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具体情景有时可能发生在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中,也可能是在非正式的交往活动中;有时发生在教师与个别学生、小组学生、全体学生之间的互动中;有时发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时发生在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小结、巩固中;有时就化学实验课上的某个环节展开;也有时因教学中的某个疑难点推向高潮。
[关键词]互动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150-01
一、完善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个接纳性、支持性、宽容性的课堂能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强调“应试”的化学课让学生感到“不得不接受”“紧张”“压抑”。注重人文关怀、崇尚素质提高的新教改化学课就应该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发掘与提升,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感受到理性和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欢乐。
二、创设激励评价,推进师生互动进程
欣赏学生是师生和谐的根本。激励评价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学生持续性、发展性能力的重要途径。“关注差异,人人成材”的评价观注重运用多元、多维、全面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能得到他人更多的肯定。这就要求教师“多送蜜,少送刺”,教师只要真心真意尊重每一个学生,就会创造出各种生动性、赞赏性或鼓励性的语言。这些话就像“兴奋剂”使学生精神振奋,学习信心高涨;也像一股暖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情,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使课堂气氛更热烈。只有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才能创造出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度,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可以统一教学的规范性和创新性。
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完善的人格修养
在师生互动中,教师是以整个身心与学生进行交往的,有时要超越学科的界限,有时则要逾越师生的鸿沟。教师只有真正地热爱学生、热爱所从事的事业,发自内心地感到有必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以积极的引导,就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强有力的动力,并将转化成长远的行为,与学生融为一体。这些行为就构成了师生的相互作用,并为整个互动过程的演进提供了准则。
和谐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师生适当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因而互动教学需要培养融洽的师生感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
(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沟通是师生和谐的内涵,信任是师生和谐的桥梁,尊重学生是和谐师生的基础,民主、平等是师生和谐的体现。因为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他们渴望理解,需要从教师这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化学课。所以我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师徒如父子”的师生观,上第一节课时就向大家介绍我的“三缺点三优点”,把真实的我呈现给学生,让他们了解我、请他们包容我和支持我,达到了心声的共鸣。然后,提出我的教学要求,他们很愉快的就接受了,并说保证做到,得到了学生的完全配合。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尊重、理解、关怀和信任,是开启学生心灵的窗口,可以架起老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桥梁。
(二)还学生的“主角”地位
教师的主导性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上,它通过学生身心的自我发展和变化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更要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创新精神。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促进思考力和独创精神的发挥,才能有利于他们真正理解知识,增长智慧。
(三)让学生的“自信”洋溢
自尊自信能帮助学生确立远大的理想,有勇气排除种种困难,锲而不舍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奋进不息;缺乏自尊自信,就像一艘搁浅的航船,难以通向成功的港湾。因此,在课堂上,我把发言权让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敢说、先说、多说;大胆发言、大胆讨论,大胆质疑。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自信,获得成就感。对学生进行疏导,只要是自己动脑筋想的、表达出来的意思总能给大家启发、教育,自己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对学生多一些赏识,学生便增一分自信。
(四)化师生“矛盾”于瞬间
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常有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要求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教师要有容人之短,不怀成见,教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妥善解决矛盾,这是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若以牙还牙,必然激化矛盾,破坏师生关系。对于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教师更要正确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若能以目视解决绝不用语言;若能以幽默化解绝不兴师问罪;若能释之以怀绝不穷追猛打。
宽容是师生和谐的升华,发展是师生和谐的目的。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互动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成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
【参考文献】
[1]翁惠根.体育教育改革与探索.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9.
[2]杨效勇.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行为调查研究.体育学刊,2000,(6).
[关键词]互动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150-01
一、完善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个接纳性、支持性、宽容性的课堂能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强调“应试”的化学课让学生感到“不得不接受”“紧张”“压抑”。注重人文关怀、崇尚素质提高的新教改化学课就应该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发掘与提升,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感受到理性和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欢乐。
二、创设激励评价,推进师生互动进程
欣赏学生是师生和谐的根本。激励评价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学生持续性、发展性能力的重要途径。“关注差异,人人成材”的评价观注重运用多元、多维、全面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能得到他人更多的肯定。这就要求教师“多送蜜,少送刺”,教师只要真心真意尊重每一个学生,就会创造出各种生动性、赞赏性或鼓励性的语言。这些话就像“兴奋剂”使学生精神振奋,学习信心高涨;也像一股暖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情,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使课堂气氛更热烈。只有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才能创造出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度,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可以统一教学的规范性和创新性。
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完善的人格修养
在师生互动中,教师是以整个身心与学生进行交往的,有时要超越学科的界限,有时则要逾越师生的鸿沟。教师只有真正地热爱学生、热爱所从事的事业,发自内心地感到有必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以积极的引导,就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强有力的动力,并将转化成长远的行为,与学生融为一体。这些行为就构成了师生的相互作用,并为整个互动过程的演进提供了准则。
和谐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师生适当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因而互动教学需要培养融洽的师生感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
(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沟通是师生和谐的内涵,信任是师生和谐的桥梁,尊重学生是和谐师生的基础,民主、平等是师生和谐的体现。因为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他们渴望理解,需要从教师这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化学课。所以我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师徒如父子”的师生观,上第一节课时就向大家介绍我的“三缺点三优点”,把真实的我呈现给学生,让他们了解我、请他们包容我和支持我,达到了心声的共鸣。然后,提出我的教学要求,他们很愉快的就接受了,并说保证做到,得到了学生的完全配合。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尊重、理解、关怀和信任,是开启学生心灵的窗口,可以架起老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桥梁。
(二)还学生的“主角”地位
教师的主导性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上,它通过学生身心的自我发展和变化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更要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创新精神。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促进思考力和独创精神的发挥,才能有利于他们真正理解知识,增长智慧。
(三)让学生的“自信”洋溢
自尊自信能帮助学生确立远大的理想,有勇气排除种种困难,锲而不舍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奋进不息;缺乏自尊自信,就像一艘搁浅的航船,难以通向成功的港湾。因此,在课堂上,我把发言权让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敢说、先说、多说;大胆发言、大胆讨论,大胆质疑。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自信,获得成就感。对学生进行疏导,只要是自己动脑筋想的、表达出来的意思总能给大家启发、教育,自己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对学生多一些赏识,学生便增一分自信。
(四)化师生“矛盾”于瞬间
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常有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要求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教师要有容人之短,不怀成见,教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妥善解决矛盾,这是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若以牙还牙,必然激化矛盾,破坏师生关系。对于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教师更要正确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若能以目视解决绝不用语言;若能以幽默化解绝不兴师问罪;若能释之以怀绝不穷追猛打。
宽容是师生和谐的升华,发展是师生和谐的目的。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互动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成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
【参考文献】
[1]翁惠根.体育教育改革与探索.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9.
[2]杨效勇.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行为调查研究.体育学刊,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