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德树人明确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这一教育任务是责无旁贷的。而所有的道德教育中,感恩可谓是根本与核心。本文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为载体,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实施原则、实施方法进行研究,希望借由学科的特点,在课程中渗透感恩教育,挖掘出数学学科的人文价值,也培育出身心康健的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感恩教育
一、 前言
感恩教育在我国的德育教育体系中并不陌生,但近年常常流于表面,所以始终没有实现预想的效果。感恩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将其融入学科教学中,形成常态化的模式,这在基础教育中是具有深远的意义的。
二、 感恩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 补充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质量可以直接反映在学生的性格上。当下学生们的问题层出不穷,和家长极端、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家长认为现在的物质条件好了,不需要让孩子参加劳动,对他们实施大包大揽的溺爱式教育。但是这样的教育结果往往是相反的,孩子们变得暴躁易怒,不尊重父母,小小年纪养了一身的坏习惯。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渗透感恩教育,学生会认识到应该珍惜别人对自己付出的关心与照顾,对自己得到的关爱表达感谢,家长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一个反省家庭教育方式的机会,促进家庭教育是理性和科学的。这对学生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养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 延伸常态教学
学生品德的形成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个途径。数学的课堂学习需要个人独立的思考,也离不开小组的合作探究,这就为课堂上实施常态化的感恩教学提供了机会。教师抓住每一个知识的生成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也能对接受别人帮助和主动给予别人帮助获得心理上的认知感,这就是感恩教育的开端。只要教师始终在心里紧绷感恩教育这根弦,就会开发出更多常态教学的模式。
(三) 落实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目标的三维性,既要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并在期间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数学的基础教育学段,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是有帮助的。
三、 数学课堂上感恩教育的实施原则
(一) 情感为先,激趣为主
在感恩教育中,情感是第一要义。教师应该借助情感,营造教学的氛围,让学生从教学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知识情感获得统一发展。例如在学习“认识100以内的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回家询问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年龄,让他们获得100以内的数的概念,掌握这些数字的读法。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字,建立概念,远比重复阅读更让学生感兴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孩子自己的岁数列在黑板上,让学生通过念数字和回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照顾自己的事情,体会到祖辈年事渐高,小时候是他们照顾我们,等他们一点点老去时,我们就要照顾他们。有些孩子经过这一课的学习后,回家后主动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无形中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 导向正确,循序渐进
道德品质的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是决定方向的第一主体。所以必须站在育人传知的高度,为学生输送知识,也借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德育教育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的螺旋上升规律。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事物,并和数学产生联系,例如学生在和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时,每样东西应该买多少,爸爸妈妈和自己每个人分到多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说一说,并说一说这样分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学会辨别数的大小、多少,久而久之还在生活中形成了分享的观念,这就是一种感恩教育成果的表现。
四、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实施
(一) 树立感恩教育观念
低年级是人格教育初期,感恩教育和其他的教育一样,需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循序渐进的开展起来。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学生在主动思考这方面的表现较为凝滞,不会主动的思考自己周边的事物,更不具备连接人与事的关系的能力。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互相启发,拓展学习的视野。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小组成员观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些形状的样子,再让同组的其他同学互为补充,学生观察事物的视野就会逐渐扩展,彼此间真诚的交流是有助于助人助己思想的萌芽的。
还有,在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后,教师要求学生回家给父母讲一讲这个知识。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老师问学生们给家长讲课的感受。学生们纷纷表示,当个小老师真不容易。他们不仅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也体会到了父母每天给自己辅导功课时的感受,理解了父母关心自己学习的心情。就这样,学生对别人的付出不再漠然无视,感恩的种子悄悄地种在了心中。
(二) 挖掘教材中的感恩内容
低年级的数学教材中没有明显的德育内容,更多是源自生活的观察和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深度的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然后再和生活中的感恩教育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感恩”两字的含义。
例如在一年级刚入学的准备课上,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听到其他教室中传出学生对老师的问候时,可以告诉他们,明天上课前,学生应该站起来,一起对为自己传授知识的教师说:“老师好”。走在校园中,看到门衛爷爷正在打扫落叶时,让学生感谢他为我们带来干净整洁的环境。一个简简单单的准备课就可以为学生的小学生涯开上一个好头。
(三) 在实践感恩的过程中养成习惯
我们在前文已经说过了,合作学习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着重在小组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让学生能够虚心求教,也能为同学的进步献出自己真诚的掌声。当然,感恩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无形的。它的培育是耳濡目染的结果,所以要尽可能地将感恩教育拓展到数学课堂以外。
五、 结语
数学是一个人文性和知识性相融的学科,在低年级本着立德树人的原则,依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坚持正确的教育导向,一点一滴的养成学生的感恩观念和感恩行为,不仅能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收获更多,还为一生的价值观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熊玲梅.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感恩教育的渗透[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7).
作者简介:
赖华英,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市莲东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感恩教育
一、 前言
感恩教育在我国的德育教育体系中并不陌生,但近年常常流于表面,所以始终没有实现预想的效果。感恩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将其融入学科教学中,形成常态化的模式,这在基础教育中是具有深远的意义的。
二、 感恩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 补充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质量可以直接反映在学生的性格上。当下学生们的问题层出不穷,和家长极端、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家长认为现在的物质条件好了,不需要让孩子参加劳动,对他们实施大包大揽的溺爱式教育。但是这样的教育结果往往是相反的,孩子们变得暴躁易怒,不尊重父母,小小年纪养了一身的坏习惯。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渗透感恩教育,学生会认识到应该珍惜别人对自己付出的关心与照顾,对自己得到的关爱表达感谢,家长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一个反省家庭教育方式的机会,促进家庭教育是理性和科学的。这对学生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养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 延伸常态教学
学生品德的形成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个途径。数学的课堂学习需要个人独立的思考,也离不开小组的合作探究,这就为课堂上实施常态化的感恩教学提供了机会。教师抓住每一个知识的生成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也能对接受别人帮助和主动给予别人帮助获得心理上的认知感,这就是感恩教育的开端。只要教师始终在心里紧绷感恩教育这根弦,就会开发出更多常态教学的模式。
(三) 落实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目标的三维性,既要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并在期间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数学的基础教育学段,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是有帮助的。
三、 数学课堂上感恩教育的实施原则
(一) 情感为先,激趣为主
在感恩教育中,情感是第一要义。教师应该借助情感,营造教学的氛围,让学生从教学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知识情感获得统一发展。例如在学习“认识100以内的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回家询问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年龄,让他们获得100以内的数的概念,掌握这些数字的读法。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字,建立概念,远比重复阅读更让学生感兴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孩子自己的岁数列在黑板上,让学生通过念数字和回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照顾自己的事情,体会到祖辈年事渐高,小时候是他们照顾我们,等他们一点点老去时,我们就要照顾他们。有些孩子经过这一课的学习后,回家后主动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无形中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 导向正确,循序渐进
道德品质的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是决定方向的第一主体。所以必须站在育人传知的高度,为学生输送知识,也借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德育教育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的螺旋上升规律。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事物,并和数学产生联系,例如学生在和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时,每样东西应该买多少,爸爸妈妈和自己每个人分到多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说一说,并说一说这样分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学会辨别数的大小、多少,久而久之还在生活中形成了分享的观念,这就是一种感恩教育成果的表现。
四、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实施
(一) 树立感恩教育观念
低年级是人格教育初期,感恩教育和其他的教育一样,需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循序渐进的开展起来。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学生在主动思考这方面的表现较为凝滞,不会主动的思考自己周边的事物,更不具备连接人与事的关系的能力。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互相启发,拓展学习的视野。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小组成员观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些形状的样子,再让同组的其他同学互为补充,学生观察事物的视野就会逐渐扩展,彼此间真诚的交流是有助于助人助己思想的萌芽的。
还有,在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后,教师要求学生回家给父母讲一讲这个知识。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老师问学生们给家长讲课的感受。学生们纷纷表示,当个小老师真不容易。他们不仅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也体会到了父母每天给自己辅导功课时的感受,理解了父母关心自己学习的心情。就这样,学生对别人的付出不再漠然无视,感恩的种子悄悄地种在了心中。
(二) 挖掘教材中的感恩内容
低年级的数学教材中没有明显的德育内容,更多是源自生活的观察和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深度的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然后再和生活中的感恩教育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感恩”两字的含义。
例如在一年级刚入学的准备课上,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听到其他教室中传出学生对老师的问候时,可以告诉他们,明天上课前,学生应该站起来,一起对为自己传授知识的教师说:“老师好”。走在校园中,看到门衛爷爷正在打扫落叶时,让学生感谢他为我们带来干净整洁的环境。一个简简单单的准备课就可以为学生的小学生涯开上一个好头。
(三) 在实践感恩的过程中养成习惯
我们在前文已经说过了,合作学习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着重在小组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让学生能够虚心求教,也能为同学的进步献出自己真诚的掌声。当然,感恩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无形的。它的培育是耳濡目染的结果,所以要尽可能地将感恩教育拓展到数学课堂以外。
五、 结语
数学是一个人文性和知识性相融的学科,在低年级本着立德树人的原则,依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坚持正确的教育导向,一点一滴的养成学生的感恩观念和感恩行为,不仅能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收获更多,还为一生的价值观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熊玲梅.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感恩教育的渗透[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7).
作者简介:
赖华英,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市莲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