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本文以时间为依据,空间为结构,事件为节点,试题为依托,将教育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相结合,探究引领学生构建历史知识框架、培育历史时空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 时空观念 培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A-0046-03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依托是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新课改实施以来,以专题模块形式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冲淡了学生认识历史的时空观念,极大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掌握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培育学生的时空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定位感,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的变迁與演进过程,对历史形成科学认知。那么,应如何培育中学生的时空观念呢?
一、以时间为依据,建立历史发展的时序性
教师可结合历史学科特点,立足历史事件时代背景,巧妙编制时间轴,直观展示历史史实,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形成基于时序性的逻辑认知。
(一)聚焦历史知识点,理解历史
例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可构建如下(如图1)时间轴。
1942年1月,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而在此之前,战争属于个别国家之间的侵略与反抗斗争,如中国抗日战争,波兰与苏联的抗德斗争以及日美以珍珠港事件为标志的两国冲突呈现。此后,战争演变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战争,战争的范围和性质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另外,从反法西斯战争的态势来看,困难和失败为集中表现。此后,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军事和政治的联合战争形势出现转机。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战争的态势继续扩大,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纵观整个战争过程,聚焦四个时间点(1939年9月、1942年1月、1942年7月、1945年8月)。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出现,标志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1942年7月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标志战争性质和战争态势发生根本变化;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
教师构建时间轴让学生形成有效时序概念,完成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知,不失为培育学生时空观念的好方法。
(二)梳理历史知识线,发现历史
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教师可以从多角度梳理三条知识线,让学生在历史知识线中感知历史事件(如图2)。
第一条知识线(从1840年至1901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条知识线(从1840年至1945年)。中国军民应对外侵,奋起抗争。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1881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894年黄海海战——1895年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1899年义和团运动——1937年抗日战争。最终,中华民族取得了民族革命的胜利。
第三条知识线(从1840年至1949年)。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不断探索。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维新派新思想——孙中山“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李大钊“马克思主义”。最终,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条知识线,从不同视角理解历史,发现历史,梳理历史发展脉络,形成纵向思维路径。
二、以空间为结构,构建历史思维框架
以空间结构,引领思维,形成思维框架,定位于“面”的认识,是理解历史知识的主要举措。例如:二战结束后,因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不同,战时两个最大的盟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开始走向竞争、敌对状态,整个世界出现两个国家、两个集团对立的局面。
教师可立足空间概念,用两张图(图3和图4)帮助学生梳理历史发展线索,理解历史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历史认知,是非常好的选择。
分析图3可知,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的是苏联和东欧国家。“铁幕演说”号召所有的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依靠美国的实力,反对苏联和东欧各国,由此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分析图4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要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即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紧接着,在193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经济援助计划,旨在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实现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组成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面对美国的扩张和威胁,苏联于1947年9月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1949年1月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各成员国通过经济互助,技术合作,共同发展,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1955年,苏联与东欧七国建立军事政治集团——华沙条约组织。至此,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纵观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的形成,立足于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过程中的热战、冷战交织,则又涉及到亚洲、美洲乃至全球范围。
从横向看,苏联为了与美国争霸,也在政治、经济、军事政治领域采取了对应措施。最终完成以两国争锋为中心的两大集团的争霸。在此时期整个世界冷战与热战交织,紧张与和平并存。但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与拥有相同经济利益的区域,为了自身的独立和发展,必然要冲破两大集团的牢笼。在独立发展的前提下,多极势力重新组合,最终打破两极格局,使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教师从横向与纵向展开不同层次的对比,为学生搭建历史思维框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的”历史时空”观念。 三、以历史事件为节点,编织历史知识立体网络
近代化是近代中国历史的核心话题,辛亥革命则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节点。教师围绕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编织立体知识网络。
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历程。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再到辛亥革命,中国的政治制度一步步走向近代化。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责任了内阁制,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發展阶段。
辛亥革命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的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辛亥革命后,这些地方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中华民国建立后,颁布了一些有利于其发展的政策和法令,如《临时约法》《工商保息法》《公司条例施行细则》《商人通例施行细则》等,在社会上掀起一场实业救国的思潮,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辛亥革命是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一代代先进的中国人,向国外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到维新变法、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李大钊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等。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民主共和思想,不仅具有启蒙作用,还为历史的后续发展做铺垫。
三条知识线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领域疏理了近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三个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教师若没有清晰进行表述,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与理解就可能是单向的和局部的。教师如果立足于“近代化”的内涵,将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的关系建成一个思维路径图,会更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历史(如图5)。
四、以高考试题为依托,培养历史学习方法
高考试题是引领教学的指挥棒,是培养学生思维力的主要载体,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科学利用高考试题,优化学习方法,拓展思维路径,也能有效培育学生时空观念。
例题1(2017年江苏高考第10题)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赢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单从发生的时间考虑,选项A发生于1931年,选项B发生在1937年9月以后,选项C发生在1936年,选项D发生在1938年,BD两项均符合题意。但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党不同时期主要矛盾、斗争方向和策略的变化。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主动取消部队番号和政府,深入敌后,创建抗日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游击战,配合正面战场,把敌后战场变为抗日前线。台儿庄大捷是国民党组织的阵地战,故选项D排除,此题正确答案只能是选项B。
例题2 (2017年江苏高考第9题)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依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政治 B.文化传统
C.人口密度 D.地理环境
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地图显示沿海地区高等学校的数量远远高于内地,究其原因是沿海地区与西方接触早,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工商业经济发展较快,对人才需求量大,从而催生了大量学校的涌现。选项BCD都是影响因素,但都不是主要因素,故选项A项正确。
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历史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不同的视角,从知识、能力、方法和思维力等维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训练中形成学会学习历史科目的方法,提高历史学科的素养。
(责编 周伟琳)
【关键词】历史教学 时空观念 培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A-0046-03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依托是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新课改实施以来,以专题模块形式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冲淡了学生认识历史的时空观念,极大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掌握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培育学生的时空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定位感,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的变迁與演进过程,对历史形成科学认知。那么,应如何培育中学生的时空观念呢?
一、以时间为依据,建立历史发展的时序性
教师可结合历史学科特点,立足历史事件时代背景,巧妙编制时间轴,直观展示历史史实,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形成基于时序性的逻辑认知。
(一)聚焦历史知识点,理解历史
例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可构建如下(如图1)时间轴。
1942年1月,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而在此之前,战争属于个别国家之间的侵略与反抗斗争,如中国抗日战争,波兰与苏联的抗德斗争以及日美以珍珠港事件为标志的两国冲突呈现。此后,战争演变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战争,战争的范围和性质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另外,从反法西斯战争的态势来看,困难和失败为集中表现。此后,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军事和政治的联合战争形势出现转机。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战争的态势继续扩大,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纵观整个战争过程,聚焦四个时间点(1939年9月、1942年1月、1942年7月、1945年8月)。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出现,标志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1942年7月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标志战争性质和战争态势发生根本变化;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
教师构建时间轴让学生形成有效时序概念,完成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知,不失为培育学生时空观念的好方法。
(二)梳理历史知识线,发现历史
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教师可以从多角度梳理三条知识线,让学生在历史知识线中感知历史事件(如图2)。
第一条知识线(从1840年至1901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条知识线(从1840年至1945年)。中国军民应对外侵,奋起抗争。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1881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894年黄海海战——1895年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1899年义和团运动——1937年抗日战争。最终,中华民族取得了民族革命的胜利。
第三条知识线(从1840年至1949年)。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不断探索。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维新派新思想——孙中山“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李大钊“马克思主义”。最终,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条知识线,从不同视角理解历史,发现历史,梳理历史发展脉络,形成纵向思维路径。
二、以空间为结构,构建历史思维框架
以空间结构,引领思维,形成思维框架,定位于“面”的认识,是理解历史知识的主要举措。例如:二战结束后,因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不同,战时两个最大的盟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开始走向竞争、敌对状态,整个世界出现两个国家、两个集团对立的局面。
教师可立足空间概念,用两张图(图3和图4)帮助学生梳理历史发展线索,理解历史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历史认知,是非常好的选择。
分析图3可知,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的是苏联和东欧国家。“铁幕演说”号召所有的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依靠美国的实力,反对苏联和东欧各国,由此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分析图4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要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即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紧接着,在193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经济援助计划,旨在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实现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组成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面对美国的扩张和威胁,苏联于1947年9月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1949年1月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各成员国通过经济互助,技术合作,共同发展,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1955年,苏联与东欧七国建立军事政治集团——华沙条约组织。至此,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纵观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的形成,立足于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过程中的热战、冷战交织,则又涉及到亚洲、美洲乃至全球范围。
从横向看,苏联为了与美国争霸,也在政治、经济、军事政治领域采取了对应措施。最终完成以两国争锋为中心的两大集团的争霸。在此时期整个世界冷战与热战交织,紧张与和平并存。但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与拥有相同经济利益的区域,为了自身的独立和发展,必然要冲破两大集团的牢笼。在独立发展的前提下,多极势力重新组合,最终打破两极格局,使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教师从横向与纵向展开不同层次的对比,为学生搭建历史思维框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的”历史时空”观念。 三、以历史事件为节点,编织历史知识立体网络
近代化是近代中国历史的核心话题,辛亥革命则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节点。教师围绕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编织立体知识网络。
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历程。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再到辛亥革命,中国的政治制度一步步走向近代化。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责任了内阁制,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發展阶段。
辛亥革命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的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辛亥革命后,这些地方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中华民国建立后,颁布了一些有利于其发展的政策和法令,如《临时约法》《工商保息法》《公司条例施行细则》《商人通例施行细则》等,在社会上掀起一场实业救国的思潮,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辛亥革命是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一代代先进的中国人,向国外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到维新变法、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李大钊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等。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民主共和思想,不仅具有启蒙作用,还为历史的后续发展做铺垫。
三条知识线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领域疏理了近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三个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教师若没有清晰进行表述,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与理解就可能是单向的和局部的。教师如果立足于“近代化”的内涵,将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的关系建成一个思维路径图,会更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历史(如图5)。
四、以高考试题为依托,培养历史学习方法
高考试题是引领教学的指挥棒,是培养学生思维力的主要载体,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科学利用高考试题,优化学习方法,拓展思维路径,也能有效培育学生时空观念。
例题1(2017年江苏高考第10题)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赢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单从发生的时间考虑,选项A发生于1931年,选项B发生在1937年9月以后,选项C发生在1936年,选项D发生在1938年,BD两项均符合题意。但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党不同时期主要矛盾、斗争方向和策略的变化。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主动取消部队番号和政府,深入敌后,创建抗日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游击战,配合正面战场,把敌后战场变为抗日前线。台儿庄大捷是国民党组织的阵地战,故选项D排除,此题正确答案只能是选项B。
例题2 (2017年江苏高考第9题)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依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政治 B.文化传统
C.人口密度 D.地理环境
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地图显示沿海地区高等学校的数量远远高于内地,究其原因是沿海地区与西方接触早,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工商业经济发展较快,对人才需求量大,从而催生了大量学校的涌现。选项BCD都是影响因素,但都不是主要因素,故选项A项正确。
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历史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不同的视角,从知识、能力、方法和思维力等维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训练中形成学会学习历史科目的方法,提高历史学科的素养。
(责编 周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