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第一书记

来源 :诗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上
  总会有这样的灯火指引
  总会有强劲的号角
  热血与炭火相融为一种新的能源
  听从一枚党徽的召唤
  你告别繁华都市,奔赴僻远山村
  你要去研读一本从未读过的书
  去翻开花开的中国最温情的一页
  去完成一道时代最伟大的命题
  ——精准扶贫
  你坚信,贫困不是不可跨越的鸿沟
  在城市与乡村之间
  会有一道彩虹,为梦想插上翅膀
  追梦,筑梦,圆梦
  你不再欣赏林立的高楼与绚烂的夜景
  只仰望星空和俯瞰貧瘠的土地
  你打开那页山水,开始阅读
  你读迷茫而忧伤的眼神
  读粗糙双手背后的辛劳与渴盼
  你运用最原始的统计学,摸清每一农户的家底
  你攻克经济学的盲点,探寻精准扶贫的密码
  你以一枚党徽引领山川、河流与庄稼
  引领传统、风俗与民情
  多少个夜晚,你与月亮一同失眠
  多少个节日,你放弃与家人欢聚
  又有多少次,你病倒在寒冷而简陋的屋里
  摔倒在崎岖而蜿蜒的山路上
  青春,因你的付出和伤痛而更美丽
  事业,因你的坚守与执著而更精彩
  终于,你在城乡之间架起了一道绚丽彩虹
  把城市与乡村完美地融为一体
  这是你一生最豪迈的诗句
  前进的洪流汇聚辽阔的初心
  而你的信仰,就伫立在彩虹里,化作彩虹
  (选自《诗刊》2019年5期上半月刊)
其他文献
多年前,韦锦以“先知”的口吻说话,却  朴实如农夫。先看他一首诗的片段:  他想说出感觉以外的东西。  石头说出火焰。  或者一个时代绕过它的路标。  他紧紧抓住了,不是主题,  是未经燃烧的熄灭。  他想在仰望的高度留下脚印。  ——《过团泊洼》  1962年冬出生于山东齐河的韦锦,曾在黄河入海口的胜利油田工作与生活。后因职业之故,居于京津冀“边区”—— 实为京畿地区门户与通道的廊坊,而今身为中
期刊
咏 槐 花  五月槐如雪,一身淡淡妆。  清风如有意,散作满山香。枣 树  树老何言旱?根深不畏贫。  花开悉结实,质朴不争春。燕 子  东皇传紫气,天暖物华新。  檐下飞玄鸟,犹思旧主人。谒 白 园  一  高冢对龙门,好栖少傅魂。  隔篁闻漱玉,犹是古风存。  二  淑气萦青谷,亭台绿竹间。  黄莺知我意,同谒白香山。拒 马 河  一  源发分涞易,合流拒马河。  泥沙沉剑戟,浩气化长歌。  
期刊
第四人称(外一首)  ◆◇ 孙大顺  人来人往。他们不喊我的名字  我变成你或者他。像一阵青烟  我的声音,不能落地  到处都是夜晚。星星飘在银河  像静静的荷叶  秋风献出声音,隔开我们  第一人称跑累了,在大海边喘气  邀请我的第二和第三人称  中年已过,说好在一幅画里重逢  你只是笑,说蝴蝶还没捉完  他头也不回,一个猛子,扎进人群  我问打铁的父亲,父亲不语  将烧红的生铁放进水里  呲的
期刊
1  那一年,农历戊午年  抬头还是那水,从天上来的  沿着往昔的河道,冥冥中的确切  时间的腐味开始变淡  我挤在父亲的侧面看报纸  一篇篇的社论,在古老的象形文字中  藏着我们的生死命运  房门开着,屋顶上有云  像上天的信使在迁徙  云下是草木众生  那一年,我十九岁  一个十九岁的女孩,在芙蓉古城  如何分辨不同年代的落日  大河改道时,谁能听懂先哲的预言?  我扎着一对辫子,像树叶  飘
期刊
他们就要走了  他们走后  这儿还将严重缺氧  海拔五千一百多米的高度  还将那么神圣不可侵犯  他们走后  这儿还将终年下雪  雪落在雪上  还将那么忠诚与洁白  眼睛凝望眼睛  还是那么黑亮而柔情  他们已经启程  而你在他们中间后悔  你后悔:在前哨班  有一个夜晚没有住完  你后悔:在三天里  你只用一只老兵的手  拍了拍战士的肩膀  黎明滚滚  熟睡的西北在你的窗外  优美而宁静  你赞
期刊
1  如果用诗赞美一种事物  我会写下:钢铁  如果再用一个词语比喻它  我会摈弃黝黑、冷峻和沉重  只选择:坚硬  如果再比喻得更形象一些  那将是:骨骼  如果问我对于钢铁的感受  我会沉默,继而虔诚地膜拜,叩首  曾几何时,没有钢铁的旧中国  像个软骨病人,任外寇蹂躏  何时曾几,侵略者庞大的钢铁武器  从四面八方裹挟而来,肆意杀戮  就连一根小小的缝衣针,都打着  洋货的标记,一次次扎疼 
期刊
对我来讲,没有黑暗  尽管我通体的黑,看上去  像隐秘日月星光的一块暗夜  我从千米深处的地层  被一群矿山的壮汉子  左一揪,右一揪地挖掘出来  亿万年了——  长年累月,黑暗的挤压  成就了我体内的能源  成就了我火热的品格  那群光着脊梁的硬汉子  又把沸腾的热血,注入我体内  把钢铁般坚不可摧的意志  移置到我的骨骼里  他们用家国情怀,挖掘出  我这块煤的家国情怀——  我自带火种,自带
期刊
钱包里装着咱老百姓的日子  没钱寸步难行。穷怕了的日子  腰包瘪,肚皮就瘪  拮据的生活,老百姓怕丢  就常常藏在粮食缸,沙发缝,床垫下  有些还藏进墙缝里,生活的裂缝  靠着这些皱巴巴的一角五角一元充饥  那时老百姓的钱包里(压根儿没有钱包)  还攒着,用小手绢包得严严实实的  粮票、布票、油票、鸡蛋票、火柴票、肥皂票  没有这些花花绿绿的小纸片儿,小日子  缺油少盐,没滋没味  那时候在老百姓
期刊
人生苦又短,经典永流传。诗人郭小川是幸福的,他与那些凭附增价、人谢道衰的写诗的人完全不一样,他是身逝业显,声名日隆,他在离世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有成千上万的诗歌爱好者们记得他、热爱他、继续诵读他的诗歌,在微信与网络上转发他的作品,这说明他的诗歌赢得了持久的人心,而凡入人心者,必有回响,这似乎也是所有成功诗人最好的标志。值此诗人郭小川百年诞辰之际,首都文学界召开座谈会纪念他,中国作家协会铁凝主席亲
期刊
北斗七星  是悬挂在浩瀚夜空的天问  答案  在陈芳允、谭述森、李贵琦、周建华、韩春好、  李祖洪等  敢于问天人的手中。  从上世纪60 年代末的“灯塔计划”,到  1983 年底,双星定位概念逐步明晰,到  1994 年7 月,我国的导航计划诞生  正式命名为“北斗”,到  2000 年10 月,北斗导航系统中  第一颗处子卫星顺利入轨  ……  一次次宏伟的构想和时间节点  都铭刻在他们的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