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与家庭教育之间平等的、双向的教育实践。家园共育要求幼儿园和家长合作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工作。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家园共育已经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乡镇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问题。为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很多乡镇幼儿园都积极开展了家园共育模式。但是,由于乡镇地区家园共育发展时间较短,乡镇幼儿园在开展家园共育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积极解决。研究乡镇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乡镇地区的幼儿教育质量,而且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乡镇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的必要性
1.家园共育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家庭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家长的教育方法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十分滞后,教育内容也不够系统,难以实现对幼儿的全面教育。而幼儿园是专门开展幼儿教育的机构,教育的标准性和科学性较强,能够实现对幼儿的专业教育。但是,幼儿园教育中也存在着教师对孩子缺乏了解,教学缺乏针对性等不足。开展家园共育能够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
2.家园共育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要求
在家园共育模式下,幼儿园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逐渐加强,幼儿园能够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并且,家长能够向幼儿园提供孩子的生活习惯、脾气性格、认知水平等,使幼儿园根据孩子的特征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二、乡镇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1.家园共育观念不一致
很多家长对家园共育认识不清,不了解家园共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家长在家园共育模式下应该怎么做、做什么。另外,还有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和生活,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幼儿园的责任,与家庭無关,缺乏对家园共育的重视,没有积极参与到家园共育中。尤其在乡镇地区,人们的教育思想比较落后,认为孩子在幼儿园不受伤、能够吃饱就行,学习多少知识不重要,忽视了幼儿教育问题。还有些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较多,幼儿的监护工作由爷爷奶奶负责,而爷爷奶奶十分宠溺孩子,缺乏对孩子的教育,家园共育难以实现。
2.家园共育趋于表面化
在家园共育的发展趋势下,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园共育的要求,积极与家长开展各种形式的沟通。例如,很多幼儿园都开展了家园之窗、家长会议、电话交谈等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但是,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并没有多大效果,很多家长都处于被动配合的地位,被动接受幼儿园宣传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但却没有使用这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开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趋于表面化。
3.沟通表达方式不科学
在家园共育模式下,家长和幼儿园应积极合作,加强沟通。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方式不够科学。很多幼儿园虽然开设了家长会、家园共育调查活动,并通知家长参加。但是,很多家长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家园共育,只能应付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并且,幼儿教师还要完成教学工作,开展家园共育也只是出于应付心里。例如,有些幼儿园设立了幼儿成长手册,要求幼儿园记录幼儿每天的学习和活动,并将手册交给家长,让家长根据记录来开展家庭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加大,很多幼儿教师为了在下班前完成幼儿成长手册而采取模式化记录,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三、乡镇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问题的完善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幼儿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思想,加强重视家园共育,树立家园共育教育理念。为此,幼儿园应积极组织幼儿教师参加幼儿教育培训,使幼儿教师了解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学习新的幼儿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加强幼儿教师对家园共育的了解,培养幼儿教师的家园共育意识;其次,家长应积极转变教育思想,重视自身在家园共育中的作用。
为此,家长应积极重视幼儿教育,积极了解幼儿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模式,积极参加幼儿园开设的家长会议与家园共育活动,学习家庭教育的内容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2.创新家园共育形式
首先,我国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家园共育的相关制度,保证家园共育的顺利实施。为此,幼儿园应积极建立制度化的接待活动,加强园长对家园共育的重视,组织幼儿教师在合适的时间段接待家长,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掌握幼儿的最新状态。另外,幼儿园还可以建立日常化的教师家访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其次,幼儿园应积极创新家园共育形式,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定家园共育活动计划,组织家长参与家园共育活动。并且,幼儿园可以开展家长会议、家园之窗等活动,实现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促进家园共育的发展。
3.发挥园长的引领作用
幼儿园园长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直接影响着家园共育的发展。因此,为完善乡镇地区的家园共育,应充分发挥幼儿园园长的引领作用。首先,幼儿园园长应深入细致地做好家长工作。例如,幼儿园园长应保证幼儿食谱的透明性、幼儿教育的公开性,方便家长的监督;其次,园长应保证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具有鲜明的特色,使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例如,园长可以采用动画人物图片加强对幼儿的动作引导,使幼儿通过模仿动画人物的动作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园长应加强对幼儿教师的考核与评价,着重监测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方法,及时发现并解决幼儿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为此,幼儿园园长可以通过听课和评课的形式,对幼儿教师的教育技能、教育方法进行客观的评价,监督幼儿教师的教育工作,促进幼儿教育的科学化发展。
一、乡镇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的必要性
1.家园共育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家庭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家长的教育方法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十分滞后,教育内容也不够系统,难以实现对幼儿的全面教育。而幼儿园是专门开展幼儿教育的机构,教育的标准性和科学性较强,能够实现对幼儿的专业教育。但是,幼儿园教育中也存在着教师对孩子缺乏了解,教学缺乏针对性等不足。开展家园共育能够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
2.家园共育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要求
在家园共育模式下,幼儿园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逐渐加强,幼儿园能够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并且,家长能够向幼儿园提供孩子的生活习惯、脾气性格、认知水平等,使幼儿园根据孩子的特征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二、乡镇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1.家园共育观念不一致
很多家长对家园共育认识不清,不了解家园共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家长在家园共育模式下应该怎么做、做什么。另外,还有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和生活,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幼儿园的责任,与家庭無关,缺乏对家园共育的重视,没有积极参与到家园共育中。尤其在乡镇地区,人们的教育思想比较落后,认为孩子在幼儿园不受伤、能够吃饱就行,学习多少知识不重要,忽视了幼儿教育问题。还有些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较多,幼儿的监护工作由爷爷奶奶负责,而爷爷奶奶十分宠溺孩子,缺乏对孩子的教育,家园共育难以实现。
2.家园共育趋于表面化
在家园共育的发展趋势下,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园共育的要求,积极与家长开展各种形式的沟通。例如,很多幼儿园都开展了家园之窗、家长会议、电话交谈等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但是,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并没有多大效果,很多家长都处于被动配合的地位,被动接受幼儿园宣传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但却没有使用这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开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趋于表面化。
3.沟通表达方式不科学
在家园共育模式下,家长和幼儿园应积极合作,加强沟通。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方式不够科学。很多幼儿园虽然开设了家长会、家园共育调查活动,并通知家长参加。但是,很多家长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家园共育,只能应付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并且,幼儿教师还要完成教学工作,开展家园共育也只是出于应付心里。例如,有些幼儿园设立了幼儿成长手册,要求幼儿园记录幼儿每天的学习和活动,并将手册交给家长,让家长根据记录来开展家庭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加大,很多幼儿教师为了在下班前完成幼儿成长手册而采取模式化记录,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三、乡镇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问题的完善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幼儿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思想,加强重视家园共育,树立家园共育教育理念。为此,幼儿园应积极组织幼儿教师参加幼儿教育培训,使幼儿教师了解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学习新的幼儿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加强幼儿教师对家园共育的了解,培养幼儿教师的家园共育意识;其次,家长应积极转变教育思想,重视自身在家园共育中的作用。
为此,家长应积极重视幼儿教育,积极了解幼儿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模式,积极参加幼儿园开设的家长会议与家园共育活动,学习家庭教育的内容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2.创新家园共育形式
首先,我国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家园共育的相关制度,保证家园共育的顺利实施。为此,幼儿园应积极建立制度化的接待活动,加强园长对家园共育的重视,组织幼儿教师在合适的时间段接待家长,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掌握幼儿的最新状态。另外,幼儿园还可以建立日常化的教师家访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其次,幼儿园应积极创新家园共育形式,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定家园共育活动计划,组织家长参与家园共育活动。并且,幼儿园可以开展家长会议、家园之窗等活动,实现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促进家园共育的发展。
3.发挥园长的引领作用
幼儿园园长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直接影响着家园共育的发展。因此,为完善乡镇地区的家园共育,应充分发挥幼儿园园长的引领作用。首先,幼儿园园长应深入细致地做好家长工作。例如,幼儿园园长应保证幼儿食谱的透明性、幼儿教育的公开性,方便家长的监督;其次,园长应保证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具有鲜明的特色,使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例如,园长可以采用动画人物图片加强对幼儿的动作引导,使幼儿通过模仿动画人物的动作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园长应加强对幼儿教师的考核与评价,着重监测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方法,及时发现并解决幼儿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为此,幼儿园园长可以通过听课和评课的形式,对幼儿教师的教育技能、教育方法进行客观的评价,监督幼儿教师的教育工作,促进幼儿教育的科学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