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在企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论述,就自我专业化的内涵、评估和方法,向广大教师提出一种在实习中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师资培养方式。
关键词:企业实习;困难;自我专业化;自我评估
当前,各职业院校普遍借助“校企合作”平台,采取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的方式进行师资培养。但据我校对实习教师的跟踪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他们在实习过程中缺乏专业指导,无法及时整合并消化学到的专业知识。
一方面,这是由于当前绝大部分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均为高等院校科班出身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的客观原因直接导致的。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在开始实习后,学校甚少对其进行全程指导,教师们在实习中遇到了问题往往只能通过两种途徑加以解决:一是请教企业员工,二是求助于其他有经验的教师。
但是,无论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平有多高,他们都无法担任教育任务的主角。这就意味着,教师们在实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企业员工能够帮助其解答的只是纯粹的业务知识部分,对于如何将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他们大多都是无能为力的。同时,有经验的教师对于实习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以及在实习中产生的困难均无法进行及时和深入的了解,他们往往只能就困难本身所涉及到的教学问题展开指导,对教师们的专业帮助却是极其有限的。这些无不给教师们造成了莫大的压力,令实习效果不如预期。
这是因为:选派教师到企业实习,其目的并非希望教师们像企业员工一样获得某个岗位的直接工作经验,而是希望他们带着教育教学的目的,运用教师特有的视野和见解,在完成对自身的培训与提高后,最终回归教学。这一过程其实与教师进入高等学府进修的传统方式是一致的,只是接受培训的方式和环境不同而已。
然而,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存在,很多学校在目前均无法为教师创造更好的专业深造机会,很多校企合作企业也无法为教师提供足够的“传、帮、带”指导。在完成将实习所得转化为教学所需的这一关键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的仍然是广大教师本人。所以,与其寄希望于外部力量的帮助,不如强化教师的“内功”,走自我专业化成长之路,这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专业师资培养方式。
一、实现自我专业化的基本方法
所谓“自我专业化”,就是要求教师们在实习中不但要懂得如何获取所需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清楚地知道该如何将其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当中,不断提高实习效率。从这个意义出发,它所强调的正是以实习教师自身作为主体,在实习过程中,努力探寻实习与教学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构建自己对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的理解,从而积极地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改进自己的教学。
所以,要做到“自我专业化”,就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到企业实习之前,教师们需要进行一段时期的专业强化训练。这种学习与训练往往是自发的、主动的,以熟练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前提,以是否形成了自己对专业的初步思考为标志。这使得教师们在实习中将懂得按照专业的理论和技术规则行事。
第二,在实习过程中,还要把工作与思考融为一体。对于一个专业化的教师而言,这种思考应当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即:教师们不仅要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同时为了保证服务品质和水平的不断提高,还要在服务中不断进行思考和总结,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思考的问题可以是实习工作中的任何问题,途径可以是任何非正式的探索方法,如做笔记、写日志、对他人的观察模仿或录音、录象等。教师们也可自由组成学习团队,或现场交流,或网络互动,取长补短、相互帮助。
二、学会专业化的自我评估
此外,教师们又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具备了“自我专业化”的能力呢?这就需要对实习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实习效果”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实习成果”。这是因为:第一,实习效果总是滞后于实习活动本身的,实习结束时所展现出的成果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实习效果”。第二,教师们通过实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思想态度等职业品质又是很难被绝对地分解开的。他们的实习效果,与实习前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勤奋程度等个性特征也有着重要的联系,甚至与各自所处的实习和生活环境也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
所以,教师们要学会专业化的自我评估,一是不可忽视自身的起始水平。这里所说的“起始水平”并非绝对意义上的“第一次”,而是相对于不同阶段的开始而言的。二是要根据所处的实习阶段针对特定的内容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测试,即:注重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进而有效地做好对实习效果的评估。这种针对教学行为的自我评估将直接面对教师们的日常教学工作,对于帮助大家改进实习方法,强化内功修为,进一步实现在实习中的自我专业化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表所示:
倡导教师们掌握自我专业化的方法,与当前各职业院校之所以选派教师到企业实习,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最终回归课堂以更好地开展教学这一根本目的是一致的。这也适应了当前各校与企业所积极推进的“校企深层次合作”的发展需要,有助于培养真正的专业教师。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企业实习;困难;自我专业化;自我评估
当前,各职业院校普遍借助“校企合作”平台,采取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的方式进行师资培养。但据我校对实习教师的跟踪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他们在实习过程中缺乏专业指导,无法及时整合并消化学到的专业知识。
一方面,这是由于当前绝大部分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均为高等院校科班出身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的客观原因直接导致的。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在开始实习后,学校甚少对其进行全程指导,教师们在实习中遇到了问题往往只能通过两种途徑加以解决:一是请教企业员工,二是求助于其他有经验的教师。
但是,无论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平有多高,他们都无法担任教育任务的主角。这就意味着,教师们在实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企业员工能够帮助其解答的只是纯粹的业务知识部分,对于如何将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他们大多都是无能为力的。同时,有经验的教师对于实习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以及在实习中产生的困难均无法进行及时和深入的了解,他们往往只能就困难本身所涉及到的教学问题展开指导,对教师们的专业帮助却是极其有限的。这些无不给教师们造成了莫大的压力,令实习效果不如预期。
这是因为:选派教师到企业实习,其目的并非希望教师们像企业员工一样获得某个岗位的直接工作经验,而是希望他们带着教育教学的目的,运用教师特有的视野和见解,在完成对自身的培训与提高后,最终回归教学。这一过程其实与教师进入高等学府进修的传统方式是一致的,只是接受培训的方式和环境不同而已。
然而,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存在,很多学校在目前均无法为教师创造更好的专业深造机会,很多校企合作企业也无法为教师提供足够的“传、帮、带”指导。在完成将实习所得转化为教学所需的这一关键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的仍然是广大教师本人。所以,与其寄希望于外部力量的帮助,不如强化教师的“内功”,走自我专业化成长之路,这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专业师资培养方式。
一、实现自我专业化的基本方法
所谓“自我专业化”,就是要求教师们在实习中不但要懂得如何获取所需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清楚地知道该如何将其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当中,不断提高实习效率。从这个意义出发,它所强调的正是以实习教师自身作为主体,在实习过程中,努力探寻实习与教学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构建自己对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的理解,从而积极地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改进自己的教学。
所以,要做到“自我专业化”,就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到企业实习之前,教师们需要进行一段时期的专业强化训练。这种学习与训练往往是自发的、主动的,以熟练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前提,以是否形成了自己对专业的初步思考为标志。这使得教师们在实习中将懂得按照专业的理论和技术规则行事。
第二,在实习过程中,还要把工作与思考融为一体。对于一个专业化的教师而言,这种思考应当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即:教师们不仅要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同时为了保证服务品质和水平的不断提高,还要在服务中不断进行思考和总结,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思考的问题可以是实习工作中的任何问题,途径可以是任何非正式的探索方法,如做笔记、写日志、对他人的观察模仿或录音、录象等。教师们也可自由组成学习团队,或现场交流,或网络互动,取长补短、相互帮助。
二、学会专业化的自我评估
此外,教师们又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具备了“自我专业化”的能力呢?这就需要对实习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实习效果”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实习成果”。这是因为:第一,实习效果总是滞后于实习活动本身的,实习结束时所展现出的成果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实习效果”。第二,教师们通过实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思想态度等职业品质又是很难被绝对地分解开的。他们的实习效果,与实习前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勤奋程度等个性特征也有着重要的联系,甚至与各自所处的实习和生活环境也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
所以,教师们要学会专业化的自我评估,一是不可忽视自身的起始水平。这里所说的“起始水平”并非绝对意义上的“第一次”,而是相对于不同阶段的开始而言的。二是要根据所处的实习阶段针对特定的内容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测试,即:注重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进而有效地做好对实习效果的评估。这种针对教学行为的自我评估将直接面对教师们的日常教学工作,对于帮助大家改进实习方法,强化内功修为,进一步实现在实习中的自我专业化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表所示:
倡导教师们掌握自我专业化的方法,与当前各职业院校之所以选派教师到企业实习,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最终回归课堂以更好地开展教学这一根本目的是一致的。这也适应了当前各校与企业所积极推进的“校企深层次合作”的发展需要,有助于培养真正的专业教师。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