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的新兴教育种类,在当前社会有了迅猛的发展,高职院校纷纷建设图书馆以提升学校实力。目前多数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与广大名校图书馆存在着巨大差距,面临着形式化、面子化的问题,导致其从根本用途上无法完全发挥图书馆作为知识中枢的重要作用。现代社会教育竞争愈发激烈,发挥图书馆的知识中枢作用,可以很好地提高高职院校的知识储备和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管理现代化;路径;方法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科技的发展,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高职院校逐步发展了起来,与此同时,广大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储备知识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图书馆。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起步晚,造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与诸多历史名校图书馆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其主要缺陷表现在规模小、馆藏少、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素质低、知识传播途径少、对外开放规模小等问题,导致高职院校图书馆没有完全发挥出知识中枢和人才培养的功能。本文结合国外先进图书馆管理经验,对高职院校的图书管理方法做了简单的论述,为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起步较晚,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与历史名校图书馆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纵观古今中外图书馆的管理,无论是过去的书楼式图书馆还是现在的现代化触屏电子图书馆,采取的都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制度,这就要求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一种特色文化,是知识储备中心、人才再培养中心及信息技术交流中心,图书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高校的学术研究圣地。但在现实中,更多的时候图书馆被某些高职院校当成所谓的“面子工程”,很多时候,高职院校没有真正发挥知识信息储备和人才培养的功能,而高职院校这种任其发展、不管不问的态度也是导致图书馆不能发挥效能的主要原因。要提高图书馆的效能,首要的是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在心理上加大对图书馆的重视。长期以来,图书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无数的科技发明、先进理论都是从图书馆中产生的。作为学术和知识的圣地,图书馆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更是一所高校文明程度的象征。图书馆有着高校“第二课堂”的美誉,无数高材生都将图书馆作为自己在高校的主要学习场所。高等院校要格外加大对图书管理人员工作态度的教育,让其意识到图书管理工作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而是一份整理人类宝贵财富的工作。图书管理人员要从心理上加强对图书馆的重视,这是现代化条件下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方法探究的第一条。
高职院校受到建校晚、人才储备少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图书馆中馆藏品较少,独有的馆藏品更是少之又少,加之面对的读者范围有限,多为本校区一个或几个系的学生,因此知识再吸收、新储备方面极为匮乏。一个图书馆能否很好地发挥知识中枢和人才培养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馆藏储备的多少。当前现代化的条件下,互联网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是同样道理。要摆脱狭小的知识供给范围,加大吸收外来知识,增加自己的馆藏知识储备,就必须看向馆外,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进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网上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储备平台,提供一个虚拟的网络学术探讨区域,增强图书馆的学术氛围,并且在学术探讨中注意吸收正确的学术思想理念,并对这些思想理念进行系统地编撰,成为自己独有的馆藏知识储备。
在现代条件下,任何“闭门造车”的想法都是不科学、不成熟的,只有真正地“走出去”,通过和馆外、校外人才进行知识的融合探讨,才能真正地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储备文化,才能在摆脱狭小范围困境的同时,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个性鲜明化的道路,在吸收旧有学术作品的同时,加大对新兴学术的收集编撰,然后加入馆藏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真正发挥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效用。同样,由于图书馆本身采用电子信息技术,阅读人员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也会免去传统图书馆找书查书的时间,加快知识的传输速度,有利于广大读书爱好者的阅读。电子信息技术化的图书馆对内有着便利的知识传播速度,对外更有着其他文化产业没有的知识深度。由于图书馆是立足藏书馆藏基础之上的学术研讨“圣地”,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出版社等机构,因此在文化藏书方面有着更强的优势。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成功地将图书馆和现代网络技术联系起来,让广大校外学者在找寻资料文献的时候更加方便,从另外一方面而言,可以使图书馆同高职院校的知名度会有很大的提升。
二、改良图书馆管理制度
新背景下,图书馆的管理制度面临着新形势的冲击,旧有的“一人多责任”图书管理体制已经无法胜任现在的图书借阅形势,进行传统图书管理制度根本性的改良改变已经刻不容缓。在管理学中,讲求管理制度的制定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激励性,实行责任制。因此,在图书馆的管理制度改良过程中,必须参考以上几条管理核心思想,具体的改革方案可以为:通过对图书馆责任职务再分工,依据科学性、可行性的管理理念,对图书馆的每个职位定下明确的定义,并设定其明确的工作责任,而不是传统图书馆中“一锅粥”式的借阅形式。明确地将图书馆职位设定为核心理念编辑整理区、图书借阅区、学术研究讨论区、学术第二课堂区、杂物区、清洁区、外涉区等。还可以借鉴高职院校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将整个图书馆进行分类排别,例如高级技工学校可以通过对车工、焊工、维修工等多个体系的图书一一进行分类,方便广大学员的对内借阅,也方便校外知识分子的交流。
分工之后,高职院校要对图书馆各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一定阶段的岗前培训。通过岗前培训,让其认识到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重心和工作本身的重要性,让其知道图书馆存在的意义,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份工作,务必让每个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心中产生工作至上的岗位理念,坚持以“人”为中心,以服务广大阅读者为中心。岗前培训之后,更要对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讲清工作规章制度。管理学中讲求工作规章化规则化,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具体的工作人员工作体制来明确工作责任,让每一个图书馆人员在工作的同时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正。建立健全完善的图书馆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督促图书馆管理人员自我批评、自我补充的标杆,更是对各个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工作评价的依据,只有有了明文规定的工作准则,在明确的工作责任的规定下,才可以开展有效公平的工作评选制度,从而对优秀的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嘉奖,树立模范带头作用,最终达到明确每个图书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极大地提高广大图书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即设置读书服务反馈台。通过设置读书信息服务反馈台,建立图书管理人员和图书阅读人员交流信息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是现实存在的,也可以是虚拟的网上交易平台,并且每天安排固定的客服人员对平台进行维护管理,及时接收阅读人员在网上或者现实中对图书馆工作改善提出的意见,并及时对改善意见进行整理,交给主管主任,再通过主任会议等形式对意见进行公开化讨论,探讨读者改良意见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最终对改良意见方案作出回应,并且由客服人员及时地回馈到意见反映人处,做好客服工作。管理学中讲求对制度的设定具有前瞻性,这种前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指的是制度要符合当今乃至以后的发展,设定改变制度时要有一定的先前观念性;第二个方面是指要对制度的设定保留一定的变动空间,而不是严严实实、一丝不留的设定。这里的保留变动空间可以理解为客服信息反映手段,通过客服信息平台将读者和图书馆管理人员联系起来,让广大图书管理人员在工作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改正,这就给图书馆工作制度保留了一定的变动空间。这样的图书馆制度改良完全符合当前的管理学理念,是科学的、有效的制度改良。
三、拓宽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广泛,高职院校在采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之后可以通过互联网拓宽自己的服务范围,进行多项有偿或者无偿的知识提供,建立起属于自己图书馆的知识“超市”。在此,高职院校图书管理范围可以拓展到网上,通过建立一个信息丰富、查询便捷、资源共享、便于交流的服务平台,以用户为中心,深化信息服务内容,充分挖掘馆藏实体资源和虚拟网络资源的内在价值。充分应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加速图书馆的现代化进程,采用强大的网络检搜功能为用户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全面开拓服务领域,充实各种类型馆藏文献资源,主动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对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项历时悠久的工作,也是人们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探讨的一个工作。图书馆管理制度的改变受到当前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由于社会和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图书馆的工作制度也并非传统中永恒不变的,而应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这不仅体现了当今图书馆管理的本质,更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图书馆的一切管理行为,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实现其效能,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管理更应该主张以人为本的制度理念。在现代化的新环境下,进行有效、有序、科学的管理方法的探究,以此实现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中枢效能的完美发挥,为广大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加出类拔萃的高才学员,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嘉理.论高职院校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3(3):51-52.
[2]陈美娟.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创新思路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6):165-166.
[3]吴楠,陈小玲,周秀会.高职院校不同群体图书馆员的胜任力差异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22):66-71.
[4]皇甫娟.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探讨[J].河南教育(中旬),2012(6):38-39.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管理现代化;路径;方法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科技的发展,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高职院校逐步发展了起来,与此同时,广大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储备知识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图书馆。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起步晚,造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与诸多历史名校图书馆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其主要缺陷表现在规模小、馆藏少、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素质低、知识传播途径少、对外开放规模小等问题,导致高职院校图书馆没有完全发挥出知识中枢和人才培养的功能。本文结合国外先进图书馆管理经验,对高职院校的图书管理方法做了简单的论述,为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起步较晚,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与历史名校图书馆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纵观古今中外图书馆的管理,无论是过去的书楼式图书馆还是现在的现代化触屏电子图书馆,采取的都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制度,这就要求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一种特色文化,是知识储备中心、人才再培养中心及信息技术交流中心,图书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高校的学术研究圣地。但在现实中,更多的时候图书馆被某些高职院校当成所谓的“面子工程”,很多时候,高职院校没有真正发挥知识信息储备和人才培养的功能,而高职院校这种任其发展、不管不问的态度也是导致图书馆不能发挥效能的主要原因。要提高图书馆的效能,首要的是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在心理上加大对图书馆的重视。长期以来,图书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无数的科技发明、先进理论都是从图书馆中产生的。作为学术和知识的圣地,图书馆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更是一所高校文明程度的象征。图书馆有着高校“第二课堂”的美誉,无数高材生都将图书馆作为自己在高校的主要学习场所。高等院校要格外加大对图书管理人员工作态度的教育,让其意识到图书管理工作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而是一份整理人类宝贵财富的工作。图书管理人员要从心理上加强对图书馆的重视,这是现代化条件下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方法探究的第一条。
高职院校受到建校晚、人才储备少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图书馆中馆藏品较少,独有的馆藏品更是少之又少,加之面对的读者范围有限,多为本校区一个或几个系的学生,因此知识再吸收、新储备方面极为匮乏。一个图书馆能否很好地发挥知识中枢和人才培养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馆藏储备的多少。当前现代化的条件下,互联网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是同样道理。要摆脱狭小的知识供给范围,加大吸收外来知识,增加自己的馆藏知识储备,就必须看向馆外,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进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网上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储备平台,提供一个虚拟的网络学术探讨区域,增强图书馆的学术氛围,并且在学术探讨中注意吸收正确的学术思想理念,并对这些思想理念进行系统地编撰,成为自己独有的馆藏知识储备。
在现代条件下,任何“闭门造车”的想法都是不科学、不成熟的,只有真正地“走出去”,通过和馆外、校外人才进行知识的融合探讨,才能真正地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储备文化,才能在摆脱狭小范围困境的同时,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个性鲜明化的道路,在吸收旧有学术作品的同时,加大对新兴学术的收集编撰,然后加入馆藏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真正发挥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效用。同样,由于图书馆本身采用电子信息技术,阅读人员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也会免去传统图书馆找书查书的时间,加快知识的传输速度,有利于广大读书爱好者的阅读。电子信息技术化的图书馆对内有着便利的知识传播速度,对外更有着其他文化产业没有的知识深度。由于图书馆是立足藏书馆藏基础之上的学术研讨“圣地”,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出版社等机构,因此在文化藏书方面有着更强的优势。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成功地将图书馆和现代网络技术联系起来,让广大校外学者在找寻资料文献的时候更加方便,从另外一方面而言,可以使图书馆同高职院校的知名度会有很大的提升。
二、改良图书馆管理制度
新背景下,图书馆的管理制度面临着新形势的冲击,旧有的“一人多责任”图书管理体制已经无法胜任现在的图书借阅形势,进行传统图书管理制度根本性的改良改变已经刻不容缓。在管理学中,讲求管理制度的制定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激励性,实行责任制。因此,在图书馆的管理制度改良过程中,必须参考以上几条管理核心思想,具体的改革方案可以为:通过对图书馆责任职务再分工,依据科学性、可行性的管理理念,对图书馆的每个职位定下明确的定义,并设定其明确的工作责任,而不是传统图书馆中“一锅粥”式的借阅形式。明确地将图书馆职位设定为核心理念编辑整理区、图书借阅区、学术研究讨论区、学术第二课堂区、杂物区、清洁区、外涉区等。还可以借鉴高职院校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将整个图书馆进行分类排别,例如高级技工学校可以通过对车工、焊工、维修工等多个体系的图书一一进行分类,方便广大学员的对内借阅,也方便校外知识分子的交流。
分工之后,高职院校要对图书馆各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一定阶段的岗前培训。通过岗前培训,让其认识到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重心和工作本身的重要性,让其知道图书馆存在的意义,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份工作,务必让每个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心中产生工作至上的岗位理念,坚持以“人”为中心,以服务广大阅读者为中心。岗前培训之后,更要对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讲清工作规章制度。管理学中讲求工作规章化规则化,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具体的工作人员工作体制来明确工作责任,让每一个图书馆人员在工作的同时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正。建立健全完善的图书馆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督促图书馆管理人员自我批评、自我补充的标杆,更是对各个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工作评价的依据,只有有了明文规定的工作准则,在明确的工作责任的规定下,才可以开展有效公平的工作评选制度,从而对优秀的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嘉奖,树立模范带头作用,最终达到明确每个图书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极大地提高广大图书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即设置读书服务反馈台。通过设置读书信息服务反馈台,建立图书管理人员和图书阅读人员交流信息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是现实存在的,也可以是虚拟的网上交易平台,并且每天安排固定的客服人员对平台进行维护管理,及时接收阅读人员在网上或者现实中对图书馆工作改善提出的意见,并及时对改善意见进行整理,交给主管主任,再通过主任会议等形式对意见进行公开化讨论,探讨读者改良意见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最终对改良意见方案作出回应,并且由客服人员及时地回馈到意见反映人处,做好客服工作。管理学中讲求对制度的设定具有前瞻性,这种前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指的是制度要符合当今乃至以后的发展,设定改变制度时要有一定的先前观念性;第二个方面是指要对制度的设定保留一定的变动空间,而不是严严实实、一丝不留的设定。这里的保留变动空间可以理解为客服信息反映手段,通过客服信息平台将读者和图书馆管理人员联系起来,让广大图书管理人员在工作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改正,这就给图书馆工作制度保留了一定的变动空间。这样的图书馆制度改良完全符合当前的管理学理念,是科学的、有效的制度改良。
三、拓宽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广泛,高职院校在采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之后可以通过互联网拓宽自己的服务范围,进行多项有偿或者无偿的知识提供,建立起属于自己图书馆的知识“超市”。在此,高职院校图书管理范围可以拓展到网上,通过建立一个信息丰富、查询便捷、资源共享、便于交流的服务平台,以用户为中心,深化信息服务内容,充分挖掘馆藏实体资源和虚拟网络资源的内在价值。充分应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加速图书馆的现代化进程,采用强大的网络检搜功能为用户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全面开拓服务领域,充实各种类型馆藏文献资源,主动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对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项历时悠久的工作,也是人们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探讨的一个工作。图书馆管理制度的改变受到当前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由于社会和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图书馆的工作制度也并非传统中永恒不变的,而应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这不仅体现了当今图书馆管理的本质,更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图书馆的一切管理行为,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实现其效能,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管理更应该主张以人为本的制度理念。在现代化的新环境下,进行有效、有序、科学的管理方法的探究,以此实现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中枢效能的完美发挥,为广大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加出类拔萃的高才学员,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嘉理.论高职院校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3(3):51-52.
[2]陈美娟.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创新思路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6):165-166.
[3]吴楠,陈小玲,周秀会.高职院校不同群体图书馆员的胜任力差异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22):66-71.
[4]皇甫娟.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探讨[J].河南教育(中旬),2012(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