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今日已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学科之一。无论是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现代化,还是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都离不开物理学的许多基础理论。因此启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
如教学“沸腾”时,问:“炒菜时,为什么水滴溅入滚烫的油中会发出爆鸣声,而油滴滴入沸腾的水中,却毫无动静呢?”这样的问题很会激发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学习“重力”时,我要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地球的重力突然消失,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能积极思维,参与讨论,表达自己见解。通过设置学生具有探究兴趣的疑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学习物理时就会产生内在的兴趣和快乐。
二、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初中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来自于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和教师的教学情感与手段。我认为一个合格的物理教师必须是一位善于发挥物理学特色的实验能手,让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由静变动,由抽象变直观,再加之以生动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和恰到好处的比喻,从而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的波澜,达到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可见,教师的综合素质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与情趣。
如,在讲“压力和压强”内容时,先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坐沙发为什么比坐木凳舒服?你感冒请医生打针时,喜欢针头粗一点还是细一点?我国水库大坝都做成梯形的原因是什么?地球上的空气一共有多少重?此类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后,一般会产生两大功效:一是趣味强,启发推动作用显著,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聚精会神的探究相关知识,饶有兴趣地参与课堂学习;二是成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联系生活和自然现象去领悟物理新知识的内涵。实践证明:教师只要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切实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就能在课堂教学中成功激发学生认知物理迷宫的欲望和兴趣。
三、注重物理实验。
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不应当为了节约时间而把学生需要亲自动手完成的实验作为教师的演示实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节约时间,但会使学生缺少一次动手的机会,一次技能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体会不到乐趣,也会逐渐对实验的学习失去兴趣。例如,在“光的反射”实验中,需要测量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如果该实验作为演示实验,虽然能够节约时间,但是学生们没有亲自动手参与,可能测量角度的实验技能就不能得到锻炼,自由观察和思考的时间也相对变少。
另外,教师要注意在日常的实验教学指导过程中,对学生的操作错误和速度要有耐心,不能因为学生打破一个酒精灯,摔坏一面镜子而失去耐心或亲自操作给学生看。这样会打击学生做实验的信心,使得学生对实验感到恐惧,以后再也不会对物理实验感到兴趣。
四、利用激励手段。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臨的问题后,便获得成功的满足:在实际教学当中要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成功处给予适时鼓励,如巧妙地运用语言激励,对一般学生可用:“思路清晰”“解法巧妙”。对已获成功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用言语刺激:“你还有其他方法吗?”“你还有更巧的方法吗?”这样会使全班兴趣高昂,这样才可使兴趣持久。
五、使用媒体教学。
初中物理中既有大量的概念、定理和例题,又有一些复杂的图形,如力学中的受力分析、杠杆、滑轮等内容;电学中很多电路;光学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凸透镜的成像等光路,都需要用到复杂的图形。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花在概念、定理和例题的板书及图形画制时间很长,这样不但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还使课堂练习时间减少。而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将重要的概念、定律、图形、例题、小结、课堂练习等制作在课件上,用课件上课就能大大节省课堂板书的时间,且板书和图形完整、规范、清晰。
例如,我在“凸透镜成像”的教学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知识,如果用传统教学来开展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简单归纳成像规律需要第1个课时;分析成像原因和分析成像光路及例题内容需要第2个课时;再扩展物距减小,像变大,像距也变大的规律及规律的应用又需要第3课时,教学时间增长。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将板书、图形、例题和凸透镜成像模拟实验做成了课件,第1课时组织学生用实验探究得出:u>2f,f 六、进行总结反思。
要想把所学知识梳理清楚,首先得记忆所学知识。如果能够及时让所学知识在学生脑海里重现,就能增强记忆,减少遗忘。新课结束后,让每位学生都回忆本节课内容要点,加工后进行整理,然后分组进行交流,并进行反思,然后教师进行点拨,拓展升华,使知识系统化、深入化,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分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又使学生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学的轻松,用的自如。如:在讲完“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一内容后,教师可演示短路对电池的危害实验,因为电源短路在电学中是一个难点,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讲起来也不是一下子就能交待清楚,只有用事实说话,让学生亲眼看到,亲自体验一下,难点才能迎刃而解。这个实验可以这样做:将电池固定在电池盒里,用夹子将导线直接与电池正负极连接起来,几秒时间,只听见“噗”的一声,电池一端严重变形并伴有一股焦味,请学生摸一下电池,会有很烫的感觉,由于短时间内放电,电流很强,有可能造成火灾。学生亲眼目睹了电源短路的严重破坏十分惊奇,个个找原因,争先恐后地解释,有的觉得不可思议,并从中深刻体会到物理是有趣的,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想弄明白个中原由,就必须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物理的潜能,兴奋地渡过了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改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
如教学“沸腾”时,问:“炒菜时,为什么水滴溅入滚烫的油中会发出爆鸣声,而油滴滴入沸腾的水中,却毫无动静呢?”这样的问题很会激发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学习“重力”时,我要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地球的重力突然消失,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能积极思维,参与讨论,表达自己见解。通过设置学生具有探究兴趣的疑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学习物理时就会产生内在的兴趣和快乐。
二、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初中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来自于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和教师的教学情感与手段。我认为一个合格的物理教师必须是一位善于发挥物理学特色的实验能手,让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由静变动,由抽象变直观,再加之以生动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和恰到好处的比喻,从而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的波澜,达到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可见,教师的综合素质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与情趣。
如,在讲“压力和压强”内容时,先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坐沙发为什么比坐木凳舒服?你感冒请医生打针时,喜欢针头粗一点还是细一点?我国水库大坝都做成梯形的原因是什么?地球上的空气一共有多少重?此类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后,一般会产生两大功效:一是趣味强,启发推动作用显著,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聚精会神的探究相关知识,饶有兴趣地参与课堂学习;二是成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联系生活和自然现象去领悟物理新知识的内涵。实践证明:教师只要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切实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就能在课堂教学中成功激发学生认知物理迷宫的欲望和兴趣。
三、注重物理实验。
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不应当为了节约时间而把学生需要亲自动手完成的实验作为教师的演示实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节约时间,但会使学生缺少一次动手的机会,一次技能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体会不到乐趣,也会逐渐对实验的学习失去兴趣。例如,在“光的反射”实验中,需要测量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如果该实验作为演示实验,虽然能够节约时间,但是学生们没有亲自动手参与,可能测量角度的实验技能就不能得到锻炼,自由观察和思考的时间也相对变少。
另外,教师要注意在日常的实验教学指导过程中,对学生的操作错误和速度要有耐心,不能因为学生打破一个酒精灯,摔坏一面镜子而失去耐心或亲自操作给学生看。这样会打击学生做实验的信心,使得学生对实验感到恐惧,以后再也不会对物理实验感到兴趣。
四、利用激励手段。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臨的问题后,便获得成功的满足:在实际教学当中要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成功处给予适时鼓励,如巧妙地运用语言激励,对一般学生可用:“思路清晰”“解法巧妙”。对已获成功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用言语刺激:“你还有其他方法吗?”“你还有更巧的方法吗?”这样会使全班兴趣高昂,这样才可使兴趣持久。
五、使用媒体教学。
初中物理中既有大量的概念、定理和例题,又有一些复杂的图形,如力学中的受力分析、杠杆、滑轮等内容;电学中很多电路;光学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凸透镜的成像等光路,都需要用到复杂的图形。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花在概念、定理和例题的板书及图形画制时间很长,这样不但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还使课堂练习时间减少。而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将重要的概念、定律、图形、例题、小结、课堂练习等制作在课件上,用课件上课就能大大节省课堂板书的时间,且板书和图形完整、规范、清晰。
例如,我在“凸透镜成像”的教学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知识,如果用传统教学来开展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简单归纳成像规律需要第1个课时;分析成像原因和分析成像光路及例题内容需要第2个课时;再扩展物距减小,像变大,像距也变大的规律及规律的应用又需要第3课时,教学时间增长。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将板书、图形、例题和凸透镜成像模拟实验做成了课件,第1课时组织学生用实验探究得出:u>2f,f 六、进行总结反思。
要想把所学知识梳理清楚,首先得记忆所学知识。如果能够及时让所学知识在学生脑海里重现,就能增强记忆,减少遗忘。新课结束后,让每位学生都回忆本节课内容要点,加工后进行整理,然后分组进行交流,并进行反思,然后教师进行点拨,拓展升华,使知识系统化、深入化,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分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又使学生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学的轻松,用的自如。如:在讲完“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一内容后,教师可演示短路对电池的危害实验,因为电源短路在电学中是一个难点,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讲起来也不是一下子就能交待清楚,只有用事实说话,让学生亲眼看到,亲自体验一下,难点才能迎刃而解。这个实验可以这样做:将电池固定在电池盒里,用夹子将导线直接与电池正负极连接起来,几秒时间,只听见“噗”的一声,电池一端严重变形并伴有一股焦味,请学生摸一下电池,会有很烫的感觉,由于短时间内放电,电流很强,有可能造成火灾。学生亲眼目睹了电源短路的严重破坏十分惊奇,个个找原因,争先恐后地解释,有的觉得不可思议,并从中深刻体会到物理是有趣的,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想弄明白个中原由,就必须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物理的潜能,兴奋地渡过了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改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