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家庭防线”预防职务犯罪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许多职务犯罪的案例中,有很多家庭成员漠视、纵容甚至怂恿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腐化蜕变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好的家庭家风对于社会风气的进步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反腐倡廉日益深入的今天,家庭因素对职务犯罪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从家庭人手,从家庭成员做起,通过家庭监督,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从而推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社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务犯罪对家庭的危害
  
  职务犯罪不仅是社会发展的“癌症”,也是威胁家庭幸福安宁的大敌,家庭成员是职务犯罪最直接的受害者。近两年来,汝州市检察院立案查处职务犯罪案件46件64人,其中贪污贿赂案件33件44人,渎职侵权案件13件19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和睦、婚姻稳定。父母的腐败行为,会对子女的成长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甚至促成子女养成投机取巧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对正在孕育、形成过程中的可能性“犯罪”控制、消除,是打击这种手段所不可能做到的,而通过净化家庭环境,铲除产生职务犯罪的诱因,充分利用和挖掘家庭因素的积极作用,让其发挥出特殊的预防功效,对预防职务犯罪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家庭因素对职务犯罪的影响
  
  家庭对国家工作人员在职务犯罪的孕育、形成、发展、恶化和改造过程中的影响力十分重大。近年以来,我院立案查处的渎职类犯罪中,家庭成员平时没有尽提醒责任的占85%;贪污贿赂类案件中,家庭成员没有尽提醒义务甚至发现了不良倾向仍漠视不管的占70%。如因开矿走上犯罪道路的如樊某挪用公款案,因管理资金多而走上犯罪道路的马某贪污案、杨某贪污案,正是由于家属的漠视或不及时提醒,错过了避免职务犯罪的最佳时机。
  (一)家庭中不健康的价值取向是诱发职务犯罪的潜在因素和温床,对犯罪动机和目的的形成起着潜在的引导、促进作用。有些干部不能正确对待工作、权力与家庭的关系,家庭成员基于贪图享受、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的心理,对干部的清正廉洁视为无能,甚至讽刺、挖苦。在这种恶劣的家庭氛围中,为了“地位”和“面子”,不少干部逐渐舍弃党性、操守,最终走上职务犯罪的道路。如我院查办的于某涉嫌贪污一案,于某多年来,利用职务犯罪之便侵占单位公共资金用于挥霍或者补贴家用,其家属不但坐视不管,甚至案发后仍多次无礼上访,为其开脱,丝毫没有醒悟。
  (二)家庭成员问的麻木不仁,导致干部失去避免犯错的最佳时机。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家庭是最亲密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往往是犯罪主体违法活动的最可信赖和最有效的运作媒介。一些职务犯罪者的配偶为了一己之私,置家庭、婚姻和配偶的大好前程于不顾,对配偶的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听之任之,甚至夫妻俩共谋毁灭证据。一些家庭成员在国家工作人员有贪污贿赂的苗头性行为后,或纵容贪财,或包庇袒护,鲜有给予坚决有力制止的,在客观上起到了强化职务犯罪行为的作用,使对方在职务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如我院查处的樊某挪用公款案。樊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为开矿利用其妻名义注册法人,其配偶不但不制止,反而帮助其出主意,致使其为所欲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家庭成员是制止和侦破职务犯罪案件的关键因素。由于家庭成员问利益的一致性,以及感情上的亲密性,行、受贿者双方一般都不回避受贿者的家庭成员,家庭无疑是最为安全可靠的行、受贿场所。而相当一部分行贿者也是从家庭成员处下手找到突破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犯罪后,由于职务犯罪主体的配偶往往是职务犯罪的第一知情人,他们的立场和规劝成为制止和侦破职务犯罪案件的突破口。然而,当国家利益和家庭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把感情的砝码倾向于后者,互相袒护,逃避法律,使家庭成为职务犯罪的难以攻克的“堡垒”。因此,动员家属拒贿是保持干部洁身自律的有效途径。
  (四)家庭成员在预防职务犯罪中有不可替代的屏障作用。家庭成员长年生活在一起,相互之间总能潜移默化地感染一些促成或抑制违法的因素,一些消极的因素可成为职务犯罪意识产生的直接的激活力量。家庭成员及时了解与规劝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条件。但大多数家庭还无法察觉自己配偶亲属的职务犯罪问题,当发案后,通过单位或者司法部门通知、宣布才知晓,这说明现阶段反腐倡廉还存在着“死角”,如何使廉政思想渗透到每个干部家庭,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对正确引导家庭因素积极预防职务犯罪的建议
  
  (一)深入开展家庭助廉工作,增强家属的廉洁意识。家庭助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庭助廉是建立健全惩治和腐败预防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司法部门、群团服务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大局的创新实践。通过家庭成员的自觉努力来预防和抵制职务犯罪,切实增强家庭成员拒腐防变的免疫力,使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能“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既关系到社会发展稳定的大局,也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美满。因此,应针对那些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部门干部的家庭,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文化层次、职务层次,有选择、分层次地打造“家庭防线”,通过评选“廉内助”、“五好家庭”等活动,使干部家属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遵纪守法意识,逐步形成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由个体到系统、逐次递进的预防网络。
  (二)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构筑预防职务犯罪的思想道德防线。一是针对家庭教育法制宣传上的薄弱环节,运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等有效载体,把预防职务犯罪同普法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增强社会全体成员拒腐防变的思想意识。尤其要教育子女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和廉洁观念。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同样能够远离犯罪。二是通过播放职务犯罪宣传片,召开反腐败法律知识讲座,向干部家属发倡议书等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宣讲反腐败的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廉洁奉公对建立和睦、温馨、幸福家庭的重要性。同时,组织干部及其家庭成员同时接受警示教育,通过反面典型,腐败分子的现身说法,使干部和家庭成员受到警示,引以为戒,实现干部及其家属从要我预防变为我要预防,使每个家庭争做倡廉助廉的标兵。
  (三)变事后教育为事先预防,实行全社会综合治理。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事关党和政府形象、涉及千家万户的系统工程。构筑“家庭防线”推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社会化是一项覆盖面广、工作量大的工程,仅靠检察机关的力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铺开这项工程,恐怕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要运用综合治理这一有效载体,实行预防职能部门、单位和社区、家庭的联网联防,做到各司其职、互补互助。
  (四)充分发挥单位组织在廉政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有关单位应适时地将法制教育内容多渠道向干部家属辐射、延伸,及时向她们发放资料、通报上级和本单位廉政规定及要求,主动寻求家属的支持与配合,共同构筑预防职务犯罪的家庭防线。干部家属应从严要求自己,加强法律、政治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辩是非、分真伪、区正邪的能力,提高法律意识和政治素质,提升人格品位和人格力量。一是做到“不插手”领导干部的工作,特别是一些热点问题,如干部的任免、人员的安排、违纪问题的处理、物资的采购等,否则极易产生腐败。二是把好权力关。作为干部的家属,首先要懂得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意味着服务、意味着责任,言行上应多一份监督,少一份迁就,多一点责任。三是要经得起诱惑。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干部家庭成员要守得住清贫,做好廉内助。四是要起好监督作用。通过对领导干部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使其掌握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原因、轨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领导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注意发现领导干部的心理、行为、兴趣爱好、价值趋向等异常变化,从而做到防微杜渐,见微知著,使干部时时刻刻处在家庭成员的监督之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一名清正廉洁的人民公仆。
  (五)强化监督,构筑预防职务犯罪的制度防线。强化纪检监察、司法机关对公职人员及其家庭的监督,主要是对权力的监督。在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时,要通观全案,把利用职务之便违纪违法行为与家庭成员的行为结合起来,根据家庭成员在共同违法违纪中的作用,在追究干部的法纪责任的同时,依法对家庭成员作出相应处理,做到不枉不纵不漏,起好震慑作用。
  (六)健全完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构筑预防职务犯罪的经济防线。健全完善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将领导干部及其配偶、亲属都纳入到财产申报的范围之内,避免少数领导干部利用亲属关系转移自己的不法所得。同时,财产申报应明确申报的范围,将领导干部的薪水、偶然所得、亲友馈赠、房产、汽车、所有的利息和股票红利收入,所欠债务等各种财产包括进去,防止领导干部在财产申报的过程中弄虚作假,逃避法律的制裁。
其他文献
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既承担保障服务性工作,又承担侦查事务性的综合执法队伍。通过行使职权,对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检察工作办公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预防和制止检察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检察工作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不容置疑的是,司法警察队伍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许多新问题,使法警队伍在检察机关处于弱势地位,法警工作的开展也相对滞后于其他检察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动
期刊
近年来,媒体曝光的矿难、建筑工程、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破坏等各类事故、事件不绝于耳,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数以亿计的损失。这些事故背后大多隐藏着渎职犯罪的现象,然后,检察机关的反渎职侵权工作却面临着案源逐年缩水的趋势,国家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线索发现难,正成为制约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深入开展的“瓶颈”。依法查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也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
期刊
摘要:检察机关针对特定民事案件提起民事诉讼,维护国家利益,是绝大多数国家从立法上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权力。而就我国现行的诉讼制度而言,对于侵害国家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违法行为,却没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和救济。法律的缺位,使这些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制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看,这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正义。为此,有必要建立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制度。  关键词:检察机
期刊
以创先争优为目标统筹和谋划检察工作大局,对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来说,是一个战略性长远话题,它对争创“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成为民族地区模范,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创先争优的目标、措施确定得如何,实施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各项检察工作的开展和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笔者认为,应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载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服务大局意识,以深化人大
期刊
摘要:修改后民诉法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进行了规定,为执行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然而,由于新法对监督范围、方式等未进行具体规定,对实践操作指导性有限。本文着眼于新法实施后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监督范围、方式、启动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构建科学规范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  关键词:执行监督;范围;程序  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  1、新法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  修
期刊
所谓“审前社会调查即对没有人身危险性的被告人拟判处非监禁刑,进行社区矫正所进行的适用调查。”[2]在我国,审前社会调查最先适用于未成年人犯罪中,随后全国各地法院陆续对审前社会调查进行探索,各省市纷纷出台了审前社会调查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文件,[3]对审前社会调查规范化操作进行指导,力求使审前社会调查评估意见为审判机关准确量刑提供依据。  审前社会调查开展以来,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作为一种创新社会管理的
期刊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体制转型中的新情况,新事物不断涌现,职务犯罪日趋智能化、技术化,取证难度加大;同时,犯罪分子对抗司法的心理增强国,尤其是新的律师法对反贪侦控能力的程序性控制和高检院的一系列规范性规定,更使传统的侦查模式陷入窘境。在新的执法环境下,职务犯罪的侦查工作要有所突破,就必须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丰富侦查方法,提高侦查能力,必须要求侦查手段科技化,运用包括技术侦查等手段
期刊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应当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二审法律监督职能有弱化的倾向,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来破解这个难题,笔者拟从当前检察机关在二审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人手,试对检察机关在二审程序中的职能及加强二审法律监督进行必要的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某一市基层检察院2009年共办结刑事案件533件,基层法院判决后,被告人
期刊
摘要:本文比较研究了欧盟及港台地区对非形象商标的法律保护,结合我国商标法的第三次修订,从理论层面对非形象商标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对我国商标法的完善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非形象商标;声音商标;气味商标  一、概念探究:非形象商标的定义与各国商标法定要素比较  (一)非形象商标的定义  非形象商标,是与形象商标相对应的概念,指非以视觉感受存在,而借助于音响、气味等非形象事物,以听觉、嗅觉感
期刊
刑事诉讼法的改革是我国惩治犯罪,保障人权的一项重大举措,其改革直接涉及到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多个司法解释的存废及修改以及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再分配等问题,直接反映宪法关于人的基本权利的核心内容。国际司法实践及我国的快速发展表明了我们越来越需要律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帮助,他们对于司法进步,人权保障的积极意义已经毋庸置疑,在新一轮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是否应建立律师在场制度”引起很大的关注和争议。笔者认为,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