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琴弦音悦耳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kinhus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的创作的源泉,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的关系。”这是我寒假阅读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本书中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二十多年的教学历程,迎来送往千万名学生,感慨最多的便是: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每一位“诗人”的视角都可以触碰到一个你未曾想象过的世界,请千万不要去怀疑他们的“创作”,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发现、聆听、赞美与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曾提到:有些孩子刚入学时聪明伶俐,勤学好问,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日渐平庸,不再好学。按理说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获取新的知识就应当越容易。可是事实上完全相反: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往后的学习反而越艰难。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为什么许多少年在九年级毕业以后不想再学下去(他们认为,学习太困难了)呢?难道幼时聪慧的人都要循着仲永的道路,逐渐“泯然众人矣”吗?我们常把这种现象归结为“成长规律”。当邻居家的孩子聪明活泼、“死缠烂打”地追着大人问“十万个为什么”时,在一旁的大人就会感慨:“年龄这么小就如此厉害,长大了可不好管!”如果很不幸,小孩的父母也是这样的想法,那么这个小孩长大后很有可能会走上“泯然众人矣”的老路。因为他幼年时萌发的对世界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在无形中被大人的冷漠、敷衍给扼杀吞噬了。这也容易解释,为什么很多学生幼时聪慧,大了却厌学的现象。我们的教育一直都是:识记-保持-再现这样的模式。没有足够的智力的训练,也就是说,没有进行足够的专门的工作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比如我们教孩子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俗语,是想告诉他们:“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不懈。”可是孩子们会想:“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渔夫一下子把五天的鱼都给打完了,休息两天不行吗?说明效率高啊!”这时候,老师一般都会一口回绝学生:“就是这个道理,你记住就好,不要问那么多为什么!”一次回绝,两次回绝,多次回绝,学生就安于沉默,他们只要记住老师的话,在作文中运用得当,就万事大吉了。在课业少时,也许考试成功的成就感还能带给他们学习的动力,一旦课业加重,要识记成百上千条这样有惑不能解的“定律”时,他们就会感到疲惫厌倦,失去兴趣。其实,老师不应该这样扼杀他们的思辨能力,当学生抛出这样的问题时,老师完全可以在思考之后这样回答:“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做法。如果渔夫只是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打满自己五天的食材,那么他当然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如果渔夫想要真正过上将来不用每天靠出海打鱼的好日子,他就应该坚持每天打鱼,到市场上去交易,这样攒够了钱,才能真正坐享无忧。所以,要获得大成功,就应该坚持不懈,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回答,虽不乏漏洞,却鼓励了学生独立思考,给予了他们信心,并在无意中教给他们深入思考的能力。这样既保护了他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思考的兴趣。只有让孩子内心好奇之苗茁壮成长,才能激发他们主动、独立探索世界的欲望。
  我所接触的孩子都是7~9岁这样刚入学的孩子,他们的形象思维很强,孩子们眼里都是一幅幅美丽纯净的画面。作为语文老师,我要做的无非是激发他们的洞察力,用感性的思维引导他们去感受世界的奇妙,再用文字语言去帮助他们,将这样一种奇妙的感受记录在扉页上,表达在口语中,传递在日常的沟通交流里。他们喜欢阳光,我就问他们:“为什么喜欢阳光?”“因为晒在身上很舒服。”“舒服的感觉像什么?”“像冬天我钻进妈妈的被窝。”“哦,阳光像妈妈的被窝,暖暖的。很好啊,你会用打比方了!还可以再进一步,妈妈为什么会接纳你这个冷冰冰的小娃?”“因为我是妈妈生的呀。”“对,因为妈妈爱你,所以想要温暖你。那么,你就可以说阳光是冬日里妈妈暖暖的被窝,是那满满的母爱。你看,你一下子会用两个打比方了,语文就是用来传递情感的,你说妙不妙?”
  每个孩子其实都是诗人,他们懂得捕捉生活中每一处细节,他们懂得串联,懂得将阳光的感觉和被窝、妈妈联系在一起,他们欠缺的是不懂得如何表达出来。而我要做的很简单,就是让那一阵微风吹进他们的心里,吹响他们心中的琴弦,让每个孩子都发出自己独特、悦耳的妙音。当所有的妙音齐响时,那将是无与伦比的美景。我爱这种快乐。这种快乐,很简单,也很美妙。
其他文献
摘 要:护理专业实习学生一般白天到医院实习,晚上和周末上课,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时间也不太统一,晚上和周末有的学生要值班。为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作者使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法。通过半年的学习,学生感觉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做到“学习、实习两不误”,基础差的学生也能跟上学习进度,大部分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比较喜欢,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实习学生;翻转课堂;实习学习两不误  我所在的泰山护理职
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应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根据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的教材特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物演示、动手操作等方法来推导圆柱表面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师:我们知道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那么圆柱体的表面积应该包括哪几
摘 要:巧用英语故事是英语教学常用的方法和手段。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在课堂的不同阶段,选择和改编故事。用故事的魔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在故事中成长,最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故事;魔力  故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传承。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够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故事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内容,能使小学英语教学充满童真和乐趣。那么如何巧妙利用故事这根魔力
摘 要:中学生生物课堂实验是一门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实验过程,从实验中总结学习结果、结论。但是,由于课堂实验数据和结论来源于实验本身,所以必须加强学生的实验规范操作,以保证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文章主要就中学生生物课程实验规范化操作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生物课程;生物实验;操作规范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许多数据和结论来源于实验,没有
摘 要:幼儿自主游戏是幼儿体育游戏中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发开展的活动,其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在户外活动中,教师给幼儿一个空间,或一个盆,一根绳,一种超能力便产生了……  关键词:自主游戏;幼儿;超自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0-24  作者简介:华建霞(1982—),女,江苏泰州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天元
摘 要:紧张、充实、奋进的高三教学在积极的备考中完美谢幕了。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高级中学的高考延续辉煌成就,文科综合取得较好的成绩,政治学科的平均分超出全区平均分。现就政治学科这一年来的高考备考作一个总结。  关键词:政治;高考;备考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1-10  作者简介:陆爱春(1976—),女,壮族,广西东兰人,高级教师,本
摘 要: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社会化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学会倾听,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倾听,可以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更会出现不耐心听讲、随意插嘴的现象。因此,可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通过创设环境、听说游戏、多维度评价、榜样效应等方式,培养小班幼儿有效倾听的习惯。  关键词:小班幼儿;有效倾听;听说游戏;多维度评价  一、小班
小时候我就喜欢宋祖英唱得那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其中,那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记得巴里说过:“你不能奢望是伟大的同时而又是舒适的。”想起初中八年的班主任经历,真的是既辛酸又激动,但我一直深信“有志者事竟成”这个道理,我经常告诉自己,我虽然没有老教师的经验和方法,但是我有着中年教师对工作的那份热情和一定把工作做好的决心,所以,我相信我能做好,也必须
摘 要:本文将自由演讲、小组协作、音乐输入等方式运用于英语课堂,提出活化教学策略,旨在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奠定坚实基础。生动活泼的课堂是丰富学生语言感知和增强认知体验的重要阵地,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自由演讲;小组协作;音乐欣赏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乐园,能帮助他们展示英语学习才能和促使其积极主动交流。教学实践证明,越是生动活泼的课堂,越能够起到活化教材内容和优化教学
2016年11月初的一个周末,冬日和煦的阳光照在湖南省长沙市明达中学(以下简称“明达中学”)美丽的校园,一群学生和家长在学校招生部围着老师咨询、交谈。正在这里采访一个全省性学术会议的记者看到这个情景,不禁好奇地打听:招生季已过,怎么还有这么多孩子和家长在进行招生咨询?  对于明达中学的老师来说,这一幕并不陌生,因为近段时间来,来这里咨询和报名的学生、家长连续不断,他们有的是希望插班进入该校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