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进行探究分析,阐述了新课程作用下的美术教学与美术高考。
【关键词】 美术教学;新课程;美术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美术,是人从入学甚至是入托就会接触的、看似简单却又包含一切的课程。课程改革以来,美术课程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实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美术课程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美术课程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这些要求促使美术教师紧随社会发展,学习与美术课程相关的其他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开放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真正实现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成长。
1 美术教学新课程
1.1注重培养形式美感
新课程更重视“意”的培养,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美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1.2注重培养审美创造力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注重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像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像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像使它有形。”孩子们充满幻想,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像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逐渐形成的想像力为前提,又以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像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2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
2.1在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
美术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是区别于音乐、舞蹈、语言等多种以视听为主要感知对象的独特艺术形式,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它以独有的静的状态展现给人们一种深邃广博的艺术内涵。新课程下,作为美术教师,要明确美术本身的强大艺术魅力,并想办法将这种感觉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让他们一起去领略生活中的艺术氛围,让他们去感受美术这一学科所勾画的精神领域的世界。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知美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去发现美术作品中蕴含的强大生命力,让他们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去感知美术人那种陶醉于艺术而忘记一切的精神。如果能让学生了解学习艺术本身就只是为了热爱而学习,那种淡泊名利的思想也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进而成了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最好契机。
2.2教学中融入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以其高效、快捷,全面传授知识,保存、收集资料,相互交流等优势,极大促进了整个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其中以形象直观的美术教学最为受益。计算机辅助教学,因其具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诸多优点,而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美术教学也不例外。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特别是在突破传统教学的诸多难点上,计算机可以发挥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学生对知识的难以理解之点以及技法的难以掌握之处,可以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按预先设置的路线,带领学生虚拟浏览内部装饰、陈设,使学生有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风格,同时,也会真正理解它的三维结构。
2.3多样式教学
高中美术相较于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来说,更具有挑战意义,它不仅承载着高考艺术类院校强大的升学压力,还能让学生在思想和心灵都逐渐走向成熟的时候接受心灵的陶冶,艺术的锻造,为学生成为高素质的美术专业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程下,美术教师采取分班级授课的形式更能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科目,让他们能够有的放矢,学习起来更专心。高中美术教学可以分为若干板块,如素描课、手工编织课、书法学习课等等,一些学生尤其是那些不打算专修美术专业的学生更会受益无穷,他们可在美术教学的多种形式下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让自己的美术学习落到实处,而不只是走马观花,让本来就很珍贵的几节美术课成了游戏课。教师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来选择是教哪一门选修课,这样,教师和学生都能按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课堂上自然会其乐融融,教育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3 新课程下高考美术教学
3.1树立新思想,保护学生的个性
新课程下高考教学,鼓励学生有创新思维。教师应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营造一种民主管理、民主教育的气氛。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权益,及鼓励冒尖也允许落后,即统一要求也保护学生个性。只有民主的教育才能唤起学生的主题意识,强化其自主精神,进而使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只火花迸发。同时,教育学生克服习惯性思路,摈弃旧观念。习惯性思路使我们平时思考问题时的一种不自觉的习惯,一想就想到那里,成为一种习惯,而且总认为是对的。这样就难以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因为习惯性思路是走前人走过的老路,我们要在平时教育教学中运用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活跃学生思维,使之养成多途径、多思路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对那些能别出心裁,敢于标新立异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热情的鼓励,使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以发展和弘扬。
3.2巩固训练
巩固训练阶段,是美术高考的重要阶段,一定要坚持加大学生的作业数量,通过量的积累,从而促使质的飞跃。学生在大量的作业练习中,才能逐渐感受、理解并深刻体会素描、色彩、速写中各个知识要点,有效地进行查漏补缺,掌握绘画练习中的各种技能,慢慢形成适合自己的绘画风格。在这一阶段,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需要老师合理引导,可以采取任务过关法,将大目标分解为几个小目标,让学生随时知道自己在不断提高,消除学生畏难思想。对每次完成任务的学生,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表扬,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对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要多关心、多沟通、多引导,让他们自己多向同学学习,毕竟处于同一年龄阶段,水平相差不大,互帮互学效果较好。必要时还可让绘画风格一致的学生在一起相互学习,这样的学习有时比老师的教学更好。在教学中绝不能让学生出现偏科现象。
4 结束语
新课程的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美术教师除了在新形势、新环境下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规律外,还应更深入进行美术教学实践,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才能成为实施创新教育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新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杨维民,从绘画中心思想问题看艺术教育的缺失[N].美术报,2011.
[2]阎光奇,让美育走进校园[J].美术界,2013(8):57.
[3]陆苇,美术实用艺术[J].江西高校出版社,2013.
【关键词】 美术教学;新课程;美术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美术,是人从入学甚至是入托就会接触的、看似简单却又包含一切的课程。课程改革以来,美术课程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实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美术课程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美术课程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这些要求促使美术教师紧随社会发展,学习与美术课程相关的其他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开放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真正实现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成长。
1 美术教学新课程
1.1注重培养形式美感
新课程更重视“意”的培养,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美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1.2注重培养审美创造力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注重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像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像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像使它有形。”孩子们充满幻想,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像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逐渐形成的想像力为前提,又以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像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2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
2.1在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
美术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是区别于音乐、舞蹈、语言等多种以视听为主要感知对象的独特艺术形式,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它以独有的静的状态展现给人们一种深邃广博的艺术内涵。新课程下,作为美术教师,要明确美术本身的强大艺术魅力,并想办法将这种感觉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让他们一起去领略生活中的艺术氛围,让他们去感受美术这一学科所勾画的精神领域的世界。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知美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去发现美术作品中蕴含的强大生命力,让他们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去感知美术人那种陶醉于艺术而忘记一切的精神。如果能让学生了解学习艺术本身就只是为了热爱而学习,那种淡泊名利的思想也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进而成了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最好契机。
2.2教学中融入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以其高效、快捷,全面传授知识,保存、收集资料,相互交流等优势,极大促进了整个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其中以形象直观的美术教学最为受益。计算机辅助教学,因其具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诸多优点,而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美术教学也不例外。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特别是在突破传统教学的诸多难点上,计算机可以发挥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学生对知识的难以理解之点以及技法的难以掌握之处,可以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按预先设置的路线,带领学生虚拟浏览内部装饰、陈设,使学生有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风格,同时,也会真正理解它的三维结构。
2.3多样式教学
高中美术相较于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来说,更具有挑战意义,它不仅承载着高考艺术类院校强大的升学压力,还能让学生在思想和心灵都逐渐走向成熟的时候接受心灵的陶冶,艺术的锻造,为学生成为高素质的美术专业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程下,美术教师采取分班级授课的形式更能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科目,让他们能够有的放矢,学习起来更专心。高中美术教学可以分为若干板块,如素描课、手工编织课、书法学习课等等,一些学生尤其是那些不打算专修美术专业的学生更会受益无穷,他们可在美术教学的多种形式下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让自己的美术学习落到实处,而不只是走马观花,让本来就很珍贵的几节美术课成了游戏课。教师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来选择是教哪一门选修课,这样,教师和学生都能按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课堂上自然会其乐融融,教育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3 新课程下高考美术教学
3.1树立新思想,保护学生的个性
新课程下高考教学,鼓励学生有创新思维。教师应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营造一种民主管理、民主教育的气氛。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权益,及鼓励冒尖也允许落后,即统一要求也保护学生个性。只有民主的教育才能唤起学生的主题意识,强化其自主精神,进而使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只火花迸发。同时,教育学生克服习惯性思路,摈弃旧观念。习惯性思路使我们平时思考问题时的一种不自觉的习惯,一想就想到那里,成为一种习惯,而且总认为是对的。这样就难以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因为习惯性思路是走前人走过的老路,我们要在平时教育教学中运用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活跃学生思维,使之养成多途径、多思路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对那些能别出心裁,敢于标新立异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热情的鼓励,使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以发展和弘扬。
3.2巩固训练
巩固训练阶段,是美术高考的重要阶段,一定要坚持加大学生的作业数量,通过量的积累,从而促使质的飞跃。学生在大量的作业练习中,才能逐渐感受、理解并深刻体会素描、色彩、速写中各个知识要点,有效地进行查漏补缺,掌握绘画练习中的各种技能,慢慢形成适合自己的绘画风格。在这一阶段,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需要老师合理引导,可以采取任务过关法,将大目标分解为几个小目标,让学生随时知道自己在不断提高,消除学生畏难思想。对每次完成任务的学生,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表扬,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对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要多关心、多沟通、多引导,让他们自己多向同学学习,毕竟处于同一年龄阶段,水平相差不大,互帮互学效果较好。必要时还可让绘画风格一致的学生在一起相互学习,这样的学习有时比老师的教学更好。在教学中绝不能让学生出现偏科现象。
4 结束语
新课程的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美术教师除了在新形势、新环境下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规律外,还应更深入进行美术教学实践,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才能成为实施创新教育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新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杨维民,从绘画中心思想问题看艺术教育的缺失[N].美术报,2011.
[2]阎光奇,让美育走进校园[J].美术界,2013(8):57.
[3]陆苇,美术实用艺术[J].江西高校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