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伦:万壑心迹 神与物游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arp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画家王少伦,他的老师姜宝林说“少伦人好”,另一位老师尚涛说“少伦真诚”,一位与他相交20多年的收藏家说:“少伦质朴。”朋友们说的“人好”有几个意思:一是他受家庭熏染,尚书识礼,崇儒重道;二是他个性质朴,丰厚而不淡薄,深沉而不流滑,三是他画画极为真诚,真诚传达到画面,自然动人,还有就是他画画纯粹,从不把市场放在心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國艺术市场起步。或被时代裹挟,或众人皆醉我独醒,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画家王少伦,耐住了寂寞,经住了诱惑,初心不改,深入经典,一探堂奥,又跳出传统,追寻个性,形成了师古而不泥古,传统而当代的作品面貌。
  用最大功力打进去
  李可染说:“用最大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王少伦深以为然。他说:“中国画首先要深深地进入传统,除非个人的当下意识太弱,或者整体素养不够,才走不出来。如果能在传统这条路走得更深一层,我会觉得很荣幸,自认为走的还远远不够!”
  1985年,王少伦以洛阳地区美术状元的身份考取了广州美院中国画系。一到广州,他立刻感受到一种涌动的、全新的生命力。广州背山面海,长夏无冬,草木繁茂。广州更是近现代革命圣地,开放包容,敢为人先。那个时候,广州美院大师云集,不仅有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如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扬善深、高奇峰等座上宾,还有杨之光、陈金章、刘济荣、林风俗、尚涛、刘书民、方楚雄等恩师言传身教。长期的耳濡目染,吸纳实践,使王少伦将岭南画派长于写实,追求生命的鲜活意趣,富于创新的精神,渐渐融入他的创作心路。
  王少伦的大学时代,恰逢85艺术思潮运动,中国画“穷途末路”甚嚣尘上,西方新的艺术观念轮番登场。他在学习传统的同时,他又感到矛盾而茫然。这一时期,他创作的实验性彩墨,用西方的观念,水墨的形式,狂涂乱抹,大泼大皴,释放了青春的冲动,也呈现了这种迷茫的状态。
  毕业后的第一个十年(1990-2000年),王少伦一直在实践摸索,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国画及岭南画派的技法,初步形成丰厚华兹的风格。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的个展和群展就已经引发轰动。后来其作品又接连参加重要展览并被知名机构收藏。虽有成绩,但他觉得还不够,自己需要对传统“补课”。因为他意识到,没有根基的艺术就像流浪汉一样。2003-2005年,他带着各种问题重归母校,攻读山水画在职研究生,明确地选择了对传统经典的研究,重点从临习古画中汲取养分。他认为中国画不能一味传统,也不能一味当代,没有传统的当代是苍白无力的,他认定对传统的研究是踏上艺术大道的必经之路。
  “传统的另外一个名词就是经典。学习传统,就是学习留在艺术史中的经典。中国山水画到宋代已经发展成熟,技法、笔墨、构图、皴染已经十分完备,涌现了一大批山水画巨匠。学习传统,既要明晰历史脉络,又要有所选择,选择和自己契合的作品,吸收自己需要的东西。”王少伦说。
  可以说临摹经典,贯穿于王少伦学习和创作的始终。大学时期,他就已经能够完整临摹北宋郭熙的《早春图》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及元代沈周的《庐山高》。读研时期,他沉下心来数临宋元经典,从精研古法中充实底蕴。而此时他所临摹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都已经非常到位。及至后来访学期间,他临摹石涛的《山水册页》则是把画面重新解构后再创造。王少伦对经典反复临摹,深入再深入。看他前后的作品,经典的脉络清晰可见。
  “学习经典,是为了真正理解经典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一个是要客观,要走到画面细微的深处。二要感同身受,走到古人心境深处,感受他或低沉或轻快,或悲痛或奋发。不仅用眼睛观察,更重要的还是动手实践,从实践中才能感悟到更多容易被忽略的细微奥妙。”
  他读取古人之法,又融汇于“家山”之上。学习创作期间,王少伦无数次回到家乡,走进太行,这里恰处于黄土高原与黄淮平原的断层带上,是典型的黄河切割地貌,既有苍茫浑厚的塬上风光,又有孕育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厚土。家山风物自然而然成为他艺术创作的来源。毕业后的第二个十年(2001-2011年),他创作的“家山”系列,不但表现出中原山水的雄浑厚重,又笔笔有来历、笔笔有出处。
  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中国山水画有独有的透视法则和构图方法,我用山水画的方法来画石窟,我把山水画法的技法、理念和石窟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去写生或照搬对象。”王少伦谈到他2013年以来开始创作的“山水石窟”系列之《河洛逸风》新课题。
  在王少伦的画室,画室迎门,挂的正是他的《河洛逸风》系列;画室一隅,挂的则是他大学毕业不久,用油画创作的《东方佛光系列》。两幅作品,犹如坐标,清晰地标志着他艺术的起点和去处。
  少年时代的记忆,往往成为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出生于河南的王少伦,在他的记忆里,龙门石窟曾是儿时捉迷藏玩耍的最佳场所,龙门二十品可随手触摸,奉仙寺的力士小腿不知环抱过几度。大佛的庄严和慈悲,以及大佛蕴含的无限神秘,令他痴迷不已。
  1992年夏,王少伦在西北艺术之旅两个月,返回广州后,年青气盛的他很有创作敦煌题材的冲动,恰逢邀请,于是一口气创作了10多幅油画作品《东方佛光》系列,并先后在广州和香港展出。
  时光穿梭二十载。2012年,王少伦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此时,他正处于长久积蓄能量之后,艺术上思变的痛苦时刻。他觉得师古人、画家山,还远远不够,必须找到自己清晰的面目。
  在北京访学期间,他再度陷入矛盾和茫然中,甚至陷入了自我怀疑。在持续的自我诘问中,他神使般回家探亲,专程拜瞻龙门伊阙,在与龙门石窟一尊尊熟悉的佛像对视中,他视线逐渐模糊,隐约中仿佛被当头棒喝:“还找什么找,不就在眼前?”
  此后,王少伦以龙门石窟为起点,创作了《河洛逸风》系列。不但自觉创作能量喷发,圈内交流备受赞誉,导师姜宝林亦充分肯定:“他的石窟题材,不是用块面的、素描的关系来画,而是选择了线条为主的表现手段,画中用线条组成一个整体的旋律美,给人以崭新的感觉,这是他成功的一面。”   《河洛逸风》系列,王少伦充分运用书法的笔意,线性勾画刻写,皴擦描画,创造了新的山水画皴法“短线皴”。这种笔线,若断若连,或长或短,见笔见墨,灵动有力,见魏碑之精神,疏密得法,笔路清晰,慎彩尚墨。整个画面气韵生动,充满了音乐的节奏感和流动感。
  在谈到未来的创作构想,王少伦说:“我想把石窟山水系列这个大课题一路画下去,不断往深处和高度去追,先把点线的语言用到极致,越纯粹难度则越大,用纯粹而有特性的点线来表现,把书写精神自然融入,兼以水墨、彩墨等语言来丰富作品的内涵。”
  “每个地域的石窟都不一样。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时代演变、雕刻艺术都不一样。我想一个一个地去画。佛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意念。太实,则无趣,太虚,又无从辨认。我想在虚实之间,找到自己特有的表达符号。”
  万壑心迹 神与物游
  “什么是成功?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每个人走进他自己最佳的状态,我认为才是真正的成功。”王少伦有自己的名利观。
  在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王少伦过着“一手抓面包,一手抓画笔”的生活。他有过焦虑和彷徨,也有过寂寞和无奈,但他选择了不回避,慢慢克服和解决问题。
  1992年,一位台湾老板找到他,开出优厚的报酬,条件是按照台湾市场定制作画。那时他刚毕业,画一幅画就能解决一个月的生活,不能说不诱人。但是他最终还是放弃,因为画的过程中,内心的冲突让他无法接受那种被动的痛苦。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几十年中,他坚守自己。别人跑关系,他在画室里;别人升官发财,他在画室里,别人泡酒吧卡拉OK,他在画室里,别人画拍出天价,他还在画室里。别人都觉得他很傻,他自己心里清楚想要什么,他享受画画时全然投入,物与神游的状态。
  如果说《山坳里的回音》代表了他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创作状态,《清流》则代表了他在作了大量理性思考之后,所进行的艺术的冒险。前者是他手臂受重伤,静养一年后,重新拿起画笔创作,一种沉重而激昂的情绪由心而发。后者则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他提出挑战,要把光融进去,把影融进去,把色彩融进去,还要把水的透明感画出。尽管泼墨晕染无法控制,却颇有几分天成的意趣。
  “全然融入的感觉,是血液都在随着画笔流动,人和画融为一体,有一种神助的感觉。画家一定要进入到自己的空间,排除杂念,融入其中。能进入到这样一种状态,感觉是非常享受的。”王少伦说。
  直到现在,王少伦仍然安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乐以忘忧的生活。在他的画室里,摆放最多的陈设就是石头和树头,他去全国各地写生,随手带回来大大小小、圆圆钝钝的石头。从这些平常的木石上,他欣赏它们的美丽花纹和富有禅意的形态,更从中窥见山川大河,星汉灿烂。
  一个艺术家,走了多少路,到达什么高度,追求的是什么,是否全然投入,都可以在作品中全然呈現出来。经过三十载磨砺的王少伦,其作品语言趋于单纯、气韵越发生动、画面越显成熟。古人讲,“用志不分,乃凝于神”,《长恨歌》里说“能使精诚动魂魄”。他对艺术全然沉浸的状态,从其作品就可一窥究竟。
  (编辑/董萍)
其他文献
清朝实行“一口通商”,广州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同时也成为各种外销艺术品的生产基地。水彩画便是最受热捧的外销画之一,最兴盛时整个广州城绘制通草水彩画的画匠多达两三千人。这些水彩画真实记录了当时广州的各行各业,囊括了广州生活习俗、商业活动、生产状况和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等内容,构建出一幅异彩纷呈的清代广州口岸社会、经济与风俗的全貌,蔚为大观。时至今日,这些带着浓浓旧时广府记忆的外销水彩画依然为
期刊
巴登巴登,因汤泉而兴的德国小城。沐浴,是这里永恒的主题,也在慢节奏的惬意中孕育着艺术。这里静谧而又开放,历史上曾迎接了无数艺术大师,它对各类艺术形式总持着欢迎姿态,又或者说这里本就是一座开放的艺术浴场。古老浴场以杰出的建筑艺术抚慰着沐浴者的心灵;国立的美术馆,对各类新兴艺术提供最优展示平台,弗里德·布尔达的顶级收藏也永久落户这里……可以说,泉水与艺术,一起构成这场沐浴身与心的欢愉。  自带音符的艺
期刊
东坡居士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千百年来,中国人都追求雅,一衣一行,一饮一食都希望能做到雅。何为雅?牙佳为雅,为使用工具雕琢之后达到美感标准的,就是雅。雅,天生就是与雕琢分不开的。那么雅的载体又是何物?梅兰菊竹,其中只有竹不以其花闻名,而以其木性之刚,向上生长之气和天生的骨节彰显着君子之雅。天生之雅为竹,人为之大雅,莫过于以木雕刻之像。木
期刊
在文字形成之前,人类的祖先就开始用壁画来表达名词之外的情感。  中国人比较熟悉的壁画,与佛教的兴盛有关,如莫高窟壁画、敦煌石窟壁画,都是描写佛法世界的宝相庄严、飞花曼妙,里面充满了故事、人物、动物、奇花异草、神佛满天,以及供养人的形象。另—部分壁画则来自显赫的墓室,古人事死如事生,墓葬被理解为死者的地下居所。也正因为此,往往被监制者装饰得宛如豪华的人间家宅。“妇人启门”正是墓室壁画中一种“非主流”
期刊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国拍卖行业既充满发展的机遇,又面临不确定的危机与挑战。2016年以来市场行情有所回升,但中国本土拍卖行更应重视人才培育,国际买家卖家资源的扩展,坚守诚信的底线原则等各个方面。从各方面数据来看,2017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虽然回暖明显,但前路依旧漫长。  年初藤田美术馆专场带来的启示  定于2017年举行的拍卖,2016年秋就已将展品带至香港巡展,让亚洲藏家一饱眼福,共襄盛举。
期刊
节气已到立秋,天气依然暑热难当,在没有空调的茶室里稍坐一会,便已汗透重衣。穿丝着纱也不太管用。但园中草木却已感得天时,渐染秋气了。剪枝红叶插瓶,颇有应时之感。  红叶是园子里野长的藤蔓,花器是古铜扁瓶。这种瓶子,在当时是随身带的水壶。野外的花草,即使水足土肥也须挣扎求存,先与旁边的草树间争得阳光雨水立住根脚,又要躲过乌啄虫咬,人兽践踏,往往只得一秋之寿。所以,比之花店里的花草,总有一股倔倔的精神气
期刊
沃子爵城堡,全称沃勒维孔特城堡。一座于17世纪营造的贵族府邸,其建筑之奢华、装饰之精美、收藏之丰厚,让^倍感艳羡的同时也曾给主人招致了灭顶之灾,其艺术精华甚至启发了凡尔赛宫的设计。如今虽早已人去楼空,但城堡无处不在的艺术装饰与收藏,让当你置身其中时,宛若回到17世纪古典油画中所描绘的贵族日常。  夏天的法国,艳阳普照。经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一行从巴黎来到法国有名的沃子爵堡,这是一座集文学、艺术
期刊
冯敏昌同时也是卓有建树的书画家,绘画方面,擅长画松石、兰竹,苍秀绝俗,其《墨兰图》(广东省博物馆藏)清新淡雅,颇具文人雅趣,书法方面,是这一时期的帖学名家,与黎简、宋湘、吴荣光齐名。因其书画兼擅,故其书画融通,以书法线条入画,以绘画意境入书,成其独有的艺术风格。据冯士镳《太史公年谱》载,在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月,冯敏昌在乡试同考官韦药轩家的得石轩中见山水一幅,不记其名,用破笔为之,潇洒苍
期刊
因为既可以提高艺术品流动性,又不影响持有者享受艺术品带来的精神愉悦,近些年来,艺术品抵押贷款业务逐渐兴起。相比银行,拍卖行似乎更有先天的优势。随着苏富比在该领域收获颇丰,国内拍卖行也越来越希望打开这一业务疆域,视其为业务创新点和利润增长点。  国外银行谨慎  艺术品抵押贷款,是以借款人拥有的艺术品为抵押物而发放的贷款,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依法在艺术品折价或变卖的价款中优先得到清偿。 
期刊
汉族,古时又称华夏族。《春秋左传正义》中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古来就有“礼仪之邦”“衣冠上国”的美誉,一件汉服更是被赋予了无数意涵,它代表着中华民族优雅、博大的气质,古朴自然的审美情趣,及敬天礼地、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是最能体现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  然而华夏经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汉服已逐渐被许多国人遗忘,更有甚者以为那是奇装异服,是拍戏的“古装”。在人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