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司社区

来源 :乡村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we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黔中腹地,有一个叫猴场的千年古镇(曾用名草塘)。这里曾是贵州历史上著名的商业重镇,素有黔北四大名镇、贵州十大乡场的美誉。自古以来,猴场古镇就是商贾云集、繁华热闹之地。下司社区隶属猴场镇,位于镇政府西面约1公里,这里凝聚了厚重的土司文化、红色文化、龙狮文化、辞赋文化,同时,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的核心部分就坐落于此。
  80多年前,中共中央在猴场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史称“猴场会议”),会议作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基本结束了“左”倾领导者的军事指挥权,确定了红军的战略方向,转变了红军的作战方针,恢复了红军的三大优良传统,被称为“伟大转折的前夜”。
  亲历者讲述毛主席印象
  刘明庸老人曾经多次听自己的老岳父说起红军在猴场时的往事。“我家老泰山说他亲眼看到过毛主席嘞。”他很自豪地跟我们说:那是民国23年(1934年)冬天的事情。有一天,我们猴场开来了好大一支队伍,人们称这支队伍叫“朱毛红军”。红军的人马多得数不清,猴场周围一圈圈都扎满完,他们的司令部就扎在我们下司街傅家祠堂。
  毛主席当时叫“毛委员”,也有人喊他叫“主席”,好像是叫“苏维埃”的主席。他当时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高高的个子,长长的头发向后梳,时常低着头皱着眉,走远一点的路手里还杵着棍子;略带长形的国字脸,隔近点可以见到他嘴上有些黄胡须。他有时到穷苦人家看一看,问长问短,除了问人的生活和土豪劣绅的德行外,还打听过乌江到遵义的路如何走。
  有一天,我岳父上街去看红军队伍,在上场口正遇上毛委员在讲话。毛委员站在高处,记不清是站在板凳上还是坎子上。毛委员讲起话来精神抖擞,两眼放光,声音时高时低,有时发怒有时发笑,有时左手叉腰右手挥动,有时两手一起比手势。他那一口地道的湖南话,比在我们当地生活和做生意的湖南客口音还重。不过他讲得慢,注意听还是听得清楚讲的是哪样事情。他讲穷人为么子穷,富人为么子富,是因为富人剥削穷人;他说穷人要想过好日子就必须起来闹革命,把骑在穷人头上的富人打倒,穷人只要抱成团,大家一条心一起干就有很大的力量,湖南、江西的苏区就是红军团结穷人打出来的天下;他还讲老蒋为么子骂共产党和红军是“共匪”“赤匪”,就是因为共产党和红军专门跟老蒋为头头的官僚豪绅作对,专门为穷人打天下;他又说红军为么子到猴场来,是从这里过路,一是为避开老蒋的围追堵截,二是为北上打日本鬼子……他讲的话句句在理,很受听,有时引得大家流泪,有时又逗得大家发笑。毛委员讲话过后没得好几天,我们就听说红军从江界河打过珠藏去了。如今猴场镇上街车站对面竖立纪念碑的地方,就是当年毛委员讲过话的地方。
  听完老人的叙述,我们来到著名的猴场会议会址瞻仰。猴场会议会址四周用青砖砌成墙,高约7米,内有正厅5间,厢房、下厅齐全,石嵌天井,为标准的四合院,俗称“一颗印”房子。墙左侧有碉堡、马房、正厅后面有花园,桶墙右侧竹林掩映,后山古木参天。展厅里陈列着许多当年的文物,很多都是当地百姓珍藏后捐献出来的。其中有一只文件包,文件包用纯牛皮制成长方形,有些破旧了,棕褐色,上面还有些牛毛,是当时红六军团的官兵留下来的,这里还有一个故事。
  红色记忆,一个文件包的故事
  1934年10月3日,瓮安县境内第一次飘起了中国红军的猎猎战旗,这天,红六军团到达猴场。
  当时街上许多百姓如惊弓之鸟,纷纷上山躲了起来,因为他们不知道现在到来的又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旧中国的老百姓深受战乱之苦和土豪劣绅欺压,有“兵过如水洗”之说,兵来祸就到,抓人抢粮夺物,杀狗抓鸡杀猪,奸淫烧杀,无恶不作。由于受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宣说影响,红军是“赤匪”,个个都是“红头发、绿眼睛、大鼻子、杀人如麻,共产共妻……”,又联想到中央军(国民党)路过这里,民团武装驻扎这里打家劫舍、偷鸡偷狗的情景,一时人心惶惶,商铺纷纷关门歇业。老百姓就跑进山林里躲了起来,躲了一宿又一宿,又冷又饿实在坚持不住了,有胆大的就偷偷下山溜回家。可进家一看,一切都好好的原封不动。红军进街后连民宅的门都没有摸过,这一传十、十传百,躲进山林的人于是都放心大胆的回了家。
  宋国安也跟其他百姓一样,躲在山里半个月才回到家。回家一看家里没什么变化,只是炕上多了一个文件包,包里放着一张小纸条和一个银元,上面写了一段话。不识字的宋国安就拿这字条去问了镇里的王秀才,才知道上面写着:“老乡,你好,我们是红军,经过你家时发现门半掩着,我们的队伍里有位战士受了重伤,很久没有吃的了,吃了你家放在角落的梨,还用杂粮煮了一碗稀饭,因为没有人在家,没经过你们的允许,触动了你们家里的东西,对不起,以一个银元作为酬谢,我们也把随身携带的文件包留下,表示感谢!”听完王秀才念完纸条上的话,宋国安憨笑着摸摸了头, 笑着说:“红军还真的是不一样呢,不仅不烧、不抢、不掳,还买卖公平哦,真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队伍。”宋国安把这件事告诉了家里的亲戚,一传十,十传百,当地百姓都知道了他们家有一个红军留下的银元和一个文件包,都说他运气好。虽然是件小事情,却让老百姓打心眼里佩服,认定这才是自己的军队,是为了百姓着想的人民军队。
  后来因为家里贫穷,实在揭不开锅,宋国安无奈之下用掉了当年红军留下的银元,但是这个红军留下的文件包,他告诉家里人无论如何也要保管好,一定要当着家里的传家宝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让后代们都记住当年红军的故事。
  2004年猴场会议会址修葺布展完成,正式对外开放前期,已经年迈不能行走的宋国安听说猴场会议会址正在征集当年红军经过猴场用过的实物时,他进行了一番思想上的挣扎。一方面这个文件包在他心里已是传家宝,另一方面他又希望更多的人知晓当年红军的事迹。最终,他决定无偿把当年红军留下的文件包捐赠出来,展陈在猴场会议会址,将当年红军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买卖公平的精神传承出去。
  这样的故事,在猴场下司社区还有很多很多……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因为长征红色精神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责任编辑/孙晋楠)
  小贴士:
  交通攻略:
  从贵阳客运站乘坐前往瓮安县的大巴,到达县城后乘坐县内4路公交车前往。
  美食推荐:
  以酸辣為主,泡椒炒牛肉、乌江酸汤鱼、酸大肠等。
  乡村特色:
  晴雨双面大戏楼、贵州唯一留存进士楼、旗山书院
其他文献
全程:6.2公里  线路状况:红军长征步道保留完整  基本情况:纳雍县梯子岩红色旅游徒步线路起点位于红军梯子岩战斗遗址梯子岩,终点位于纳雍枪杆岩红色生态旅游景区,途径水淹坝、撑腰岩、红军侦察洞、手扒岩等地,道路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极为险要。该线路串联国家风景名胜区九洞天、国家3A 级旅游景区总溪河、地球彩带国家 5A 级景区百里杜鹃,是贵州西北部黄金旅游带上的重要一环。  推荐理由:梯子岩红色旅游
期刊
全程:约5公里  线路状况:红军长征步道保留完整  基本情况:线路从清镇市观游村迎军坪-五大娘造飯处-砥柱石-石三娘摆渡,最终抵达红军渡石碑。  推荐理由:1936年2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二、红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萧克率领下,以一支120人的侦察队为先导,以第六师十六团、十八团和第四师十团为前卫,约18000人从修文县荒田过猫跳河索桥进入清镇首站(观游索桥),在这里发生了军民齐力搭便桥、石三娘勇
期刊
贵州省首批10个“最美红军村落”在哪里?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充满历史沉淀,大自然馈赠,人文积累的红色村落,感受红色魅力,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位于贵阳市修文县六屯镇东南面的大木村,常年屹立着三棵合抱粗的银杏树。夏日郁郁葱葱,每到秋日,微风吹过,金色的扇形杏叶在秋日暖阳的映射下,更是金光灿灿,煞是壮观!周末或是天空放晴的日子,吸引不少的游客慕名前往,或拍照,或放歌,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红军标语,
期刊
全程:约11公里  线路状况:线路主要由原有古盐道、木栈道、新修石板道路、混凝土道路及公路组成  基本情况:枫香镇花茂村红色徒步线路位于苟坝村、花茂村之间,线路起点为土坝,途径丰农场、陶艺一条街、冷水鱼庄、梨园、陈列馆,最终抵达苟坝会址。  推荐理由:苟坝会议的历史地位,已为历史的发展所证实。它的丰富内涵,对当今改革,对中国梦的实现,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到苟坝
期刊
巍巍大娄山,横亘于遵义汇川区与桐梓县之间,娄山关为其主峰上的关隘,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关上千峰万仞,重峦叠嶂,峭壁绝立,直刺苍穹,川黔公路从关口盘旋而过。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寻访红色印记  1935年2月25日至2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渡赤水进军遵义,发起娄山关战役,揭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  登上小尖山,用手轻轻抚摸着刻有“娄山关小尖山战斗遗址”
期刊
1935年3月10日,毛泽东在风雨夜拿着一盏马灯穿行在苟坝的小路上。  那天中央政治局开了整天的会,研究标明“万急”的关于向打鼓新场前进的建议的电报,毛泽东持反对意见,但多数与会者赞成攻打打鼓新场,他几天前才担任的前敌司令部政委职务被免。  半夜,毛泽东放心不下,提着马灯,走过泥泞小路,找周恩来力陈己见,后又说服朱德,终于由政治局继续开会改变了部署,其被免职务也得以恢复。史实表明,这一决定是正确的
期刊
[摘 要] 家政学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老年护理学作为其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与传统的医学护理院校中的老年护理课程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立足于家政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发展,来分析老年护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并借鉴医学护理院校的相关教学经验,提出更切合家政学专业老年护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建议。   [关 键 词] 老年护理学;家政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期刊
弄染,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是镇宁县中南部一个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布依小山寨,然而,自1935年4月14日至18日红军长征经过尤其是红三军团首长彭德怀、杨尚昆与镇宁六马一带农民武装首领陆瑞光在弄染签订“反蒋协议”(地方党史俗称“弄染结盟”)后,因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和重大影响,弄染——这块布依英豪陆瑞光的衣胞之地、这块曾经轰轰烈烈开展反封建反压迫的战斗之地、这块豪迈接纳红军的红色之地,不断进入各级各
期刊
枪杆岩,贵州省纳雍县化作乡的一个村,同时还是一个3A级景区。  这里,有直插云天的孤峰,有不舍昼夜的清流,有入诗入画的巉岩,有可圈可点的民俗。  形胜——因峰取名枪杆岩  枪杆岩村内有座孤峰,名曰枪杆岩,村名就是因其而名。  传说,当地曾有百步穿杨的枪手,与外人比试枪法时,常以孤峰上的灌木为靶。因一次次赛枪,孤峰就得名枪杆岩。等到要给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村寨命名,当地人懒得多想,就取名“枪杆岩”。  
期刊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秋日,我来到黔东南黎平县少寨村,站在被阳光照射的暖暖的村口,只见美丽的八舟河两岸茂密的树林披挂斑斓彩妆,一座木板桥扁担一样横跨于波光鳞鳞的河面上,连接起两岸风光。村民担着柴火、背着背篓,或骑着摩托车从桥上匆匆过往;游人们不时伫立桥头游玩拍照;河岸边,不少人在悠闲垂钓。  这座看似普通的木板桥就是当地著名的“红军桥”之一。  在侗乡黎平有大大小小十余座“红军桥”,其中最出名的有三座:
期刊