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与其办学特色密不可分,高职教育的特色体现在其高等教育性、技术应用性、地方与行业性、市场导向性等方面,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一定要注意体现这些特色。我校通信专业在此方面做了初步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育特色 专业建设 思考 实践
毕业生的质量与特色,是每个高职院校能否继续健康发展乃至能否生存的关键。因为社会对某个学校能否认可,一要看它培养的学生是否有别于其它院校的独特之处;二要看它培养的学生的质量。国务院、教育部下发的多个有关高职教育的文件,无一例外地强调高职教育要注意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办学质量与特色的关键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只有突出高职教育及专业教学的独有特色,才能为本专业的发展壮大注入新的活力。
1 什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
高职教育的特色由其本质决定,它应该是定位于高等教育前提下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法》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高职高专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这表明高职教育具有双重属性:首先,它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属性,是培养高等级人才的社会活动,不同于任何的中等层次教育;同时,它又不同于学历教育,它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技术应用人才,是直接为人的就业服务的。所以高职教育带有典型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特色,具有其它类型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依据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参照一些高职院校成功的办学实践,我认为高职教育比较明显的特色体现在高等教育性、技术应用性、地方与行业性、市场导向性等四个方向。凡是这些特色明显的高职院校,就能受到社会的欢迎,其发展也就生机勃勃。因此,高职院校在发展中一定要注意彰显这些特色。
2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突出特色问题的重要性
2.1 有助于恰当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任何专业的培养目标都决定于专业自身的方向以及专业所属的教育类型。前者决定了专业在技术领域的具体培养目标;而后者则从宏观上决定着该专业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层次。因此,高职专业在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时,首先要明确本专业的高职特色。
无论对高职教育的特色问题如何具体表述,它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即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条件三个方面,其中培养过程和培养条件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只有正确把握其“高等教育性”和“技术应用性”这两大特色,才能避免专业建设走向“高等学科性”教育的误区,或者继续停留在“中等职业性”教育的误区,真正做到将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特定类型分离出来,独树一帜。这样,才能保证专业培养目标恰当地得以确定。
2.2 有助于提高专业教育的质量
教育质量和教育特色是两个紧密联系地概念,教育特色集中地反映在教育质量上,而教育质量的高低必然与某一类教育的特色有关。我国现行法律和政策规定,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在于地方和行业,必然决定高职教育的“地方性和行业性”特色。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地方建设和行业发展提供高等应用性人才以及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要办好,必须依靠地方和行业的扶持,如政策导向、资金投入、设备更新、办学监管、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的指导等等,都需要地方与行业的大力支持。
具有地方与行业需求特色的专业发展方向、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出适合地方建设与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性人才。这既是学校教学质量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继续提高质量的基础,因为地方与行业一定会为办学特色明显、社会效益突出的高职院校提供更大力度的投入和扶持。所以,强调特色有助于学校教学质量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2.3 有助于改变师资培训观念,优化师资结构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系统的现场实际工作经验,这样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渗透到实际应用领域,使校内实训真正达到现场实际操作效果,让学生受到正规有效的专业指引。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后继培训多以短期进修为主,而且机会偏少,教师无法充分贴近不断变化的现场工作与岗位实践,长此以往,专业教学将越来越偏离实践。
如果真正强调高职教育的“技术应用性”特色,高职院校就会稍微放宽对专业教师的学历要求,让现场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同时,也会为专业教师创造更多的现场实习与培训机会,使专业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2.4 有助于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发展高职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问题,这是衡量高职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也要求必须重视高职教育的“市场导向性”特色。这种市场导向性表现在:劳动力需求的旺盛与否,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类别,决定着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必须充分考虑人才的市场需求变化,将其作为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依据。
3 我校通信专业建设中注意突出办学特色的实践与尝试
3.1 准确定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我校通信专业是有五十多年中专教育历程的专业,中等职业教育的模式与培养目标可谓是根深蒂固。针对这种现实情况,从我院升格为高职院校开始,我们系统地学习了国家关于高职教育的各种文件,准确把握了高职教育的本质与特色。我们认识到: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我校习惯的中等职业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的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造就通信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而不是普通高校培养的工程型人才。因为对高职条件下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做了恰当定位,几年来,通信专业办学特色明显,生源充足,在校学生人数稳居全校各专业之首,专业的品牌效应正逐步显现。
3.2 科学求实的推进教学计划改革
专业教学计划(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和实施依据。我们在制定通信专业高职教学计划的时候,没有照抄照搬其它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方案,更不是对原有中专教学计划的简单的扩充和改变。我们在遵循高职教育属性与特色,开展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了现场需求与实际教学的关系;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关系;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一系列矛盾,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来完成这项工作。
值得指出的是,新教学计划由我们专门组建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开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组成,校内委员由教学经验丰富、精通专业知识的教授、副教授组成,校外委员则聘请铁通、电信及相关单位的专家组成。让电信企业的专家深入参与到新计划的开发之中,最大程度做到了符合当前电信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实际要求,体现了专业教学主动满足地方与行业建设需求,主动适应市场导向的高职教育特色。
3.3 完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在专业教学内容上我们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了课程结构并更新了教学内容。做到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并兼顾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与深造;专业课教学加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并注意增强了日后创新能力的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了符合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
实践中我们注意克服了以下几个问题:一、克服了以往按专业学科理论体系设置课程的思维,转变为按电信岗位技能需要设置课程;二、克服了以前对知识完整性、系统性的要求,注重了知识的应用性与实用性;三、克服了以前因人设课而放弃一些必要实践内容的作法,做到了实践内容按需而设。
教学大纲是落实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我们按照高职要求修订了本专业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使之服从于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的整体要求,而不是服从于某一本教材。执行上要求每一位教师严格按照大纲要求组织教学,不得擅自更改。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改革以后的教学内容体系,基本上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技术应用性特色,我们将沿着这个思路继续进行探索。
3.4 稳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对于实践教学,在保证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与比例的基础上,我们首先改革了实验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特别对《光纤通信》、《数据通信》、《计算机通信》等课程,注意吸收了此类技术近年来的最新成果,新增了大量实验及综合演练内容,以保证学生能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技能。
其次,我们注意改变了实践教学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独立开设了“焊接与扎线”、“综合布线”、“通信测量”、“光纤与程控设备的测试与维护”等综合性实训项目。既丰富了专业实践内容,又非常接近通信现场实际工作需求,促进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再次,在实践指导方式上做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我们不是考虑教师能力因素,而是考虑通信岗位的需要来安排实践内容。对少数要求较高现场操作技能的实训内容,我们在学校支持下从电信企业请来技术专家进行指导,保证了实训的效果,也使学生掌握了较多的现场实际工作技能。
另外,我们还与华为公司联办“华为3Com学院”。利用著名企业的技能培训资源拓宽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努力使之形成品牌,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由于我们不断坚持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改革,注重实践教学效果,毕业学的实践能力一直在稳步提高。
4 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特色的思考
4.1 完善专业设置,拓宽学生就业适应面
应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做到专业口径可宽可窄,宽窄并存。在相同大学科下尽量申办多个二级专业,提高学校办学的宽度与广度,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与多变性,扩大学生就业的适应范围。
4.2 推行多证书制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我校对计算机等级、英语等级、技能鉴定等证书加大了要求,对学生扩大知识面和提高实践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学校今后应规范制度,加大推行多证书制度的力度,以促进学生获证的自觉性。
4.3发展订单式教育,提高企业参与办学深度
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高度重视用人单位的参与。高职院校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协议,然后与用人单位共用确定人才培养计划,并完成教学全过程,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这种订单式培养更能符合企业的需求,同时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高职教育模式。
4.4 与著名培训机构联合办学,提高专业技能培养水平
因为资金与技术原因,学校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不可能时刻跟踪新技术的发展,特别对技术日新月异的通信专业更是如此。高职院校应该主动与一些著名培训机构进行各种模式的联合办学,利用他们全面系统的培训条件以及专业师资,完成在学校无法开设的技能培训内容。这种做法既可以节省实验室建设的巨额投资,又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培训认证。
4.5 开阔思路,拓展校内外实习基地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不应该拘泥于校内一种形式,应该开阔思路,或创办校属企业,或借助于企业,或与企业联合建设等等。我专业有与企业共建的多个铁通公司实习基地;也有由我校提供场地,由铁通西安分公司投资并维护的生产化的程控交换机房,以及西安联通的移动基站等实习场地,这些都是我校与企业互惠合作的结果。生产化的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技能训练提供完全真实的条件,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2]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
[3]陈嵩.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职教论坛,2003年第1期.
[4]朱超.突出高职特色兴旺高职教育若干问题思考.职教论坛,2003,3.
[5]蒋作斌.对职业教育特色问题的认识.职教论坛,2003,3.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育特色 专业建设 思考 实践
毕业生的质量与特色,是每个高职院校能否继续健康发展乃至能否生存的关键。因为社会对某个学校能否认可,一要看它培养的学生是否有别于其它院校的独特之处;二要看它培养的学生的质量。国务院、教育部下发的多个有关高职教育的文件,无一例外地强调高职教育要注意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办学质量与特色的关键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只有突出高职教育及专业教学的独有特色,才能为本专业的发展壮大注入新的活力。
1 什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
高职教育的特色由其本质决定,它应该是定位于高等教育前提下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法》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高职高专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这表明高职教育具有双重属性:首先,它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属性,是培养高等级人才的社会活动,不同于任何的中等层次教育;同时,它又不同于学历教育,它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技术应用人才,是直接为人的就业服务的。所以高职教育带有典型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特色,具有其它类型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依据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参照一些高职院校成功的办学实践,我认为高职教育比较明显的特色体现在高等教育性、技术应用性、地方与行业性、市场导向性等四个方向。凡是这些特色明显的高职院校,就能受到社会的欢迎,其发展也就生机勃勃。因此,高职院校在发展中一定要注意彰显这些特色。
2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突出特色问题的重要性
2.1 有助于恰当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任何专业的培养目标都决定于专业自身的方向以及专业所属的教育类型。前者决定了专业在技术领域的具体培养目标;而后者则从宏观上决定着该专业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层次。因此,高职专业在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时,首先要明确本专业的高职特色。
无论对高职教育的特色问题如何具体表述,它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即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条件三个方面,其中培养过程和培养条件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只有正确把握其“高等教育性”和“技术应用性”这两大特色,才能避免专业建设走向“高等学科性”教育的误区,或者继续停留在“中等职业性”教育的误区,真正做到将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特定类型分离出来,独树一帜。这样,才能保证专业培养目标恰当地得以确定。
2.2 有助于提高专业教育的质量
教育质量和教育特色是两个紧密联系地概念,教育特色集中地反映在教育质量上,而教育质量的高低必然与某一类教育的特色有关。我国现行法律和政策规定,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在于地方和行业,必然决定高职教育的“地方性和行业性”特色。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地方建设和行业发展提供高等应用性人才以及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要办好,必须依靠地方和行业的扶持,如政策导向、资金投入、设备更新、办学监管、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的指导等等,都需要地方与行业的大力支持。
具有地方与行业需求特色的专业发展方向、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出适合地方建设与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性人才。这既是学校教学质量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继续提高质量的基础,因为地方与行业一定会为办学特色明显、社会效益突出的高职院校提供更大力度的投入和扶持。所以,强调特色有助于学校教学质量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2.3 有助于改变师资培训观念,优化师资结构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系统的现场实际工作经验,这样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渗透到实际应用领域,使校内实训真正达到现场实际操作效果,让学生受到正规有效的专业指引。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后继培训多以短期进修为主,而且机会偏少,教师无法充分贴近不断变化的现场工作与岗位实践,长此以往,专业教学将越来越偏离实践。
如果真正强调高职教育的“技术应用性”特色,高职院校就会稍微放宽对专业教师的学历要求,让现场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同时,也会为专业教师创造更多的现场实习与培训机会,使专业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2.4 有助于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发展高职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问题,这是衡量高职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也要求必须重视高职教育的“市场导向性”特色。这种市场导向性表现在:劳动力需求的旺盛与否,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类别,决定着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必须充分考虑人才的市场需求变化,将其作为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依据。
3 我校通信专业建设中注意突出办学特色的实践与尝试
3.1 准确定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我校通信专业是有五十多年中专教育历程的专业,中等职业教育的模式与培养目标可谓是根深蒂固。针对这种现实情况,从我院升格为高职院校开始,我们系统地学习了国家关于高职教育的各种文件,准确把握了高职教育的本质与特色。我们认识到: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我校习惯的中等职业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的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造就通信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而不是普通高校培养的工程型人才。因为对高职条件下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做了恰当定位,几年来,通信专业办学特色明显,生源充足,在校学生人数稳居全校各专业之首,专业的品牌效应正逐步显现。
3.2 科学求实的推进教学计划改革
专业教学计划(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和实施依据。我们在制定通信专业高职教学计划的时候,没有照抄照搬其它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方案,更不是对原有中专教学计划的简单的扩充和改变。我们在遵循高职教育属性与特色,开展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了现场需求与实际教学的关系;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关系;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一系列矛盾,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来完成这项工作。
值得指出的是,新教学计划由我们专门组建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开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组成,校内委员由教学经验丰富、精通专业知识的教授、副教授组成,校外委员则聘请铁通、电信及相关单位的专家组成。让电信企业的专家深入参与到新计划的开发之中,最大程度做到了符合当前电信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实际要求,体现了专业教学主动满足地方与行业建设需求,主动适应市场导向的高职教育特色。
3.3 完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在专业教学内容上我们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了课程结构并更新了教学内容。做到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并兼顾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与深造;专业课教学加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并注意增强了日后创新能力的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了符合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
实践中我们注意克服了以下几个问题:一、克服了以往按专业学科理论体系设置课程的思维,转变为按电信岗位技能需要设置课程;二、克服了以前对知识完整性、系统性的要求,注重了知识的应用性与实用性;三、克服了以前因人设课而放弃一些必要实践内容的作法,做到了实践内容按需而设。
教学大纲是落实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我们按照高职要求修订了本专业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使之服从于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的整体要求,而不是服从于某一本教材。执行上要求每一位教师严格按照大纲要求组织教学,不得擅自更改。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改革以后的教学内容体系,基本上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技术应用性特色,我们将沿着这个思路继续进行探索。
3.4 稳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对于实践教学,在保证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与比例的基础上,我们首先改革了实验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特别对《光纤通信》、《数据通信》、《计算机通信》等课程,注意吸收了此类技术近年来的最新成果,新增了大量实验及综合演练内容,以保证学生能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技能。
其次,我们注意改变了实践教学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独立开设了“焊接与扎线”、“综合布线”、“通信测量”、“光纤与程控设备的测试与维护”等综合性实训项目。既丰富了专业实践内容,又非常接近通信现场实际工作需求,促进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再次,在实践指导方式上做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我们不是考虑教师能力因素,而是考虑通信岗位的需要来安排实践内容。对少数要求较高现场操作技能的实训内容,我们在学校支持下从电信企业请来技术专家进行指导,保证了实训的效果,也使学生掌握了较多的现场实际工作技能。
另外,我们还与华为公司联办“华为3Com学院”。利用著名企业的技能培训资源拓宽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努力使之形成品牌,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由于我们不断坚持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改革,注重实践教学效果,毕业学的实践能力一直在稳步提高。
4 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特色的思考
4.1 完善专业设置,拓宽学生就业适应面
应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做到专业口径可宽可窄,宽窄并存。在相同大学科下尽量申办多个二级专业,提高学校办学的宽度与广度,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与多变性,扩大学生就业的适应范围。
4.2 推行多证书制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我校对计算机等级、英语等级、技能鉴定等证书加大了要求,对学生扩大知识面和提高实践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学校今后应规范制度,加大推行多证书制度的力度,以促进学生获证的自觉性。
4.3发展订单式教育,提高企业参与办学深度
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高度重视用人单位的参与。高职院校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协议,然后与用人单位共用确定人才培养计划,并完成教学全过程,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这种订单式培养更能符合企业的需求,同时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高职教育模式。
4.4 与著名培训机构联合办学,提高专业技能培养水平
因为资金与技术原因,学校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不可能时刻跟踪新技术的发展,特别对技术日新月异的通信专业更是如此。高职院校应该主动与一些著名培训机构进行各种模式的联合办学,利用他们全面系统的培训条件以及专业师资,完成在学校无法开设的技能培训内容。这种做法既可以节省实验室建设的巨额投资,又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培训认证。
4.5 开阔思路,拓展校内外实习基地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不应该拘泥于校内一种形式,应该开阔思路,或创办校属企业,或借助于企业,或与企业联合建设等等。我专业有与企业共建的多个铁通公司实习基地;也有由我校提供场地,由铁通西安分公司投资并维护的生产化的程控交换机房,以及西安联通的移动基站等实习场地,这些都是我校与企业互惠合作的结果。生产化的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技能训练提供完全真实的条件,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2]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
[3]陈嵩.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职教论坛,2003年第1期.
[4]朱超.突出高职特色兴旺高职教育若干问题思考.职教论坛,2003,3.
[5]蒋作斌.对职业教育特色问题的认识.职教论坛,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