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个性化培养与班风建设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的形成,但是目前基于个性化培养的班风建设呈现出了一些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尝试采取相关对策进行应对、解决,进而顺利推进基于个性化培养的班风建设。
【关键词】个性化班风建设班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42-02
大学生个性化是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要求,是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在社会中发挥自身价值的基本方式。大学生个性化培养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外部环境的影响。班级作为高校的基本单元,对大学生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班级建设的关键是班风建设,班风顾名思义班级的风气,是由班级全体成员经过长期的磨合、管理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班级氛围,具体表现在思想、言行、处事方式、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共同倾向,在班级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导向和传承作用。因此班风建设是大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重要外部环境之一。
一、基于个性化培养的班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个人内因分析
(1)学生认知偏移,个性发展误读
在实施个性化培养过程中,部分学生认为个性即“个人主义”。尤其当下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居多,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倾向站在自身角度看待问题,对他人与班级的利益不管不顾,因琐事与同学发生争执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班级团结特别不利,经常表现出游离于集体之外的状态。
(2)学生目标缺失,奋斗动力不足
部分学生打着“个性化”的幌子,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发展方向,或者闭门造车,完全忽略社会真实需求,目标缺乏现实性、及时性、可实现性,结果多半是遇难则退,浅尝辄止,养成了懒惰、浮躁的习惯,成为班风建设要攻破的难关之一。
2.社会、家庭、学校外因分析
(1)社会角度
目前社会因素渗透到了学校育人的方方面面,从而影响着个性发展及班风建设,尤其是目前个别扭曲的社会现象通过网络被放大呈现在学生面前,严重打击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
(2)家庭角度
每名学生都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的不同,为每个人都烙上了自身的个性文化特征,这些个性中存在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某些家庭经济优越的学生看不起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等。
(3)学校角度
学校硬件资源有限,班级考核评价标准单一。例如资源方面,作为班级载体——教室无法实现一比一配比,使诸多活动在开展时受到限制,班级管理规定在实施中存在困难;在考核方面,班级考核评价仅局限于通过率、优良率、违纪率等几项指标,而该集体是否有凝聚力、同学是否有归属感等未被考虑。
二、基于个性化培养的班风建设对策探析
1.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与管理,做好每名班级学生的工作
学生作为班级的基本构成要素,对班风建设起着关键作用。在深入学生的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工作,清晰把握班级每名学生在学习、生活、理想、情感、家庭等方面所具有的特征,以及所表现出的个性。根据不同的个性制定不同的个人阶段发展目标;分析并总结个性中的共性,制定班级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以目标带活动,以活动带班风,同时实现调动班级学生积极性与参与性的目标。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
积极开展以思想政治教育、歌颂同学情、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等为主题的活动,在组织、参与的过程中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增强,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关键,而凝聚力的提升是班风建设的核心,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班级会激励班级中的每名学生为班级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引导个性发展摒弃“自我”的错误解读。
3.营造积极进取的舆论氛围,创建和谐进步的良好班风
一个拥有良好班风的班级,能促进班级学生奋发图强、刻苦学习、严于律己、团结同学、共同进步,因此我们要从着力营造舆论氛围入手,创建和谐进步的良好班风。通过加强课堂监督,推行诚信教育,介绍目前社会的用人需求,组建课外兴趣小组以及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有效促进班风建设取得实效。
4.组建素质过硬的班级队伍,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
班级队伍由班主任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构成。在创建优良班风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基本的素质,还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教育理念,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感召学生。学生干部是一个班级的领导核心,是建设良好班风的重要条件,对学生干部的培养要坚持“两重”,一重挑选:能力与责任感要并重;二重指导:思想、学习、工作方法三个维度进行综合的指导。
5.制定完善合理的班级制度,推进班级管理科学与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建设是班风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与支持。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若要具有科学性与规范性,则要广泛听取班级每名学生的不同声音,使学生在发挥主人翁意识的同时自觉地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终极目标,在班级制度制定的过程中把握“三可”:可操作、可奖惩、可激励。
(六)建立多元的班级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的建设
目前的班风评价机制较为简单,主要考核通过、优良率等指标,缺乏综合性及参与性,没有综合考虑班级自身特点,不需要班级学生参与其中。鉴于此,可通过建立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使班级全体学生参与其中,为班级荣誉的取得尽自己的义务。多元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实现“以评带建,以建促改”的目标,也大大增强了班级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
【关键词】个性化班风建设班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42-02
大学生个性化是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要求,是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在社会中发挥自身价值的基本方式。大学生个性化培养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外部环境的影响。班级作为高校的基本单元,对大学生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班级建设的关键是班风建设,班风顾名思义班级的风气,是由班级全体成员经过长期的磨合、管理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班级氛围,具体表现在思想、言行、处事方式、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共同倾向,在班级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导向和传承作用。因此班风建设是大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重要外部环境之一。
一、基于个性化培养的班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个人内因分析
(1)学生认知偏移,个性发展误读
在实施个性化培养过程中,部分学生认为个性即“个人主义”。尤其当下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居多,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倾向站在自身角度看待问题,对他人与班级的利益不管不顾,因琐事与同学发生争执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班级团结特别不利,经常表现出游离于集体之外的状态。
(2)学生目标缺失,奋斗动力不足
部分学生打着“个性化”的幌子,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发展方向,或者闭门造车,完全忽略社会真实需求,目标缺乏现实性、及时性、可实现性,结果多半是遇难则退,浅尝辄止,养成了懒惰、浮躁的习惯,成为班风建设要攻破的难关之一。
2.社会、家庭、学校外因分析
(1)社会角度
目前社会因素渗透到了学校育人的方方面面,从而影响着个性发展及班风建设,尤其是目前个别扭曲的社会现象通过网络被放大呈现在学生面前,严重打击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
(2)家庭角度
每名学生都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的不同,为每个人都烙上了自身的个性文化特征,这些个性中存在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某些家庭经济优越的学生看不起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等。
(3)学校角度
学校硬件资源有限,班级考核评价标准单一。例如资源方面,作为班级载体——教室无法实现一比一配比,使诸多活动在开展时受到限制,班级管理规定在实施中存在困难;在考核方面,班级考核评价仅局限于通过率、优良率、违纪率等几项指标,而该集体是否有凝聚力、同学是否有归属感等未被考虑。
二、基于个性化培养的班风建设对策探析
1.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与管理,做好每名班级学生的工作
学生作为班级的基本构成要素,对班风建设起着关键作用。在深入学生的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工作,清晰把握班级每名学生在学习、生活、理想、情感、家庭等方面所具有的特征,以及所表现出的个性。根据不同的个性制定不同的个人阶段发展目标;分析并总结个性中的共性,制定班级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以目标带活动,以活动带班风,同时实现调动班级学生积极性与参与性的目标。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
积极开展以思想政治教育、歌颂同学情、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等为主题的活动,在组织、参与的过程中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增强,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关键,而凝聚力的提升是班风建设的核心,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班级会激励班级中的每名学生为班级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引导个性发展摒弃“自我”的错误解读。
3.营造积极进取的舆论氛围,创建和谐进步的良好班风
一个拥有良好班风的班级,能促进班级学生奋发图强、刻苦学习、严于律己、团结同学、共同进步,因此我们要从着力营造舆论氛围入手,创建和谐进步的良好班风。通过加强课堂监督,推行诚信教育,介绍目前社会的用人需求,组建课外兴趣小组以及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有效促进班风建设取得实效。
4.组建素质过硬的班级队伍,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
班级队伍由班主任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构成。在创建优良班风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基本的素质,还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教育理念,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感召学生。学生干部是一个班级的领导核心,是建设良好班风的重要条件,对学生干部的培养要坚持“两重”,一重挑选:能力与责任感要并重;二重指导:思想、学习、工作方法三个维度进行综合的指导。
5.制定完善合理的班级制度,推进班级管理科学与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建设是班风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与支持。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若要具有科学性与规范性,则要广泛听取班级每名学生的不同声音,使学生在发挥主人翁意识的同时自觉地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终极目标,在班级制度制定的过程中把握“三可”:可操作、可奖惩、可激励。
(六)建立多元的班级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的建设
目前的班风评价机制较为简单,主要考核通过、优良率等指标,缺乏综合性及参与性,没有综合考虑班级自身特点,不需要班级学生参与其中。鉴于此,可通过建立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使班级全体学生参与其中,为班级荣誉的取得尽自己的义务。多元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实现“以评带建,以建促改”的目标,也大大增强了班级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