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薄的身躯,刻画出厚实尊严;小小的一方屏幕,撑起世间的喜怒哀乐。人们围坐在帷幕前,灯影闪耀在后面。唱念做打,锣鼓声起。近在咫尺的人儿,又仿佛在幻境中,远在天边。“小生何定贵,姑苏吴县人氏。只因大比之年,进京赴考,贪赶路程,错过宿店,误入大王山林宝地,被小姐擒上山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本帅,刁天庭,江苏扬州人氏,父母早年亡故。我少年进京武考,得中榜首……”一段段话语,声声入耳,帷幕上的人儿,摇头摆臂,把人带入了光影交织的世界。
皮影戏可以追溯的岁月悠远而绵长。《搜神记》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汉武帝思念已逝的李夫人,方士少翁“乃夜施帷帐,明灯烛,而令帝遥望之,见美女居帐中,如李夫人之状,还幄坐而步……”被推测为皮影戏的源起。宋时,皮影戏兴盛,而“去朴从艳,好新慕异”的社会风气更是推动了皮影戏的传播。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皮影戏沾染了海宁独有的方言曲调,慢慢地成为了海宁的地方剧种。在海宁,皮影戏的影偶有个极其亲切的称谓—“皮囡囡”,一发音,这一原本源于北方的剧种就带上了江南软糯的风情。
初时,海宁皮影戏影偶是用生羊皮制作的,后改为牛皮。四至六岁的母牛皮光洁而富有弹性,是制作影偶的上等原料。浸泡、刮脂、敲薄……一张牛皮,可以削成三至四张质料,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如今,高速发展的现代制革业化解了这一难题,到艺人手中的往往是可以直接绷板的牛皮。上绷架的牛皮厚薄均匀,容不得半点褶子,往往需要耗费几百颗用以固定的铁钉。当所有的工序完成时,艺人们就可以对着一张半透光的牛皮剪形勾画了。
生、旦、净、末、丑,影偶在艺人们一笔一笔细致的描摹下渐渐得以丰满。大到衣饰身段,小到眉眼嘴角,每一处落笔的起伏都暗藏了人物命运的转承开阖。影偶的扮相在雅致中流露出华丽,在端庄中又透露出妖冶。而山水楼台亭阁等舞美背景,大刀长矛画戟等武打道具,龙凤虎鹤麒麟等动物造型,花卉树木盆景等植物布景,更是精致细腻,自不待言。羊毫细致的笔触如行云流水勾勒出世间活泼泼的万物,营造出一方胜境;云笔细细平涂,彩绘出青红黑白黄的一片锦绣;翎管连结了各个分散的部件,棉纱线绾合起整件皮影的骨肉。
海宁皮影的人物多采用侧身造型,单眼并足。由于脸谱是固定的,因此表情都有些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味道。而人物的嬉、笑、怒、骂、嗔,更是需要依靠艺人的道白、唱词、动作来表达。平调流畅,花调华丽,悲调凄哀,配以笛子、唢呐、钹、二胡等乐器,层次丰富。兴亡之叹、闺阁闲情、离人愁绪,在一曲曲或婉转或激越、或低沉或高亢的唱腔中弥漫开来。有时是金戈铁马的气壮山河,有时则是含情脉脉的缠绵悱恻。帝王将相、绿林好汉、才子佳人、神仙鬼怪,在艺人们指法灵活的手中,在艺人们唱念兼备的口中,演绎一出出悲欢离合。
仿佛孙大圣吹一口气,泥偶被注入了生气,一帧帧无魄无魂、无胆无识的平面化影偶,在技艺高超的艺人的操纵下,活灵活现,生气勃勃。武将短刀格斗,空拳对打,剑挑敌将头颅,干净利落;旦角跪拜起立,款款而行,身段袅娜,轻盈柔和;两只公鸡争抢一条蜈蚣,摇头摆尾,互不相让,气势汹汹……影偶的每一次腾挪、每一次回转,半透明的身子就带出一轮蜃景似的光晕,明明灭灭,如梦如幻。影是光的魂,而光下的影又凝聚着皮影艺人的精神。正可谓“口里叙说千古事,掌中对舞百万兵”。
一曲终落,万籁俱寂。光影兼灭,唯留下一方白幕。恍若一场梦,热闹过后了无痕迹。沉浸其中的,不仅是皮影艺人,更是观者。遥想当年海宁皮影的盛况,还可以从邑人查歧昌的赋诗中窥得一斑,诗云:“新年影戏聚星缸,金鼓村村闹夜窗;艳说长安佳子弟,熏衣高唱弋阳腔。”一派声色光影的喧腾,如在耳畔,如在眼前。过去,但逢小孩满月、老人祝寿、新人成婚、菩萨开光、蚕花丰收时,海宁殷实的人家总会请皮影戏班子上演几出皮影戏热闹热闹。《九丝绦》《闹花灯》《鸾凤箫》《大红袍》等正本戏,《跳八仙》《开天门》《麒麟送子》等程式小戏片段,无不吸引着人们围坐在一方银幕前,在流动的光影间,看别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
但如今,只有不多的人愿意抛洒韶光,细细描摹一颦一笑、一虫一草;只有不多的人愿意忍受满手老茧的折磨,坚守着古老非遗微茫的希望;也只有不多的人愿意静静坐于银幕前,完完整整地看一出皮影戏,欣赏大段大段的念白唱词。皮影戏所使用的弋阳腔和海盐腔,远非一般人所能领会。“年轻的时候,我能一口气唱下248本戏呢,全本的,词曲都记得清清爽爽,现在不行了,都记不清楚了,长久不唱了”,皮影名艺人徐二男老人的一番感慨,道尽了海宁皮影戏生存的艰难处境。
当时间裹挟着一切事物向前,我们何不放慢脚步,回望时光隧道里中国皮影这项古老艺术的那抹嫣然呢。搬上板凳,停驻在那方小小的帷幕前,与乡邻、朋友看一出热热闹闹的皮影戏,让情绪随着方寸小人们的命运起伏,这何尝不是一种美好?
(本文摄影:张庆中)
皮影戏可以追溯的岁月悠远而绵长。《搜神记》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汉武帝思念已逝的李夫人,方士少翁“乃夜施帷帐,明灯烛,而令帝遥望之,见美女居帐中,如李夫人之状,还幄坐而步……”被推测为皮影戏的源起。宋时,皮影戏兴盛,而“去朴从艳,好新慕异”的社会风气更是推动了皮影戏的传播。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皮影戏沾染了海宁独有的方言曲调,慢慢地成为了海宁的地方剧种。在海宁,皮影戏的影偶有个极其亲切的称谓—“皮囡囡”,一发音,这一原本源于北方的剧种就带上了江南软糯的风情。
初时,海宁皮影戏影偶是用生羊皮制作的,后改为牛皮。四至六岁的母牛皮光洁而富有弹性,是制作影偶的上等原料。浸泡、刮脂、敲薄……一张牛皮,可以削成三至四张质料,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如今,高速发展的现代制革业化解了这一难题,到艺人手中的往往是可以直接绷板的牛皮。上绷架的牛皮厚薄均匀,容不得半点褶子,往往需要耗费几百颗用以固定的铁钉。当所有的工序完成时,艺人们就可以对着一张半透光的牛皮剪形勾画了。
生、旦、净、末、丑,影偶在艺人们一笔一笔细致的描摹下渐渐得以丰满。大到衣饰身段,小到眉眼嘴角,每一处落笔的起伏都暗藏了人物命运的转承开阖。影偶的扮相在雅致中流露出华丽,在端庄中又透露出妖冶。而山水楼台亭阁等舞美背景,大刀长矛画戟等武打道具,龙凤虎鹤麒麟等动物造型,花卉树木盆景等植物布景,更是精致细腻,自不待言。羊毫细致的笔触如行云流水勾勒出世间活泼泼的万物,营造出一方胜境;云笔细细平涂,彩绘出青红黑白黄的一片锦绣;翎管连结了各个分散的部件,棉纱线绾合起整件皮影的骨肉。
海宁皮影的人物多采用侧身造型,单眼并足。由于脸谱是固定的,因此表情都有些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味道。而人物的嬉、笑、怒、骂、嗔,更是需要依靠艺人的道白、唱词、动作来表达。平调流畅,花调华丽,悲调凄哀,配以笛子、唢呐、钹、二胡等乐器,层次丰富。兴亡之叹、闺阁闲情、离人愁绪,在一曲曲或婉转或激越、或低沉或高亢的唱腔中弥漫开来。有时是金戈铁马的气壮山河,有时则是含情脉脉的缠绵悱恻。帝王将相、绿林好汉、才子佳人、神仙鬼怪,在艺人们指法灵活的手中,在艺人们唱念兼备的口中,演绎一出出悲欢离合。
仿佛孙大圣吹一口气,泥偶被注入了生气,一帧帧无魄无魂、无胆无识的平面化影偶,在技艺高超的艺人的操纵下,活灵活现,生气勃勃。武将短刀格斗,空拳对打,剑挑敌将头颅,干净利落;旦角跪拜起立,款款而行,身段袅娜,轻盈柔和;两只公鸡争抢一条蜈蚣,摇头摆尾,互不相让,气势汹汹……影偶的每一次腾挪、每一次回转,半透明的身子就带出一轮蜃景似的光晕,明明灭灭,如梦如幻。影是光的魂,而光下的影又凝聚着皮影艺人的精神。正可谓“口里叙说千古事,掌中对舞百万兵”。
一曲终落,万籁俱寂。光影兼灭,唯留下一方白幕。恍若一场梦,热闹过后了无痕迹。沉浸其中的,不仅是皮影艺人,更是观者。遥想当年海宁皮影的盛况,还可以从邑人查歧昌的赋诗中窥得一斑,诗云:“新年影戏聚星缸,金鼓村村闹夜窗;艳说长安佳子弟,熏衣高唱弋阳腔。”一派声色光影的喧腾,如在耳畔,如在眼前。过去,但逢小孩满月、老人祝寿、新人成婚、菩萨开光、蚕花丰收时,海宁殷实的人家总会请皮影戏班子上演几出皮影戏热闹热闹。《九丝绦》《闹花灯》《鸾凤箫》《大红袍》等正本戏,《跳八仙》《开天门》《麒麟送子》等程式小戏片段,无不吸引着人们围坐在一方银幕前,在流动的光影间,看别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
但如今,只有不多的人愿意抛洒韶光,细细描摹一颦一笑、一虫一草;只有不多的人愿意忍受满手老茧的折磨,坚守着古老非遗微茫的希望;也只有不多的人愿意静静坐于银幕前,完完整整地看一出皮影戏,欣赏大段大段的念白唱词。皮影戏所使用的弋阳腔和海盐腔,远非一般人所能领会。“年轻的时候,我能一口气唱下248本戏呢,全本的,词曲都记得清清爽爽,现在不行了,都记不清楚了,长久不唱了”,皮影名艺人徐二男老人的一番感慨,道尽了海宁皮影戏生存的艰难处境。
当时间裹挟着一切事物向前,我们何不放慢脚步,回望时光隧道里中国皮影这项古老艺术的那抹嫣然呢。搬上板凳,停驻在那方小小的帷幕前,与乡邻、朋友看一出热热闹闹的皮影戏,让情绪随着方寸小人们的命运起伏,这何尝不是一种美好?
(本文摄影:张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