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小学教了多年毕业班语文,遗憾的是课堂总不够生动活泼,教室内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和老师进行互动,多数学生不善于提问,也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被点名回答问题的学生中,有的总是嗫嗫嚅嚅,半天不说一句话。结果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没有派上用场,仍然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充当“收音机”。反思教学,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依据课标要求,加强师生、生生面对面的口语交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科学有序的训练,使学生尽快地丰富口语交际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技巧,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堂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主渠道,是规范学生口语交际的唯一途径。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利用课前时间,训练说话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素养,我利用课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开始阶段,我让学生从看过的书报中抄录名人故事、趣闻轶事等作为说话的内容,在讲完故事后谈点自己的感想。学生在准备这“课前三分钟”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为了进一步调动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上课时我用抽签的方式来确定哪一位同学演讲,每隔一段时间还要进行评比。这样一来,每个同学课前都能积极准备。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于是进入第二阶段,我让学生讲亲身经历的、亲眼看到的和亲耳听到的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在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学生,无论他们怎么表现,我从不打断,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在,进入第三阶段,我要求学生讲学习语文的内容,可以是上一篇课文的读后感受,可以是下一篇课文的预习心得,还可以是某篇课文的相关资料。如上完《怀念母亲》一文后,在一个课前三分钟的时间,一个学生说:“《怀念母亲》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季羡林对自己没有为母亲尽孝的自责和对祖国母亲的眷恋。学了这篇课文,我对‘孝’字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要做孝子!作为一个小学生‘孝’对我们来说,是文明守纪,注意安全,不让父母操心;是考出好成绩,让父母开心;是帮助父母做家务。星期天,我在家陪伴生病的父亲,帮妈妈洗碗、扫地、喂鸡,做家务事,看到爸爸妈妈露出了笑容,我心里特别高兴。”课前三分钟的说话活动,成了学生探索知识,展示才华的一个舞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哪些原先厌学语文的学生也变得乐学语文。
二、精心设计导语,激趣教学
俗话说的好,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每節语文课上的导语我都精心设计。如上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只有一个地球》时,在观看宇航员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美景时,我设计了一段导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一句看似不经意的问:“地球,你还想称它为什么?”学生亲切的称呼:“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地球,像一个蓝色的水晶球,太空的云彩为他披上了一层魔幻的色彩。”“地球,像一颗漂亮的水晶球,不断向四周绽放出冰蓝色的光。”“地球像一个蓝色的玻璃球,在宇宙中游戏。”“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地球像人类的母亲,人类像地球的孩子。”“地球像蔚蓝的大海,渺小的人类只是汇入大海的一颗水滴。”“地球是人类美丽的花园。”这些话语,跳动着孩子们灵性的思想火花。这样就拉近了孩子们与地球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三、寻找议论话题,鼓励发言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要充分尊重学生,树立学生主体观念,因此,教师要构建一个让学生合作探究的平台,并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在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我采用激趣的方式,引发学生联想:“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是童年快乐生活情景,牵引着我们的记忆之船远航,勾起我们无边的遐想。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打开记忆之门,说出一两件你最难忘的趣事,和大家共同分享你的快乐吧!”说到童年趣事,学生争先恐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个男孩子说:“我最难忘的就是爸爸带我去小河游泳,河里有鱼,我们就边游泳边抓鱼。”还有其他同学也踊跃发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班上一个平时从不主动发言的女孩举手了,我让她站起来说。她说:“我最怀念和我奶奶在一起的时光。每天一大早奶奶就帮我梳头,然后带我去菜地,给菜浇水除草,晚上我跟奶奶一起睡觉,奶奶给我讲她的经历。虽然平淡却让我最怀念。”同学们鼓起了掌。我再由学生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引入文本的解读:“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童年趣事,那么文中少年闰土还给鲁迅讲了其他趣事吗,大家发挥想象,写一写,再说一说”。“田沟里抓鱼,挖泥鳅。”“夏天的夜晚,捉萤火虫。”“山丘上采野果。”学生情绪高涨,完全陶醉在这轻松快乐的氛围里,学生的智慧在课堂里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四、安排活动任务,开启心智
安排活动任务,借助讨论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如教《凡卡》一课,置疑设问,“乡下爷爷能收到凡卡写的吗?”“凡卡能摆脱悲惨的命运吗?”班上同学分成两大组进行讨论,一组认为“凡卡给爷爷的信上根本没有写地址,乡下那么多,爷爷能收到吗?” “九岁的凡卡,在寒冷的天气,没有鞋子,不认识路,他回不了家,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另一组认为“好心的邮差会帮凡卡把信送到爷爷手中。”“爷爷收到信后,会来接走凡卡。”“凡卡自己会想办法逃走,脱离苦海。”学生踊跃参与,说得主动,说得热烈,说得尽兴,下课的铃声响了,可学生还是说个不休。学生在这样兴致勃勃的辩论过程中,口语交际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培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所以语文教学应创造一切机会给学生说话,释放学生积郁在内心很久的激情,让学生喜欢上语文,真切地感受到语文课的轻松与愉悦,从而在课堂上要发言,爱发言,并且有言可发!
一、利用课前时间,训练说话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素养,我利用课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开始阶段,我让学生从看过的书报中抄录名人故事、趣闻轶事等作为说话的内容,在讲完故事后谈点自己的感想。学生在准备这“课前三分钟”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为了进一步调动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上课时我用抽签的方式来确定哪一位同学演讲,每隔一段时间还要进行评比。这样一来,每个同学课前都能积极准备。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于是进入第二阶段,我让学生讲亲身经历的、亲眼看到的和亲耳听到的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在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学生,无论他们怎么表现,我从不打断,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在,进入第三阶段,我要求学生讲学习语文的内容,可以是上一篇课文的读后感受,可以是下一篇课文的预习心得,还可以是某篇课文的相关资料。如上完《怀念母亲》一文后,在一个课前三分钟的时间,一个学生说:“《怀念母亲》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季羡林对自己没有为母亲尽孝的自责和对祖国母亲的眷恋。学了这篇课文,我对‘孝’字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要做孝子!作为一个小学生‘孝’对我们来说,是文明守纪,注意安全,不让父母操心;是考出好成绩,让父母开心;是帮助父母做家务。星期天,我在家陪伴生病的父亲,帮妈妈洗碗、扫地、喂鸡,做家务事,看到爸爸妈妈露出了笑容,我心里特别高兴。”课前三分钟的说话活动,成了学生探索知识,展示才华的一个舞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哪些原先厌学语文的学生也变得乐学语文。
二、精心设计导语,激趣教学
俗话说的好,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每節语文课上的导语我都精心设计。如上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只有一个地球》时,在观看宇航员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美景时,我设计了一段导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一句看似不经意的问:“地球,你还想称它为什么?”学生亲切的称呼:“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地球,像一个蓝色的水晶球,太空的云彩为他披上了一层魔幻的色彩。”“地球,像一颗漂亮的水晶球,不断向四周绽放出冰蓝色的光。”“地球像一个蓝色的玻璃球,在宇宙中游戏。”“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地球像人类的母亲,人类像地球的孩子。”“地球像蔚蓝的大海,渺小的人类只是汇入大海的一颗水滴。”“地球是人类美丽的花园。”这些话语,跳动着孩子们灵性的思想火花。这样就拉近了孩子们与地球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三、寻找议论话题,鼓励发言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要充分尊重学生,树立学生主体观念,因此,教师要构建一个让学生合作探究的平台,并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在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我采用激趣的方式,引发学生联想:“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是童年快乐生活情景,牵引着我们的记忆之船远航,勾起我们无边的遐想。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打开记忆之门,说出一两件你最难忘的趣事,和大家共同分享你的快乐吧!”说到童年趣事,学生争先恐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个男孩子说:“我最难忘的就是爸爸带我去小河游泳,河里有鱼,我们就边游泳边抓鱼。”还有其他同学也踊跃发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班上一个平时从不主动发言的女孩举手了,我让她站起来说。她说:“我最怀念和我奶奶在一起的时光。每天一大早奶奶就帮我梳头,然后带我去菜地,给菜浇水除草,晚上我跟奶奶一起睡觉,奶奶给我讲她的经历。虽然平淡却让我最怀念。”同学们鼓起了掌。我再由学生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引入文本的解读:“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童年趣事,那么文中少年闰土还给鲁迅讲了其他趣事吗,大家发挥想象,写一写,再说一说”。“田沟里抓鱼,挖泥鳅。”“夏天的夜晚,捉萤火虫。”“山丘上采野果。”学生情绪高涨,完全陶醉在这轻松快乐的氛围里,学生的智慧在课堂里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四、安排活动任务,开启心智
安排活动任务,借助讨论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如教《凡卡》一课,置疑设问,“乡下爷爷能收到凡卡写的吗?”“凡卡能摆脱悲惨的命运吗?”班上同学分成两大组进行讨论,一组认为“凡卡给爷爷的信上根本没有写地址,乡下那么多,爷爷能收到吗?” “九岁的凡卡,在寒冷的天气,没有鞋子,不认识路,他回不了家,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另一组认为“好心的邮差会帮凡卡把信送到爷爷手中。”“爷爷收到信后,会来接走凡卡。”“凡卡自己会想办法逃走,脱离苦海。”学生踊跃参与,说得主动,说得热烈,说得尽兴,下课的铃声响了,可学生还是说个不休。学生在这样兴致勃勃的辩论过程中,口语交际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培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所以语文教学应创造一切机会给学生说话,释放学生积郁在内心很久的激情,让学生喜欢上语文,真切地感受到语文课的轻松与愉悦,从而在课堂上要发言,爱发言,并且有言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