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高速向前发展,将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成為我国基础教育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途径。二者的结合既能够继承到传统教学的优点,又为实际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优点及注意事项的论述,多方面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必要性 优点 注意事项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产业阶段的到来,以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在无形中,不仅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向基础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基础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系统在学生和电脑之间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学生通过电脑,将视觉、听觉等将系统进行调动,形成了教学中双方的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使学生的感知时空进一步扩展、激发学生发现与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以及研究,从各方面引导学生。
一、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各种学习和实践技能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所必须具有的科学素养,学生不但要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更要全面发展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方法和能力等方面的整体素质。”这是《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标准》中解析其时代性特点时所提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待多方面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进。激发学生对各门学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多方面经历,转变学生死记硬背、仅限于表象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点
(一)信息技术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目前的小学教材中,多以书本等纸质资料为主,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科研信息,虽然有不少的实物彩图以及直观的模型图,将知识生动的展现给学生,又做到了将文字与图片的合理结合。但与录像、投影、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等资源可以使各种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将各类枯燥的知识更有趣味,即能够优化教学环境,又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思路的扩宽,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最终目标。
(二)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得到充实。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各种网络资源的开放性,使得课程资源的观念不断改变。课程资源不再是单指课本教材,也包括了网络资源与音像制品等。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将教育资源进行组织,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对教学资源进行丰富,力求将过去静态传统的书本教材形式进行转变,转变为由声音、视频等共同构成的动态教材,使教学内容得到充实。进一步将这些动态教材带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寻找其解决方法;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
在课本教材的编写中,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使得编写内容亦有局限性,对于发生的现象与事实等,只能对其中的一小部分进行列举描述,无法顾及各类最新科学信息。此时,可以从网上搜索大量的最新信息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使网络的用处得到充分体现。
电子信息资源对教学内容的扩充,表现在教学中的任何阶段。在教师与学生对课程进行预习时,可利用搜索引擎,从网络中搜索查找课程相关的资料、图片或音响,对课程内容进行初步了解。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教材以及自己搜索的网络资料信息参与课堂,进行合作探讨和学习,对课程中心思想有较深的认识。课后,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通过网络等资源,对知识进行更深层面的了解。
(三)信息技术打破了学生认识中的空间限制
在传统课本教学的条件下,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往往会受到各种的限制,只能对一时的情景与肉眼可看见的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对于不同时段或者是微观事物,即无法进行观察,也无法进行体验。但有了电子信息技术,一切大有改观。
三、注意事项
现代信息技术为今天的高质量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要格外非常注重信息技术与课本教学的整合,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为课堂教学服务。但是,在我们对信息技术进行利用的同时,要加强对有效整合的更深一层理解,防止出现一些教学误区或造成本末倒置的做法,以致缺乏实际效用。
(一)忌喧宾夺主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但由于个别的教学课件中制作不当,出现了宣兵夺主的现象。
例如:课件中对图像、动画、音乐等素材进行了过量的穿插,使得特效出现过多,令人眼花缭乱,不但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如课件中在文字出现时加了旋转、声音等一类的特效,更是使学生忽视了最重要的图片和文字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课件中又满是视频、动画,浪费了大量时间,致使教学时间不足,虎头蛇尾,学生无法对知识进行真正掌握。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忙碌不停,学生看似极有兴趣,然而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并未参与其中,对教师运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所展示的内容也没有真正理解,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忌换汤不换药
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但在改革过程中,一些教师制作的课件仅仅是将投影仪取代了黑板,用播放视频取代了教师讲授。这样不过是对传话筒式教学的延续,并无实质改变。
四、小结
对教师来说,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不仅是授课的一种手段,更是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对学生而言,不仅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更是与实践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为现代新型人才打好基础的必备途径。具体到基础教育中,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不仅帮助教师有效传达各种理论、也帮助学生积极对理论进行理解,是培养现代综合性人才的重要途径,需要整个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新技术的应用,给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同时,也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教学,必将引起一场新的关于教育改革,形成新的教育前景。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运用中是一把双刃剑
[2]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带来的优势
[3]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整合
[4]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信息技术 必要性 优点 注意事项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产业阶段的到来,以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在无形中,不仅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向基础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基础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系统在学生和电脑之间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学生通过电脑,将视觉、听觉等将系统进行调动,形成了教学中双方的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使学生的感知时空进一步扩展、激发学生发现与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以及研究,从各方面引导学生。
一、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各种学习和实践技能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所必须具有的科学素养,学生不但要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更要全面发展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方法和能力等方面的整体素质。”这是《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标准》中解析其时代性特点时所提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待多方面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进。激发学生对各门学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多方面经历,转变学生死记硬背、仅限于表象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点
(一)信息技术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目前的小学教材中,多以书本等纸质资料为主,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科研信息,虽然有不少的实物彩图以及直观的模型图,将知识生动的展现给学生,又做到了将文字与图片的合理结合。但与录像、投影、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等资源可以使各种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将各类枯燥的知识更有趣味,即能够优化教学环境,又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思路的扩宽,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最终目标。
(二)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得到充实。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各种网络资源的开放性,使得课程资源的观念不断改变。课程资源不再是单指课本教材,也包括了网络资源与音像制品等。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将教育资源进行组织,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对教学资源进行丰富,力求将过去静态传统的书本教材形式进行转变,转变为由声音、视频等共同构成的动态教材,使教学内容得到充实。进一步将这些动态教材带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寻找其解决方法;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
在课本教材的编写中,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使得编写内容亦有局限性,对于发生的现象与事实等,只能对其中的一小部分进行列举描述,无法顾及各类最新科学信息。此时,可以从网上搜索大量的最新信息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使网络的用处得到充分体现。
电子信息资源对教学内容的扩充,表现在教学中的任何阶段。在教师与学生对课程进行预习时,可利用搜索引擎,从网络中搜索查找课程相关的资料、图片或音响,对课程内容进行初步了解。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教材以及自己搜索的网络资料信息参与课堂,进行合作探讨和学习,对课程中心思想有较深的认识。课后,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通过网络等资源,对知识进行更深层面的了解。
(三)信息技术打破了学生认识中的空间限制
在传统课本教学的条件下,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往往会受到各种的限制,只能对一时的情景与肉眼可看见的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对于不同时段或者是微观事物,即无法进行观察,也无法进行体验。但有了电子信息技术,一切大有改观。
三、注意事项
现代信息技术为今天的高质量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要格外非常注重信息技术与课本教学的整合,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为课堂教学服务。但是,在我们对信息技术进行利用的同时,要加强对有效整合的更深一层理解,防止出现一些教学误区或造成本末倒置的做法,以致缺乏实际效用。
(一)忌喧宾夺主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但由于个别的教学课件中制作不当,出现了宣兵夺主的现象。
例如:课件中对图像、动画、音乐等素材进行了过量的穿插,使得特效出现过多,令人眼花缭乱,不但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如课件中在文字出现时加了旋转、声音等一类的特效,更是使学生忽视了最重要的图片和文字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课件中又满是视频、动画,浪费了大量时间,致使教学时间不足,虎头蛇尾,学生无法对知识进行真正掌握。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忙碌不停,学生看似极有兴趣,然而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并未参与其中,对教师运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所展示的内容也没有真正理解,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忌换汤不换药
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但在改革过程中,一些教师制作的课件仅仅是将投影仪取代了黑板,用播放视频取代了教师讲授。这样不过是对传话筒式教学的延续,并无实质改变。
四、小结
对教师来说,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不仅是授课的一种手段,更是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对学生而言,不仅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更是与实践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为现代新型人才打好基础的必备途径。具体到基础教育中,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不仅帮助教师有效传达各种理论、也帮助学生积极对理论进行理解,是培养现代综合性人才的重要途径,需要整个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新技术的应用,给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同时,也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教学,必将引起一场新的关于教育改革,形成新的教育前景。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运用中是一把双刃剑
[2]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带来的优势
[3]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整合
[4]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