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匡瓢”二字在长沙口头语里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是“搞砸了”的意思。用这样两个字作为笔名,一是出于自嘲,二是辨识度高,想不记住都难。问题不在这里,问题是这个叫匡瓢的人却很少匡过瓢。人长得帅倒可以放在一边。他卖药,极好;开茶楼,极好;写诗,极好;写小说,更是极好。我担心,他若是再这样好下去,是可以好得没朋友的。
若干年前,我通过远人认识匡瓢。那时,远人、谢宗玉、易清华、匡瓢和我经常到清华家楼下吃25元的 “热卤”,大片牛肉、豆皮加韭菜一盆,但一盆总是不够,多的时候要干掉两、三盆。五个人边吃边喝边海阔天空地聊,总要聊到深夜,留下一堆横七竖八的空啤酒瓶后方才散去。那时我对匡瓢了解得极少,只知道他能喝酒,喜欢微笑,操一口地地道道的长沙腔,喜欢在人的名字后面带一个“鳖”字,从其言谈中隐约知道这个人有十分丰富的生活经历,深谙人情世故。另外,还知道这个人刚刚开始写诗,但没怎么放在心上,对他写的诗也知之甚少。直到他写出大型组诗《虚拟的地名》,才暗地里吓了一跳,这组诗由数十首短诗组成,一首诗一个地名,随便说几个:尖叫坡、掉玺河、唠叨坪、卡音岭、洗耳溪等等,光听这些地名就觉得很有意思。这组诗以其取材新鲜、视角独特、语言干净、极富想象力而令人侧目。这之后不久,《十月》杂志在其名牌栏目“小说新干线”推出他的小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其短篇小说集《号啕大笑》也很快出版。匡瓢的小说很好读,大多取材于市井中的小人物,长沙方言在他的小说里体现得最为充分,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他总是信手拈来,小说中的故事就如同发生在你我的身边,仿佛时间并未久远。我最近读到匡瓢的一个短篇《往昔之井》发在去年《十月》的第5期。小说开头的第一句话是:“只要有一点白光在建设的眼前闪过,都会让他想起那副晃着白光的手铐。”写小说的高手无不清楚第一句对于一篇小说有多么重要,它决定着整篇小说叙述的视角、语调以及悬念的产生。现在的读者越来越挑剔,耐心也很有限,看前面几行如果不被吸引,这篇小说就有可能被翻过去。匡瓢的小说我总能一口气就能读完,读完之后总要细细地想一想,玩味再三,有时甚至不怀好意地想找一找他写得匡瓢的地方,但每一次都无功而返,这真是一件令人感到恼火的事。这篇《往昔之井》也是,对于时间的理解匡瓢总有他独到的认知,我仿佛看见他总是拿着一只匡不了的瓢俯身在井台上,往昔清冽如井水,舀之,饮之,可以清心明目。
2008年我离开长沙回到娄底,直到2013年。这几年我和匡瓢只见过一面。那是2012年的冬天,那天天气阴沉,下着小雨,他和远人兄风尘仆仆赶到娄底博物馆参加刘志兰的画展。我们在楼下的咖啡馆坐了一会,他带来了他的小说集、刚新鲜出炉的诗集和招牌式的微笑,在下午看完画展之后,就又匆匆忙忙走了。看着他们坐车离去的那个瞬間,我的心突然像娄底的天空一样灰了下来,我和他们已不在同一座城市,想到以后即使是像这样匆忙的见面恐怕都有点难了,就有点难受。但世事弄人,没想到不久之后我又到了长沙,这一来很快安顿下来,一晃又是三年过去了。我所见到的匡瓢还是现样子,他长我几岁,却总不见老,十几年前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面目洁净,衣着光鲜,从气色上看甚至比以前更好。有人曾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时间怎么会轻易地放过我,现在我把这句话用在他的身上似乎更贴切,更恰当。
近来,匡瓢明显比以前更忙。有一段时间经常来往于广东与长沙两地,这期间我们见过几次面,一起吃饭喝茶聊诗。有一天,他冷不丁告诉我,与朋友开了个叫“茶不懂”的茶楼,要我有空去看看,过不了多久,又得知他的职位升迁了,要调到他工作的某央企公司总部设在某地的分公司去当一把手。这个匡瓢,行事一向低调,干的却都是扎实事。我虽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其实还真有点佩服他。他开的茶楼我去过两回,在河西梅溪湖附近,茶楼规模不小,中式装潢也很有格调,主厅挂有著名作家蒋子龙手书的“茶不懂”条幅。每个单独的茶室都用国内纯文学期刊的名字命名,如“收获”、“大家”、“十月”、“清明”、“芳草”等等,真个是别出心裁。这个茶楼除了喝茶,欣赏茶艺之外,还出售茶叶、茶具、瓷器、字画等。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会特意找到我,怂恿我手书自己的诗歌,然后交给他,由他找人装裱,再放在茶楼里标价出售。说句心里话,当时他的这个想法让我感到既意外又感动,尽管他现在小说写得多了,诗写得少了,但他心里其实一直为诗歌留有一席之地,诗歌在遭受如此冷遇的今天,也只有爱诗懂诗之人才会有如此不切实际的想法。“会有人买吗?”我不敢相信。“你放心,肯定会有人买的。”匡瓢的回答不容置疑。但我还是不敢相信,当时口头上答应,并没有马上付诸行动。匡瓢见我没有动静,打电话催了好几次,我只好硬着头皮抄录了十来首给他。没过多久,他把已经用木框精心装裱好的诗歌手稿拍成了照片,通过微信一张张发给我。我看了,还真像那么回事。事情做到了这个份上,我的怀疑仍然没有消除,甚至不负责任地在心里想,这件事只怕会真的匡瓢。不过,就算是真的匡了瓢也无关紧要,能在一家有品味上档次的茶楼里展示一下自己诗歌的手稿终归是一件令人称道的事。至于能不能出售还重要吗?当然,话又说回来,能出售自然是更好,至少可以证明两点:一是匡瓢兄的眼光的确独特到超出了我的想象,二是这世上还真有被我严重低估的爱诗之人。关于这件事,还需假以时日才有定论,那就拭目以待吧。
可以肯定的是,有一点不容置疑。匡瓢虽然有意远离诗坛(几乎所有的诗歌活动中都难以看到他的身影),但他对诗歌的那份关注和挚爱之情似乎从未消褪。有一次,我将刚刚写完的一首小长诗《白鹭》用微信发在朋友圈里,他读后马上打电话给我,毫不掩饰自己在读完这首诗后的感受,他谈到这首诗时的语气里,流露着难以抑止的兴奋和激动。这个电话对于我这个作者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在挂完电话之后,他说的话犹余音绕梁,害得我那天晚上久久不能入睡。
又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匡瓢了。他是在刚刚走马上任的总经理位置上,还是在“茶不懂”的某个茶室里自斟自饮,抑或是在电脑前慢慢悠悠地写他的小说?我一无所知。他的世界对于我而言有点神秘和捉摸不定,好像我是一块石头,铆在这里就会纹丝不动,而他是风,会突然吹来,又突然会在我的面前消失。比方说几天前,我好不容易挪动了一下去了趟湘西,他的电话就追着打过来了,才会有这篇正在写着的印象记。
通常,我们说这个人行,都喜欢说这个人有两把刷子。现在我要来说这个叫匡瓢的人,想了想,只能说这个人有几只瓢,但都不是用来匡的。
若干年前,我通过远人认识匡瓢。那时,远人、谢宗玉、易清华、匡瓢和我经常到清华家楼下吃25元的 “热卤”,大片牛肉、豆皮加韭菜一盆,但一盆总是不够,多的时候要干掉两、三盆。五个人边吃边喝边海阔天空地聊,总要聊到深夜,留下一堆横七竖八的空啤酒瓶后方才散去。那时我对匡瓢了解得极少,只知道他能喝酒,喜欢微笑,操一口地地道道的长沙腔,喜欢在人的名字后面带一个“鳖”字,从其言谈中隐约知道这个人有十分丰富的生活经历,深谙人情世故。另外,还知道这个人刚刚开始写诗,但没怎么放在心上,对他写的诗也知之甚少。直到他写出大型组诗《虚拟的地名》,才暗地里吓了一跳,这组诗由数十首短诗组成,一首诗一个地名,随便说几个:尖叫坡、掉玺河、唠叨坪、卡音岭、洗耳溪等等,光听这些地名就觉得很有意思。这组诗以其取材新鲜、视角独特、语言干净、极富想象力而令人侧目。这之后不久,《十月》杂志在其名牌栏目“小说新干线”推出他的小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其短篇小说集《号啕大笑》也很快出版。匡瓢的小说很好读,大多取材于市井中的小人物,长沙方言在他的小说里体现得最为充分,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他总是信手拈来,小说中的故事就如同发生在你我的身边,仿佛时间并未久远。我最近读到匡瓢的一个短篇《往昔之井》发在去年《十月》的第5期。小说开头的第一句话是:“只要有一点白光在建设的眼前闪过,都会让他想起那副晃着白光的手铐。”写小说的高手无不清楚第一句对于一篇小说有多么重要,它决定着整篇小说叙述的视角、语调以及悬念的产生。现在的读者越来越挑剔,耐心也很有限,看前面几行如果不被吸引,这篇小说就有可能被翻过去。匡瓢的小说我总能一口气就能读完,读完之后总要细细地想一想,玩味再三,有时甚至不怀好意地想找一找他写得匡瓢的地方,但每一次都无功而返,这真是一件令人感到恼火的事。这篇《往昔之井》也是,对于时间的理解匡瓢总有他独到的认知,我仿佛看见他总是拿着一只匡不了的瓢俯身在井台上,往昔清冽如井水,舀之,饮之,可以清心明目。
2008年我离开长沙回到娄底,直到2013年。这几年我和匡瓢只见过一面。那是2012年的冬天,那天天气阴沉,下着小雨,他和远人兄风尘仆仆赶到娄底博物馆参加刘志兰的画展。我们在楼下的咖啡馆坐了一会,他带来了他的小说集、刚新鲜出炉的诗集和招牌式的微笑,在下午看完画展之后,就又匆匆忙忙走了。看着他们坐车离去的那个瞬間,我的心突然像娄底的天空一样灰了下来,我和他们已不在同一座城市,想到以后即使是像这样匆忙的见面恐怕都有点难了,就有点难受。但世事弄人,没想到不久之后我又到了长沙,这一来很快安顿下来,一晃又是三年过去了。我所见到的匡瓢还是现样子,他长我几岁,却总不见老,十几年前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面目洁净,衣着光鲜,从气色上看甚至比以前更好。有人曾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时间怎么会轻易地放过我,现在我把这句话用在他的身上似乎更贴切,更恰当。
近来,匡瓢明显比以前更忙。有一段时间经常来往于广东与长沙两地,这期间我们见过几次面,一起吃饭喝茶聊诗。有一天,他冷不丁告诉我,与朋友开了个叫“茶不懂”的茶楼,要我有空去看看,过不了多久,又得知他的职位升迁了,要调到他工作的某央企公司总部设在某地的分公司去当一把手。这个匡瓢,行事一向低调,干的却都是扎实事。我虽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其实还真有点佩服他。他开的茶楼我去过两回,在河西梅溪湖附近,茶楼规模不小,中式装潢也很有格调,主厅挂有著名作家蒋子龙手书的“茶不懂”条幅。每个单独的茶室都用国内纯文学期刊的名字命名,如“收获”、“大家”、“十月”、“清明”、“芳草”等等,真个是别出心裁。这个茶楼除了喝茶,欣赏茶艺之外,还出售茶叶、茶具、瓷器、字画等。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会特意找到我,怂恿我手书自己的诗歌,然后交给他,由他找人装裱,再放在茶楼里标价出售。说句心里话,当时他的这个想法让我感到既意外又感动,尽管他现在小说写得多了,诗写得少了,但他心里其实一直为诗歌留有一席之地,诗歌在遭受如此冷遇的今天,也只有爱诗懂诗之人才会有如此不切实际的想法。“会有人买吗?”我不敢相信。“你放心,肯定会有人买的。”匡瓢的回答不容置疑。但我还是不敢相信,当时口头上答应,并没有马上付诸行动。匡瓢见我没有动静,打电话催了好几次,我只好硬着头皮抄录了十来首给他。没过多久,他把已经用木框精心装裱好的诗歌手稿拍成了照片,通过微信一张张发给我。我看了,还真像那么回事。事情做到了这个份上,我的怀疑仍然没有消除,甚至不负责任地在心里想,这件事只怕会真的匡瓢。不过,就算是真的匡了瓢也无关紧要,能在一家有品味上档次的茶楼里展示一下自己诗歌的手稿终归是一件令人称道的事。至于能不能出售还重要吗?当然,话又说回来,能出售自然是更好,至少可以证明两点:一是匡瓢兄的眼光的确独特到超出了我的想象,二是这世上还真有被我严重低估的爱诗之人。关于这件事,还需假以时日才有定论,那就拭目以待吧。
可以肯定的是,有一点不容置疑。匡瓢虽然有意远离诗坛(几乎所有的诗歌活动中都难以看到他的身影),但他对诗歌的那份关注和挚爱之情似乎从未消褪。有一次,我将刚刚写完的一首小长诗《白鹭》用微信发在朋友圈里,他读后马上打电话给我,毫不掩饰自己在读完这首诗后的感受,他谈到这首诗时的语气里,流露着难以抑止的兴奋和激动。这个电话对于我这个作者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在挂完电话之后,他说的话犹余音绕梁,害得我那天晚上久久不能入睡。
又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匡瓢了。他是在刚刚走马上任的总经理位置上,还是在“茶不懂”的某个茶室里自斟自饮,抑或是在电脑前慢慢悠悠地写他的小说?我一无所知。他的世界对于我而言有点神秘和捉摸不定,好像我是一块石头,铆在这里就会纹丝不动,而他是风,会突然吹来,又突然会在我的面前消失。比方说几天前,我好不容易挪动了一下去了趟湘西,他的电话就追着打过来了,才会有这篇正在写着的印象记。
通常,我们说这个人行,都喜欢说这个人有两把刷子。现在我要来说这个叫匡瓢的人,想了想,只能说这个人有几只瓢,但都不是用来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