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排行榜被看做是企业发展的晴雨表,日前,中国2001年度销售额最大的500家外商投资企业由外经贸部排出座次。这500家企业的销售总额达到13472.32亿元,比上年增长2667.67亿元,同比增长19.80%。
外商在华投资企业500强已经评选了10年,这10年是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迅速成长的10年。我们欣喜地看到,500强的产品销售额逐年上升,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截至9月底,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
本年度入选的500家企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产业结构在集中的基础上趋于多元化。排在前20位的企业多集中在信息通信、电子电器和汽车领域,但综观500家企业,电力、石化、钢铁、房地产、商业零售等支柱产业和服务领域的外商投资企业逐年增多,规模越来越大,产业结构在趋于多元化的同时,逐渐趋于合理化。
2.销售规模进一步扩大。500家企业的平均销售额为26.94亿元,比上年增加5.33亿元,同比增长19.78%;其中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429家,比上年增加78家,同比增长18.18%。
3.投资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企业共有450家上榜,比上年多了1家,占上榜企业总数的90%。其中,广东省上榜企业(含深圳市)达146家,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其它上榜企业数较多的省市还有上海、江苏、北京、山东、辽宁。东部地区上榜企业的销售额为12049.12亿元,比上年增加2255.27亿元,占500家企业销售总额的89.44%。其中销售额最大的广东省(含深圳市)为3343.22亿元,占500家企业销售总额的24.82%。中部地区上榜企业共有36家,占上榜企业总数的7.2%,销售额为1168.47亿元,占500家企业销售总额的8.67%。其中销售额最大的吉林省为476.82亿元,占500家企业销售总额的3.54%。西部地区上榜企业共有14家,占上榜企业总数的2.8%,销售额为254.73亿元,占500家企业销售总额的1.89%。其中销售额最大的重庆市为102.85亿元,占500家企业销售总额的0.76%。
中国积极吸引外商投资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希望外商投资能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外商投资企业直接扩大了中国出口产业的规模,强化了中国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通过产业链的作用,对其上游、下游产业产生连锁效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规模扩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市场,对外商意味着无尽商机。据世界银行预计,如果我国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将在21世纪初的几年里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任何一家有长远战略眼光的跨国公司都不会甘心坐失商机。 在世界经济形势普遍放缓的大形势下,经济增长强劲的中国成为外资规避投资风险的最好去处之一。
中国稳定开放的投资环境为外商在华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中国政府正在积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减少世界经济形势放缓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外商在华投资的领域将更加宽广,外商投资政策更加透明,法律法规更加符合国际惯例。这些都增添了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市场及公司未来业绩的信心。500强的在华经营策略是其他外商来华投资策略的风向标。目前来华的外商直接投资仍以成本节约型为主,其中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吸引外资的主要因素,也是广东、福建等地电子零部件加工行业中,外企大量存在的根本原因之一。
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的是,由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大型跨国公司以占领中国国内市场份额为主要动机的市场开发型直接投资所占比重迅速上升。这一点在外商投资企业的本地化策略中有充分体现,从最初的人员本地化、产品本地化发展到现在的市场本地研发本地化,有些企业甚至已经提出了资本本地化。
外商投资由市场开发型取代成本节约型,将会更适合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吸收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经营策略的转变将使其成为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外商在华投资企业500强已经评选了10年,这10年是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迅速成长的10年。我们欣喜地看到,500强的产品销售额逐年上升,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截至9月底,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
本年度入选的500家企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产业结构在集中的基础上趋于多元化。排在前20位的企业多集中在信息通信、电子电器和汽车领域,但综观500家企业,电力、石化、钢铁、房地产、商业零售等支柱产业和服务领域的外商投资企业逐年增多,规模越来越大,产业结构在趋于多元化的同时,逐渐趋于合理化。
2.销售规模进一步扩大。500家企业的平均销售额为26.94亿元,比上年增加5.33亿元,同比增长19.78%;其中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429家,比上年增加78家,同比增长18.18%。
3.投资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企业共有450家上榜,比上年多了1家,占上榜企业总数的90%。其中,广东省上榜企业(含深圳市)达146家,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其它上榜企业数较多的省市还有上海、江苏、北京、山东、辽宁。东部地区上榜企业的销售额为12049.12亿元,比上年增加2255.27亿元,占500家企业销售总额的89.44%。其中销售额最大的广东省(含深圳市)为3343.22亿元,占500家企业销售总额的24.82%。中部地区上榜企业共有36家,占上榜企业总数的7.2%,销售额为1168.47亿元,占500家企业销售总额的8.67%。其中销售额最大的吉林省为476.82亿元,占500家企业销售总额的3.54%。西部地区上榜企业共有14家,占上榜企业总数的2.8%,销售额为254.73亿元,占500家企业销售总额的1.89%。其中销售额最大的重庆市为102.85亿元,占500家企业销售总额的0.76%。
中国积极吸引外商投资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希望外商投资能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外商投资企业直接扩大了中国出口产业的规模,强化了中国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通过产业链的作用,对其上游、下游产业产生连锁效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规模扩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市场,对外商意味着无尽商机。据世界银行预计,如果我国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将在21世纪初的几年里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任何一家有长远战略眼光的跨国公司都不会甘心坐失商机。 在世界经济形势普遍放缓的大形势下,经济增长强劲的中国成为外资规避投资风险的最好去处之一。
中国稳定开放的投资环境为外商在华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中国政府正在积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减少世界经济形势放缓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外商在华投资的领域将更加宽广,外商投资政策更加透明,法律法规更加符合国际惯例。这些都增添了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市场及公司未来业绩的信心。500强的在华经营策略是其他外商来华投资策略的风向标。目前来华的外商直接投资仍以成本节约型为主,其中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吸引外资的主要因素,也是广东、福建等地电子零部件加工行业中,外企大量存在的根本原因之一。
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的是,由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大型跨国公司以占领中国国内市场份额为主要动机的市场开发型直接投资所占比重迅速上升。这一点在外商投资企业的本地化策略中有充分体现,从最初的人员本地化、产品本地化发展到现在的市场本地研发本地化,有些企业甚至已经提出了资本本地化。
外商投资由市场开发型取代成本节约型,将会更适合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吸收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经营策略的转变将使其成为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