱情间的矛盾,韦护最终选择了革命,离开了丽嘉,作者在文末暗示丽嘉最后选择了和韦护同样的革命道路。笔者认为,赵慧文和丽嘉虽然都失去了爱情,但是赵慧文的形象比丽嘉的形象要更高大更突出。赵慧文是主动放弃爱情的,她大可不必这样做,然而她为了林震的革命前途,甘愿自己默默承受爱情的苦果;而丽嘉是一个爱情的“沉迷者”,被抛弃后才选择革命的。如果说丁玲塑造的丽嘉是一个被动参与革命的女性,那么王蒙则在其基础之上塑造了一个更主动、更果敢、敢爱敢恨的革命女性赵慧文。赵慧文的光辉形象甚至胜过了主人公林震。   林震是作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主人公,他1953年秋由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区中心小学当教员,1956年初调到区委组织部,正式成为一名党的工作者。林震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美好理想的青年人,“在他身上有着属于青春文化的最本真、最原始的一些内涵:快速反应、敏感多思、完美主义、理想主义、正直而冲动。” ⑤小说讲述林震的成长主要是表现在工作与爱情两方面。
  在工作上,从正式成为党的工作者的那刻起,林震便觉得实现人生目标的时候到了,真正的生活到来了,他兴高采烈登上区委会的台阶,而且还在自己随身携带的《拖拉机站长和总农艺师》的扉页上写了“我要做娜斯嘉那样的人,像娜斯嘉那样生活”的话。可见林震把他个人实现愿望附丽、归属于宏大的革命事业,他的那种对革命的崇拜与对党的虔诚反映出当时青年党员的真实心态。
  林震是一个极富理想主义色彩的年轻人,在遇到种种看不惯的行为时,他就会拿出党章来,很显然这是出于一种道德激情,把一切理想化的结果。林震后来意识到自己和他们力量的悬殊,单凭个人勇气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但是他并没有对革命、对党失望,而是尽一切力量去争取领导的指引(区委书记周润祥的指引),最后坚决地、迫不及待地敲响了领导同志办公室的门。
  在爱情上,林震在遇到赵慧文之前没有过爱情经历——连给某个姑娘写一封信的事都没做过。林震来到组织部后,赵慧文像一个大姐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他。林震在和赵慧文交往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爱情的悄然降临,他只感觉两人在一起时特别快乐,和她一同欣赏音乐一同吃荸荠是那么地自然美妙。后来在馄饨铺刘世吾一语道破赵慧文对林震的感情,林震这才意识自己也是爱着赵慧文的。在处理完王清泉事件后,林震凭着年轻人特有的率直和诚恳把自己对赵慧文的那份“朦朦胧胧的感觉”向赵慧文做了表白,将两人之间的那层薄薄的纸捅破。赵慧文在听完林震诚挚而深情的表白后,第一时间当然是感到羞涩,随之而来的便是感动,但为了不损害林震的前途,并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感情说出来。相信林震也明白赵慧文的心意,他最后还是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小说通过对两位年轻人形象的成功塑造,通过对他们对理想的追寻、相互倾慕的叙写,让青春的美好与困惑,单纯与复杂展露无遗,他们的青春也赋予了小说别有的动人的魅力。正如王蒙在2006年出版的《王蒙自传》中说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是我的诗……它也是青春小说……与《青春万岁》一脉相承。青春洋溢着欢唱和自信,也充斥着糊涂和苦恼。青春总是自以为是,有时候还咄咄逼人。青春投身政治,青春也燃烧情感。青春有斗争的勇气,青春也满是自卑和无奈。青春必然成长,成长又会面临失去青春的惆怅。”⑥
  在王蒙的自传中,我们发现他自身经历与作品中的林震出奇相似,都是青年共产党员,都在学校担任过教员,还都在区委工作过。创作这部作品时王蒙也是20来岁,正是因为他是一个有梦有追求的年轻人,对生活对青春的体察如此细微与真切,他才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也为我们把脉那个特殊时代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本。《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对十七年文学公式化、模式化叙写的反拨,为十七年文学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收获。
  注释:
  ①贺兴安:《王蒙评传》,作家出版社1998版,第31页。
  ②李希凡:《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文汇报》1957年2月9日。
  ③李洁非:《迷案辨踪——<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前前后后》,《长城》2009年第2期。
  ④王蒙:《冬雨·后记》,《王蒙文存》(第2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⑤王蒙:《王蒙自传》,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⑥温奉桥:《王蒙·革命·文学——王蒙文艺思想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8页。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张韵波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90年代“韩流”进入中国,韩国的流行文化已经影响中国二十年,成为中国大众文化中不可缺失的外来元素。在这期间,“韩流”自身也不断地进行代际更迭和自我创新,从而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韩剧无疑是“韩流”最重要的载体,它不仅讲述了韩国人的故事,还展示了韩国的生活方式。通过韩剧的传播,韩国的国家形象与文化软实力都得到了提升。  《来自星星的你》无疑是新一轮“韩流”来袭的象征。从2013年12
期刊
我和王春林相识在青岛海洋大学的一次会议上。那时的春林早已出道,见面前我是读过他的评论文字的,想象中觉得他该是个白面书生,可这次相见,大吃一惊,原来春林相貌高古,一部美髯,平添了多少虎虎英气,本该是个舞枪弄棒的,却偏偏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后来见得多了,觉得春林豪爽畅快,颇有江湖大侠之遗风,再读他的评论文章,细腻中含着刚健雄浑,委婉中见纵横捭阖。而且越写越多,越写越深邃。  “思想在人生边上”是王春林评
期刊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重要观点之一,就是希望作家自觉深入生活,接触基层,关心时代,关注现实,关爱民众,以创作关注和参与现实变革,以作品感应和表现时代,从而反作用于社会和时代。新时期以来的三十多年,岳阳的文艺创作成就卓著,影响巨大,不断产生出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的重要作品和重要文艺家,岳阳的文艺家被人们誉称为“文坛岳家军”。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重要精髓,也是岳阳文艺家们
期刊
真正优秀的歌词既可吟诵也可入乐,乃“能唱能走又能飞之诗也”!日前,我在数百首优秀歌词中拜读到诗人、词作家——胡述斌所作的《永远的雷锋》,大快朵颐,心折殊深。  “人海里与你相逢,我记住了你。”歌词甫一开始,就以平等对话的口吻、平视的角度作为切入点,采用第一人称进行简约而不简单的叙述,令人倍感亲切、自然。同时,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但内蕴丰富,颇具韵味,让人自然对后面的主人公——“你”产生浓厚兴趣。俗
期刊
胡光凡先生最近出版了他的文坛耕耘60年自选集《美的领悟与思考》(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煌煌巨著,上下两卷, 收集了他发表在各种刊物上的代表作品300余篇。这些作品,最早的发表于1952年,最晚的则到了2013年。60年的时光,不能说短,300余篇作品,可谓众多,作者谦虚地说“这些作品是他人生心路历程和写作生涯的一个粗略却又真实的记录”,但在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又何尝不是处处可见时代的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新历史小说”登上文学的舞台,成为小说创作格局中的先锋力量。它以与“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对立的姿势,有意识地逸出传统历史小说规范的思想与主题范畴、置换其重大题材、消解其叙事规范,表现出一种新的哲学观、历史观,从而获得新的文本特征和相应的历史意义。但是新历史小说在共性之下,因作者选材、手法的不同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刘震云的中篇纪实小说《温故一九四二》作为新历史小说较为独特的一枝,发
期刊
铁凝以小说的诗化写作引起文坛的注目,20世纪90年代又因不断引起文坛冲击力的创作成就备受批评界的关注。铁凝的创作内容是丰富的,特别是她的女性意识小说由对男权中心社会的批判进而发展到关注女性自身,从而建构了新的女性人文景观。铁凝多角度地审判女性的生命价值,讴歌女性的生命魅力;同时,也反省、解剖女性身上的传统痼疾。她的创作在关注女性生命的状态过程中,由于关注女性、同情女性、为女性的命运而思考,因而其文
期刊
先贤孔子对于水颇多称道,《论语·雍也篇》中道:“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里大概是说人的智慧可以从水的流动当中体悟出来,并从中获得生命的大欢乐。在《论语·子罕篇》中还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和延续的象征。谭仲池先生的《水和天堂》①出版已有十年,阅读起来仍新鲜如初,不染尘埃,这自然也得益于水的洁净之力。《水和天堂》一
期刊
吴正锋:2014年《文艺理论与批评》第1期发表《党性原则与湖湘气派的完美融合——读胡光凡〈美的领悟与思考〉》的评论,继此之后,2014年2月24日《文艺报》又发表《思辨与美的真诚守盼》一文。这些文章对于您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审美观为指导,致力于弘扬主流价值观的“立场坚守与价值取向”,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  今天,我们就从文艺批评标准谈起吧!您认为文艺批评有没有科学标准?我们今天提
期刊
今年是世界文豪、伟大的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诞生450周年。时至今日,当人类文化正走向全球化及后现代历史文化语境时,纪念莎士比亚还有没有意义?有人认为莎士比亚已经过时,更有甚者,在有的国际研讨会上居然有论者发声,要跟随后现代去中心化的新思潮,提出“去莎士比亚”的口号。我看这个“去莎”不是那么随意可去掉的。不说国际上,单就中国而言,莎剧的演出和研究就一直是门显学,尤其上世纪80年代以降,随着中国莎士比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