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丽:真正的劳模能带来多少感动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h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素丽,上世纪90年代一个响亮的名字,北京公交公司优秀的乘务员。从一位公交乘务员一跃成为全国劳模之后,李素丽的名字一瞬间响彻大江南北,无数的掌声,鲜花和聚光灯争先恐后地对准了她。她成名了,她走红了。然而走红了的李素丽如何对待鲜花与荣誉?尔后的十几年里,她又选择了怎样的一条人生道路?
  
  李素丽哭了。
  手握麦克风,平日里能言善谈、语速如机关枪一般,此时竟哽咽着、难以说出完整的话语;一贯强调“女人化妆是对他人的尊重”,因而对镜一番“抹饬”的妆容,此时也被泪水洗成“熊猫眼”。
  这是元旦前夕,北京公交李素丽服务热线96166开通七周年的日子,李素丽和她的热线姐妹们搞了一个小小的庆祝会。室外冬寒凛凛,室内暖情涌动,平素就“亲如一家”的那份情意,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突然释放,以致竟出现几位“主持人”相拥而泣的场面。
  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集体。
  想得到吗?穿戴得明星似的4位主持人,那全套的“行头”——红纱裙、红马甲、红套装,都是从李素丽家“搜罗”来的,有的还是李素丽亲手缝制的。
  看得出吗?那位长发披肩、穿着时尚、舞姿轻盈的黄姐,四年前还是个“一天三顿药”、穿着土气的“老正统”;而那位身着大红毛衣,放歌《阳光总在风雨后》的邓姐,竟是与癌症抗争三年的病人。
  听得出来吗?姐妹们舞动着双手、倾情演唱的那首旋律如圆舞曲般优美的《公交人的微笑》,其词作者竟是李素丽。
  李素丽,全国家喻户晓的劳动模范,曾经扶老携幼的21路汽车售票员,近几年渐渐淡出社会公众的视线,而与此同时,一条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公益服务热线96166,在北京城里广为人知。
  
  追求服务的质量
  
  从三尺票台到电脑、耳麦,劳模李素丽在新的平台上与千家万户的出行产生关联。她身后,带出一个60多人的劳模集体。
  公交李素丽服务热线96166,就设在地处莲花池的公交调度中心四楼,机房如一间普通教室大小。一进门,便能感受到二十几个人同时讲话的声浪,此起彼伏;连同敲击电脑键盘的声音,叽叽喳喳,如鸟儿在林,嘈嘈切切,又似珠落玉盘。
  工作台纵向排开,接线员头戴耳机与耳麦一体的通讯设施正“各说各话”。正前方,两个数字大屏幕实时更新,譬如比较直观的数字有:正在通话20个;当前排队39个;最长等待176秒……据李素丽的助手黄敬军介绍,经过七年发展“二次扩容”,热线的中继线已达120条,“这就是说,在同一时间内,120人同时拨打96166,都不会出现忙音。”
  拨打96166,一曲《回家》,温馨的感觉即刻环绕耳际,此时您的电话正被“电脑排位”,待听到李素丽略带低沉的导入声,电话接通。
  “您好,XX号为您服务。请讲。”
  “我从平安里到农大校区,怎么坐车啊?”
  “农大有两个校区,东校区和西校区,请问您去哪个校区?”
  “西校区。”
  “从平安里坐111路到西直门外下车,换乘651路。”
  对方再问:“末班车几点?”
  “请稍等。651路末班车22点30分;111路23点。”
  前后用时大约30秒。
  这边厢,接通电话,接线员先笑了:“什么?您不是乘车的是开车的?噢,迷路啦!从百望山公园去凤凰岭的路上,不知怎么走?”显然,接线员也很少遇到这种情况,还好,她用鼠标点出海淀区地图,边查找边答复:“您最好找到346路汽车站,沿着346路的线儿走,终点站西山农场,也就到凤凰岭了。”对方连声道谢,接线员也连声叮嘱:“这条线上有太舟坞、温泉,您中途留意一下路标。”
  对接线员而言,麻烦一些的是投诉:“噢,您说刚才有一辆×××路没开车门?您看车号了吗?”乘客显然有备而来。“在哪一站?木樨园。车是朝哪个方向开的?您贵姓?您需要回复吗?那请您留一下电话。我给您反映这问题。”挂断电话,接线员还要在电脑上逐项填写投诉建议表格,按程序上报。
  李素丽为接线员规定的服务忌语是:不知道,不能,不管。
  不过也的确出现过乘客投诉接线员的事例。据说主要问题是:看到未接电话多、排队等候时间较长、接线员心里着急,态度有时急躁。“工作上,我对她们可严格了。”出现投诉后要调出电话录音,全文摘录,张贴在过道的橱窗上“公示”,按考核制度给予处罚。按李素丽的话:教育本人,警示别人。
  据说,谁如果答错咨询线路,就罚她实地走一趟,以便熟悉北京城里难以数计的新建小区、街心公园、律师事务所的准确位置。接线员利用大量业余时间“走线”,由此,也留下了“经典段子”。
  两天里,杨琳跑了三趟颐和园。
  盛夏的一个休息日,沈之永带着3岁的胖儿子“走线”,两站地走下来,小家伙累得哇哇大哭:“妈妈,以后我再也不跟你走线了!”
  全市现有公交线路700多条,96166日均来电1.8万个。市民出行的热点问题,首先会反映到热线来。譬如取消纸质月票时,电话咨询就比较集中在如何买卡、退卡、如何充值;近期则集中在取消月票、优先发展公交的种种相关问题上。北京市交通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消息公布后,24小时内专门询问此事的电话479个。
  这条公益热线在市民生活中逐步地建立起自己的声誉。七年前刚刚起步时,只有5个坐席,15名接线员。经过“跨越式”发展,成为目前28个座席、61名接线员、120条中继线的格局。李素丽牵头创办这条热线,如今她带出了一个60多人的“劳模集体”。应该说,这是一次漂亮的“转身”。
  热线姐妹们获得的荣誉挂满一面橱窗:“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首都劳动奖状”“青年文明号”“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新世纪号集体”。她们还被北京市委、市政府、市总工会评为劳模集体……
  李素丽服务热线已成为北京公交的一个品牌,成为首都城市生活的组成部分。
  
  完善自身的修养
  
  她追求“做知识型劳模”。她主持婚庆、创作小品、写歌词,参加诗歌朗诵,她一步步地超越自己。
  每天清晨4点多钟,李素丽便起身下床,“可能是过去跑车形成的习惯,到点儿就醒。我这人从不赖床,醒了就得找活干。”
  进厨房,早饭、中饭“一把抓”,抽空还把屋子“归置”了。在这些方面,她舍得夸自己:“我干活麻利,有方法也有规律。我下班时间没谱儿,总归不能让女儿、老公饿肚子吧?”
  李素丽不到7点钟走出家门,从月坛到木樨地她常常步行:“一为锻炼,顺便路上也背诵点东西。”到木樨地站坐上大1路,牛仔上衣,长发垂腰,外戴一副墨镜。李素丽喜欢呆在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可每每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她下意识 地就要上前搀扶、帮忙上下车。这时就会有“眼毒”的人认出她“咦,看着怎么这么面熟啊?你是李素丽吧?”
  被人认出的时候,李素丽就大大方方地打招呼:“您好!您好!”可总有热心人喜欢聊聊,问她的近况,了解李素丽热线的情况,谈谈对公交的意见。这时的李素丽总是微笑待人。
  8点半上班,她不到8点就到了。机关下班后办公室相对安静,看书、写东西往往就在这时进行。李素丽说:“除了新闻联播,我很少看电视。那太耽误时间。”在对时间的挤压中,她攻读了一系列高等教育课程。
  1998年~2001年,她学完北京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培养的全部课程。
  1999年5月,经测试,获北京广播学院普通话水平一级乙等证书。
  1999年5月,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一级合格证书。
  2000年,她在党校课程还没结束时就开始作到北方交通大学读书的准备。从2001年起,经过长达5年的艰苦学习,她修满学分,通过论文答辩,获北方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她保留着在北方交大读书时无线电工程学的笔记,弯弯曲曲的光波曲线图、密密麻麻的高等数学公式,让人很难将这些与手拿票夹的21路售票员联系起来。
  做一名知识型劳模,是李素丽的追求。在她那个居住面积40多平方米的二居室家里,几面墙壁都是书柜,“我们家就是书多”。
  她读书,比较侧重管理学、文化学、心理学和语言学,“这些都和我的工作有直接关系”。譬如,普通话语言发音,一般不注意,读去声乘(chèng)客,而标准读法是阳平乘(chéng)客;梅地亚的亚应读去声(yà)。此外她还喜欢张爱玲和冰心的文学作品。她习惯一边织毛衣一边看书,书旁还必备一本一笔,“随时把精彩的句子记下来。”
  “她总是让自己处于学习状态。”公交集团党委宣传部干部张桂芳,与李素丽相知相交多年,她说:“素丽外出开会,听到一些专家、学者的高水平讲话,一些新颖的观点,她笔勤,马上就记录下来。生活中、工作上,她处处是个有心人,要不然,她给接线员们讲‘怎样做人,怎样做有品位女人’,怎会讲出那么多道道来?”
  嗓音有些低沉的李素丽还喜欢诗歌朗诵,她是北京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的理事,曾经与著名演员曹灿同台献声。她认为朗诵经典作品,除了可以丰富自己的内蕴之外,对写作也很有帮助。她写任何文章,完稿后都习惯朗读两遍,她对节奏感有一种痴迷。
  也许正是这样的朗读和表演积累,2006年,她应邀在历史博物馆北门外,主持由团中央系统组织的56对新人的集体婚礼。那一天,一身白色西服裙装的李素丽,站在红色地毯上,典雅漂亮,大方得体。除此,她的热线小姐妹郭俊彩、于文静、刘京妹、金静的婚礼,也是由她张罗、操办并担任主持人的。有人开玩笑说:“你如果开个婚庆公司,保证生意红火,顾客盈门。”
  她每天写日记,有时写些随笔和新体诗。在庆祝热线成立七周年时,她亲自作词、友人谱曲《公交人的微笑》一歌,由热线姐妹激情演唱。她创作的小品《过年》,成为热线开通六周年联欢时的“主打”节目。
  写作于她还有一个好处——自我排解、自我调节。当遇有烦心事、苦恼的事以及无法向别人倾诉的事,“我就写,写的过程也是我捋清思路的过程。写完之后,会感觉轻松多了。”
  
  构造人与人的和谐
  
  候车不来:“打李素丽热线投诉!”;司售人员服务热情:“打李素丽热线表扬!”96166有时是“出气筒”,有时又是“娘家人”,热线演绎着一个个悲喜故事。
  2006年农历大年初六,鞭炮还在空中爆响着过年的喜气,一个电话打到李素丽热线。一位外地口音的男子,哭着提出要见李素丽一面,然后就去见他的妈妈。而接线员从他断断续续的叙述中得知:他的妈妈已经去世了。也就是说,他想自杀。
  此时李素丽外出办事一时赶不回来,便让当班班长张翠华处理。打电话的男子是名军人,姓张。张翠华和党小组长于文静及时打车来到部队驻地,与小张的班长一起进行劝说。原来,小张是一位多次立功的武警战士,还是见义勇为的英雄,不过近期在感情上遭受了很大打击,加之过节又喝了些酒,联想起为保卫国家安全,父母去世都未能见上一面,情绪失控,想与李素丽见一面后不留遗憾地了却一生。经过三四个小时的交流,小张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第二天,李素丽亲自给小张打去电话,半个多小时的交谈,令小张非常感动。他精神上得到安慰,思想上也开朗起来,表示要继续向李素丽学习,工作中作出更大贡献。
  还有一位老年女士,来到公交集团点名要见李素丽。李素丽出面接待,交谈中才得知,这是一位早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儿子30多岁了还没对象,这成了她的一块心病:“你接触社会面儿广,能不能给帮忙介绍一个?”李素丽把这事放在心上,没过多久,给张罗来一个姑娘见面相亲,可惜只开花没结果。
  李素丽在工作中也遇到过出言不逊的来电:“半个钟头没来车啦,你们公交都死绝了是怎么着?…这天儿这么热,你们这空调车为什么不开空调啊?”“你们李素丽还干点正事不干了?”
  一次,李素丽按听电话,对方是个男士,在数落公交弊端一通之后盖棺定论:“我看你们李素丽也是瞎掰。”
  李素丽不吭声,等他把意见说完才开始解释。对方觉得不太对劲,问道:“您是谁呀?”李素丽态度平和地说:“我就是您刚才说的那个瞎掰的李素丽。”
  乘客对线路、车次有意见,热线往往就成了出气筒。接线员只能耐心解释,挂断电话后,有人跑到隔壁房间掉眼泪。接线员们说:“我们都是哭过来的。”
  2007年,公交新政策,热线来电的问题也翻新了:孩子和同学打打闹闹,IC卡折断了,怎么办?公交票制改革,为什么9字头的不改?有薄有厚是怎么回事?我不愿意坐花钱少、拥挤的车,我希望还坐原来那种多花钱、舒适的空调车。
  平均日接电1.8万个,问题五花八门,需求也各不相同。有一次,李素丽遇到这样一位求助者:
  那是一位女士,来电话点名要李素丽接听。接线员将电话转到李素丽办公室。李素丽刚拿起电话,对方“哇”地一声就哭起来,李素丽与她商量:“要不您先哭会儿,等您平静以后咱们再聊?”那女士连声说“别挂!”原来爱人要跟她离婚,儿子才上小学五年级,她诉说与丈夫矛盾冲突的痛苦。李素丽听明白了,这夫妇俩之间没有原则问题,矛盾的起因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李素丽说:“您既然找我就是相信我,我会抽空做您爱人的工作,但是得先劝劝您,跟您说几句 心里话。一个男人,您得给他一些空间、一定的自由度。您是不是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做法、脾气有什么不足。”女士后悔地说:“只要不离婚,我怎样做都行。”
  待下班后办公室清静了,李素丽挂电话给那女士的丈夫。对方很诧异:“你真的是李素丽?”李素丽说:“这还有冒名顶替的吗?我是受您爱人之托跟您谈谈。谁家过日子,锅勺没有不碰锅沿的。有矛盾正常,但走到离婚这个地步就不正常了。孩子还小,离婚后不管跟谁过,都是有妈没爹或者有爹没妈,咱得为孩子的身心健康着想。我跟您爱人聊的时候听出来了,她非常爱您,爱这个家。您是男人,应该有男人的大度和胸怀,相信您能够处理好这次的婚姻危机。”这位丈夫连声道谢:“真不好意思,您这么忙,还管我们的事儿。”一个星期后,李素丽接到那位女士的感谢电话:“家没散,家保住了。”李素丽说:“听到这个消息,我比她还幸福!帮助别人,自己快乐!”
  
  发扬人性的关怀
  
  女人泪,忧心时流、感动时更流。泪水擦亮女人的刚强、豁朗。泪水留痕,那便是时下更显珍贵的真情挚感。
  在热线办公室灰色的铁柜中,放有一个假发套,是近年流行的棕褐色。热线开通六周年姐妹们联欢时演出了李素丽编剧、服务处处长南涛导演的小品《过年》,饰演婆婆的黄姐便用这个假发套遮盖住了一头长发。那时这件道具、似像非像的“婆婆头”,引来姐妹们一阵又一阵笑声,可在现实中,这个假发套却见证了一个人的痛苦、挣扎和泪水。
  身体一向健康、还颇有几分运动员气质的邓姐邓世荣,是当年创办李素丽热线的元老之一。2003年被查出患有卵巢癌。这对她和美的三口之家无异于晴天霹雳,那时她还不满43岁。两次大手术,8次化疗,使她身体极度虚弱,原本漂亮的黑发和长长的眼睫毛脱落精光。医院甚至告诉家属:作最坏的打算,准备后事。
  李素丽在邓姐手术前赶到医院,此时邓姐的丈夫都已憔悴不堪,不知饥渴。李素丽安慰家属:“想开了,没大事!”手术当日,她早早煲好一锅“高汤”,打的直奔医院。
  说来还有一段插曲。戴墨镜、着休闲装的李素丽抱着保温桶坐在后排,出租司机竟没有认出她。为赶时间汽车驶入公交专用车道,被值勤交警“叫停”。警察“眼毒”,低头向车里一扫,竟认出了李素丽:“呦,您是李大姐吧?您看这出租跑到您家的车道上了。”待了解到这车是给手术病人送早饭去,那警察真仁义竟没开罚单。出租司机这才知道车上坐着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素丽。车到医院,司机坚持不收钱,李素丽在这种事情上半点不含糊:“咱一码归一码,这钱您无论如何得收下!”李素丽抱着饭包向医院走去,那位出租师傅感激得在她身后连声道谢:“你不愧是劳模!”
  喝李素丽煲的热汤,对术后的邓姐来说,不仅是一种滋补,更像是家人之间的一种安慰和支撑。人在病患中特别脆弱,同事、领导的关心照顾让邓姐感受到温暖。但一想到以后要靠戴假发套度日,邓姐又悲从中来,以泪洗面。快人快语的李素丽说:“戴假发套怎么啦?我还寻思着买一个戴戴呢!”
  后来,邓姐花300多元买来这个假发套。
  出院在家休养,邓姐精神郁闷,决定提前退休。恰巧李素丽是肿瘤医院的行风监督员,有一天她硬拉着邓姐参加抗癌俱乐部的活动:“你跟我出去散散心!”邓姐说:“这一去,我可就开窍了。那么多抗癌明星全都自报家门:‘我是什么癌,已经几年了。’大方、开朗、乐观的患者在一起唱歌、跳舞,完全不像病人。”从那以后,邓姐精神上开朗起来,李素丽也劝她:“别一个人在家里闷着,到班上来吧!和姐妹们在一起更开心,你可以晚来早走,别让自己累着就行。”
  此后邓姐就每天到班上来,整报表、统计数字,接待乘客来电来访。就在热线开通七周年的日子里,邓姐和大家一起高唱《公交人的微笑》。李素丽说:“她如果呆在家里,精神萎靡,身体恢复得肯定没有现在好!”如今邓姐已经抗癌三年多,头上的黑发重新长出,那假头套就“沦为”姐妹们演出的道具。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可在这个亲情集体中,李素丽的影响力则程度不同地渗透到每个人的家庭生活中。
  据说,黄姐黄敬军,原本在公交集团机关工作,四年前刚到热线时“比现在都显老”,不仅思想正统,衣服穿得土气,身体也差,一天三顿药,音乐声音大一点儿心脏就受不了。如今四年过去,众人都说她“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仅穿着时尚,连性格都变得活泼了,和年轻的接线员们一起,演小品,拍婚纱照,唱歌跳舞,最后把搞技术工作的老公都发展成了“舞迷”,生活中也增添了许多情趣。
  在李素丽眼里,黄姐工作负责,为人好、懂谦让,从不挑三拣四:“发东西,从来都是让大家伙先挑,最后那份儿是她的”。不过,她在与大姑姐的关系上犯“死心眼”,两人为家庭琐事闹翻10年不讲话。10年来全家没吃过一顿团圆饭。
  10年间,也有亲戚相劝做工作,但黄姐始终不肯原谅对方。平日里遇到烦恼事黄姐都跟李素丽倾诉,“在她面前还哭过两回”。黄姐发现,每次矛盾发生李素丽说的都是和自己意见相反的话:“说到底,她是老太太闺女,也是你的亲人啊!”一天,李素丽外出办事,忽然给她发来一条短信:“其实人就是一口气,过不来也就完了。所以凡事多往好处想,把人都往好处看,这样我们就会开心,快快乐乐地活着。”陷入矛盾中的黄姐内心被触动了。就在这时,黄姐的老婆婆患病住院,大姑姐病床前耐心伺候,尽量减轻弟妹们的负担,致使黄姐没有为此请假耽误工作。黄姐看到了她的好儿,封缄10年的“金口”终于开启。两人和好之后,黄姐将李素丽劝说自己的过程告诉了大姑姐,人家大姑姐特别感动,直说要好好谢谢李素丽呢!
  后来黄姐换了一个新手机,但是那一条短信她却始终舍不得删掉。她也由此悟出:家庭闹矛盾,当时气得恨不能踢对方几脚。和别人诉说时,人家顺着你的话说,看起来够朋友、讲义气,实际上是火上浇油。像素丽这样,净说你不爱听的话、批评你的人,才真正是为了你好。
  高海平的婆婆病重时,李素丽带上慰问品去家中看望,这么有名的人却没有架子,小高的公公婆婆都非常感动。后来老婆婆去世,李素丽又专程去看望老公公。
  在庆祝热线开通七周年的座谈会上,接线员陆淑燕哽咽着感谢在自己父亲因骨癌住院时,来自热线大家庭的关心和实际帮助。她原籍广东,北京没有一位亲戚,母亲已经过世,又是独生女,自己不会做饭。姐妹们常陪同她去医院,还带来病号饭。“这个集体让我感受到家人的温暖。”
  “胖美人”杨红,原是汽车售票员,“没有摸过电脑”,初来乍到时“问谁,谁都教”。后来她身患痛 痒难忍的“转腰龙”:“姐妹们为我找来偏方和药膏,夜深人静时,想起这些,我的眼泪哗哗地流。”
  会场上不时有人抹去眼角的泪水,接线员甄丽英的妈妈说:“这个场合,真让人掉眼泪。”
  
  注重生活的质量
  
  面对“离婚”传言,李素丽哈哈大笑:我才懒得解释呢。可聊起懂事的女儿、义气的老公,那份满足又绷不住:我们家特幸福!
  李素丽的丈夫王立华,在市建工集团国际工程部工作,大她五岁。“他处处知道疼我。”李素丽热线96166的那群、丫头们,整日把“王哥”挂在嘴边,也有人喊他“姐夫”。
  王立华是热线姐妹们“册封”的“荣誉职工”。
  热线机房从“半间屋”发展成一间教室大小,新添了电脑、工作台,李素丽在家念叨:这桌面上应该统一配置点东西。王哥二话没说就跟着“名妻”去了小商品市场。
  李素丽决定每个工作台上放一面小圆镜,镜面用红笔写上:今天你微笑了吗?正好与“淡妆上岗、微笑上岗”的要求相呼应。王哥则建议:每个桌面再插放一枝花,可以增加温馨的感觉,“这花儿钱算我的。”
  第二天,李素丽将一朵朵裹衬着“满天星”的绢花带到热线机房,她带给大家的是惊喜。直到今天遇有参观人,姐妹们都会手指花朵:这是王哥送的。
  王哥时常被热线的大事小情所差遣。
  那一天,他下班刚进家门,生病卧床的李素丽“有旨”:“先别换鞋!董娜阑尾炎在复兴医院做手术,你快去!她家在通县道远,你一定等她家里人到了再回来。”
  张翠华的老公公去世,李素丽正忙得不可开交,拿出500元钱,李素丽交待任务:“你代表我去吧,好好安慰家属。”
  听说张岚家正在装修房屋,王哥说“这个我懂。”抽空就去给“监理”了一下。
  邓姐二次手术时,素丽煲汤,抽不出空儿的时候,王哥就是勤务兵。
  王立华就是站在劳模李素丽身后的无名英雄。李素丽说:“我们俩有共同点:为人善良、对人热情。王立华这人还特讲义气,谁到我们家去,吃着喝着临走再拿着,他才高兴呢,就是那样一个人。”
  李素丽一家三口曾多年住在一个只有15平米、共用厨房厕所的单元楼里。1996年她成为全国先进典型,记者去她家采访得坐在地上。公交集团宣传部的张桂芳对此十分了解:“她那个小屋,连床都没有,只有一个折叠沙发。就那么小的地方,车组的人还去聚会。李素丽手巧,能做一桌子饭菜招待大家。在这方面王立华甚至比她还热情。李素丽能有今天,王立华付出了很多。”
  李素丽说她回报丈夫、处理好家庭关系的秘诀是:回到家,做回一个女人。
  许多人都说她是劳碌命,“那精神头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别看一张脸漂漂亮亮,两只手却粗糙得“带毛刺”。她每天把两居室的新家收拾得一尘不染,照顾老公同样无微不至。人家王哥出门在外,里外“行头”永远是干干净净,就连头发都一丝不乱。李素丽道出其中的秘密:“每天早上我睁眼头一件事,是给他烧开水泡浓茶。他喝茶的工夫,我给他吹头发,先用小喷壶滋水,再用吹风机整形,每天如此。”
  李素丽说自己处理家庭关系同样得益于“摆正心态”:“人在生活中的各种角色重叠,在单位你应该是好职工、好领导,回到家要成为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在父母面前要做个好女儿,这几个‘好’都做到不容易。不能光在外面打拼,回到家米没有菜没有,孩子大人邋邋遢遢。那样人家能支持你一天两天,能支持长久吗?所以对家庭也得无私奉献,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
  2006年8月,王哥年满49岁。老公生日那天,勤于动笔的李素丽写了一封几页纸的“情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据说王哥看后很感慨,随后“情书”就成了“贴身小棉袄”,没事就拿出来看看。他说:“这礼物珍贵,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王哥没有所谓的“名妻之夫”的不平衡,相反,他从内心深处以李素丽为骄傲:“谁的媳妇也不如我媳妇,外边能干,家里归置得井井有条。”他开玩笑说:“就是这两只手没有女人味儿。”其实,就是凭借终日不得拾闲的这两只手,她才成了“谁也不如”的好媳妇。
  那么,李素丽过日子就“锅勺不碰锅沿”吗?李素丽说,也有不顺心发脾气的时候,老公的对策是带孩子出去遛弯。转一圈回来,对女儿说,去看看你妈气儿消了没有?要是没消,咱俩再转两圈去。
  参加工作26年,李素丽说自己26个春节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那么,这王哥就没有怨言吗?“都习惯啦!节假日,都是老公带着女儿去奶奶家过。怨言谈不到,想法会有,但也是以开玩笑的方式表达。比如,他会说‘我觉得那个家比这个家好’;‘有人值班上瘾’。说说笑笑的就过去了。”
  一次,李素丽和王哥逛商场,见到一件丝绸内衣十分喜欢,可一看价签300多元,素丽咋舌。平日里别看她出手挺大方,谁有难处都帮忙,可对自己很节俭,剩饭不让倒:“我吃!”吃完橘子皮留下,洗干净泡水喝能去火、润喉,或者同花生米、辣椒、葱姜一起捣碎自制辣酱,“最简单的用途,就是放冰箱里去腥除味儿”,所以让她花300多元买件内衣,她断断舍不得,俩人离开了柜台。走出一段路之后,王哥说上厕所,素丽等着。王哥回来时,手提塑料袋,正是素丽放弃的那款内衣。
  李素丽的电脑文档里,有女儿莎莎的多幅照片,有她和老公翩翩起舞的瞬间,还有她那个两室之家格局、摆设的静物照,说起这些,李素丽同样滔滔不绝,喜悦的神情溢于言表:“我们家特幸福!”
  对社会上一些人传言的“李素丽离婚了”,李素丽哈哈大笑:“从我调离车队那时起,就有人传。我的态度是:过好自己的日子,不用解释。有人奇怪我为什么不生气,这生啥气呀?人一出名之后,就有人关注你的方方面面,这也正常。我说别解释,咱把精力用在工作上、用在过日子上。”
  
  提倡爱的奉献
  
  李素丽崇尚爱的奉献,相信爱的力量。她用爱的理念打造“娘子军”,她的爱有来龙、有去脉,她说,有爱才能和谐。
  即使正在和朋友兴高采烈地聊天,只要提起这件事,李素丽就会泪流满面。
  那还是她在21路公共汽车上售票时,一天从始发站北京西站上来一对特殊的东北母子,20来岁的小伙子坐在一块装有四个小轱辘的木板上被抬上车。母亲说,来北京是给儿子治腿的,要在西直门下车。尽管他坐在低矮的木板上,也能看出这小伙子健康时是个魁梧的东北大汉。李素丽思忖着他们西直门下车时的困难:司机、后门售票、我,仨人全是女的,都上手也抬不动他。怎么办?看来只能发动乘客了。李素丽拿起小喇叭“乘客同志们,终点站西直门就要到了,大家可能看到,在我们车的前方有一位 不方便的乘客,此时此刻他非常需要大家的帮助,我希望车上的年轻乘客发扬互助友爱的精神。到站时大家帮忙把他抬下车,我也代表他的家人,谢谢你们!”
  李素丽话音落下,有十来位乘客先后走过来。车刚靠站,乘客们就合力把东北小伙抬下了车。站台上候车的人群纷纷后退让出位置,东北大汉被平稳地放到站台上。这时,只见他的妈妈一下子就跪在地上,一边忙不迭地道谢,一边给大家磕头:“谢谢北京人,北京人咋这么好啊!”那坐在小木板车上的小伙则抱拳作揖,连声道谢。
  车门关上了,汽车缓缓前行,车上乘客还在向站台上那对素不相识的母子挥手道别。早已是泪流满面的李素丽又拿起小喇叭:“乘客朋友们,谢谢你们对我、对我们车组、对我们公交工作的支持!希望你们有机会还来坐我的车,再给我一次为大家服务的机会!”
  李素丽在许多场合都会谈起这件事,令她同样感慨的还有这样一件事。
  在李素丽模范事迹广为流传后,有位英国记者随她发5点钟的早班车。车行一路,许多乘客同李素丽寒暄、打招呼,她忙着照顾乘客。有位老大娘掉眼泪了,外国记者不解:“我不明白,为什么坐李小姐的车,乘客还要掉眼泪呢?”后来他得知,有人是李素丽的老乘客,在车站等候一个小时,就为坐她这趟车。外国记者感动了:“我到过许多国家,只有中国才有这么好的售票员,营造了这么亲切、祥和的气氛。”善于观察的李素丽说:“当他说这些话时,我看到他的眼圈红了。”
  在这个热线集体里,大家常常是无言地相互传递友爱。彼此接班换班都商量着照应着来。胖胖的杨红来热线时间不长,“我在车队随便惯了,喝过的酸奶杯、手包随手就放工作台上。班长没有说我,而是替我把酸奶杯扔掉了,事后给我写了一张小纸条,告诉我手包要放柜子里。我很感动,这张小纸条一直珍藏着。”
  热线姐妹成立了“爱心小组”,组长杨琳、郭曼娣常常业余时间联系具体事宜。几年来,她们资助了五名失学儿童,一位患白血病的高中生;她们去过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她们最大的爱心项目之一就是2005年、2006年连续两次参加全国妇联、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发起的“恒爱行动——寻找万名爱心父母为孤残儿童编织爱心毛衣”活动。2005年,热线60多名姐妹送去100件毛衣。2006年,眼看日期临近数目还未凑齐,每人捐款50元购买了一些,如数再送100件。
  热线所属公交集团服务部副部长洪崇月,自己捐款50元,又替女儿捐出50元;黄姐正在上大学的儿子,将他和同学勤工俭学的100多元钱托母亲交给爱心小组;而黄姐75岁的老婆婆,得知儿媳单位给“苦命孩子”织毛衣,找出家中毛线,编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背心;住在对门、79岁的韩奶奶,有些耳背,也帮忙编织了一件毛衣;胡建男的婆婆远在山东,得知此事,亲手编织了两件小毛衣寄到北京;热线里三位身怀六甲的准妈妈,也挺着大肚子织毛衣,还说:“这是为没出世的孩子做善事。”
  年轻的接线员大多是独生女,在此之前根本不会编织毛衣。李素丽、金晓红、刘惠仪都是“毛衣师傅”,手把手地教授。独女们织出了“处女作”,外观上自然不是很平整。李素丽想出办法到小商品市场买各种卡通“布贴”,缝在毛衣上,那毛衣一下子就上档次了。
  “发现了没有?当你们拿起毛衣针、织毛衣的时候,特别有女人味儿!”李素丽的评价让姑娘们眉开眼笑,“既参加了公益活动,又学了本事。”
  劳模李素丽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张扬女性美。她多次给姐妹们讲:怎样做人?怎样做女人?她还请来服务部长南涛,开讲“男人眼中的女人”。
  李素丽“女人经”的核心,就是俩字“爱心”:“一个人,爱生活、爱家庭,才能爱工作、爱社会”。她还有一个与时俱进的观点:和谐就是爱,爱才能和谐。
  她从小商品市场买来五颜六色的彩纸、绢纱,找来粗细不同的铁丝,凭借剪刀、糨糊,一枝枝黄菊花、红牡丹就在她的手下盛开。这花束再用亮晶晶的“玻璃纸”一衬、捆绑好,就毫不逊色地上了“台面”:客人来看见靓丽而清新的花束,就像看到了灿烂的笑脸。
  她还手把手地教大家做红玫瑰。情人节那天,每人一支送老公或男朋友:“这花儿不比几百块钱一支的蓝色妖姬差。”她特别提醒姐妹们:“婚姻需要经营。你把家收拾得干净温馨,家留人;会做好吃的饭菜,胃留人。你不学习不提高,社会不淘汰你,家庭也会淘汰你。”
  她这套“女人经”,行之有效。大多是公交售票员、司机“出身”的姐妹们,在潜移默化中,穿衣打扮、为人处世有了明显的进步;有人则嗫嚅而言:“丽姐,要是早听你讲这些就好了。”
  李素丽说自己的爱心、善良和乐于助人直接来自父母:“小时候家住大杂院,院里邻居像一家人似的。东屋的上班前跟母亲说‘大妈,几点几点您给我添块煤’,西屋的说‘几点几点您给我揭锅’,母亲都照单全收。那时候生活不富裕,可是充满亲情。过年时,母亲还给院里的五保户二大爷扫房、拆被。直到前些年,有的小学生中午还来家里吃‘小饭桌’。我问收多少钱,母亲说‘什么钱不钱的,添双筷子的事儿’。那一带的孩子都知道有位‘胖奶奶’。”
  “我参加工作第一天上班,母亲告诉我:‘孩子,你记住,吃亏是福。’”以母亲的行为方式为参照,李素丽才走到今天。
  让李素丽欣慰的是,这种善良的品质已经传承到女儿莎莎身上:“女儿上大一,每到周末想接她回家,女儿总说,‘我老回家不好,宿舍同学都是外地的,她们该想家了。’”素丽提议给她送点吃的去,女儿说:“要送就多送,前两天她们说想吃饺子了。”李素丽和丈夫忙碌半天,煮出六锅饺子连锅端到学校,女儿同宿舍的和外寝室的同学都一起来改善生活。“那些孩子呀,一边吃一边流眼泪。”“莎莎还把家里的小椅子、小板凳、饭桌都拿到宿舍去了,给同学们用。”看得出,李素丽对女儿的这些举动很是满意。
  女儿的同学直到今天也不知道,这个穿休闲服、戴墨镜,给她们包饺子、煮粥的阿姨,就是李素丽。“我不想让她们知道,我要给女儿一个空间。”李素丽慈母般地笑了。
  编辑/冯 岚
其他文献
中国的资本市场利用十年的时间磨出一把利剑,不是达摩克利斯之剑,而是把真真正正的宝剑,这就是创业板。创业板的推出对于我国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本市场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行业也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医疗行业对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服务态度以及技术水平要求提高.竞争的激烈导致内部矛盾剧增,这对医院的管理造成严重后果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我们的肩膀做着每日所有的推、拉和提东西的运动,所以,它们很值得我们去做一下力量加强练习。通过提高上臂肌肉的力量,你可以拥有一双性感的肩膀。另外,这也可以让你在生活中
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束后,北京服装学院党委采取切实措施,坚持把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在国际上,在媒体产业化中,一个宣传实体自身完全由市场机制来促其发展成为一个有规模有影响的产业集团,需要至少十年八年以上的时间。可是,我国广电行业却几乎一夜之间就走完
目前钢琴教学在高师院校中存在一些问题,能够清晰的发现,整个教学内容设置严重失衡,不仅不注重钢琴技能的训练,同时还不重视对艺术感觉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具备一定程度的
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股指期货的推行也早已进入议事日程。虽然股指期货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已运行多年,但对于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因此,笔者详细介绍了股指
我院于2011年经过公平、公开选拔,聘任19名护士担任护士长,护理部对其进行培训,以使其尽快适应新角色、担当起科室护理管理的重任.现将培训体会报告如下.rn1 对象与方法rn1.1
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优化,对提升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及使用寿命有巨大帮助,因此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已经收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先简要分析了优化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目的及原则,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