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科学的本质不是证实真理,而是更新真理,是不断探索和发现规律。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均是始于问题的提出。因此,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关键词: 问题意识 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
一、问题是科学的灵魂
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一直是我国课程发展的传统,由于我国的课程比较关注静态的结果,学生只需要识记、理解、掌握,因此,我们的教学历来不鼓励学生提问,这最终使很大一部分学生不再思考,不再怀疑。只有答案没有问题的教学,使得相对低级的记忆能力得到了比真正有价值的思维能力更多的重视,一个较为严重的后果就是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丧失。
现代科学哲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科学,是知识系统,是认识的结果,但更是不断创造知识的活动。科学的本质不是证实真理,而是更新真理,是不断探索和发现规律。科学没有终结。K.R.波普尔说:“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触发新问题的问题”。所以科学精神强调的是不确定性,是怀疑、批判和创新,是要善于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没有现成答案的地方寻找答案。正如波普尔说:“批判正是科学的生命。”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没有不可以怀疑的对象,因为世界乃至宇宙永远存在着我们无法穷尽的奥秘,人类科学技术进步历史的大量事实证明: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均是始于问题的提出。问题触动人们的好奇心,从而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并引起一系列的科学探索和科学发现。而发现问题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因此,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1]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著名心理学家希尔博士说: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问题意识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
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而且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一般来说,显而易见的问题毋需发现,难以发现的是蕴含在习以为常现象背后的问题。发现表现为意识到某种现象的隐蔽未解之处,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因此,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在学习、求知的过程中,学生会随时随地遇到许多困惑和不解,造成这些困惑和不解的原因必然是因人而异。有的确实是由于在某些方面智力不及,难以理解那些先前伟大的学者所提出的十分复杂的知识;有的是由于基础知识如断开的链条一样缺了某些环节,而缺少支持理解新知识的固着点;还有的是执拗地坚持自己独有的认识,从而难以接受常规的理解,即不理解是由于理解不同,是由于怀疑和批判。爱迪生小时候学数学,对老师讲一加一等于二困惑不解,因为他认为,两根麦芽糖可以一粘为二,这不是一加一等于一吗?结果老师认为他“笨蛋”“混蛋”而把他赶出教室。罗巴切夫斯基的例子十分典型,当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两条平行线讲授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的欧式几何定理时,他曾站起来问道:“老师,线画得长一些会不会相交?”老师不得已,只好将平行线延伸到黑板边沿,“再长一点呢?”老师又把线延伸到墙角……结果罗巴切夫斯基被老师轰出了教室。在那种情况下,罗巴切夫斯基的行为似乎显得十分愚蠢。但正是他,日后创立了非欧几何,而在罗氏的非欧几何中两条平行线在曲面中是可以相交的。《爱因斯坦论文集》中记载了爱因斯坦说过的一段话,他说,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对于许多人来说是清楚的,但他却一直没有弄明白。这绝不是因为愚蠢,对于一个13岁就能够研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人来说,这只是意味着他对牛顿的时空观有自己不同的独特的看法,所以是爱因斯坦而不是别人创立了相对论。所以他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什么呢?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标志着一种科学的精神。因而问题是我们思想的资源,是思想的推动力,也是我们心灵的财富。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T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在教学中我们常听到老师问学生:“听懂了吗?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说没有问题时,老师释然了,任务完成了。我们倡导的是“把问题解决在课堂”,这就是“去问题教育”。这样,我们的教育就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事实上这是人为将学习过程肢解成一个个机械的学习环节,并未把学习看作一个系统连续的过程。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境、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的,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
杜威在他晚年著作《确定性的寻求》中写道:“可以被称为知识或者认识对象的任何事物,总是标志一个解答了的问题,一个除去了的困难,一种澄清了的混乱,已缩减成凝聚物的不一致性,一种控制了的烦难。”[2]所谓“解答了”、“除去了”、“澄清了”、“控制了”,是表明知识本身的获得是一个探究过程的结果,而“问题”、“困难”、“混乱”、“烦难”等则表明知识又将成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知识决不是固定永恒不变的,面对动态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办呢?最明智的选择是以动态的学习去吸收它、整合它。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以问题为中心,既要切断“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携问号离开课堂。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育就是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由于学生的背景不同,认知风格不同,所产生的问题自然会有差异,解决问题的程序、假设和结果也会不同,这样,学习的过程就不再是追求标准答案的过程,而是发展学生富有个性的综合科学素养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凡是因为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儿童,一定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
激发、培养问题意识的关键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其一,师生之间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给学生智慧成长以自由的空间。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和压抑感,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古、不唯师,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其二,教师要特别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启发学生生疑探究,学生一旦发现问题,就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内驱力,从而积极自主地思考和创造。其
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注重沟通和交往,“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这是当然的基本公理。高密度的信
息交流能相互影响,相互补充,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创新灵感。
新课程观认为,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表述。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我们既要为解决“无知”而问,更要为求得“新知”而问;既要对一切未知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更要敢于对一切看似确定的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问题的探究中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突破口,我们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尊重、引导和培养,这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
[2]课程理念的更新.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78.
关键词: 问题意识 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
一、问题是科学的灵魂
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一直是我国课程发展的传统,由于我国的课程比较关注静态的结果,学生只需要识记、理解、掌握,因此,我们的教学历来不鼓励学生提问,这最终使很大一部分学生不再思考,不再怀疑。只有答案没有问题的教学,使得相对低级的记忆能力得到了比真正有价值的思维能力更多的重视,一个较为严重的后果就是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丧失。
现代科学哲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科学,是知识系统,是认识的结果,但更是不断创造知识的活动。科学的本质不是证实真理,而是更新真理,是不断探索和发现规律。科学没有终结。K.R.波普尔说:“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触发新问题的问题”。所以科学精神强调的是不确定性,是怀疑、批判和创新,是要善于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没有现成答案的地方寻找答案。正如波普尔说:“批判正是科学的生命。”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没有不可以怀疑的对象,因为世界乃至宇宙永远存在着我们无法穷尽的奥秘,人类科学技术进步历史的大量事实证明: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均是始于问题的提出。问题触动人们的好奇心,从而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并引起一系列的科学探索和科学发现。而发现问题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因此,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1]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著名心理学家希尔博士说: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问题意识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
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而且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一般来说,显而易见的问题毋需发现,难以发现的是蕴含在习以为常现象背后的问题。发现表现为意识到某种现象的隐蔽未解之处,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因此,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在学习、求知的过程中,学生会随时随地遇到许多困惑和不解,造成这些困惑和不解的原因必然是因人而异。有的确实是由于在某些方面智力不及,难以理解那些先前伟大的学者所提出的十分复杂的知识;有的是由于基础知识如断开的链条一样缺了某些环节,而缺少支持理解新知识的固着点;还有的是执拗地坚持自己独有的认识,从而难以接受常规的理解,即不理解是由于理解不同,是由于怀疑和批判。爱迪生小时候学数学,对老师讲一加一等于二困惑不解,因为他认为,两根麦芽糖可以一粘为二,这不是一加一等于一吗?结果老师认为他“笨蛋”“混蛋”而把他赶出教室。罗巴切夫斯基的例子十分典型,当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两条平行线讲授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的欧式几何定理时,他曾站起来问道:“老师,线画得长一些会不会相交?”老师不得已,只好将平行线延伸到黑板边沿,“再长一点呢?”老师又把线延伸到墙角……结果罗巴切夫斯基被老师轰出了教室。在那种情况下,罗巴切夫斯基的行为似乎显得十分愚蠢。但正是他,日后创立了非欧几何,而在罗氏的非欧几何中两条平行线在曲面中是可以相交的。《爱因斯坦论文集》中记载了爱因斯坦说过的一段话,他说,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对于许多人来说是清楚的,但他却一直没有弄明白。这绝不是因为愚蠢,对于一个13岁就能够研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人来说,这只是意味着他对牛顿的时空观有自己不同的独特的看法,所以是爱因斯坦而不是别人创立了相对论。所以他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什么呢?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标志着一种科学的精神。因而问题是我们思想的资源,是思想的推动力,也是我们心灵的财富。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T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在教学中我们常听到老师问学生:“听懂了吗?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说没有问题时,老师释然了,任务完成了。我们倡导的是“把问题解决在课堂”,这就是“去问题教育”。这样,我们的教育就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事实上这是人为将学习过程肢解成一个个机械的学习环节,并未把学习看作一个系统连续的过程。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境、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的,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
杜威在他晚年著作《确定性的寻求》中写道:“可以被称为知识或者认识对象的任何事物,总是标志一个解答了的问题,一个除去了的困难,一种澄清了的混乱,已缩减成凝聚物的不一致性,一种控制了的烦难。”[2]所谓“解答了”、“除去了”、“澄清了”、“控制了”,是表明知识本身的获得是一个探究过程的结果,而“问题”、“困难”、“混乱”、“烦难”等则表明知识又将成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知识决不是固定永恒不变的,面对动态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办呢?最明智的选择是以动态的学习去吸收它、整合它。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以问题为中心,既要切断“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携问号离开课堂。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育就是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由于学生的背景不同,认知风格不同,所产生的问题自然会有差异,解决问题的程序、假设和结果也会不同,这样,学习的过程就不再是追求标准答案的过程,而是发展学生富有个性的综合科学素养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凡是因为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儿童,一定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
激发、培养问题意识的关键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其一,师生之间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给学生智慧成长以自由的空间。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和压抑感,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古、不唯师,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其二,教师要特别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启发学生生疑探究,学生一旦发现问题,就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内驱力,从而积极自主地思考和创造。其
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注重沟通和交往,“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这是当然的基本公理。高密度的信
息交流能相互影响,相互补充,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创新灵感。
新课程观认为,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表述。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我们既要为解决“无知”而问,更要为求得“新知”而问;既要对一切未知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更要敢于对一切看似确定的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问题的探究中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突破口,我们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尊重、引导和培养,这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
[2]课程理念的更新.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