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本文就创新市場模式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科技创新型企业;绩效评价
引言
在科技创新管理机构“放管服”改革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治理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治理绩效,对于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创新驱动型国家建设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1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特点
(1)企业资源越来越多样化。对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而言,企业资源不仅包含常规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资源、技术资源,还包括科技信息资源。技术资源是进行各项科技研发活动的基础,在新形势下技术资源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和最重要的驱动力。人力资源对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无可替代的作用。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对基础设施资源的依赖反而较其他类型的企业更小。而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对科技信息资源的依赖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的人类社会更加强烈。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活动更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科技创新型企业会因市场需求的变化产生越来越多的信息交流活动。这些信息交流活动形成的信息资源,会对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型企业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创新活动产生更巨大的影响。(2)企业对高科技人才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科技创新的起点是研发人员的想法,不同的研发人员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进而造成创新研发活动侧重点的不同。而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产业作为知识和人才更加密集的产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活动比以往更大程度地依赖企业所拥有的高科技人才、人才所拥有的智力和知识以及依附于各类型人才的创新想法。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创新力与市场竞争力,更需要想办法尽可能多地招揽更多高科技人才,并尽可能多地留住有能力的高科技人才。(3)投入风险越来越高、更具有不可预测性。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在科技产品的任何研发阶段都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研究人员对每一个研究阶段、研究步骤都没有完全成功的把握,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根据研究状况不断地改变研究计划,甚至于完全推翻之前的研究计划。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技术能否研发成功变得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技术能否成功的转化为产品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也变得更加难于预测。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对新形势下科技创新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来说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新形势下经历漫长的研发期开发出来的产品如不能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企业的前期投入将变得越来越得不到回报。如此多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导致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巨大的投入风险,投入的巨额资金一旦没有产出相应的回报,将会对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造成巨大的打击,甚至走向破产。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投入风险变得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高、更具有不可预测性。
2创新市场模式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
2.1构建以“创新链”为核心的现代科技创新管理模式
“重创新链前端环节,轻创新链后端环节”的低层级偏态科技创新治理模式是导致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失衡的根源,因此应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治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科技创新治理观念,逐步建立以“创新链”为核心的现代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例如,在拟定科研项目选题时,充分借鉴掌握消费结构转型升级需求信息的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的意见,以有效提升科技创新活动对最终消费结构转型升级需求的满足能力。
2.2针对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机械工业、电子设备、化工、汽车等产业,重点是完善相关市场的关系网络建设,推动建立同一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式竞争”,充分实现“延续性创新”的效益。
第一,在相关传统优势行业建立主要依靠企业储备金投入研发的机制,减少国家直接的研发资金投入,同时增加企业之间重大科研项目的合作研发。着力以政府合作项目的形式,推动国有大型企业参与投入基础性科研,调动国有企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攻克基础研究领域中的难题。第二,推动中央企业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大幅提升其在科创领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实现中央企业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基础性、引导性和骨干性作用”。一方面,促进大型央企为繁荣科技创新市场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学习日本丰田的大企业引领联盟发展的经验,督促央企与上下游产业链条上的科技机构和中小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使央企能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条上的科研机构和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第三,制定大数据开放共享规则,鼓励和激励政府、央企、民企之间共享信息,促进这些不同主体就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形成策略互动。提高经济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帮助加强市场主体做出可信承诺的意愿,维持同一行业不同市场主体之间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2.3组织创新能力指标
新形势下评价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组织创新能力,也就是对企业职工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组织创新指标包括员工培训费用比率、研发人员工资比率、员工任职资格达标率、关键员工保留率和员工满意度。分析研发人员工资比率有利于科技创新型企业制定战略留住科技研发人员。员工任职资格达标比率有利于科技创新型企业精简人员,从而更好地推动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对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来说,关键人才是企业所有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心,因此分析与评价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关键员工保留率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对企业未来的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方向有更深入的了解。
结语
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在许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并未实现自主可控;国家科技的组织动员能力、协同集成能力、自主创新导向能力以及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能力,还有大幅度提升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套,尤超良.我国科技创新系统的治理与创新治理体系建设[J].科学管理研究,2017.
[2]张仁开.从科技管理到创新治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制度建构[J].上海城市规划,2016.
关键词:新形势;科技创新型企业;绩效评价
引言
在科技创新管理机构“放管服”改革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治理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治理绩效,对于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创新驱动型国家建设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1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特点
(1)企业资源越来越多样化。对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而言,企业资源不仅包含常规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资源、技术资源,还包括科技信息资源。技术资源是进行各项科技研发活动的基础,在新形势下技术资源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和最重要的驱动力。人力资源对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无可替代的作用。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对基础设施资源的依赖反而较其他类型的企业更小。而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对科技信息资源的依赖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的人类社会更加强烈。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活动更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科技创新型企业会因市场需求的变化产生越来越多的信息交流活动。这些信息交流活动形成的信息资源,会对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型企业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创新活动产生更巨大的影响。(2)企业对高科技人才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科技创新的起点是研发人员的想法,不同的研发人员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进而造成创新研发活动侧重点的不同。而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产业作为知识和人才更加密集的产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活动比以往更大程度地依赖企业所拥有的高科技人才、人才所拥有的智力和知识以及依附于各类型人才的创新想法。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创新力与市场竞争力,更需要想办法尽可能多地招揽更多高科技人才,并尽可能多地留住有能力的高科技人才。(3)投入风险越来越高、更具有不可预测性。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在科技产品的任何研发阶段都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研究人员对每一个研究阶段、研究步骤都没有完全成功的把握,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根据研究状况不断地改变研究计划,甚至于完全推翻之前的研究计划。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技术能否研发成功变得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技术能否成功的转化为产品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也变得更加难于预测。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对新形势下科技创新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来说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新形势下经历漫长的研发期开发出来的产品如不能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企业的前期投入将变得越来越得不到回报。如此多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导致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巨大的投入风险,投入的巨额资金一旦没有产出相应的回报,将会对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造成巨大的打击,甚至走向破产。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投入风险变得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高、更具有不可预测性。
2创新市场模式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
2.1构建以“创新链”为核心的现代科技创新管理模式
“重创新链前端环节,轻创新链后端环节”的低层级偏态科技创新治理模式是导致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失衡的根源,因此应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治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科技创新治理观念,逐步建立以“创新链”为核心的现代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例如,在拟定科研项目选题时,充分借鉴掌握消费结构转型升级需求信息的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的意见,以有效提升科技创新活动对最终消费结构转型升级需求的满足能力。
2.2针对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机械工业、电子设备、化工、汽车等产业,重点是完善相关市场的关系网络建设,推动建立同一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式竞争”,充分实现“延续性创新”的效益。
第一,在相关传统优势行业建立主要依靠企业储备金投入研发的机制,减少国家直接的研发资金投入,同时增加企业之间重大科研项目的合作研发。着力以政府合作项目的形式,推动国有大型企业参与投入基础性科研,调动国有企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攻克基础研究领域中的难题。第二,推动中央企业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大幅提升其在科创领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实现中央企业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基础性、引导性和骨干性作用”。一方面,促进大型央企为繁荣科技创新市场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学习日本丰田的大企业引领联盟发展的经验,督促央企与上下游产业链条上的科技机构和中小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使央企能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条上的科研机构和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第三,制定大数据开放共享规则,鼓励和激励政府、央企、民企之间共享信息,促进这些不同主体就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形成策略互动。提高经济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帮助加强市场主体做出可信承诺的意愿,维持同一行业不同市场主体之间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2.3组织创新能力指标
新形势下评价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组织创新能力,也就是对企业职工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组织创新指标包括员工培训费用比率、研发人员工资比率、员工任职资格达标率、关键员工保留率和员工满意度。分析研发人员工资比率有利于科技创新型企业制定战略留住科技研发人员。员工任职资格达标比率有利于科技创新型企业精简人员,从而更好地推动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对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来说,关键人才是企业所有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心,因此分析与评价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关键员工保留率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对企业未来的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方向有更深入的了解。
结语
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在许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并未实现自主可控;国家科技的组织动员能力、协同集成能力、自主创新导向能力以及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能力,还有大幅度提升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套,尤超良.我国科技创新系统的治理与创新治理体系建设[J].科学管理研究,2017.
[2]张仁开.从科技管理到创新治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制度建构[J].上海城市规划,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