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数学学科教学评价体系虽然有所完善和发展,但是在诸多方面仍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过分关注学科知识系统化结果,忽视过程培养。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着重阐述了如何灵活应用教学评价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评价;策略;多元化;灵活性;爱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会遇到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简单,尤其是数学教师,更是如此,激发不了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效的教学评价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关系到学生未来生存的能力和生命的质量。可以说有效地教学评价可以塑造一个瓦特,反之,也可以摧毁掉一个瓦特。那么在实际教学中,作为教师如何开展好有效地教学评价呢?
一、树立有效评价意识,实施多层评价策略
当前很多教学评价的核心仍然是以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为主,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忽视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性;评价在这种标准的约束下,学生的个性差异被抹煞,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激励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受遗传因素、生活环境等影响,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优劣表现当然不一,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仅要承认学生发展上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差异。作为教育者要树立有效的评价意识,做到老师的眼里没有坏学生,对学生采取分层评价的策略。所谓分层评价,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标准。这样有利于帮助每一个层次的每一位学生树立发展信心,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从而真正实现评价促发展的根本性目的。
二、实行多元化评价标准,允许不同学生異步达标
传统的应试教育崇尚标准答案,对学生的评价测试题目也是标准化命题。这种模式,压制学生提出不同见解,抹杀学生“标新立异”的创造个性。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善于联想和想象,智力活动丰富多彩。评价小学生的学习质量,需在测评题目上加大改革力度,多用开放式的题目,采取多元化评价标准,不要局限在知识的记忆方面,应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或者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提出自己的设计和创意。同时,要灵活掌握学生达到标准的时间因素。对于能够提前达到标准的学生,教师应该以此作为基础,并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力,发展自己的特长爱好。对于不能按时达到标准的学生,教师一方面要承认这种差异的合理性与正常性,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帮助他们制定改进提高的计划,对他们实行延迟评价。
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取得进步
一是尊重事实,给予真实性评价。对学生科学、公正、公平、全面、准确地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是推进和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给予客观、公正、真实的评价,艺术化地激励他们的成功与进步,让他们从评价中得到尊重,体验到老师真诚的爱。但是,在表示真诚的同时,教师切忌用华而不实、夸大其词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的对话。如果评价不恰当,高出评价标准,学生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反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与状态。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要给予实实在在的评价,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决不能把学生的错敷衍或搪塞过去,更不能一律用“ok,你真棒”来评价。否则,可能给学生造成一种虚伪或“造假”的感觉,从而使评价失去了导向性、激励性功能。二是情绪消退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情绪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表现出不稳定性。当学生受到外界干扰和自我意志消沉而导致消退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细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点滴进步,实施及时评价。把点滴进步给予整合,在适当时机,给予充分激励,唤醒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动力。艺术化地使用表扬等激励性评价方法,引起学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情感体验。三是问题出错时,给予赏识性评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告诫我们,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在有效课堂教学问题对话中,当学生问题对话出错或者表达错误时,要用博大的情怀给予赏识性评价。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和厌学心理,尤其对学科知识学习表现差的所谓“后困生”,要给予个别关照、心理暗示以及适当的精神激励,使他们逐步形成一种意识:“出错”是难免的,从而让所有学生鼓足勇气战胜消极,逐步走向成功。
古语道:亲其师则信其道。无论我们采取哪种行动策略,都要用“爱”来评价,提倡“微笑评价”。孩子都十分在乎老师的态度,不管是调皮好动的学生,还是性格内向的孩子,有时,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甚至一个赞许的眼神,摸摸他的小脑袋,拉拉他的小手,和他说上几句悄悄话,都会让孩子兴奋不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作为教育者不能吝啬我们的“积极评价”,让我们用爱心来浇灌祖国的花朵,在你的执教下多一些瓦特、爱迪生吧!让小朋友们在充满“激励”的课堂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学习。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2]潘海燕.教师的教育科研与专业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宋非.有效评课——观课议课的研究与实施[M].光明日报出版社.
[4]邢永富.现代教育思想[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评价;策略;多元化;灵活性;爱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会遇到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简单,尤其是数学教师,更是如此,激发不了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效的教学评价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关系到学生未来生存的能力和生命的质量。可以说有效地教学评价可以塑造一个瓦特,反之,也可以摧毁掉一个瓦特。那么在实际教学中,作为教师如何开展好有效地教学评价呢?
一、树立有效评价意识,实施多层评价策略
当前很多教学评价的核心仍然是以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为主,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忽视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性;评价在这种标准的约束下,学生的个性差异被抹煞,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激励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受遗传因素、生活环境等影响,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优劣表现当然不一,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仅要承认学生发展上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差异。作为教育者要树立有效的评价意识,做到老师的眼里没有坏学生,对学生采取分层评价的策略。所谓分层评价,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标准。这样有利于帮助每一个层次的每一位学生树立发展信心,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从而真正实现评价促发展的根本性目的。
二、实行多元化评价标准,允许不同学生異步达标
传统的应试教育崇尚标准答案,对学生的评价测试题目也是标准化命题。这种模式,压制学生提出不同见解,抹杀学生“标新立异”的创造个性。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善于联想和想象,智力活动丰富多彩。评价小学生的学习质量,需在测评题目上加大改革力度,多用开放式的题目,采取多元化评价标准,不要局限在知识的记忆方面,应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或者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提出自己的设计和创意。同时,要灵活掌握学生达到标准的时间因素。对于能够提前达到标准的学生,教师应该以此作为基础,并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力,发展自己的特长爱好。对于不能按时达到标准的学生,教师一方面要承认这种差异的合理性与正常性,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帮助他们制定改进提高的计划,对他们实行延迟评价。
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取得进步
一是尊重事实,给予真实性评价。对学生科学、公正、公平、全面、准确地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是推进和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给予客观、公正、真实的评价,艺术化地激励他们的成功与进步,让他们从评价中得到尊重,体验到老师真诚的爱。但是,在表示真诚的同时,教师切忌用华而不实、夸大其词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的对话。如果评价不恰当,高出评价标准,学生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反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与状态。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要给予实实在在的评价,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决不能把学生的错敷衍或搪塞过去,更不能一律用“ok,你真棒”来评价。否则,可能给学生造成一种虚伪或“造假”的感觉,从而使评价失去了导向性、激励性功能。二是情绪消退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情绪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表现出不稳定性。当学生受到外界干扰和自我意志消沉而导致消退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细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点滴进步,实施及时评价。把点滴进步给予整合,在适当时机,给予充分激励,唤醒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动力。艺术化地使用表扬等激励性评价方法,引起学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情感体验。三是问题出错时,给予赏识性评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告诫我们,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在有效课堂教学问题对话中,当学生问题对话出错或者表达错误时,要用博大的情怀给予赏识性评价。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和厌学心理,尤其对学科知识学习表现差的所谓“后困生”,要给予个别关照、心理暗示以及适当的精神激励,使他们逐步形成一种意识:“出错”是难免的,从而让所有学生鼓足勇气战胜消极,逐步走向成功。
古语道:亲其师则信其道。无论我们采取哪种行动策略,都要用“爱”来评价,提倡“微笑评价”。孩子都十分在乎老师的态度,不管是调皮好动的学生,还是性格内向的孩子,有时,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甚至一个赞许的眼神,摸摸他的小脑袋,拉拉他的小手,和他说上几句悄悄话,都会让孩子兴奋不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作为教育者不能吝啬我们的“积极评价”,让我们用爱心来浇灌祖国的花朵,在你的执教下多一些瓦特、爱迪生吧!让小朋友们在充满“激励”的课堂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学习。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2]潘海燕.教师的教育科研与专业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宋非.有效评课——观课议课的研究与实施[M].光明日报出版社.
[4]邢永富.现代教育思想[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