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经历过苦难,曾经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如今在角沙特村找到人生方向的娜仁图亚很珍惜当村官的这份工作。“青春在奉献中发光、发热”,娜仁图亚用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念亲恩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过去的时光难忘怀难忘怀……”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娜仁图亚总会轻声地唱起这首歌。
娜仁图亚是一名蒙古族大学生村官,本名娜仁图亚·乌确加甫,她今年28岁,家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汗德尕特村。如今,她在离家140公里的汗德尕特乡角沙特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已经3年多了。她说,因为平时工作繁忙,不能常常回家看望母亲,所以只能通过唱歌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家里现在就母亲一个人了,父亲在2003年去世了。”娜仁图亚黯然神伤地说。有一部电影曾让她感动落泪,电影的名字叫《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的经历跟电影里的骆老师比较相似,父亲从15岁来到汗德尕特村,到65岁去世,在村里干了一辈子的教育事业。”娜仁图亚的声音有些哽咽。
上世纪70年代,娜仁图亚的父亲在汗德尕特村创办了东方红民族中学,他担任校长。因为没有地,也没有牲畜,更没有额外的收入,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她的父亲那点微薄的工资。娜仁图亚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全家人当时的生活一直很困难。“1997年,我上初一那年,我记得有一次我的鞋底破了,父亲用纸箱剪了一个鞋底,然后粘上,就这样那双鞋我又坚持穿了一个月。老师常在课堂上对我们说:‘好好学习,长大了可以穿皮鞋;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只能穿黄球鞋。’”每每提起这件事,娜仁图亚的心总会泛起一阵酸楚。
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没有固定工作的母亲靠打土块为家里增加一些收入。但是,父母的收入跟3个孩子的学费比起来还是杯水车薪。在这种艰难处境下,娜仁图亚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差点辍学。
“从今天起,你……就不要去上学了吧。”这天,娜仁图亚的父亲把她叫到面前,沉默片刻,从嘴里艰难地说出这句话,而母亲在一旁偷偷抹着眼泪。
“父亲,还是让我把小学上完吧,等我长大了,我也好对别人说,我好歹是个小学毕业……”娜仁图亚哭着祈求父亲。
沉默,还是沉默。半晌,娜仁图亚的父亲才抬起头,看着她含泪的双眼,勉强地微微点点头。
2003年10月,娜仁图亚的父亲被查出患有晚期食道癌,不久后撒手人寰。当时面临高考的娜仁图亚为了安抚悲伤的母亲,有一个多月没去上学。2004年,依然沉浸在失去父亲悲痛中的她高考没有发挥好,分数以微弱劣势没有超过本科线,最终被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录取。
下一站,村官
2007年,娜仁图亚大学毕业了。上大学让娜仁图亚跳出了“龙门”,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来到繁华的大都市——乌鲁木齐。在上大学的3年时间里,她眼界大开的同时,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大学毕业以后,因为我会汉语、蒙古语和哈萨克语3种语言,所以我到口岸去做了七八个月的翻译,当时收入还是比较高的,15天可以挣1200多元。”
就在娜仁图亚心满意足地做着翻译工作的时候,母亲的一个电话,却让她不得不重新规划人生前途。她说:“母亲听说汗德尕特乡的几个村子都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所以想让我回去试一下。我刚开始有点想不通,毕竟当村官跟我想留在大城市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娜仁图亚跟母亲产生了意见分歧,母亲一遍遍地给她打电话。有一次,她甚至在电话里跟母亲发生了争吵。
“冷静下来以后,一想到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在家里,挺可怜的。我还是想回家多陪陪她,所以我最终还是回去了。”娜仁图亚说,这一次,是亲情战胜了私心。
2008年9月,娜仁图亚被选聘为角沙特村的村委会主任助理。角沙特村距离乡政府140公里,她还记得上任的第一天,为了给村干部和村民留下个好印象,她特意化了妆,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可是当她倒了3次车,乘了5 个多小时汽车和1个多小时摩托车到达村里的时候,迎接她的村干部和村民们看见一个白白净净的姑娘出现在他们面前,更多的流露出诧异,甚至是失望的神情。
“这个丫头吃不了苦,肯定呆不长。”村支部书记当时就断言。
“啊,就她……”村民中间也开始议论纷纷。面对不绝于耳的质疑声,倔强的娜仁图亚不仅没有退缩,反而激起了强烈的好胜心。她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当好这个村官,展现新时期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任职后,村“两委”没有给娜仁图亚专门分工,而是安排她协助班子成员做一些琐碎小事。角沙特村是一个哈萨克族占80%以上的牧业村,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她挨家挨户地发放自己的“联系卡”。期间她发现,这里的生活条件甚至比汗德尕特村还要艰苦。她说:“当时刚到这里的时候,到处都是垃圾,乱七八糟的。这里除了环境差外,居住条件也非常差。民宅很多都是鹅卵石打的地基,而且没有大门,显得破破烂烂的。不仅如此,因为办公室特别潮,一张纸放在桌子上一会儿就会变得软塌塌的,我只好住在村民家里。”
“当村官无功便是过”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娜仁图亚说,虽然这里的条件比较艰苦,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来到这里当村官,她希望千方百计为村民谋利益,尽职尽责为村民谋发展。
娜仁图亚烧的第一把“火”是为村里争取到了乡政府20万元项目资金,实现了全村主要灌渠的防渗,有效解决了灌溉难题。她说:“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我都会不遗余力去做。不能光给村民讲大道理,关键还得给他们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哪怕关心他们的生活,给小孩讲讲作业,时间久了,就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只有他们把我当成知心人,我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第一把“火”让娜仁图亚赢得了全村上下的信任,实现了她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变。不仅如此,她还兼任村级档案管理员、村级远程教育操作员、便民服务代理员等职务,彻底融入到了角沙特村这个大家庭中。
然而,她第二把“火”却烧得并不顺利。原来2008年12月推行农村合作医疗的时候,很多村民不理解、不配合。为了让这一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刚回到家的娜仁图亚冒着寒风辗转了8个小时,坐摩托车回到角沙特村,冻得几乎失去了知觉。她说:“20多天的时间里,我挨家挨户地耐心做思想工作,可仍有很多村民不参加,但是我从没想过放弃。”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娜仁图亚凭借着真诚友善、耐心细致的态度,终于叩开了村民们的家门和心扉。光木拉提老人家娜仁图亚就跑了5趟,每次来回近两个小时。老人终于被她的诚意所打动,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全家参加了合作医疗。2009年,木拉提老人的老伴突发心脏病住院,花去了8000元,当娜仁图亚把4000多元报销款交到木拉提老人手上的时候,老人连声致谢。从此以后,老人就成了本村的政策义务宣传员。
“当村官无功便是过。”在回顾过去3年的工作时,娜仁图亚说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一直以来,紫皮大蒜都是角沙特村的特色农产品,紫皮大蒜具有头大瓣多、口味纯正、大蒜素含量高、耐储存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历年来,每年都有商户主动上门收购,但是在2011年,大蒜受到市场冲击,出现了严重的滞销现象。
娜仁图亚通过走访,了解到一些村民埋怨大蒜销售困难,不但价钱比往年低很多,而且根本找不到销路。娜仁图亚跟村民一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样才能把积压在农户手里的20多万头大蒜销售出去呢?光着急是没用的,必须得想办法。”她先是主动跟市区的一些超市联系,通过在超市设立特色展柜、免费品尝等形式,吸引顾客眼球,以此提升销售量。但是效果却事与愿违,一个月才卖出去5万多头大蒜。
娜仁图亚并没有气馁,她继续想办法。这一次,她想到了网络,因为她加入了全国大学生村官的QQ群,平时经常跟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官交流。于是,她仿效外地商户在网上发布销售信息的做法,在大学生村官QQ群里发了一则大蒜的销售信息。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好。她说:“我认识一名叫谢炳希的浙江的大学生村官,他把我的求助信息转发到自己的微博上,没想到短短几个小时就有上千人转发和关注,就连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和新疆阿克苏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穆铁礼甫·哈斯木也转发了这条微博。”一位内地食品加工厂的老板看到微博后,给她打来电话,准备大量收购。微博的“围观”效应是惊人的,后来又有40多名疆内外客商与乡里取得联系,就紫皮大蒜收购达成了意向,最后剩下的大蒜被销售一空。
“2010年,角沙特村人均收入达到了5100元,历史欠款全部还清,家家户户都有了存款,生活越来越富裕。”娜仁图亚最后欣慰地说。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娜仁图亚说,虽然这里的条件比较艰苦,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来到这里当村官,她希望千方百计为村民谋利益,尽职尽责为村民谋发展。
念亲恩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过去的时光难忘怀难忘怀……”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娜仁图亚总会轻声地唱起这首歌。
娜仁图亚是一名蒙古族大学生村官,本名娜仁图亚·乌确加甫,她今年28岁,家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汗德尕特村。如今,她在离家140公里的汗德尕特乡角沙特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已经3年多了。她说,因为平时工作繁忙,不能常常回家看望母亲,所以只能通过唱歌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家里现在就母亲一个人了,父亲在2003年去世了。”娜仁图亚黯然神伤地说。有一部电影曾让她感动落泪,电影的名字叫《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的经历跟电影里的骆老师比较相似,父亲从15岁来到汗德尕特村,到65岁去世,在村里干了一辈子的教育事业。”娜仁图亚的声音有些哽咽。
上世纪70年代,娜仁图亚的父亲在汗德尕特村创办了东方红民族中学,他担任校长。因为没有地,也没有牲畜,更没有额外的收入,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她的父亲那点微薄的工资。娜仁图亚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全家人当时的生活一直很困难。“1997年,我上初一那年,我记得有一次我的鞋底破了,父亲用纸箱剪了一个鞋底,然后粘上,就这样那双鞋我又坚持穿了一个月。老师常在课堂上对我们说:‘好好学习,长大了可以穿皮鞋;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只能穿黄球鞋。’”每每提起这件事,娜仁图亚的心总会泛起一阵酸楚。
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没有固定工作的母亲靠打土块为家里增加一些收入。但是,父母的收入跟3个孩子的学费比起来还是杯水车薪。在这种艰难处境下,娜仁图亚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差点辍学。
“从今天起,你……就不要去上学了吧。”这天,娜仁图亚的父亲把她叫到面前,沉默片刻,从嘴里艰难地说出这句话,而母亲在一旁偷偷抹着眼泪。
“父亲,还是让我把小学上完吧,等我长大了,我也好对别人说,我好歹是个小学毕业……”娜仁图亚哭着祈求父亲。
沉默,还是沉默。半晌,娜仁图亚的父亲才抬起头,看着她含泪的双眼,勉强地微微点点头。
2003年10月,娜仁图亚的父亲被查出患有晚期食道癌,不久后撒手人寰。当时面临高考的娜仁图亚为了安抚悲伤的母亲,有一个多月没去上学。2004年,依然沉浸在失去父亲悲痛中的她高考没有发挥好,分数以微弱劣势没有超过本科线,最终被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录取。
下一站,村官
2007年,娜仁图亚大学毕业了。上大学让娜仁图亚跳出了“龙门”,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来到繁华的大都市——乌鲁木齐。在上大学的3年时间里,她眼界大开的同时,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大学毕业以后,因为我会汉语、蒙古语和哈萨克语3种语言,所以我到口岸去做了七八个月的翻译,当时收入还是比较高的,15天可以挣1200多元。”
就在娜仁图亚心满意足地做着翻译工作的时候,母亲的一个电话,却让她不得不重新规划人生前途。她说:“母亲听说汗德尕特乡的几个村子都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所以想让我回去试一下。我刚开始有点想不通,毕竟当村官跟我想留在大城市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娜仁图亚跟母亲产生了意见分歧,母亲一遍遍地给她打电话。有一次,她甚至在电话里跟母亲发生了争吵。
“冷静下来以后,一想到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在家里,挺可怜的。我还是想回家多陪陪她,所以我最终还是回去了。”娜仁图亚说,这一次,是亲情战胜了私心。
2008年9月,娜仁图亚被选聘为角沙特村的村委会主任助理。角沙特村距离乡政府140公里,她还记得上任的第一天,为了给村干部和村民留下个好印象,她特意化了妆,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可是当她倒了3次车,乘了5 个多小时汽车和1个多小时摩托车到达村里的时候,迎接她的村干部和村民们看见一个白白净净的姑娘出现在他们面前,更多的流露出诧异,甚至是失望的神情。
“这个丫头吃不了苦,肯定呆不长。”村支部书记当时就断言。
“啊,就她……”村民中间也开始议论纷纷。面对不绝于耳的质疑声,倔强的娜仁图亚不仅没有退缩,反而激起了强烈的好胜心。她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当好这个村官,展现新时期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任职后,村“两委”没有给娜仁图亚专门分工,而是安排她协助班子成员做一些琐碎小事。角沙特村是一个哈萨克族占80%以上的牧业村,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她挨家挨户地发放自己的“联系卡”。期间她发现,这里的生活条件甚至比汗德尕特村还要艰苦。她说:“当时刚到这里的时候,到处都是垃圾,乱七八糟的。这里除了环境差外,居住条件也非常差。民宅很多都是鹅卵石打的地基,而且没有大门,显得破破烂烂的。不仅如此,因为办公室特别潮,一张纸放在桌子上一会儿就会变得软塌塌的,我只好住在村民家里。”
“当村官无功便是过”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娜仁图亚说,虽然这里的条件比较艰苦,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来到这里当村官,她希望千方百计为村民谋利益,尽职尽责为村民谋发展。
娜仁图亚烧的第一把“火”是为村里争取到了乡政府20万元项目资金,实现了全村主要灌渠的防渗,有效解决了灌溉难题。她说:“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我都会不遗余力去做。不能光给村民讲大道理,关键还得给他们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哪怕关心他们的生活,给小孩讲讲作业,时间久了,就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只有他们把我当成知心人,我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第一把“火”让娜仁图亚赢得了全村上下的信任,实现了她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变。不仅如此,她还兼任村级档案管理员、村级远程教育操作员、便民服务代理员等职务,彻底融入到了角沙特村这个大家庭中。
然而,她第二把“火”却烧得并不顺利。原来2008年12月推行农村合作医疗的时候,很多村民不理解、不配合。为了让这一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刚回到家的娜仁图亚冒着寒风辗转了8个小时,坐摩托车回到角沙特村,冻得几乎失去了知觉。她说:“20多天的时间里,我挨家挨户地耐心做思想工作,可仍有很多村民不参加,但是我从没想过放弃。”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娜仁图亚凭借着真诚友善、耐心细致的态度,终于叩开了村民们的家门和心扉。光木拉提老人家娜仁图亚就跑了5趟,每次来回近两个小时。老人终于被她的诚意所打动,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全家参加了合作医疗。2009年,木拉提老人的老伴突发心脏病住院,花去了8000元,当娜仁图亚把4000多元报销款交到木拉提老人手上的时候,老人连声致谢。从此以后,老人就成了本村的政策义务宣传员。
“当村官无功便是过。”在回顾过去3年的工作时,娜仁图亚说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一直以来,紫皮大蒜都是角沙特村的特色农产品,紫皮大蒜具有头大瓣多、口味纯正、大蒜素含量高、耐储存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历年来,每年都有商户主动上门收购,但是在2011年,大蒜受到市场冲击,出现了严重的滞销现象。
娜仁图亚通过走访,了解到一些村民埋怨大蒜销售困难,不但价钱比往年低很多,而且根本找不到销路。娜仁图亚跟村民一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样才能把积压在农户手里的20多万头大蒜销售出去呢?光着急是没用的,必须得想办法。”她先是主动跟市区的一些超市联系,通过在超市设立特色展柜、免费品尝等形式,吸引顾客眼球,以此提升销售量。但是效果却事与愿违,一个月才卖出去5万多头大蒜。
娜仁图亚并没有气馁,她继续想办法。这一次,她想到了网络,因为她加入了全国大学生村官的QQ群,平时经常跟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官交流。于是,她仿效外地商户在网上发布销售信息的做法,在大学生村官QQ群里发了一则大蒜的销售信息。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好。她说:“我认识一名叫谢炳希的浙江的大学生村官,他把我的求助信息转发到自己的微博上,没想到短短几个小时就有上千人转发和关注,就连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和新疆阿克苏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穆铁礼甫·哈斯木也转发了这条微博。”一位内地食品加工厂的老板看到微博后,给她打来电话,准备大量收购。微博的“围观”效应是惊人的,后来又有40多名疆内外客商与乡里取得联系,就紫皮大蒜收购达成了意向,最后剩下的大蒜被销售一空。
“2010年,角沙特村人均收入达到了5100元,历史欠款全部还清,家家户户都有了存款,生活越来越富裕。”娜仁图亚最后欣慰地说。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娜仁图亚说,虽然这里的条件比较艰苦,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来到这里当村官,她希望千方百计为村民谋利益,尽职尽责为村民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